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5893U - 固定架体 - Google Patents

固定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5893U
CN215635893U CN202121584934.6U CN202121584934U CN215635893U CN 215635893 U CN215635893 U CN 215635893U CN 202121584934 U CN202121584934 U CN 202121584934U CN 215635893 U CN215635893 U CN 21563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ousing
shell
casing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49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冠颖
吴志勇
谢进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5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固定架体,包括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滑动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一磁性件位于第二磁性件的移动路径上的一侧,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的相邻面为相同极性。如此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同极性相斥提供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以作为打开壳体与关闭壳体的作用力。本申请通过磁性件进行固定的使用寿命长,能够降低因为长期使用而造成夹持力受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架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定架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磁性件进行开启与关闭的固定架体。
背景技术
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者用于辅助夹持手机或平板等电子装置的架体,其大多数的夹持结构都以弹簧为主,但弹簧于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弹簧会有弹性疲乏的问题存在,如此会导致夹持的力道下降,且配合弹簧设置的夹持结构通常不利于单手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架体,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用于辅助夹持电子装置的架体中的弹簧,因为弹簧长时间的夹持导致功能下降,无法有效进行夹持的问题,并且利于单手操作夹持部的开闭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架体,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与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滑动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一磁性件位于第二磁性件的移动路径上的一侧,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的相邻面为相同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固定架体,其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同极性相斥的作用力提供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如此能够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相对斥力推动关闭壳体,也能够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相对斥力排斥打开壳体,本申请通过磁性件进行固定的使用寿命长,能够降低因为长期使用而造成夹持力受影响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包括限位件,第二固定组件的第二壳体具有限位孔,限位件穿设限位孔而固定于第一壳体,限位件于限位孔内往复移动,其中限位孔的孔口延伸方向沿着第二磁性件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本体与下固定部,下固定部自第一本体的底部向一侧延伸,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本体与上固定部,上固定部自第二本体的底部向一侧延伸,上固定部与下固定部互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具有凹部,凹部设置于第一本体,第二壳体具有凸部,凸部设置于第二本体,凸部嵌入凹部,凸部沿着凹部的凹槽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与中轴,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之间,中轴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壳,中轴的另一端穿设第二壳体的中心孔,中轴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内壳,中轴于中心孔内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两侧具有外固定部,外固定部限制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为单一设置或多个串接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设置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锁固件与锁固座,固定支架的一端为转头,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为固定夹头,转头穿过锁固件而设置于锁固座,转头于锁固座内转动固定支架的设置角度,锁固件环设锁固于锁固座,使锁固座锁固住转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透视图一;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透视图二;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透视图三;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本申请的固定架体的另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立体图与图2是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固定架体1,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1与第二固定组件13。第一固定组件11包括第一壳体111与第一磁性件113,第一磁性件113设置于第一壳体111。第二固定组件13包括第二壳体131与第二磁性件133,第二磁性件133设置于第二壳体131,第二壳体131滑动设置于第一壳体111,第一磁性件113位于第二磁性件133的移动路径上的一侧,第二磁性件133与第一磁性件113的相邻面为相同极性,即相邻面皆为N极或相邻面皆为S极。
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组件11包括限位件115,第二固定组件13的第二壳体131具有限位孔1310,限位件115穿设限位孔1310而固定于第一壳体111,限位件115于限位孔1310内往复移动,其中限位孔1310的孔口延伸方向沿着第二磁性件133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延伸。如此限位件115于限位孔1310内的可移动范围限制第一壳体111相对于第二壳体131的移动范围。
又,第一壳体111包括第一外壳101、第一内壳103与中轴105,第二壳体131设置于第一外壳101与第一内壳103之间,中轴105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外壳101,中轴105的另一端穿设第二壳体131的中心孔1317,中轴105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内壳103,中轴105于中心孔1317内往复移动。上述通过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外壳101与第一内壳103限制住第二壳体131的前、后的移动空间,再通过第一外壳101的中轴105贯穿第二壳体131的中心孔1317,中轴105限制第二壳体131无法脱离第一壳体111内。其中中轴105于中心孔1317内的移动范围与限位件115于限位孔1310内的移动范围相同,换言之,中轴105于中心孔1317内的移动范围同样也作为限制第一壳体111相对于第二壳体131的移动范围。
再者,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内壳103的两侧具有外固定部1117,外固定部1117限制住第二壳体131的左、右的移动空间,外固定部1117限制住第二壳体131的移动方向。
另外,第一壳体111具有第一本体1111与下固定部1113,下固定部1113自第一本体1111的底部向一侧延伸,第二壳体131具有第二本体1311与上固定部1313,上固定部1313自第二本体1311的底部向一侧延伸,上固定部1313与下固定部1113互相对应。本实施方式通过下固定部1113与上固定部1313分别夹固住电子装置的两侧。
请复参阅图2,于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体1的第一壳体111具有凹部1115,凹部1115设置于第一本体1111。固定架体1的第二壳体131具有凸部1315,凸部1315嵌入凹部1115,凸部1315沿着凹部1115往复移动。如此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通过凸部1315与凹部1115限制壳体的移动方向。
请参阅图3到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透视图一到透视图三。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固定架体1是呈现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相对远离的打开状态,再将待固定的电子产品置于第一壳体111的下固定部1113与第二壳体131的上固定部1313之间。使用者施予外力作用于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之间,外力要大于第一壳体111的第一磁性件113相对于第二壳体131的第二磁性件133的相同极性相斥的侧向作用力,以外力推动第一壳体111相对于第二壳体131靠近移动。
使用者施予外力直到当第一壳体111的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壳体131的第二磁性件133完全重合,使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之间仅有正向互相排斥的作用力,此时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暂时不具有驱使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的侧向作用力(如图4所示)。
更进一步,外力推动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相对靠近,使第一壳体111的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壳体131的第二磁性件133再次呈现错位,此时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会再次出现相同极性相斥的侧向作用力,以驱使第一壳体111相对于第二壳体131靠近移动,直到第一壳体111的下固定部1113与第二壳体131的上固定部1313夹固住电子产品的两侧,或是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结构卡固重合到底,如此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无法再推动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的相对移动。
上述不论是通过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夹固电子产品两侧的状态,或是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的结构卡固重合状态,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会持续具有相同极性相斥的侧向作用力的状态,以确保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31的结构能够维持相对靠近的作用力,如此第一壳体111的下固定部1113与第二壳体131的上固定部1313会持续且稳固的夹住电子产品的两侧。
请参阅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于磁铁数量。第一磁性件113或/及第二磁性件133为单一设置或多个串接排列设置。于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以第一壳体111具有多个第一磁性件113为例,其中将第一磁性件113与第二磁性件133作为多个串接设置,其可避免单一磁铁的结构过长而导致易断裂或损坏等等原因。
请参阅图7,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固定架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于磁铁形状。第一磁性件113或/及第二磁性件133为椭圆形、矩形或圆形。于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以第一壳体111具有椭圆形的第一磁性件113为例。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制磁铁形状,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磁铁形状。
请参阅图8,是本申请的固定架体的另一立体图。于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体1还包括固定座15,固定座15设置于第一壳体111远离第二壳体131的一面。固定座15包括固定支架151、锁固件153与锁固座155,固定支架151的一端为转头1511,固定支架151的另一端为固定夹头1513,转头1511穿过锁固件153而设置于锁固座155,转头1511于锁固座155内转动固定支架151的设置角度,锁固件153环设锁固于锁固座155,使锁固座155锁固住转头1511。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固定座15的结构,固定座15的目的在于让固定架体1能够连结固定于另一装置或结构上,固定座15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作为连结固定的结构即可。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架体,其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同极性相斥的作用力提供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如此能够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相对斥力推动关闭壳体,也能够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相对斥力排斥打开壳体,本申请通过磁性件进行固定的使用寿命长,能够降低因为长期使用而造成夹持力受影响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请求项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固定组件,其包括第二壳体与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移动路径上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相邻面为相同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穿设所述限位孔而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限位孔内往复移动,其中所述限位孔的孔口延伸方向沿着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移动路径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本体与下固定部,所述下固定部自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向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本体与上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自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向一侧延伸,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下固定部互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凹部往复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内壳与中轴,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内壳之间,所述中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中轴的另一端穿设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孔,所述中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壳,所述中轴于所述中心孔内往复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具有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限制所述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或/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单一设置或多个串接排列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或/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锁固件与锁固座,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为转头,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为固定夹头,所述转头穿过所述锁固件而设置于所述锁固座,所述转头于所述锁固座内转动所述固定支架的设置角度,所述锁固件环设锁固于所述锁固座,使所述锁固座锁固住所述转头。
CN202121584934.6U 2021-05-04 2021-07-13 固定架体 Active CN2156358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027U TWM618892U (zh) 2021-05-04 2021-05-04 固定架體
TW110205027 2021-05-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5893U true CN21563589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4934.6U Active CN215635893U (zh) 2021-05-04 2021-07-13 固定架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5893U (zh)
TW (1) TWM61889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892U (zh)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657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angle cradling
US8015666B2 (en) Magnetic hinge assembly
KR102196015B1 (ko) 탈부착수단이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모듈
US9772066B2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987811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workpieces thereon
US20070117598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996722B1 (ko) 휴대기기용 수납케이스
JP4373787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70245523A1 (en) Miniature hinge
US6842633B1 (en) Clip arrangemen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ousing assembly
US20230389684A1 (en) Attachment for a mobile phone case
US20090260183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6059098A1 (en) Suspension system
CN215635893U (zh) 固定架体
KR101721751B1 (ko) 단말기 거치대, 단말기 케이스 및 단말기 조립체
US88402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able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14165684A (zh) 支架组件、设备连接件以及设备保护壳
US20210237600A1 (en) Charge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US20140159558A1 (en) Housing with lathcing mechanism
US8354762B2 (en) Spring plate and voice coil motor using the same
US9157263B2 (en)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having inclin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KR101619801B1 (ko) 반도체 제품 테스트 소켓
CN213562228U (zh) 电子设备屏幕装配夹具
KR101965565B1 (ko) 스마트폰 링홀더
CN102237500A (zh) 盖体卡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