CN215682665U -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2665U
CN215682665U CN202122309479.5U CN202122309479U CN215682665U CN 215682665 U CN215682665 U CN 215682665U CN 202122309479 U CN202122309479 U CN 202122309479U CN 215682665 U CN215682665 U CN 215682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insulating member
heating assembly
heating film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94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炳坤
杨卫星
杨杰
曹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94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2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2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2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该加热组件包括:基材部,所述基材部具有第一表面;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限定出密封空间;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空间内。由此,该结构的加热组件利用膜加热技术,使得加热组件不仅加热效率较高,功耗较低,热利用率较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时方便便捷。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烹饪器具主要通过电磁感应或热盘加热,电磁加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材质的器具上直接产生热量,方便快捷,但这种方式需要利用一系列专门配套的线圈盘、IGBT等电子元件,尺寸大,功耗高。传统的热盘加热方式,通过热盘中的电阻通电发热,热量从热盘再传递到烹饪器具上,这一过程传递效率低,造成能量损耗严重。
因此,关于加热组件的研究有待深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加热效率较高,方便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加热组件包括:基材部,所述基材部具有第一表面;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限定出密封空间;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空间内。由此,该结构的加热组件利用膜加热技术,使得加热组件不仅加热效率较高,功耗较低,热利用率较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时方便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部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设置;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件远离所述基材部的一侧;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膜远离所述基材部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件远离所述基材部的表面与所述底壁接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连接;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层连接;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三粘结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部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密封部;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密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基材部通过焊接或粘接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热导率为0.2~4W/(℃·K)。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件为隔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面积,且所述加热膜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的正投影被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所述加热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面积,且所述加热膜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的正投影被所述第二绝缘件覆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膜覆盖所述第一绝缘件面积的30%~9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所述基材部的材料为金属、陶瓷或玻璃;所述加热膜的材料为镍基合金、半导体、碳材料、导电高分子或导电陶瓷;所述密封部的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容器包括权前面所述的加热组件。如此,该加热容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功耗较低,使用方便,市场上性价比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加热容器具有前面所述加热组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电器包括前面所述的加热容器。如此,该电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功耗较低,使用方便,市场上性价比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电器具有前面所述加热组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该加热组件包括:基材部100,而且基材部100具有第一表面110;密封部200,密封部200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210、底壁230和第二侧壁220,其中,第一侧壁210、底壁230、第二侧壁220和第一表面110限定出密封空间1;以及设置在密封空间1内的加热部300。如此,该结构的加热组件利用膜加热技术,使得加热组件不仅加热效率较高,功耗较低,热利用率较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时方便便捷。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基础部110与待加热物直接接触设置,基材部与待加热物的接触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材部100的第一表面110与加热部300靠近基材部100的表面接触设置,加热部300远离基材部100的一个表面与密封部200的底壁230接触设置。如此,加热组件的结构紧密,有助于提高加热器件的热利用率,提高加热器件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基材部100的材料包括金属、陶瓷或玻璃,上述材料形成的基材部100与食待加热物直接接触,在加热的过程中上述材料结构稳定,可以保证待加热物的安全性,比如待加热物为食物时,在烹饪的温度范围内,上述材料的耐热性与力学强度均可以保持较佳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加热组件的实际应用设计基材部100的形状和大小,具体的:基材部100的面积(即第一表面的面积)可以大于与加热部300中基材部接触的表面的面积。进一步的,基体的形状可以为板状、盘状或碗状等形状,以满足使用需求,其中,基体的形状可以为盘状或碗状时,加热部是与基材部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基材部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加热组件的实际应用环境以及基材部的具体材料及其导热率等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再次不做限定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密封部200与基材部100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者,密封部200与基材部100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剂连接结合。如此以便提高加热组件的整体稳定性。其中粘结剂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剂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陶瓷无机粘结剂、聚酰胺类粘结剂、有机硅来粘结剂等,上述种类的粘结剂稳定性好,在烹饪的温度范围内不会软化,影响粘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密封部200为壳体形态,包覆住加热部300,其形状可以根据加热部等形状等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其中,密封部200的材料为金属材质,较佳的,可以为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材质,上述材料的密封部200可以提升加热组件的可水洗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加热部300包括:第一绝缘件310、加热膜330和第二绝缘件320,其中,第一绝缘件310与第一表面110之间是接触设置的,加热膜330则是设置在第一绝缘件310远离基材部100的一侧,第二绝缘件320则是设置在加热膜330远离第一表面110的表面上。如此,加热膜330设置在第一绝缘件310和第二绝缘件320之间,可以有效保护加热膜,使其不受外界的损伤,而且还可以防止加热膜330的电流外泄产生安全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加热部300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即是说,第一端靠近第一侧壁210设置,第一端与第一侧壁210之间具有间隙1;第二端靠近第二侧壁220设置,第二端第二侧壁220之间具有间隙1。进一步的,上述间隙1中为空气,可以促进热量由加热部300在垂直方向上向基材部扩散,且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均匀性。其中,上述“垂直方向”是指加热部300和基材部100的层叠分布方向,“水平方向”是指与垂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二绝缘件320远离基材部100的一个表面与底壁230接触设置,即是说,第二绝缘件与底壁紧密接触设置。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强密封部200、基材部100和加热部300三者之间的紧密型,使得三者紧密配合,进而可以保证加热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10的热导率是需要大于第二绝缘件320的热导率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10的热导率介于0.2~4W/(℃·K)之间,比如为0.2W/(℃·K)、0.5W/(℃·K)、0.8W/(℃·K)、1.0W/(℃·K)、1.2W/(℃·K)、1.5W/(℃·K)、1.8W/(℃·K)、2.0W/(℃·K)、2.2W/(℃·K)、2.8W/(℃·K)、3.0W/(℃·K)、3.5W/(℃·K)、4.0W/(℃·K),如此,可以保证加热膜330陈升的热量可以有效的传递至基材部100,使其受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320是可以为隔热件,或者第二绝缘件的热导率介于0.1~2W/(℃·K)之间,比如为0.1W/(℃·K)、0.5W/(℃·K)、0.8W/(℃·K)、1.0W/(℃·K)、1.2W/(℃·K)、1.5W/(℃·K)、1.8W/(℃·K)、2.0W/(℃·K),如此,可以减少热量向第二绝缘件320的扩散,进而提高加热组件的热量利用率,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加热膜330的面积是需要小于第一绝缘件310的面积的,更进一步的,加热膜330在第一绝缘件310上的正投影需要被第一绝缘件310覆盖;同时的,加热膜330的面积是需要小于第二绝缘件320的面积,更进一步的,加热膜310在第二绝缘件320上的正投影需要被第二绝缘件320覆盖。如此,第一绝缘件310和第二绝缘件将加热膜330包覆住,可以有效保护加热膜,使其不受外界的损伤,而且还可以防止加热膜330的电流外泄产生安全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热膜330覆盖所述第一绝缘件310面积的比值为30%~95%,具体的,可以为30%、35%、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由此,在上述条件下,可以有效的保证较佳的加热效率,保证加热均匀性;若是加热膜330覆盖第一绝缘件310面积的比例较小,可能会导致加热效率相对较低,而且还会因为未与加热膜330直接接触的第一绝缘件310的面积比值较大,进而影响加热器件的受热均匀性;若是加热膜330覆盖第一绝缘件310面积的比例较大,可能会导致第一绝缘件310和第二绝缘件320对加热膜330的密封效果欠佳,不能很好的保护加热膜330,还可能会导致加热膜330的电流外泄,进而产生安全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厚度。由此,可以提高第二绝缘件的隔热效果,降低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加热膜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的材料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只要可以满足对第一绝缘件的性能要求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云母、纤维布、硅胶或其他的绝缘涂层等,如此,既可以实现加热膜330与基材部100之间的绝缘要求,而且还可以使得加热膜330产生的任亮有效传递至基材部,保证加热组件较高的加热效率。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高传热效率,可以进一步在上述云母、纤维布、硅胶或其他的绝缘涂层等制备第一绝缘件的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导热且绝缘的粒子,进而提高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的材料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只要可以满足对第二绝缘件隔热等性能要求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32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云母、纤维布、硅胶或其他的绝缘涂层等,如此,可以减少加热膜330产生的热量向非加热区的扩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热膜330的材料可以是镍基合金,或是半导体,或是碳材料,或是导电高分子,或是导电陶瓷。如此,上述材料的热导率较佳,可以有效的保证加热组件的良好加热效率,而且上述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进而可以降低加热组件的整体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加热膜等结构的具体厚度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加热组件的实际应用环境以及加热膜的具体材料及其导热率等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再次不做限定要求。
为了保证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10与第一表面110之间通过设置第一粘结层而连接,或者第一绝缘件310与第一表面110之间通过焊接等物理方式固定,或者第一绝缘件310与第一表面110之间通过第一绝缘件与基材部发生在接触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进而将两者粘结在一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330与第一绝缘件310之间通过设置第二粘结层而连接,或者第一绝缘件310与加热膜330之间通过焊接等物理方式固定,或者第一绝缘件310与加热膜330之间通过第一绝缘件310与加热膜330发生在接触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进而将两者粘结在一起;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330与第二绝缘件320之间通过设置第三粘结层而连接,或者第二绝缘件320与加热膜330之间通过焊接等物理方式固定,或者第二绝缘件320与加热膜330之间通过第二绝缘件320与加热膜330发生在接触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进而将两者粘结在一起。如此,通过上述层结构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加热组件的性价比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形成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三粘结层的具体粘结剂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本领域中的常用的粘结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形成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三粘结层的具体粘结剂包括但不限于无机粘结剂、聚酰胺类粘结剂或有机硅类粘结剂,上述几种粘结剂的粘结性能较佳,可以很好的将层结构之间有力的粘结在一起,提高加热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加热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上述几种粘结剂的材料来源广泛,便于采购,成本也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加热部3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341和第二电极342,具体的:第一电极341和第二电极342是分别与加热膜330电连接的,而且第一电极341和第二电极342都是需要延伸出密封部200的。如此,通过第一电极341和第二电极342可以使加热膜与加热电路电连接,以便外界的加热电路向加热膜330输入电流,使加热膜330产生热量。进一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均具有端子,外界加热电路通过端子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如此,可以提高加热电路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两者接触良好。
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具体材料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可以与加热膜的材料保持一致,如此加热膜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接触性较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为铜、铝、镍、钛、铁等导电金属或上述及金属合金等材料,如此,可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良好导电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加热组件除了上述加热部、基材部和密封部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加热组件的实际应用等情况灵活设置其他的辅助结构,以满足其应用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容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容器包括权前面所述的加热组件。如此,该加热容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功耗较低,使用方便,市场上性价比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加热容器具有前面所述加热组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其中,为了满足加热容器的使用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加热组件中的基体的具体形状,比如可以为盘状、碗装等形状,进而得到加热容器所需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电器包括前面所述的加热容器。如此,该电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功耗较低,使用方便,市场上性价比较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电器具有前面所述加热组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器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的具体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煎烤机、烤箱、蒸箱、加热灶、热水壶等可以使用该加热组件的一切电器。
文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部,所述基材部具有第一表面;
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表面限定出密封空间;
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密封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
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设置;
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件远离所述基材部的一侧;
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膜远离所述基材部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远离所述基材部的表面与所述底壁接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连接;
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层连接;
所述加热膜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三粘结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还包括: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密封部;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并延伸出所述密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且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基材部通过焊接或粘接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热导率为0.2~4W/(℃·K)。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为隔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面积,且所述加热膜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的正投影被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所述加热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面积,且所述加热膜在所述第二绝缘件上的正投影被所述第二绝缘件覆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覆盖所述第一绝缘件面积的30%~95%。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
所述基材部的材料为金属、陶瓷或玻璃;
所述加热膜的材料为镍基合金、半导体、碳材料、导电高分子或导电陶瓷;
所述密封部的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4.一种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15.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热容器。
CN202122309479.5U 2021-09-23 2021-09-23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Active CN215682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479.5U CN21568266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479.5U CN21568266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2665U true CN215682665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9479.5U Active CN21568266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2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10873A1 (en) High performance surface unit for heating
CN111513545B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5682668U (zh) 膜加热组件、膜加热器具和电器
CN215682665U (zh) 加热组件、加热容器和电器
CN102885583A (zh) 一种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11526491U (zh) 紧凑结构的电灶炉盘
CN201230383Y (zh) 一种新型电热元件
CN209726277U (zh) 烹饪炉具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17744012U (zh) 一种加热装置、加热座及电水壶
CN2393291Y (zh) 安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发热组件
CN219934059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9264374U (zh) 电磁加热器具
CN221354516U (zh) 一种电热盘和一种烹饪器具
JPS6369184A (ja) 電熱ユニツト
CN209726279U (zh) 烹饪炉具
CN215305004U (zh) 一种聚热安全型全玻璃壶
CN216217605U (zh) 一种绝缘石墨烯发热涂层
CN219264375U (zh) 电磁感应加热器具
CN218387983U (zh) 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CN215605048U (zh) 玻璃容器和烹饪器具
CN219834406U (zh) 一种电热盘和一种烹饪器具
CN210951417U (zh)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CN219876179U (zh) 一种磁热转换式加热器
CN220186904U (zh) 一种红外加热组件、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