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4896U -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4896U
CN215634896U CN202121939222.1U CN202121939222U CN215634896U CN 215634896 U CN215634896 U CN 215634896U CN 202121939222 U CN202121939222 U CN 202121939222U CN 215634896 U CN215634896 U CN 215634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il
gas separation
casing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9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远明
孙德山
张烨坤
文森
李帆
洪继超
黄德志
周祥东
孙杰
冯春莲
姚治
罗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ifeng Qin'an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ifeng Qin'an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ifeng Qin'an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ifeng Qin'an Automobile Driv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9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4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4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4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属于齿轮箱设计制作技术领域,包括相对扣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共同支承有齿轮组,且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还设有呼吸孔、油泵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均具有加强筋,且左壳体和右壳体上的加强筋呈错位排布。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利用左壳体和右壳体自身的结构就能取代现有油气分离器的大部分作用,大大减小箱体的复杂程度,省去了额外安装油气分离器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箱设计制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箱机壳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形成;机壳内的内腔是一个封闭的齿轮腔,腔内下部有用于润滑齿轮的润滑油,齿轮箱在工作时,转动的齿轮使润滑油飞溅,直径极小的油滴与腔内空气形成混合气,当减速机工作温度上升时,腔内压力升高,如果不及时排放,将导致润滑油沿所有密封件向外渗漏。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现有技术中均会在齿轮箱机壳的上部设置一个油气分离器,将齿轮箱壳体内混合气中的机油分离出来,以减少机油从齿轮箱壳体呼吸气口排放到齿轮箱外部,在保证机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的同时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各个摩擦副良好的表面状态,减少机件的磨损及腐蚀,使保持机体内部压力与大气压相同,减少机油泄露,且使混合气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机油的损耗,提高机械的经济性。但由于现有的油气分离器是加装在齿轮箱机壳外部,不仅会增加设备的成本,且使设备结构更加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通过合理利用左壳体和右壳体自身的结构就能取代现有油气分离器的大部分作用,大大减小箱体的复杂程度,省去了额外安装油气分离器的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包括相对扣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共同支承有齿轮组,且左壳体或右壳体上还设有呼吸孔、油泵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均具有加强筋,且左壳体和右壳体上的加强筋呈错位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均还设有相对排布的横筋,横筋位于加强筋下方,且其中一个横筋上开设有混合气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气入口相对横筋呈偏心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边缘设置有一圈密封凸缘,沿密封凸缘的外侧一圈间隔设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孔的四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延伸至左壳体或右壳体内侧的内端为盲端。
进一步的,所述左壳体或右壳体下端还设有排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孔进口端还设有挡油片。
进一步的,所述挡油片为均匀分布有若干小通孔的网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共同注入有润滑油,润滑油液面高于齿轮组的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左壳体和右壳体上的加强筋进行调整,在保证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强度和模态等的同时,合理利用加强筋的结构,让加强筋不仅能增强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自身强度,且通过左壳体与右壳体上的加强筋配合形成一个迷宫式结构,通过合理利用左壳体和右壳体自身的结构就能取代现有油气分离器的大部分作用,大大减小箱体的复杂程度,省去了额外安装油气分离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的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左壳体,2、右壳体,3、齿轮组,4、呼吸孔,5、油泵孔,6、加强筋,7、横筋,8、混合气入口,9、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包括相对扣合的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扣合后形成一个密封的齿轮箱壳体,且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共同支承有齿轮组3,齿轮组3的输出轴和齿轮组3的输入轴分别贯穿左壳体1或右壳体2向外延伸。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上还设有呼吸孔4,呼吸孔4用于使齿轮箱壳体内部与齿轮箱壳体外部连通,避免齿轮箱壳体内部压力过大,为了保证在齿轮箱壳体内部与齿轮箱壳体外部连通的同时齿轮箱内的润滑油不能从呼吸孔4泄露,因此,呼吸孔4需位于左壳体1或右壳体2顶部。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上还设有油泵孔5,油泵孔5主要用于向齿轮箱壳体内注入润滑油。
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均具有加强筋6,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均为多个,多个加强筋6沿左壳体1或右壳体2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多个加强筋6的共同配合,使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自身强度更大;同时,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呈错位排布,通过左壳体1上多个加强筋6和右壳体2上多个加强筋6的配合,使齿轮箱壳体的上部形成迷宫式结构。
当齿轮箱运行时,齿轮组3转动会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发生摩擦从而产生热量,而齿轮箱壳体内的机油吸收热量后部分会蒸发,从而使齿轮箱壳体内部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气体受热膨胀后与外界形成压力差,齿轮箱壳体内的混合气体会通过呼吸孔4排出,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加强筋6的配合,使混合气体在向呼吸孔4流动时,混合气体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而进行流动,而混合气体会接触加强筋6时,加强筋6与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使其中的润滑油蒸气就会冷凝形成液体,并通过重力作用流回齿轮箱壳体底部,而空气则通过加强筋6的折流而进入到呼吸孔4进口端,并最终通过呼吸孔4排出齿轮箱壳体,使齿轮箱壳体内部与外界没有压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进行调整,在保证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强度和模态等的同时,合理利用加强筋6的结构,让加强筋6不仅能增强左壳体1和右壳体2的自身强度,且通过左壳体1与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配合形成一个迷宫式结构,通过合理利用左壳体1和右壳体2自身的结构就能取代现有油气分离器的大部分作用,大大减小箱体的复杂程度,省去了额外安装油气分离器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均还设有相对排布的横筋7,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横筋7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左壳体1上横筋7与右壳体2上横筋7的配合,使齿轮箱壳体内部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而齿轮组3位于齿轮箱壳体的下部,加强筋6位于齿轮箱壳体的上部,有效避免位于齿轮箱壳体下部的润滑油在齿轮组3转动过程中因搅动而使润滑油进入到齿轮箱壳体的上部分;同时,其中一个横筋7上开设有混合气入口8,通过混合气入口8,使齿轮箱壳体上部与齿轮箱壳体下部连通,在避免齿轮箱壳体下部的润滑油进入到齿轮箱壳体上部的同时,使齿轮箱壳体下部产生的混合气可通过混合气入口8进入到齿轮箱壳体上部,使混合气通过混合气入口8进入到齿轮箱壳体上部后可通过加强筋6进行折流,从而使混合气在齿轮箱壳体上部完成油气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气进口偏心排布在横筋7上,使混合气进口与加强筋6远离左壳体1内壁或右壳体2内壁的一端形成错位排布,使通过混合气入口8进入到混合气体需先沿着加强筋6水平流动一段距离,从而保证进入到齿轮箱壳体上部的混合气体沿着多个错位排布的加强筋6迂回流动,使混合气体的油气分离效果更好,使油气分离更加彻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边缘设置有一圈密封凸缘,沿密封凸缘的外侧一圈间隔设有多个固定螺钉孔,用于左壳体1与右壳体2精准扣合和固定连接,使左壳体1与右壳体2在安装使更加快速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泵孔5的四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延伸至左壳体1或右壳体2内侧的内端为盲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下端还设有排油孔9,使齿轮箱壳体内的润滑油需要更换时,齿轮箱壳体内的润滑油可直接通过排油孔9直接排出,使齿轮箱壳体内润滑油的更换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孔4进口端还设有挡油片,挡油片可通过贯通的帽盖压紧固定在呼吸孔4进口端,挡油片可对通过加强筋6完成油气分离后的气体再次进行过滤,使油气分离更加彻底。
在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挡油片为均匀分布有若干小通孔的网孔结构,方便气体顺利通过同时对气体实现再次过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共同注入有润滑油,润滑油液面高于齿轮组3的最低点,使齿轮组3在转动时,齿轮组3会搅动齿轮箱壳体底部的润滑油,使润滑油在对齿轮组3润滑的同时进行冷却。
当齿轮箱运行时,齿轮组3转动会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发生摩擦从而产生热量,而使齿轮组3在转动的同时,齿轮组3会搅动齿轮箱壳体底部的润滑油,使润滑油在对齿轮组3润滑的同时进行冷却,而机油吸收齿轮组3摩擦产生的热量部分会蒸发,从而使齿轮箱壳体内部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气体受热膨胀后与外界形成压力差,使齿轮箱壳体内的混合气体会通过混合气入口8进入到齿轮箱壳体的上部,混合气体进入到齿轮箱壳体上部后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加强筋6的配合,使混合气体在向呼吸孔4流动时,混合气体通过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而进行流动,而混合气体会接触加强筋6时,加强筋6与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使其中的润滑油蒸气就会冷凝形成液体,并通过重力作用流回齿轮箱壳体底部,而空气则通过加强筋6的折流而进入到呼吸孔4进口端,并最终通过呼吸孔4排出齿轮箱壳体,使齿轮箱壳体内部与外界没有压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扣合的左壳体(1)和右壳体(2),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共同支承有齿轮组(3),且左壳体(1)或右壳体(2)上还设有呼吸孔(4)、油泵孔(5);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均具有加强筋(6),且左壳体(1)和右壳体(2)上的加强筋(6)呈错位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均还设有相对排布的横筋(7),横筋(7)位于加强筋(6)下方,且其中一个横筋(7)上开设有混合气入口(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入口(8)相对横筋(7)呈偏心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边缘设置有一圈密封凸缘,沿密封凸缘的外侧一圈间隔设有多个固定螺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孔(5)的四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延伸至左壳体(1)或右壳体(2)内侧的内端为盲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和右壳体(2)内共同注入有润滑油,润滑油液面高于齿轮组(3)的最低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1)或右壳体(2)下端还设有排油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孔(4)进口端还设有挡油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片为均匀分布有若干小通孔的网孔结构。
CN202121939222.1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Active CN215634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222.1U CN215634896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222.1U CN215634896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4896U true CN21563489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9222.1U Active CN215634896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4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9023B (zh) 一种取力器的自润滑系统
CN106555868A (zh) 多功能车车轴齿轮箱密封结构
CN212690200U (zh) 发动机及其曲轴箱
CN215634896U (zh) 一种集成式油气分离壳体结构
CN213619316U (zh) 全地形车及其混合动力总成
CN101131133A (zh) 一种带曲轴箱通风迷宫的正时链轮罩盖
CN111058917B (zh) 发动机通风回油结构
CN106969133A (zh) 一种与液压泵直连的取力齿轮箱壳体及取力齿轮箱
US3888228A (en) Engine oil tank
CN214063155U (zh) 一种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
CN209557627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的通气润滑结构
CN209909125U (zh) 一种变速箱通气孔防漏油装置
CN217558971U (zh) 一种齿轮箱
CN112303217A (zh)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CN207961486U (zh) 一种变速箱油泵壳体
CN211397763U (zh) 水轮发电机组轴承油槽呼吸器
CN209976655U (zh) 干式油底壳式发动机曲轴箱
CN219639398U (zh) 变速器及车辆
CN213776313U (zh)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CN221032868U (zh) 一种集成有润滑油道的齿轮室
CN215861652U (zh) 密闭空间的压力差平衡结构、减速器及工程机械
CN217152909U (zh) 一种能防止油雾溢出的变速器通气结构
CN213064564U (zh) 一种减速机视孔盖的通气结构
CN211039614U (zh) 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
CN220973824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通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