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9250U -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9250U
CN215649250U CN202120652598.8U CN202120652598U CN215649250U CN 215649250 U CN215649250 U CN 215649250U CN 202120652598 U CN202120652598 U CN 202120652598U CN 215649250 U CN215649250 U CN 215649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base
atomizing device
heat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25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辉
郑少坚
杨圣祥
于久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pinsi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525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9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9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9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其中,雾化装置包括内罩体、外罩体、导油介质、发热组件,以及底座,内罩体设有进气孔、与进气孔连通的吸气管道,以及容纳空间;外罩体的上端穿过容纳空间,且密封设于内罩体上;底座上设有导液槽,导油介质铺设于导液槽上,发热组件设于导油介质上;容纳空间密封设于底座上,且发热组件和导油介质设于容纳空间内;外罩体的下端密封设于底座上;内罩体、外罩体和底座形成储液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可以实现重复注入烟液;以及使得需要更换导油介质或者发热组件时,通过手动方式即可将发热组件或者导油介质进行拆卸更换,以提高用户实际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器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一种DIY型电子雾化器,发热装置一般设为弹簧状的发热组件件,具体安装时,首先将导油介质穿设于该弹簧状的发热组件件上,并通过紧固件将发热组件件进行固定。
其中,发明人还发现,由于导油介质通常使用的是棉条,使用过程中将棉条穿过发热丝后,需要使用专业工具将棉条穿设于弹簧状的发热组件上,并需要剪掉多余的棉条。
可见,现有的电子雾化器不易安装和更换导油介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子雾化器不易安装和更换导油介质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以方便用户安装和更换导油介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内罩体、外罩体、导油介质、发热组件,以及底座,其中:
所述内罩体设有进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的吸气管道,以及容纳空间;
所述外罩体的上端穿过所述容纳空间,且密封设于所述内罩体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油介质铺设于所述导液槽上,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导油介质上;
所述容纳空间密封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导油介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外罩体的下端密封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内罩体、所述外罩体和所述底座形成储液腔。
可选地,所述内罩体还设有注液孔;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注液孔相匹配的密封件,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注液孔。
可选地,所述上盖还设有与所述吸气管道相通的通孔;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其中:
所述吸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孔上。
可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调气环,所述调气环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孔对应的入气孔,所述调气环设于所述内罩体的外侧,以使通过所述调气环调整所述入气孔和所述进气孔的相对位置,以调整进气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外罩体设为玻璃,或者设为透明塑胶。
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支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支架设为镂空结构,其中:
所述发热丝设于所述发热支架上,所述发热丝与所述导油介质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丝导线连接的正极以及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分别设于所述发热支架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座,以及与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座;所述正极座和所述负极座形成安装槽,所述导油介质和所述发热组件依次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正极座、所述负极座以及底座均为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底座还包括导电连接机构以及绝缘圈,其中:
所述负极座与所述底座相抵接;
所述绝缘圈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设于所述绝缘圈内,所述正极座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相抵接。
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设有倾斜角度的所述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其中,该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通过内罩体、外罩体和底座形成储液腔,可以使得便于拆卸以及实现重复注油,以提高雾化装置使用的重复性和环保性;且通过将导油介质和发热组件依次层叠铺设于底座的导液槽上,还可以使得需要更换导油介质或者发热组件时,通过手动方式即可将发热组件或者导油介质进行拆卸更换,而无需使用专业工具,以提高用户实际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一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另一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另一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一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另一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另一爆炸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空气流动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烟液流动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装置提供的进气孔设有倾斜角度的一示意图。
其中,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1-内罩体;10-进气孔;11-吸气管道;12-容纳空间;13-注液孔;
02-外罩体;
03-导油介质;
04-发热组件;40-发热支架;41-发热丝;42a-正极;42b-负极;
05-底座;50-导液孔;51a-正极座;51b-负极座;52-导电连接机构;53-绝缘圈;
06-上盖;60-通孔;
07-吸嘴;
08-调气环;80-入气孔;
A-储液腔;D-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雾器制造的技术领域,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子雾化器用的烟液进行加热,以使使用者对吸嘴进行抽吸时,加热雾化后的烟雾可通过吸气管道进入到使用者的口腔内。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到图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9所示,雾化装置可以包括内罩体01、外罩体02、导油介质03、发热组件04,以及底座05,下面的实施例将结合图1-图9对内罩体01、外罩体02、导油介质03、发热组件04,以及底座05进行说明:
具体地,内罩体01设有进气孔10、与进气孔10连通的吸气管道11和容纳空间12,也即,该吸气管道11和容纳空间12均与进气孔10连通,以使得将发热组件04和导油介质03置于该容纳空间12时,容纳空间12提供空气环境,发热组件04可以在容纳空间12对烟液进行加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内罩体01整体可以设为圆环形,内罩体可以使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制造,以提高内罩体01的金属质感以及耐蚀性;内罩体01上开设有进气孔10,该进气孔10具体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内罩体01内部还设有与该进气孔10连通的吸气管道11,以使得在吸气管道11进行抽取时,内罩体01内产生负压,如此可实现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孔10将环境中的空气吸进吸气管道11中。
如图1和图3所示,外罩体02的上下两端为相通结构,外罩体02具体可以使用玻璃或者塑胶材料制成,优选地,外罩体02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材料,以使得通过外罩体02可以明显观察到储液的剩余情况;实际安装时,将外罩体02的上端穿过容纳空间12,且外罩体02密封设于内罩体01上,该密封设置,具体可以设置密封胶圈、胶水密封或者装配密封等方式,并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
其中,底座05上设有导液槽(图中未示出),该导液槽用于将储液进行导出,具体可以通过设置例如导油绳的方式将储液导出到导液槽上;或者,如图2所示,还可以设置导液孔50将储液导出至导液槽上,该导液孔50具体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导油介质03铺设于导液槽上,发热组件04设于导油介质03上。其中,导油介质03可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例如例如含棉花、无纺布、玻纤、陶瓷或者化纤等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优选地,可以将导油介质03设置成如图1-图4所示的扁片状,以使通过该扁片状的导油介质03可使得烟液饱和以及均匀地导出至发热组件04上,以使得发热组件04提高对导油介质03上的烟液进行雾化的效率。
具体安装时,基于外罩体02的上端穿过容纳空间12,且外罩体02密封设于内罩体01上,以及导油介质03铺设于底座05的导液槽,发热组件04设于导油介质03上,进一步地,可以将容纳空间12密封设于底座05上,且发热组件04和导油介质03设于容纳空间12内,以使得发热组件04分别与进气孔10和吸气管道11相连通;而后,再将外罩体02的下端密封设于底座05上;可以理解,如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内罩体01、外罩体02和底座05可以形成储液腔A。也即,内罩体01的底部、外罩体02的内壁和底座05可以形成储液腔A。上述实施例中的密封设置,具体可以设置密封胶圈、胶水密封或者装配密封等方式实现,并不限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进行工作原理说明,实际使用时,如图7和图8所示,储液腔A的烟液通过导液孔50导出至底座05的导液槽上,导油介质03将烟液导出至发热组件04上,以使得使用者通过吸气管道11进行抽吸时,内罩体01内产生负压,以将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0引导至发热组件04上,则可以使得发热组件04对烟液进行雾化,从而使得加热雾化后的烟雾通过吸气管道11进入使用者的口腔内。
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通过内罩体01、外罩体02和底座05形成储液腔A,可以使得不仅便于拆卸以及实现重复注入烟液,提高雾化装置的重复性和环保型;且通过将导油介质03和发热组件04依次层叠铺设于底座05的导液槽上,还可以使得需要更换导油介质03或者发热组件04时,通过手动方式即可将发热组件04或者导油介质03进行拆卸更换,而无需使用专业工具,以提高实际使用的灵活性以及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罩体01上还设有注液孔13,具体地,注液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雾化装置还包括上盖06,上盖06的底部设有与注液孔13相匹配的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上盖06通过密封件密封注液孔13。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罩体01上设置注液孔13,以及设置上盖06对注液孔13进行密封,可以使得烟液用完时,可以通过该注液孔13加入烟液,不仅可以提高雾化装置的灵活性以及环保型,而且还可以提高储液腔A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上盖06还设有与吸气管道11相通的通孔60;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07,其中:吸嘴07可拆卸安装于该通孔60上。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吸嘴07和上盖06设成分离的结构,可以使得需要更换吸嘴07时便于更换,提高雾化装置应用的灵活性,且可以使得吸嘴07的使用更加卫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雾化装置可以还包括调气环08,该调气环08上设有与进气孔10对应的入气孔80,调气环08设于内罩体01的外侧,以使通过调气环08调整入气孔80和进气孔10的相对位置,以调整进气的大小。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气环08,可以使得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空气的进气量,提高雾化装置的雾化效率,以及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发热组件04具体可以包括发热支架40和发热丝41,发热支架40设为镂空结构,其中:发热丝41平铺设于发热支架40的底部,以使得将发热组件04安装于导油介质03上时,发热丝41可以与导油介质03相抵接。具体地,发热支架40可以使用例如耐高温塑胶材料制成,并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将发热丝41一体注塑于发热支架40上;或者,发热支架40可以使用例如耐高温陶瓷材料制成,并可通过烧结工艺将发热丝41一体烧结于发热支架40上;或者,还可以将发热丝41与发热支架40分开设置,通过设置例如卡扣等方式将发热丝41活动设于发热支架40上,并不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具体地,可以将发热丝41烧结于发热支架40的底部,以使得将发热组件04安装于导油介质03上时,发热丝41可以与导油介质03相抵接,此时通过发热丝41可实现对导油介质03上的烟油进行加热,且发热支架40设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的发热组件04可以提高加热雾化的效率以及烟雾的流通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镂空结构的发热支架40,并将发热丝41设于发热支架40的底部,可以使得发热丝41加热导油介质03上的油烟时,通过镂空结构将雾化的油烟进行导出,以提高将烟油加热雾化的效率以及雾化产生烟雾的流通效率;且将发热支架40安装于导油介质03上,可以使得方便对发热支架40进行拆卸,以提高发热支架40应用的灵活性以及便利性。
为了使发热雾化装置集成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发热组件04还包括与发热丝41导线连接的正极42a以及负极42b,正极42a和负极42b分别设于发热支架40上,具体地,该正极以及负极可以通过设置如等方式实现;底座05上还设有与正极42a连接的正极座51a,以及与负极42b连接的负极座51b,其中,正极座51a和负极座51b可拆卸设置;正极座51a和负极座51b形成安装槽,导油介质03和发热组件04依次嵌设于安装槽内。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发热组件04上设置正极42a以及负极42b,以及在底座05上设置正极座51a和负极座51b,可以使得通过底座05可以连接外设的电源模块,以提高雾化装置应用的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正极座51a、负极座51b以及底座05均为导电材质制成,该导电材质可以为例如金属材质,底座05还包括导电连接机构52以及绝缘圈53,其中:负极座51b与底座05相抵接;绝缘圈53设于底座05的底部开设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内,导电连接机构52设于绝缘圈53内,正极座51a与导电连接机构52相抵接。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理解,通过将正极座51a、负极座51b以及底座05均设为导电材质,可使得通过绝缘圈53引出与正极座51a连接的导电连接机构52,也即导电连接机构52可以作为正极端,底座05可以作为负极端,则可以将该雾化装置一体应用到外设的电源模块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内罩体01设有倾斜角度D的进气孔10。示例性地,该预设倾斜角度D可以为例如40度、或者50度或者60度等,并不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选择,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进气通道设置有预设倾斜角度D,有利于将气流进行导向,以使得气流更加集中地导流到发热组件04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以及主机(图中未示出),其中,该主机集成有电源模块。具体地,可以通过导电连接机构52连通供电模块的正极,以及通过底座05连通供电模块的负极,以使得将发热组件04进行安装时,电源模块可以对发热组件04进行供电;且上述实施例雾化装置中发热组件04和导油介质03无需借助工具即可拆卸,也可以使得该电子雾化器的应用更加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罩体、外罩体、导油介质、发热组件,以及底座,其中:
所述内罩体设有进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的吸气管道,以及容纳空间;
所述外罩体的上端穿过所述容纳空间,且密封设于所述内罩体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液槽,所述导油介质铺设于所述导液槽上,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导油介质上;
所述容纳空间密封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导油介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外罩体的下端密封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内罩体、所述外罩体和所述底座形成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还设有注液孔;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注液孔相匹配的密封件,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注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设有与所述吸气管道相通的通孔;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吸嘴,其中:
所述吸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调气环,所述调气环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孔对应的入气孔,所述调气环设于所述内罩体的外侧,以使通过所述调气环调整所述入气孔和所述进气孔的相对位置,以调整进气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设为玻璃,或者设为透明塑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支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支架设为镂空结构,其中:
所述发热丝设于所述发热支架上,所述发热丝与所述导油介质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丝导线连接的正极以及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分别设于所述发热支架上;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座,以及与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座;所述正极座和所述负极座形成安装槽,所述导油介质和所述发热组件依次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座、所述负极座以及底座均为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底座还包括导电连接机构以及绝缘圈,其中:
所述负极座与所述底座相抵接;
所述绝缘圈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设于所述绝缘圈内,所述正极座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设有倾斜角度的所述进气孔。
10.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2120652598.8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215649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2598.8U CN2156492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2598.8U CN2156492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9250U true CN21564925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2598.8U Active CN2156492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9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5349B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897200B (zh)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
CN20976898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WO2020228690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674684U (zh) 气溶胶提供系统及其雾化器
CN215649250U (zh) 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GB2611902A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21625547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319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5379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提供系统
CN216255476U (zh) 夹持结构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837089U (zh) 方便组装的雾化装置
CN216701649U (zh) 进气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5492633U (zh) 一种带有玻璃杯发热件的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407664U (zh) 电子烟
CN210124320U (zh) 电子烟
CN116406823A (zh) 气溶胶提供系统及其雾化器
CN110089777B (zh) 围绕加热保温式节能电子烟及其围绕式加热保温装置
CN216293002U (zh) 电子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255475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94274U (zh) 功率气流同步调节电子雾化器
CN220211948U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98763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