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4322U - 触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4322U
CN215644322U CN202121793415.0U CN202121793415U CN215644322U CN 215644322 U CN215644322 U CN 215644322U CN 202121793415 U CN202121793415 U CN 202121793415U CN 215644322 U CN215644322 U CN 215644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wall
fixed terminal
recess
mov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34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34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4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4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4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点装置,具备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以及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具有:第一部位,在第一部位形成有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凹部;以及第二部位,第二部位位于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凹部包括内壁,内壁包围凹部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第一部位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第二部位与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与第一固定端子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且能够确保可动触头与固定端子稳定接触的触点装置。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点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公布文本CN103443897A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继电器的触点装置,其中,可动触头设有三个独立的可动触点。与可动触头设有两个可动触点的触点装置相比,能够防止因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力或外部振动的作用而导致可动触头振动,进而能够防止可动触头的可动触点与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变得不稳定。
但是,在这样的触点装置中,设于可动触头的三个可动触点例如是通过对可动触头的与各可动触点对应的三个部位施加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或者是通过在可动触头的三个部位焊接用于形成可动触点的部件而形成的。因此,在可动触头形成可动触点的加工容易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且能够确保可动触头与固定端子稳定接触的触点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触点装置,所述触点装置具备: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以及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沿着第二方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分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所述可动触头具有: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一部位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凹部,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第二部位,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凹部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围所述凹部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和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所述第一部位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内壁,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接触。
第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以下。
第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二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端部插入到所述凹部内。
第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三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第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三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凹部的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部位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
第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五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凹部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去而变小。
第七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内壁还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第八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内壁还具有底壁,所述底壁进一步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将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连,所述底壁位于比所述可动触头的下表面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
第九技术方案为,在第八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
第十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可动触头。
第十一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第十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十一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相对的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相对的第二上表面,在所述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上表面,未形成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突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触点装置,所述触点装置具备: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以及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沿着第二方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分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在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的凹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所述凹部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和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内壁,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
第十四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三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固定端子。
第十五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三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内壁还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第十六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三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第十七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凹部的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部位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
第十八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七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凹部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去而变小。
第十九技术方案为,在第十三至十八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可动触头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相对的位置不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突起部。
第二十技术方案为,在第十六至十八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下端更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位置,在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且能够确保可动触头与固定端子稳定接触的触点装置。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沿着图2A中的A-A线进行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2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沿着图2A中的B-B线进行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的第一部位与第一固定端子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的第一部位与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的第一部位与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的第一部位与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与图2B对应的剖视图。
图8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8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与图2B对应的剖视图。
图9是第七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可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10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示意图。
图11A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固定端子的立体图。
图11B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固定端子的仰视图。
图12是第九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固定端子的仰视图。
图13是第十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示意图。
图14A是第十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固定端子的立体图。
图14B是第十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固定端子的仰视图。
图14C是表示在第十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与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触点装置;2:壳体;21:驱动部容纳壳体;22:接触部容纳壳体;23:隔板;3:驱动部;31:线圈;32:固定铁芯;33:可动铁芯;34:复位弹簧;35:驱动轴;36:止挡板;4:接触部;5:第一固定端子;51:第一端部;511、512:倾斜面;52:第二端部;53:第一接触部;531:第一下表面;54:第二接触部;541:第二下表面;55:凹部;56:内壁;561:第一内壁;562:第二内壁;563:左侧内壁;565:顶壁;6:第二固定端子;7:可动触头;71:上表面;72:下表面;73:突出部;8:第一部位;81:第一接触部;811:第一上表面;812:棱部;82:第二接触部;821:第二上表面;822:棱部;83:凹部;84:内壁;841:第一内壁;842:第二内壁;843:左侧内壁;844:右侧内壁;845:底壁;9:第二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至图3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进行说明。
触点装置1用于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示,触点装置1包括下侧的驱动部3和上侧的接触部4,驱动部3和接触部4容纳在壳体2内。壳体2包括容纳驱动部3的驱动部容纳壳体21和容纳接触部4的接触部容纳壳体22,接触部容纳壳体22位于驱动部容纳壳体21的上方。另外,驱动部容纳壳体21与接触部容纳壳体22之间利用隔板23隔开。在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壳体2的俯视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
驱动部3包括线圈31、作为固定构件的固定铁芯32、作为可动构件的可动铁芯33、驱动轴35。
线圈31缠绕于未图示的线圈架,在通电时产生磁场而驱动可动铁芯33进行运动。另外,虽未图示,但驱动部3还可以包括用于形成线圈31所产生的磁场的磁路的轭铁等构件。
固定铁芯32和可动铁芯33位于线圈31的内侧,固定铁芯32位于可动铁芯33的上方。另外,在固定铁芯32与可动铁芯33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朝向下方按压可动铁芯33,即朝向使可动铁芯33远离固定铁芯32的方向按压可动铁芯33。在向线圈31通电时,可动铁芯33在线圈31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34的施力,向上方移动而靠近固定铁芯32。在停止向线圈31通电时,可动铁芯33在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动而远离固定铁芯32。
驱动轴35设于可动铁芯33,沿上下方向延伸。驱动轴35可以与可动铁芯33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单独地形成并固定至可动铁芯33。驱动轴35从驱动部容纳壳体21内经由形成于固定铁芯32的通孔和形成于隔板23的通孔向上方延伸至接触部容纳壳体22内。
接触部4具备第一固定端子5、第二固定端子6、可动触头7。第一固定端子5与第二固定端子6沿左右方向排列,第一固定端子5位于第二固定端子6的左侧。可动触头7位于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方。
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均呈大致长方体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柱状、多棱柱状等形状。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贯穿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并固定于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
在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可动触头7的俯视形状整体上大致呈平板状。通过将驱动轴35压入到设于可动触头7的中央附近的通孔,从而将可动触头7固定于驱动轴35的上端附近。在驱动轴35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可动触头7脱落的止挡板36。
可动触头7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向线圈31通电时,可动铁芯33在线圈31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34的施力而向上方移动,同时带动驱动轴35和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从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此时,第一固定端子5与第二固定端子6经由可动触头7而连通。在停止向线圈31通电时,可动铁芯33在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动,同时带动驱动轴35和可动触头7向下方移动,从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分离,此时,第一固定端子5与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断开。另外,并非必须将可动触头7固定于驱动轴35,例如也可以将可动触头7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35,在该情况下,在驱动轴35还设有用于将可动触头7向止挡板36按压的按压弹簧,由此,能够确保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的接触压力。
如图1至图3B所示,可动触头7具有第一部位8和第二部位9。第一部位8为可动触头7的左侧端部,位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方,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时该第一部位8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端面接触。第二部位9为可动触头7的右侧端部,位于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方,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时该第二部位9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面接触。
另外,在第一部位8形成有凹部83,凹部83是可动触头7缺失大致长方体状的部分而形成的。凹部83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可动触头7的中央,关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可动触头7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此外,凹部83朝向上方、左方开口。凹部83包括内壁84,内壁84包围凹部83的前方、后方、右方及下方,换言之,内壁84包括位于凹部83的前方的第一内壁841、位于凹部83的后方的第二内壁842、位于凹部83的右方的右侧内壁844、位于凹部83的下方的底壁845。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右侧内壁844沿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并将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相连。底壁845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位于比可动触头7的下表面72靠上侧的位置,并将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相连。凹部83能够在铸造可动触头7时直接形成,也可以通过对可动触头7进行冲压加工、或切削加工来形成。
此外,由于凹部83的存在,可动触头7的左端部的重量相应变轻,为了维持可动触头7在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优选的是,从可动触头7的左端缘到驱动轴35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可动触头7的右端缘到驱动轴35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第一部位8包括第一接触部81和第二接触部82,第一接触部81是第一部位8中的位于凹部83的前侧的部位,第二接触部82是第一部位8中的位于凹部83的后侧的部位。第一接触部81的位于凹部83的前侧且与凹部83相对的面形成内壁84中的位于凹部83的前侧的第一内壁841。第二接触部82的位于凹部83的后侧且与凹部83相对的面形成内壁84中的位于凹部83的后侧的第二内壁842。
第一接触部81具有与第一内壁841相连且与第一固定端子5相对的第一上表面811,第二接触部82具有与第二内壁842相连且与第一固定端子5相对的第二上表面821。第一上表面811和第二上表面821构成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的局部,与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的其它部位平齐。换言之,在第一上表面811和第二上表面821,未形成朝向第一固定端子5突出且与第一固定端子5接触的突起。
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时,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接触部81和第二接触部82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子5接触,在第二部位9侧,第二部位9与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更具体而言是,第一接触部81的第一上表面811和第二接触部82的第二上表面821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端面接触,第二部位9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三个部位处接触,同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两个部位处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力或外部振动的作用而导致可动触头7振动的情况,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仅通过在可动触头7设置凹部83就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三个部位处接触,与对可动触头施加冲压加工而形成三个可动触点的方法、或者通过在可动触头焊接用于形成三个可动触点的部件的方法相比,能够容易地制造触点装置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和下表面72分别呈大致平面状,无需像以往的触点装置1那样在可动触头7设置相对于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和下表面72突出的可动触点,由此,能够使可动触头7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尺寸较小,在相同的空间的情况下,更容易确保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的触点间隙,有利于实现触点装置1整体的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第一固定端子5呈利用倾斜面将长方体的下方的两个角度切除而得到的形状,具有下方的第一端部51和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第一端部51相反的一侧(即:上方)的第二端部52。第二端部52呈大致长方体状,该第二端部52贯穿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并固定于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第一端部51在第二端部52的下方与第二端部52相连。该第一端部51呈大致等腰梯形台状,具有两个倾斜面511、512,因此,第一端部5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去而变大,且第一端部51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5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第一端部51在上下方向上与可动触头7相对,更具体而言是,与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的凹部83相对。第一端部51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凹部83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以下。由于凹部83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恒定,也可以说,第一端部51的下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凹部83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以下。
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时,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接触部81和第二接触部82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子5接触,在第二部位9侧,第二部位9与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更具体而言是,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插入到凹部83内,第一接触部81的第一上表面811与侧面(即:第一内壁841)之间的棱部812抵接于第一端部51的倾斜面511,第二接触部82的第二上表面821与侧面(即:第二内壁842)之间的棱部822抵接于第一端部51的倾斜面512。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插入到凹部83内,并使第一接触部81的棱部812抵接于第一端部51的倾斜面511,使第二接触部82的棱部822抵接于第一端部51的倾斜面512,由此,还能够限制可动触头7在水平面内旋转,防止可动触头7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5发生错位。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固定端子5及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第一固定端子5呈将长方体的下方的两个角度呈直角状切除而得到的形状,具有下方的第一端部51和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第一端部51相反的一侧(即:上方)的第二端部52。第二端部52呈大致长方体状,该第二端部52贯穿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并固定于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第一端部51在第二端部52的下方与第二端部52相连。该第一端部51呈大致长方体状,且第一端部5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5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第一端部51在上下方向上与可动触头7相对,更具体而言是,与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的凹部83相对。
在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形成的凹部83是可动触头7缺失大致等腰梯形台状的部分而形成的,朝向上方、左方开口。在凹部83的内壁84中,第一内壁841和第二内壁842分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由此,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在凹部83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凹部83的下侧去而变小。因此,凹部83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凹部83的靠下侧的部位处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而且,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为凹部83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以下。
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时,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接触部81和第二接触部82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子5接触,在第二部位9侧,第二部位9与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更具体而言是,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插入到凹部83内,第一端部51与第一内壁841及第二内壁842接触,也就是说,第一端部51的前侧下方的棱部抵接于第一接触部81所具有的第一内壁841,第一端部51的后侧下方的棱部抵接于第二接触部82所具有的第二内壁842。
另外,由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插入到凹部83内,而第二固定端子6抵接于第二部位9的上表面,因此,需要使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端面(即:第一端部51的下端面)位于比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面靠下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端部51插入到凹部83内,并使第一端部51与第一内壁841及第二内壁842接触,由此,还能够限制可动触头7在水平面内旋转,防止可动触头7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5发生错位。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在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形成的凹部83是可动触头7缺失大致长方体状的部分而形成的。凹部83沿上下方向贯通可动触头7,且朝向上方、下方及左方开口。凹部83的内壁84包围凹部83的前方、后方、右方,换言之,内壁84包括位于凹部83的前方的第一内壁841、位于凹部83的后方的第二内壁842、位于凹部83的右方的右侧内壁844,但不包括位于凹部83的下方的底壁。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右侧内壁844沿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并将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凹部83沿上下方向贯通可动触头7,虽然存在第一部位8处的通电路径变窄而导致电阻增大的风险,但是,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冲裁加工等方式容易地形成凹部83,进而能够容易地制造触点装置1。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在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形成的凹部83是通过朝向下方对可动触头7的左端部的上表面71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凹槽。可动触头7在凹部83的下侧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73,突出部73是在冲压形成凹部83时构成可动触头7的原材料向下方流动而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7在凹部83的下侧形成有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73,由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方式容易地形成凹部83,进而能够容易地制造触点装置1,同时,能够确保第一部位8处的通电路径不会变窄。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8A、图8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在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形成的凹部83是可动触头7缺失大致长方体状的部分而形成的。凹部83仅朝向上方开口。凹部83的内壁84包围凹部83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及下方,换言之,内壁84包括位于凹部83的前方的第一内壁841、位于凹部83的后方的第二内壁842、位于凹部83的左方的左侧内壁843、位于凹部83的右方的右侧内壁844、位于凹部83的下方的底壁845。第一内壁841与第二内壁84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左侧内壁843与右侧内壁844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底壁845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在铸造可动触头7时容易地形成凹部83,模具的设计也变得容易。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设为凹部83沿上下方向贯通可动触头7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凹部83朝向上方、下方开口。凹部83的内壁84包围凹部83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换言之,内壁84包括位于凹部83的前方的第一内壁841、位于凹部83的后方的第二内壁842、位于凹部83的左方的左侧内壁843、位于凹部83的右方的右侧内壁844。
在本变形例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变形例的触点装置中,凹部83沿上下方向贯通可动触头7,能够通过冲裁加工等方式容易地形成凹部83,进而能够容易地制造触点装置1。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可动触头7的其它部位,也就是说,第一部位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部位9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并且,第一部位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可动触头7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部位9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由此,能够将第一部位8处的通电路径形成得较宽。此外,能够弥补可动触头7的左端部的重量因凹部83而减轻的量,更易于维持可动触头7在左右方向上的重量平衡。
(第八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0至图11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固定端子5及可动触头7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如图10所示,触点装置1A包括下侧的驱动部3和上侧的接触部4,驱动部3和接触部4容纳在壳体2内。
接触部4具备第一固定端子5、第二固定端子6、可动触头7。第一固定端子5与第二固定端子6沿左右方向排列,第一固定端子5位于第二固定端子6的左侧。可动触头7位于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方。
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均呈大致圆柱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长方体状、多棱柱状等形状。第一固定端子5和第二固定端子6贯穿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并固定于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
在沿图10中的上下方向观察时,可动触头7的俯视形状整体上大致呈平板状。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和下表面72呈大致平面状。可动触头7在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相对的位置不具有朝向上侧突出的突起部。可动触头7具有第一部位8和第二部位9。第一部位8为可动触头7的左侧端部,位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方,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时该第一部位8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端子5接触。第二部位9为可动触头7的右侧端部,位于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方,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时该第二部位9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中,在可动触头7未形成凹部83,而在第一固定端子5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凹部55。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端子5具有下方的第一端部51和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第一端部51相反的一侧(即:上方)的第二端部52。第二端部52呈大致圆柱状,该第二端部52贯穿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并固定于接触部容纳壳体22的顶壁。第一端部51在第二端部52的下方与第二端部52相连,且与可动触头7相对。该第一端部51呈大致圆柱状,并在下端面形成有凹部55。
凹部5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端部51的下端面的中央,关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51的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此外,凹部55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固定端子5,朝向下方、左方和右方开口。凹部55包括内壁56,内壁56包围凹部55的前方、后方及上方,换言之,内壁56包括位于凹部55的前方的第一内壁561、位于凹部55的后方的第二内壁562、位于凹部55的上方的顶壁565。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顶壁565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并将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相连。凹部55能够在铸造第一固定端子5时直接形成,也可以通过对第一固定端子5进行冲压加工、或切削加工来形成。
第一端部51包括第一接触部53和第二接触部54,第一接触部53是第一端部51中的位于凹部55的前侧的部位,第二接触部54是第一端部51中的位于凹部55的后侧的部位。第一接触部53的位于凹部55的前侧且与凹部55相对的面形成内壁56中的位于凹部55的前侧的第一内壁561。第二接触部54的位于凹部55的后侧且与凹部55相对的面形成内壁56中的位于凹部55的后侧的第二内壁562。
第一接触部53具有与第一内壁561相连且与可动触头7相对的第一下表面531,第二接触部54具有与第二内壁562相连且与可动触头7相对的第二下表面541。第一下表面531和第二下表面541构成第一端部51的下端面。
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时,在第一部位8侧,第一接触部53和第二接触部54分别与第一部位8接触,在第二部位9侧,第二固定端子6与第二部位9接触。更具体而言是,第一接触部53的第一下表面531和第二接触部54的第二下表面541分别与第一部位8的上表面接触,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面与第二部位9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中,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三个部位处接触,同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两个部位处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力或外部振动的作用而导致可动触头7振动的情况,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仅通过在第一固定端子5设置凹部55就能够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在三个部位处接触,与对可动触头施加冲压加工而形成三个可动触点的方法、或者通过在可动触头焊接用于形成三个可动触点的部件的方法相比,能够容易地制造触点装置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和下表面72分别呈大致平面状,无需像以往的触点装置1那样在可动触头7设置相对于可动触头7的上表面71和下表面72突出的可动触点,由此,能够使可动触头7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尺寸较小,在相同的空间的情况下,更容易确保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之间的触点间隙,有利于实现触点装置1整体的小型化。
(第九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与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A中,凹部55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固定端子5。与此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中,凹部55未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固定端子5。
具体而言,凹部55朝向下方和右方开口。凹部55包括内壁56,内壁56包围凹部55的前方、后方、左方及上方,换言之,内壁56包括位于凹部55的前方的第一内壁561、位于凹部55的后方的第二内壁562、位于凹部55的左方的左侧内壁563、位于凹部55的上方的顶壁565。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均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左侧内壁563沿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并将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相连。顶壁565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并将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能够起到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3至图14C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B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B与第九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固定端子5的结构不同,因此,下面主要基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省略对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B中,在凹部55的内壁56中,第一内壁561和第二内壁562分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由此,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在凹部55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凹部55的上侧去而变小。因此,凹部55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凹部55的靠上侧的部位处的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而且,凹部55的开口处的第一内壁561与第二内壁56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可动触头7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在可动触头7向上方移动而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固定端子5及第二固定端子6接触时,第一接触部53和第二接触部54分别与第一部位8接触,在第二部位9侧,第二固定端子6与第二部位9接触。更具体而言是,在第一部位8侧,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插入到凹部55内,并与第一内壁561及第二内壁562接触,也就是说,可动触头7的前侧上方的棱部抵接于第一接触部53所具有的第一内壁561,可动触头7的后侧上方的棱部抵接于第二接触部54所具有的第二内壁562。
另外,由于可动触头7的第一部位8插入到第一固定端子5的凹部55内,而可动触头7的第二部位9抵接于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面,因此,需要使第一固定端子5的下端(即:第一接触部53的第一下表面531和第二接触部54的第二下表面541)位于比第二固定端子6的下端更靠下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B中,能够起到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B中,可动触头7插入到凹部55内,并使可动触头7与第一内壁561及第二内壁562接触,由此,还能够限制可动触头7在水平面内旋转,防止可动触头7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5发生错位。
以上通过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图中,规定了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这些方向仅代表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意在限定触点装置的安装形态。其中,左右方向可以对应于第一方向,上下方向可以对应于第二方向,前后方向可以对应于第三方向,左侧、左方可以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右侧、右方可以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上侧、上方可以对应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下侧、下方可以对应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前侧、前方可以对应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后侧、后方可以对应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使右侧、右方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左侧、左方对应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还可以使下侧、下方对应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上侧、上方对应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还可以使后侧、后方对应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前侧、前方对应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

Claims (20)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点装置具备:
第一固定端子;
第二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以及
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沿着第二方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分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
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一部位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凹部,所述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以及
第二部位,所述第二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
所述凹部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围所述凹部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和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所述第一部位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内壁,
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内壁,
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有:
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以及
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端部插入到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部位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凹部的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部位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凹部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去而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还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还具有底壁,所述底壁进一步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将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连,
所述底壁位于比所述可动触头的下表面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可动触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位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相对的第一上表面,
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相对的第二上表面,
在所述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二上表面,未形成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突出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接触的突起。
13.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点装置具备:
第一固定端子;
第二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以及
可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沿着第二方向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分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有:
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在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的凹部;以及
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所述凹部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和第三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内壁,
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的面形成所述内壁中的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内壁,
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固定端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还包围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开口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凹部的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部位处的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在所述凹部的开口处最大,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去而变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在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相对的位置不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突起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下端位于比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下端更靠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位置,
在所述可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固定端子接触时,所述可动触头在所述凹部内与所述第一内壁及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CN202121793415.0U 2021-08-03 2021-08-03 触点装置 Active CN215644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3415.0U CN215644322U (zh) 2021-08-03 2021-08-03 触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3415.0U CN215644322U (zh) 2021-08-03 2021-08-03 触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4322U true CN215644322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3415.0U Active CN215644322U (zh) 2021-08-03 2021-08-03 触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4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7815B (zh) 电磁继电器
JP6801629B2 (ja) 電磁継電器
US1089212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0720294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071429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043347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20220128940A (ko) 전자 계전기
EP1973136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1598842B1 (en) Contact-point device
CN215644322U (zh) 触点装置
CN111801763B (zh) 继电器
JP2021048027A (ja) リレー
JP5320226B2 (ja) 接点装置
EP4276877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7380028B2 (ja) リレー
JP5914872B2 (ja) 接点装置
US20240062979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US12040149B2 (en) Relay
JP5529473B2 (ja) 接点装置
JP5336271B2 (ja) 接点装置
JP7361330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4014554A (ja) 電磁継電器
US20220102102A1 (en) Relay
US20230005691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