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3170U -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3170U
CN215663170U CN202122251743.4U CN202122251743U CN215663170U CN 215663170 U CN215663170 U CN 215663170U CN 202122251743 U CN202122251743 U CN 202122251743U CN 215663170 U CN215663170 U CN 215663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hick wall
equal
emitting surfa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17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颖
孙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17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3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3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317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331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80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5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lluminating registrations or the like, e.g. for licenc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贯穿式灯具及车辆。本公开提供的贯穿式灯具包括光源、反射镜、内面罩和厚壁,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内面罩并依次经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后射出;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面罩的两端和所述厚壁的两端均朝向所述车辆的两侧延伸至侧灯具区;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镜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Y延伸。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贯穿式灯具。本公开提供的贯穿式灯具及车辆,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贯穿式灯具为贯穿式,消除了贯穿式灯具之间的间隙,结构不断;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发光面无间断。

Description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灯具是车辆的“眼睛”,起到了照明和装饰的功能。现如今车辆灯具产品的设计已从对功能的需求扩展到对美的追求。在满足灯具功能性的前提下,为了显著提升整车造型科技感和品牌价值,许多车辆企业都在灯具造型设计上推陈出新,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近年来尤以贯穿式灯具和车标灯成为了新的灯具设计热点。传统的贯穿式灯具技术是将多个灯具拼接起来,形成一条视觉上的一体式贯穿灯。由于多个灯具都需要自身密封,密封结构的存在导致相邻两灯之间相邻的厚壁之间出现间隙,会产生以下问题:静态两灯之间出现间隙,不连贯;点亮后,两灯之间有间隙,不连贯,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贯穿式灯具,包括:光源、反射镜、内面罩和厚壁,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内面罩并依次经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后射出;
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的两端均朝向所述车辆的两侧延伸至侧灯具区;
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镜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贯穿式灯具还包括壳体和外面罩,所述壳体和所述外面罩连接并形成灯室,所述光源、所述内面罩、所述厚壁和所述反射镜均设置于所述灯室;
所述壳体和所述外面罩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Y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厚壁包括第二出光面,所述外面罩包括第三出光面;
所述第三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L2满足: 3mm≤L2≤10mm。
进一步的,所述内面罩包括第一出光面,所述厚壁包括第二入光面;
所述第一出光面到所述第二入光面的距离L1满足:0≤L1≤1mm。
进一步的,沿所述厚壁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Z,所述厚壁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底面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Y延伸。
进一步的,沿所述厚壁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Z,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H1满足:2mm≤H1≤20mm,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H2满足: 2mm≤H2≤20mm;
沿从第二入光面到第二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厚度T1 满足:2mm≤T1≤10mm,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厚度T2满足: 2mm≤T2≤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为光滑面。
进一步的,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Y,所述厚壁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沿所述外面罩延伸方向Y,所述外面罩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三端的距离L3满足:L3≤100mm;
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四端的距离L4满足:L4≤100mm。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贯穿式灯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贯穿式灯具包括光源、内面罩、厚壁和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内面罩并依次经内面罩和厚壁后射出,可以使发光面发光均匀,通过光源和内面罩、厚壁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消除了发光时的颗粒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光源、内面罩和厚壁均为一体式结构,从设计上去除多个灯之间的物理间隙,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厚壁结构为贯穿式,结构上不间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一体式结构的厚壁使发光面均匀发光,发光面无间断,无明显暗区,消除了发光时的颗粒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内面罩的两端和厚壁的两端均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侧灯具区,可以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点亮较大区域,满足消费者的造型需求,使车灯更自然体现流线性和灯光艺术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的断面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中内面罩和厚壁的断面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中外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贯穿式灯具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光源;2、内面罩;21、第一入光面;22、第一出光面;3、厚壁;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二入光面;34、第二出光面;35、第一凸起部;36、第二凸起部;37、顶面;38、底面; 4、反射镜;5、壳体;6、外面罩;61、第三端;62、第四端;63、第三出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贯穿式灯具包括:光源1和沿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镜4、内面罩2和厚壁3,反射镜4用于将光源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内面罩2并依次经内面罩2和厚壁3后射出;光源1、内面罩2和厚壁3均为一体式结构;光源1的两端、内面罩2的两端和厚壁3的两端均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侧灯具区。
反射镜4将光源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内面罩2并依次经内面罩2 和厚壁3后射出,可以使发光面发光均匀,通过光源1和内面罩2、厚壁3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消除了发光时的颗粒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侧灯具区指的是安装转向灯、示廓灯、雾灯(车前端)和/或刹车灯(车后端)的区域。
内面罩2和厚壁3均为一体式结构,从设计上去除多个灯之间的物理间隙,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厚壁3结构为贯穿式,结构上不间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一体式结构的厚壁3使发光面均匀发光,发光面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光源1的两端、内面罩2的两端和厚壁3的两端均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至侧灯具区,光源1和反射镜4均沿厚壁的延伸方向Y延伸,可以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点亮较大区域,满足消费者的造型需求,使车灯更自然体现流线性和灯光艺术性。光源1和反射镜4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Y延伸,可以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点亮较大区域,满足消费者的造型需求。
沿厚壁3的延伸方向Y,厚壁3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到第二端32的距离可以根据贯穿式灯具的长度需求设置、或者说根据车辆宽度设置,使厚壁3发光面可以满足点亮需求。厚壁3长度可以大于1500mm,可以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可以点亮较大区域,满足消费者的造型需求,使车灯更自然体现流线性和灯光艺术性,更能给消费者展现车灯的造型和灯光的美感。通过内面罩2和厚壁3的配合,使发光面发光均匀。当从正面看车灯时,效果美观,整个厚壁3 点亮的时候光的亮度比较均匀,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内面罩2可以为任意满足透光率要求的材料制成,可选的,内面罩2由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的材料制成,较佳的,内面罩2为用于光学均匀化的薄壁注塑件,厚壁3可以为任意满足透光率要求的材料制成,可选的,厚壁3由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的材料制成,较佳的,厚壁3为用于光学均匀化的注塑件,反射镜4可以为金属材质也可以为塑料材质,较佳的,反射镜4为镀铝的或者不镀铝的一种用于光线聚焦的塑料注塑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内面罩2可以用光扩散材料制成。可选的,内面罩2可以为PC光扩散塑料,即以透明PC(聚碳酸酯)塑料为基材,添加一定比例光扩散剂以及其它助剂经过特殊工艺聚合而成的一种透光而不透明的光扩散材料颗粒。可选的,光扩散材料可以为在无色透明 PC基材中添加BaSO4等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的材料制成。可选的,光扩散材料还可以为在无色透明PC基材中添加大分子团材料等对光线产生散射作用的材料制成。较佳的,内面罩2由无色透明PC基材添加 BaSO4或大分子团材料制成。
光源1、内面罩2和厚壁3均为一体式结构,从设计上去除多个灯之间的物理间隙,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内面罩2为贯穿式,使结构上不间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一体式结构的内面罩2使发光面均匀发光,发光面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光源1包括线路板和LED光源,线路板可以是PCB板也可以是 PCBA板。线路板和LED光源电连接使LED光源可以点亮,也可以熄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内面罩2包括第一入光面21和第一出光面22,厚壁3包括第二入光面33和第二出光面34;第一出光面22 到第二入光面33的距离L1(图中未示出)满足:0≤L1≤1mm。反射镜4将光源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内面罩2并依次经内面罩2和厚壁3后射出,可以使第二出光面34发光均匀。通过内面罩2和厚壁3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消除了第二出光面34发光时的颗粒感,提升了用户体验。第一出光面22到第二入光面33的距离可以为0、0.2mm、0.4mm、0.6mm、0.8mm、1mm等0 到1毫米之间的任意数,当第一出光面22到第二入光面33的距离在0 到1mm之间时,均可以使发光面发光均匀,即,线性比值≥70%,区域性比值≥75%。线性分布均匀性定义即贯穿线上所测得亮度nit分布曲线(注:发光面)为考量数据集:亮度值最小值min、最大值max; A:Min/max>75%;B:且在未均化数据前提下线性数据波动范围Δ<最小值min的10%。点域分布均匀性定义,每一点域所测试亮度nit 平均值作为数据集相邻数据最小值Nmin,最大值Nmax;Nmin/Nmax >0.9。
第一出光面22到第二入光面33的距离越小,发光的均匀性越好。
较佳的,当第一出光面22到第二入光面33的距离为0时,第一出光面22与第二入光面33紧密贴合,没有间隙,使第二出光面34发光面均匀发光,消除第二出光面34发光时的颗粒感,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厚壁3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Z,厚壁 3包括顶面37和底面38,底面38设有第一凸起部35,顶面37设有第二凸起部36,第一凸起部35和第二凸起部36均沿厚壁3的延伸方向 Y延伸。第一凸起部35和第二凸起部36能够避免从厚壁3看到车灯内部的结构,如光源1、反射镜4等结构,提升了车灯的感官品质。通过厚壁3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厚壁3为贯穿式,使结构不间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第二出光面34为一体式贯穿,第二出光面34 发光无间断,一体式结构的厚壁3使第二出光面34均匀发光,无明显暗区。
沿厚壁3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Z,第一凸起部35的高度H1满足: 2mm≤H1≤20mm,第二凸起部36的高度H2满足:2mm≤H2≤20mm,避免内部安装结构在厚壁3形成倒映,提升车灯的感官品质,点亮状态下,使第二出光面34发光为一体式均匀点亮的贯穿,第二出光面34发光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沿从第二入光面33到第二出光面34的方向,第一凸起部35的厚度T1满足:2mm≤T1≤10mm,第二凸起部36的厚度T2满足: 2mm≤T2≤10mm,避免内部安装结构在厚壁3形成倒映,提升车灯的感官品质,点亮状态下,使第二出光面34发光为一体式贯穿,第二出光面34发光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入光面33、第二出光面34、顶面 37和底面38均为光滑面,即第二入光面33、第二出光面34、顶面37 和底面38为平整的或光学抛光面,像是玻璃表面的效果,提升了车灯的感官品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贯穿式灯具还包括壳体5和外面罩6,壳体5和外面罩6连接并形成灯室,光源1、内面罩2、厚壁3和反射镜4均设置于灯室。壳体5可以为黑色PP-GF30材料制成,用于支撑车灯重量的结构体。外面罩6为覆盖在最外侧的黑色及无色透明的塑料注塑件,可以是单色或双色或双层。
如图5所示,壳体5沿厚壁3的延伸方向Y延伸,壳体5延伸方向Y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M2可以大于或等于1500mm,使壳体5与厚壁3长度基本一致,最大化提升了点亮长度。壳体5为一体式结构,从设计上去除多个贯穿式灯具之间的物理间隙,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结构不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发光面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外面罩6的延伸长度与壳体5相适配,如图4所示,外面罩6沿厚壁3的延伸方向Y延伸,外面罩6延伸方向Y的两端部之间的距离 M1大于或等于1500mm,使外面罩6与厚壁3长度基本一致,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外面罩6为一体式结构,从设计上去除多个灯之间的物理间隙,使结构上更连贯,形成静态、点亮状态下的浑然一体均匀点亮的贯穿效果。静态下,结构不断,视觉效果一致,点亮状态下,使发光面为一体式贯穿,发光面均匀,发光面无间断,无明显暗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外面罩6包括第三出光面63,第三出光面63与第二出光面34平行。第三出光面63与第二出光面34基本平行,长度基本一致,最大化提升了点亮长度,使车灯更自然体现流线性和灯光艺术性,更能给消费者展现车灯的造型和灯光的美感。通过第三出光面63与第二出光面34平行,使第三出光面63发光为一体式贯穿,第三出光面63发光均匀,第三出光面63发光无间断,无明显暗区。当从正面看车灯时,效果美观,整个车灯点亮的时候光的亮度比较均匀,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出光面63与第二出光面34之间的距离L2满足:3mm≤L2≤10mm,点亮状态下,使第三出光面63发光为一体式贯穿,第三出光面63发光均匀,第三出光面63发光无间断,无明显暗区。当从正面看车灯时,效果美观,整个车灯点亮的时候光的亮度比较均匀,可以实现优秀的车辆贯穿式灯具发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6所示,沿外面罩6延伸方向Y,外面罩6包括第三端61和第四端62;第一端31到第三端61的距离L3满足:L3≤100mm;第二端32到第四端62的距离L4(图中未示出)满足:L4≤100mm,使厚壁3尽可能的长,尽可能的接近外面罩6的尺寸,可以最大化提升点亮长度,可以点亮较大区域,使车灯更自然体现流线性和灯光艺术性,满足消费者的造型需求。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5和外面罩6通过结构胶连接,可以提高壳体5和外面罩6的密封性能。结构胶包括但不限于双组份硅胶、单组份硅胶、PUR热熔胶和西卡胶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贯穿式灯具。由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贯穿式灯具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反射镜、内面罩和厚壁,所述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内面罩并依次经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后射出;
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面罩和所述厚壁的两端均朝向所述车辆的两侧延伸至侧灯具区;
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镜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外面罩,所述壳体和所述外面罩连接并形成灯室,所述光源、所述内面罩、所述厚壁和所述反射镜均设置于所述灯室;
所述壳体和所述外面罩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包括第二出光面,所述外面罩包括第三出光面;
所述第三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L2满足:3mm≤L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罩包括第一出光面,所述厚壁包括第二入光面;
所述第一出光面到所述第二入光面的距离L1满足:0≤L1≤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壁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所述厚壁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顶面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壁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H1满足:2mm≤H1≤20mm,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H2满足:2mm≤H2≤20mm;
沿从第二入光面到第二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厚度T1满足:2mm≤T1≤10mm,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厚度T2满足:2mm≤T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为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式灯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壁的延伸方向,所述厚壁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沿所述外面罩延伸方向,所述外面罩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三端的距离L3满足:L3≤100mm;
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四端的距离L4满足:L4≤100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贯穿式灯具。
CN202122251743.4U 2021-09-16 2021-09-16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Active CN215663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743.4U CN215663170U (zh) 2021-09-16 2021-09-16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PCT/CN2022/118331 WO2023040803A1 (zh) 2021-09-16 2022-09-13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743.4U CN215663170U (zh) 2021-09-16 2021-09-16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3170U true CN21566317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1743.4U Active CN215663170U (zh) 2021-09-16 2021-09-16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3170U (zh)
WO (1) WO202304080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99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0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2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光导结构、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3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3445B1 (fr) * 2002-08-08 2005-05-27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projecteur equipe d'un module complementai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2112072B4 (de) * 2012-12-11 2022-09-01 HELLA GmbH & Co. KGaA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CN110242932A (zh) * 2019-06-24 2019-09-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位置灯、日行灯、转向灯一体的配合结构
CN211600570U (zh) * 2020-02-17 2020-09-29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贯穿式led前位置灯
CN213920834U (zh) * 2020-12-11 2021-08-10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灯系统和车辆
CN113266799A (zh) * 2021-03-30 2021-08-17 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CN215663170U (zh) * 2021-09-16 2022-01-28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99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0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2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光导结构、灯具及车辆
WO2023040803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803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63170U (zh)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CN215663169U (zh) 贯穿式灯具及车辆
US7748148B2 (en) Display sign adapted to be backlit by widely spac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216158965U (zh) 灯具及车辆
KR100542058B1 (ko) 차량용 램프
JP5478467B2 (ja) 車両外装ガーニッシュ
CN216158967U (zh) 灯具及车辆
US5276591A (en) Sign with indirect illumination from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08291705B (zh) 灯组件和包含该种灯组件的车辆设计元件
JP2012064533A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3040797A1 (zh) 贯穿式灯具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12064535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2064534A (ja) 車両用灯具
CN218268858U (zh) 光导结构、灯具及车辆
CN210179385U (zh) 一种遮阳板化妆镜灯发光模块
KR200483959Y1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19139932A (ja) 車両用灯具
KR200308620Y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14119925U (zh) 照明信号装置和车辆
CN209744275U (zh) 匀光板、匀光板组件和汽车用灯具
CN220523951U (zh) 一种可以解决发光边界不清晰的车灯结构
CN210485582U (zh) 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
KR101791127B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16716077U (zh) 车灯照明结构、车灯及车辆
WO2024034558A1 (ja) 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