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4455U -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4455U
CN215634455U CN202121557476.7U CN202121557476U CN215634455U CN 215634455 U CN215634455 U CN 215634455U CN 202121557476 U CN202121557476 U CN 202121557476U CN 215634455 U CN215634455 U CN 21563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uter ring
groove
close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74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凤俊
陈志龙
陈顺富
张万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feng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efeng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efeng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efeng Bea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574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连接机构和防尘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内部,所述防尘机构设置在轴承外圈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内圈和滚珠,所述轴承内圈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内部,所述轴承内圈表面的凹槽内通过滚珠与轴承外圈的内壁滚动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板、通槽、固定块、固定杆、限位板、限位槽、旋转块、螺纹杆、卡块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避免轴承长时间使用时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从而避免灰尘影响其正常使用,避免灰尘加快对轴承的磨损,而且后期方便对防护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轴承的内部进行维护,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但是常见的轴承不具有防尘效果,当长时间轴承使用过程中,轴承的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从而大大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从而加快的轴承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连接机构和防尘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内部,所述防尘机构设置在轴承外圈上;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内圈和滚珠,所述轴承内圈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内部,所述轴承内圈表面的凹槽内通过滚珠与轴承外圈的内壁滚动接触;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轴承外圈的左右两侧,所述防护板靠近轴承外圈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轴承外圈靠近限位板的一侧且对应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靠近限位槽的一侧依次贯穿通槽和限位槽且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板远离限位槽的一侧贯穿通槽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限位板远离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板、通槽和固定块且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与固定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板靠近轴承外圈的一侧安装有四个卡块,所述轴承外圈靠近卡块的一侧且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卡槽,位于左侧的防护板且远离轴承外圈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补充口。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靠近轴承外圈的一侧与轴承外圈相互接触,所述防护板的形状和轴承外圈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固定块的一侧与固定块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靠近限位板的一侧与限位板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的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靠近通槽内壁的一侧与通槽的内壁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板、通槽、固定块、固定杆、限位板、限位槽、旋转块、螺纹杆、卡块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避免轴承长时间使用时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从而避免灰尘影响其正常使用,避免灰尘加快对轴承的磨损,而且后期方便对防护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轴承的内部进行维护,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滚珠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外圈、防护板和补充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外圈、2连接机构、21轴承内圈、22滚珠、3防尘机构、31防护板、32通槽、33固定块、34固定杆、35限位板、36限位槽、37旋转块、38螺纹杆、39卡块、310卡槽、311补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连接机构2和防尘机构3,连接机构2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内部,防尘机构3设置在轴承外圈1上。
连接机构2包括轴承内圈21和滚珠22,轴承内圈21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内部,轴承内圈21表面的凹槽内通过滚珠22与轴承外圈1的内壁滚动接触。
防尘机构3包括防护板31,防护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左右两侧,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的一侧与轴承外圈1相互接触,防护板31的形状和轴承外圈1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形,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槽32,通槽3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3,固定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35,限位板35靠近限位槽36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36的内壁相互接触,轴承外圈1靠近限位板35的一侧且对应限位板35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3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36,限位板35靠近限位槽36的一侧依次贯穿通槽32和限位槽36且延伸至限位槽36的内部,限位板35远离限位槽36的一侧贯穿通槽32且延伸至其外部,限位板35靠近固定块33的一侧与固定块33相互接触,限位板35靠近通槽32内壁的一侧与通槽32的内壁相互接触,限位板35远离限位槽36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块37,旋转块37靠近限位板35的一侧与限位板35相互接触,旋转块37靠近固定块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8,螺纹杆38靠近固定块33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板35、通槽32和固定块33且延伸至固定块33的内部与固定块33的内壁螺纹连接,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卡块39,轴承外圈1靠近卡块39的一侧且对应卡块39的位置开设有卡槽310,卡块39靠近卡槽310的一侧贯穿卡槽310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310的内壁相互接触,位于左侧的防护板31且远离轴承外圈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补充口311,通过设置补充口311,从而方便对轴承的内部进行补充润滑油,通过防护板31、通槽32、固定块33、固定杆34、限位板35、限位槽36、旋转块37、螺纹杆38、卡块39和卡槽310的相互配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避免轴承长时间使用时内部容易积攒灰尘,从而避免灰尘影响其正常使用,避免灰尘加快对轴承的磨损,而且后期方便对防护板31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轴承的内部进行维护,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使用时,通过防护板31从而起到了对轴承进行防护的效果,当后期需要拆卸防护板31时,先转动旋转块37,旋转块37带动螺纹杆38和固定块33发生分离,然后向上拉动限位板35,限位板35在固定杆34的表面滑动连接,使得限位板35和限位槽36的卡接处发生分离,然后拉动限位板35,使得限位板35通过防护板31带动卡块39和卡槽310发生分离即可完成拆卸。
综上所述:该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通过防护板31、通槽32、固定块33、固定杆34、限位板35、限位槽36、旋转块37、螺纹杆38、卡块39和卡槽310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连接机构(2)和防尘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内部,所述防尘机构(3)设置在轴承外圈(1)上;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轴承内圈(21)和滚珠(22),所述轴承内圈(21)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内部,所述轴承内圈(21)表面的凹槽内通过滚珠(22)与轴承外圈(1)的内壁滚动接触;
所述防尘机构(3)包括防护板(31),所述防护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轴承外圈(1)的左右两侧,所述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槽(32),所述通槽(32)内壁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33),所述固定块(3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杆(34),所述固定杆(3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35),所述轴承外圈(1)靠近限位板(35)的一侧且对应限位板(35)的位置开设有与限位板(35)配合使用的限位槽(36),所述限位板(35)靠近限位槽(36)的一侧依次贯穿通槽(32)和限位槽(36)且延伸至限位槽(36)的内部,所述限位板(35)远离限位槽(36)的一侧贯穿通槽(32)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限位板(35)远离限位槽(36)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块(37),所述旋转块(37)靠近固定块(33)的一侧安装有螺纹杆(38),所述螺纹杆(38)靠近固定块(33)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板(35)、通槽(32)和固定块(33)且延伸至固定块(33)的内部与固定块(3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的一侧安装有四个卡块(39),所述轴承外圈(1)靠近卡块(39)的一侧且对应卡块(39)的位置开设有卡槽(310),位于左侧的防护板(31)且远离轴承外圈(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补充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1)靠近轴承外圈(1)的一侧与轴承外圈(1)相互接触,所述防护板(31)的形状和轴承外圈(1)的形状相适配且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5)靠近限位槽(36)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36)的内壁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5)靠近固定块(33)的一侧与固定块(33)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37)靠近限位板(35)的一侧与限位板(35)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9)靠近卡槽(310)的一侧贯穿卡槽(310)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310)的内壁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5)靠近通槽(32)内壁的一侧与通槽(32)的内壁相互接触。
CN202121557476.7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Active CN21563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7476.7U CN21563445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7476.7U CN21563445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4455U true CN215634455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7476.7U Active CN215634455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4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34455U (zh) 一种轴承外圈及具有该外圈的轴承
CN2410278Y (zh) 无导轨丝杠螺母随动伸缩吊臂机构
CN2112092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力输送装置
CN214248019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轴承
CN110821952B (zh) 一种滚珠轴承
CN207945257U (zh) 一种用于高低温环境的直线模组
CN111922907B (zh) 一种铸造球打磨夹具
CN209284774U (zh) 一种自动旋转展示的面包柜
CN201913587U (zh) 电动套筒扳手
CN108757855B (zh) 一种可增加动力的齿轮驱动装置
CN206035189U (zh) 一种真空设备
CN211332924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机电设备固定装置
CN210608850U (zh) 一种电机传导装置用检修设备
CN204677693U (zh) 回转减速机构
CN204403179U (zh) 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机上保持架固定装置
CN218155950U (zh)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CN215838148U (zh) 一种展示馆用多功能展示装置
CN21949297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齿轮
CN219227397U (zh) 大型电动机转子自动化连续装配生产线
CN220958160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地下室照明装置
CN220723298U (zh) 一种具有调节效果的电气施工吊装架
CN219346080U (zh) 一种升降杆
CN209477822U (zh) 一种手摇模组
CN217130106U (zh) 一种防脱落式的轴承套圈
CN213970846U (zh) 一种机器人加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