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823U -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823U
CN219180823U CN202223222728.8U CN202223222728U CN219180823U CN 219180823 U CN219180823 U CN 219180823U CN 202223222728 U CN202223222728 U CN 202223222728U CN 219180823 U CN219180823 U CN 219180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able
connector shell
sleeve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27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健聪
李成武
徐秋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feng Qiw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feng Qiw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feng Qiw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feng Qiw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27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呈筒状,其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供线缆接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器壳体内壁设置有胶芯,胶芯上设置有若干内导体,所述内导体与线缆焊接;压盖,所述压盖包括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端面上的侧部围板,所述侧部围板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U型凹槽,使得在所述侧部围板的径向上形成供线缆穿过的开口;所述侧部围板卡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通过所述压板挤压线缆以实现线缆的压弯定型。利用卡扣连接的压盖对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进行压弯定型,装配过程被简化且效率提高;可避免需要采用内模完成线缆的定型,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系列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F系列连接器是F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现有F系列连接器外观皆需要塑封,相对于直式连接器的塑封,弯式连接器塑封工艺更加困难,弯式塑封,需要先进行内模固定成型,使得线缆被定型,再进行外模塑封成型,达到美观的外形,弯式连接器塑封后的结构可参考图1。整个过程中比直式连接器塑封耗时长,而且需要内模和外模模具,导致其模具成本较高,对于其生产效率及成本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F系列弯式连接器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包括: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呈筒状,其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供线缆接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器壳体内壁设置有胶芯,胶芯上设置有若干内导体,所述内导体与线缆焊接;
压盖,所述压盖包括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端面上的侧部围板,所述侧部围板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U型凹槽,使得在所述侧部围板的径向上形成供线缆穿过的开口;所述侧部围板卡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通过所述压板挤压线缆以实现线缆的压弯定型。
作为所述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的端面凹设有第二U型凹槽;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压盖的侧部围板的内壁与所述套筒的外壁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U型凹槽与所述第二U型凹槽在周向上位置对应。
作为所述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侧部围板的内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套筒的外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在轴向上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内设置有卡扣构件。
作为所述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卡扣构件包括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上设有扩缩缺口;所述弹性环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环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所述弹性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作为所述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过渡斜面为平面或弧面。
作为所述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连接器壳体内部形成有对胶芯的一端进行限位的台阶,胶芯的另一端由所述套筒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胶芯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利用卡扣连接的压盖对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进行压弯定型,装配过程被简化且效率提高;可避免需要采用内模完成线缆的定型,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F系列弯式连接器塑封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所述套筒和所述压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所述卡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套筒和所述压盖的剖视连接图;
图7为线缆被所述压盖压弯定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壳体;11、连接端;12、插接端;2、胶芯;21、内导体;3、压盖;31、压板;32、侧部围板;33、第一U型凹槽;34、第一卡槽;4、套筒;41、第二U型凹槽;42、第二卡槽;5、卡扣构件;51、弹性环;52、扩缩缺口;53、卡块;54、过渡斜面;6、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2-6,示出了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1,所述连接器壳体1呈筒状,其一端为插接端12,另一端为供线缆6接入的连接端11;所述连接器壳体1内壁设置有胶芯2,胶芯2上设置有若干内导体21,所述内导体21与线缆6焊接;还包括压盖3,所述压盖3包括压板31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端面上的侧部围板32,所述侧部围板32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U型凹槽33,使得在所述侧部围板32的径向上形成供线缆6穿过的开口;所述侧部围板32卡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11,通过所述压板31挤压线缆6以实现线缆6的压弯定型。
换而言之,利用卡扣连接的压盖3对连接器壳体1上的线缆6进行压弯定型,装配过程被简化且效率提高;且可避免需要采用内模完成线缆6的定型,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3和图4,还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4另一端的端面凹设有第二U型凹槽41;所述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11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4与所述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11螺纹连接;所述压盖3的侧部围板32的内壁与所述套筒4的外壁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U型凹槽33与所述第二U型凹槽41在周向上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胶芯2在所述连接器壳体1内的固定方式可参考现有的F系列连接器(胶芯2在轴向上和周向上均被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参考图3,所述连接器壳体1内部形成有对胶芯2的一端进行限位的台阶(图未标记),胶芯2的另一端由所述套筒4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胶芯2与所述连接器壳体1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在安装装配时,可先将线缆6穿过所述套筒4,且将线缆6与胶芯2的内导体21焊接,之后将胶芯2塞入所述连接器壳体1内,再将所述套筒4拧紧固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11,实现所述胶芯2在轴向上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侧部围板32的内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卡槽34,所述套筒4的外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二卡槽42;所述第一卡槽34与所述第二卡槽42在轴向上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卡槽34与所述第二卡槽42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内设置有卡扣构件5。其中,参考图5,所述卡扣构件5包括弹性环51,所述弹性环51上设有扩缩缺口52;所述弹性环51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卡块53,所述卡块53与所述弹性环51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54;所述弹性环51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42内,所述卡块53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3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盖3的装配简单快捷。
在实际操作时,当所述套筒4拧紧固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11后,可将所述卡扣构件5的弹性环51卡入所述套筒4上的第二卡槽42内,之后将所述压盖3沿轴向压置所述套筒4,所述套筒4的侧部围板32的端部会沿所述过渡斜面54挤压所述卡块53,使得所述扩缩缺口52缩小,而所述弹性环51直径变小,实现所述套筒4沿轴向移动;直至所述卡扣构件5上的卡块53对应所述侧部围板32上的第一卡槽34时,所述弹性环51复位,所述卡块53卡入所述第二卡槽42内,使得所述压盖3被固定,而所述压盖3上的压板31使线缆6被压弯定型;之后可以往所述压盖3内部注胶,凝固后可进行塑封,使得F系列弯式连接器由图7的结构变成图1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呈筒状,其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供线缆接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器壳体内壁设置有胶芯,胶芯上设置有若干内导体,所述内导体与线缆焊接;
压盖,所述压盖包括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板端面上的侧部围板,所述侧部围板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U型凹槽,使得在所述侧部围板的径向上形成供线缆穿过的开口;所述侧部围板卡扣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通过所述压板挤压线缆以实现线缆的压弯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另一端的端面凹设有第二U型凹槽;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压盖的侧部围板的内壁与所述套筒的外壁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U型凹槽与所述第二U型凹槽在周向上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围板的内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套筒的外壁凹设有沿周向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在轴向上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内设置有卡扣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构件包括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上设有扩缩缺口;所述弹性环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环之间形成有过渡斜面;所述弹性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卡块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斜面为平面或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内部形成有对胶芯的一端进行限位的台阶,胶芯的另一端由所述套筒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胶芯与所述连接器壳体在轴向上的相对固定。
CN202223222728.8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19180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2728.8U CN219180823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2728.8U CN219180823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823U true CN21918082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2728.8U Active CN219180823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820A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31185U (zh) 一种外导体为整体式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2265467A (zh) 防水插头和具有该防水插头的线束
CN102386503A (zh) 一种外导体为整体式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2042771U (zh) 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其中心导体
CN201994468U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
CN219180823U (zh) 一种f系列弯式连接器结构
CN201498825U (zh) 微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CN218513727U (zh) 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连接器
FI72411C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kontaktfjaederhus.
CN202025890U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08806379U (zh) 一种u型压片连接端子
CN203071280U (zh) 音频连接器
CN220122155U (zh) 一种充电插座连接器
CN212725650U (zh) 一种用于插头内架的插脚
CN101834331A (zh) 3公分压窄型截面软波导及其制造方法
CN218677661U (zh) 弯头端子
CN220209388U (zh) 结构简化的5015军规连接器
CN217788829U (zh) 一种大电流导电端子
CN116345208B (zh) 一种稳固配合式电连接结构及其安装座、安装方法
CN218386050U (zh) Type-C连接器母座
CN201355678Y (zh) 电源插座及其金属端子
CN213905645U (zh) 一种紧凑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
CN219874174U (zh) 一种Fakra连接器
CN218482454U (zh) 一种结构牢固的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