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5381U -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5381U
CN215645381U CN202121579747.9U CN202121579747U CN215645381U CN 215645381 U CN215645381 U CN 215645381U CN 202121579747 U CN202121579747 U CN 202121579747U CN 215645381 U CN215645381 U CN 21564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crimping
groove
face
terminal cri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97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yun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97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能够围合形成一与待压接端子相匹配的收容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还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槽状结构和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凸设有支撑舌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能够实现对70平方的管型端子进行一次压接成型,且能够保证铜丝收缩紧固,使其满足拉力要求。

Description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治具,特别涉及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束接线端子需要进行压接,但不同的线束中,线束的粗细不同,端子的大小和长宽也不同,于是现有的压接工具通常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端子和线束来更换不同大小的模具,较为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压接工具通常如压点对线材的压接均匀度达不到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其主要用于对70平方的管状端子进行一次压接成型,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能够围合形成一与待压接端子相匹配的收容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还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槽状结构和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凸设有支撑舌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的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至少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沿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能够实现对70平方的管型端子进行一次压接成型,且能够保证铜丝收缩紧固,使其满足拉力要求;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可以通过气动液压压床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对位收紧,且可以通过深度限位控制压接高度,压接后的端子内铜丝紧固,且每次使用压接高度可以保持一致;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满足压接使用要求,而且能够满足70平方管型端子收紧的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F-F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E-E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能够围合形成一与待压接端子相匹配的收容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还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槽状结构和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凸设有支撑舌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面包括第一压接面,所述槽状结构和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接面上,所述第二工作面包括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凸设在所述第二压接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相对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凸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的槽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凹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槽状结构,在相邻两个所述槽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的凸起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交替设置的多个凸起结构和多个槽状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槽状结构和凸起结构均是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槽状结构两端部区域的深度大于位于两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深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舌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凸块,且所述凸块远离第二工作面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凸块的第二端面的面积,其中,所述凸块的第二端面为凸块与第二工作面连接的端面。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为梯形台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治具上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工作面,其中,位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的槽面。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治具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治具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结构和第二定位连接包括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的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至少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沿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运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所述第一治具的局部能够深入所述第二治具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滑动接触。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机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动液压压床。
如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除非特别说明的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型端子压接治具的材质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材质,其中各结构的具体尺寸参数等可以具体情况调整,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第一治具100和第二治具200,所述第二治具200上设置有一凹槽210,至少所述第一治具100的局部能够深入或嵌入所述凹槽210内,在所述凹槽210内,所述第一治具100与所述第二治具200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300,并且,所述第一治具100上还设置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槽状结构400和至少一凸起结构500,所述第二治具200的凹槽210内还凸设有支撑舌结构600,待压接端子能够被置于所述收容空间300内,并被所述第一治具100和第二治具200上的至少一槽状结构400、至少一凸起结构500、支撑舌结构600压接形成指定的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治具100、第二治具200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101、第二工作面201,所述第一工作面101、第二工作面201相对设置,所述槽状结构400和凸起结构500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面101上,所述支撑舌结构600凸设在所述第二工作面201上,且当所述第一治具100和第二治具200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工作面101与第二工作面201的部分接触而使其余部分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300。
具体的,所述第一工作面101包括第一压接面,所述槽状结构400和凸起结构50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接面上,所述第二工作面201包括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600凸设在所述第二压接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面为所述第一治具100朝向第二治具200的端面,所述第二压接面为所述凹槽210的槽壁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凸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500,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500与第一压接面的局部围合形成所述的槽状结构400,或者,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凹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槽状结构400,相邻两个所述槽状结构400与第一压接面围合形成所述的凸起结构。
具体的,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交替设置的多个凸起结构500和多个槽状结构400,每一所述槽状结构400和凸起结构500均是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槽状结构400两端部区域的深度大于位于两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深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例如,所述凸起结构500可以是长条状的凸起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治具100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主体部和压接部,所述压机部与主体部固定连接形成凸字型结构,所述主体部和压接部同一端的端面为所述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为台阶面,所述压接部的端面为所述第一压接面。
具体的,所述支撑舌结构60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凸块,且所述凸块远离第二工作面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凸块的第二端面的面积,其中,所述凸块的第二端面为凸块与第二工作面连接的端面。
具体的,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例如,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凸块为梯形台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二治具200朝向第一治具100的一端的端面,或者,所述凹槽210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工作面,其中,位于所述凹槽210底部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600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210底部的槽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治具100的压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治具200上凹槽210的深度,所述第一治具100的压接部的长度与第二治具200上凹槽210的深度的长度或深度之差可以近似或等于收容空间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治具100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连接结构110,所述第二治具200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结构220,例如,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结构110和第二定位连接结构220可以定位孔或定位柱等结构。
具体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所述的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100和第二治具200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至少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治具100和第二治具200中的至少一者沿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运动,至少所述第一治具100的压接部能够深入所述第二治具200的凹槽210内,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滑动接触,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机构,例如,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动液压压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能够实现对70平方的管型端子进行一次压接成型,且能够保证铜丝收缩紧固,使其满足拉力要求;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可以通过气动液压压床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对位收紧,且可以通过深度限位控制压接高度,压接后的端子内铜丝紧固,且每次使用压接高度可以保持一致;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满足压接使用要求,而且能够满足70平方管型端子收紧的方式。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所述第一治具、第二治具分别具有第一工作面、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能够围合形成一与待压接端子相匹配的收容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上还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槽状结构和至少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凸设有支撑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包括第一压接面,所述槽状结构和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接面上,所述第二工作面包括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凸设在所述第二压接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压接面和第二压接面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凸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结构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的槽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凹设有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槽状结构,在相邻两个所述槽状结构之间形成所述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面上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交替设置的多个凸起结构和多个槽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状结构和凸起结构均是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槽状结构两端部区域的深度大于位于两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的深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舌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凸块,且所述凸块远离第二工作面的第一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凸块的第二端面的面积,其中,所述凸块的第一端面为凸块与第二工作面连接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于第二方向上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梯形台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上还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工作面,其中,位于所述凹槽底部的槽面为所述的第二压接面,所述支撑舌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的槽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治具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连接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结构和第二定位连接包括定位孔。
13.一种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其中,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至少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治具和第二治具中的至少一者沿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治具的局部能够深入所述第二治具的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第二工作面滑动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管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动液压压床。
CN202121579747.9U 2021-07-12 2021-07-12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Active CN21564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9747.9U CN215645381U (zh) 2021-07-12 2021-07-12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9747.9U CN215645381U (zh) 2021-07-12 2021-07-12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5381U true CN21564538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9747.9U Active CN215645381U (zh) 2021-07-12 2021-07-12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5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4430Y (zh) 线缆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15645381U (zh) 管型端子压接治具及压接装置
US3777051A (en) Aluminum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H05303983A (ja) 電線接続用圧縮スリーブ及びダイス
CN209981477U (zh) 一种新型无孔导线接线端子
CN218040542U (zh) 一种汽车线束多接头分导装置
US7000317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enhancing coplanarity
CN211239147U (zh) 快装式束线装置
CN210607973U (zh) 一种高性能端子铆压模具
CN210074212U (zh) 十字架型连接端子
CN210489888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210724107U (zh) 穿墙套管连接导线金具
CN219180823U (zh)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CN216015716U (zh) 一种接线夹头的装配模具
CN21662458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接线端子
CN217361980U (zh) 带二级锁扣一体化的保持器和外壳的公、母连接器
CN219180803U (zh) 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
CN211456028U (zh) 一种用于刺破式端子的高稳定性护套连接器
CN215451871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汽车线束端子结构
CN218867404U (zh) 一种可快速接线的线鼻子
CN114221166B (zh) 一种具有快装结构的射频同轴漏缆用连接器
CN209860176U (zh) 一种孔式端子
CN219998889U (zh) 一种c型贯通地线卡具
CN218525772U (zh) 一种接线器
CN216988183U (zh) 局部喷漆用平喷式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