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3060U - 锚固剂泵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锚固剂泵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3060U
CN215633060U CN202120938117.XU CN202120938117U CN215633060U CN 215633060 U CN215633060 U CN 215633060U CN 202120938117 U CN202120938117 U CN 202120938117U CN 215633060 U CN215633060 U CN 215633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cavity
piston
connecting rod
anchor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81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晓明
康红普
姜鹏飞
王子越
罗超
陈志良
刘畅
郭吉昌
韦尧中
杨建威
郑仰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CTEG Coal Min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81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3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3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3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固剂泵送装置,所述锚固剂泵送装置包括集成缸体、第一柱塞、第二柱塞、联动件和活塞杆。所述集成缸体具有活塞腔、第一柱塞腔和第二柱塞腔,第一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柱塞腔,所述第二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柱塞腔,且所述第二柱塞能够相对所述集成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集成缸体的上方,所述活塞杆、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与所述联动件相连,所述活塞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塞腔内。本实用新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能够同时泵送两种锚固剂,且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锚固剂泵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锚杆锚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锚固剂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双锚固剂锚注锚杆支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锚杆支护技术在治理软弱和破碎岩体时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目前,对于锚杆钻孔锚注通常使用气动注浆泵,气动注浆泵主要由气缸带动活塞实现吸浆、排浆动作。但在井下的压缩空气气压不足时,锚注压力严重受限,同时气动注浆泵传动结构复杂、体形臃肿笨重、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且价格昂贵和体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中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锚固剂泵送装置,该锚固剂泵送装置能够同时泵送两种锚固剂,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包括:集成缸体,所述集成缸体具有活塞腔、第一柱塞腔、第二柱塞腔、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进口管和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出口管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柱塞腔,且所述第一柱塞能够相对所述集成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所述第一进口管进入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且从所述第一出口管排出;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柱塞腔,且所述第二柱塞能够相对所述集成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所述第二进口管进入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且从所述第二出口管排出;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集成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与所述联动件相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联动件相连,所述活塞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塞腔内,且所述活塞杆能够在进出所述活塞腔的液压油驱动下相对所述集成缸体上下移动,以便驱动所述联动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活塞杆带动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同时泵送两种锚固剂,活塞杆与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集成在集成缸体上,减小了该锚固剂泵送装置的尺寸,而且活塞杆通过液压油驱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和维护成本低。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还包括:进出油连接块,所述进出油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集成缸体的一侧,所述进出油连接块具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以便液压油进出所述活塞腔;第一进出油管,所述第一进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腔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进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出油口连通;和第二进出油管,所述第二进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腔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为伸入所述活塞腔内的密封塞,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柱塞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柱塞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三连接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可调;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三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以便调节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联动件上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联动件的下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下表面,以便限定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二螺母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设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联动件上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联动件的下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下表面,以便限定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三连接孔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一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活塞腔内且设在所述活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活塞腔的上部;第二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二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一柱塞腔内且设在所述第一柱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第一柱塞腔的上部;第三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三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二柱塞腔内且设在所述第二柱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第二柱塞腔的上部;和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集成缸体的上端且与所述集成缸体相连,以便限位所述第一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二导向密封套和所述第三导向密封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之间,且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关于所述活塞腔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出口管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集成缸体100;
第一柱塞腔101;第二柱塞腔102;第一进口管103;第一出口管104;第二进口管105;第二出口管106;
活塞腔110;有杆腔111;无杆腔112;
活塞杆120;密封塞121;第一连接杆122;
第一柱塞130;第二连接杆131;第二柱塞140;第三连接杆141;
第一导向密封套150;第二导向密封套160;第三导向密封套170;盖板180;螺钉190;
联动件200;
第一连接孔201;第二连接孔202;第三连接孔203;
第一螺母210;第二螺母220;
进出油连接块300;
第一进出油口301;第二进出油口302;第一进出油管310;第二进出油管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包括集成缸体100、第一柱塞130、第二柱塞140、联动件200和活塞杆120。
如图1所示,集成缸体100具有活塞腔110、第一柱塞腔101、第二柱塞腔102、第一进口管103、第一出口管104、第二进口管105和第二出口管106,第一进口管103和第一出口管104中的每一者与第一柱塞腔101的底部连通,第二进口管105和第二出口管106 中的每一者与第二柱塞腔102的底部连通,第一柱塞腔101和第二柱塞腔10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活塞腔11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柱塞腔101和第二柱塞腔102之间,且第一柱塞腔 101和第二柱塞腔102关于活塞腔110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第一进口管103和第一出口管104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进口管105和第二出口管10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第一柱塞130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柱塞腔101,且第一柱塞能够相对集成缸体10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第一进口管103进入第一柱塞腔101的底部且从第一出口管 104排出。
第二柱塞140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二柱塞腔102,且第二柱塞能够相对集成缸体10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第二进口管105进入第二柱塞腔102的底部且从第二出口管 106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进口管103、第一出口管104、第二进口管105和第二出口管106均可以设置单向阀,以便控制一种锚固剂从第一进口管103进入第一柱塞腔101的底部且从第一出口管104排出,另一种锚固剂从第二进口管105进入第二柱塞腔102的底部且从第二出口管106排出。
联动件200位于集成缸体100的上方,活塞杆120、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140中的每一者与联动件200相连,活塞杆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活塞腔110内,且活塞杆120能够在进出活塞腔110的液压油驱动下相对集成缸体100上下移动,以便驱动联动件20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140中的每一者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活塞杆120带动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 140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同时泵送两种锚固剂,而且两种锚固剂的体积比为1:1。
活塞杆120与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140集成在集成缸体100上,减小了该锚固剂泵送装置的尺寸,而且活塞杆120通过液压油驱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和维护成本低。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还包括进出油连接块300、第一进出油管310和第二进出油管320。
进出油连接块300固定在集成缸体100的一侧,进出油连接块300具有第一进出油口 301和第二进出油口302。第一进出油管310的一端与活塞腔110的有杆腔111连通,第一进出油管310的另一端与第一进出油口301连通,第二进出油管320的一端与活塞腔110 的无杆腔112连通,第二进出油管320的另一端与第二进出油口302连通,以便液压油进出活塞腔110。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利用液压系统代替气压系统驱动第一柱塞 130和第二柱塞140工作,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杆120的下端为伸入活塞腔110内的密封塞121,活塞杆120的上端为与联动件200相连的第一连接杆122,第一柱塞130的上端为与联动件200相连的第二连接杆131,第二柱塞140的上端为与联动件200相连的第三连接杆141。
如图1所示,联动件200包括第一连接孔201、第二连接孔202和第三连接孔203。
第一连接杆122伸入第一连接孔201以与联动件200相连,且第一连接杆122伸入第一连接孔201的长度可调。
具体地,第一连接杆122为螺纹杆,第一连接孔201为与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以便调节第二连接杆131伸入第二连接孔202的长度。
第二连接杆131伸入第二连接孔202以与联动件200相连。具体地,第二连接杆131穿过第二连接孔202,且第二连接杆13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螺母210配合,第二连接杆131的下端设第一限位部,第一螺母210位于联动件200上方且止抵联动件200的上表面,第一限位部位于联动件200的下方且止抵联动件200的下表面,以便限定第二连接杆131伸入第二连接孔202的长度。
第三连接杆141伸入第三连接孔203以与联动件200相连。具体地,第三连接杆141穿过第三连接孔203,且第三连接杆14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二螺母220配合,第三连接杆141的下端设第二限位部,第二螺母220位于联动件200上方且止抵联动件200的上表面,第二限位部位于联动件200的下方且止抵联动件200的下表面,以便限定第三连接杆141伸入第三连接孔203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第一连接杆122伸入第一连接孔201的长度可调,也就是可以调节联动件200相对活塞杆120的高度,而且联动件200与第一柱塞130、第二柱塞140的相对高度不变。从而在活塞杆120的一个往复行程内,第一柱塞130 和第二柱塞140的行程能够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在活塞杆120的一个往复行程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泵送的锚固剂的体积。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保持活塞杆120不动,减小第一连接杆122伸入第一连接孔201的长度,也就是联动件200的高度变高,从而带动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140向上移动,在第一柱塞腔101和第二柱塞腔102的底部预留空间,此时活塞杆120的密封塞121 位于活塞腔110的最下方。在活塞杆120工作时,第一柱塞130和第二柱塞140上下移动,该预留空间始终存在,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行程变小,从而,在活塞杆120的一个往复行程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泵送的锚固剂的体积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密封套150、第二导向密封套160、第三导向密封套170和盖板180。
第一导向密封套150位于活塞腔110内且设在活塞腔110的上部,以便封堵活塞腔110 的上部,活塞杆120穿过第一导向密封套150。
第二导向密封套160位于第一柱塞腔101内且设在第一柱塞腔101的上部,以便封堵第一柱塞腔101的上部,第一柱塞穿过第二导向密封套160。
第三导向密封套170位于第二柱塞腔102内且设在第二柱塞腔102的上部,以便封堵第二柱塞腔102的上部,第二柱塞穿过第三导向密封套170。
盖板180设在集成缸体100的上端,盖板180与集成缸体1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便限位第一导向密封套150、第二导向密封套160和第三导向密封套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剂泵送装置,第一导向密封套150能够避免液压油泄漏,第二导向密封套160能够避免第一柱塞腔101内的锚固剂泄漏,第三导向套能够避免第二柱塞腔102内的锚固剂泄漏,盖板180能够对第一导向密封套150、第二导向密封套160和第三导向密封套170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缸体,所述集成缸体具有活塞腔、第一柱塞腔、第二柱塞腔、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进口管和第二出口管,
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二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出口管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柱塞腔,且所述第一柱塞能够相对所述集成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所述第一进口管进入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且从所述第一出口管排出;
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柱塞腔,且所述第二柱塞能够相对所述集成缸体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锚固剂从所述第二进口管进入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且从所述第二出口管排出;
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集成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与所述联动件相连;和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联动件相连,所述活塞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塞腔内,且所述活塞杆能够在进出所述活塞腔的液压油驱动下相对所述集成缸体上下移动,以便驱动所述联动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出油连接块,所述进出油连接块固定在所述集成缸体的一侧,所述进出油连接块具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以便液压油进出所述活塞腔;
第一进出油管,所述第一进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腔的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进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出油口连通;和
第二进出油管,所述第二进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腔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为伸入所述活塞腔内的密封塞,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柱塞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柱塞的上端为与所述联动件相连的第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包括:
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可调;
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和
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三连接孔以与所述联动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一连接孔为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以便调节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螺母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联动件上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联动件的下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下表面,以便限定所述第二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二螺母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设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联动件上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联动件的下方且止抵所述联动件的下表面,以便限定所述第三连接杆伸入所述第三连接孔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一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活塞腔内且设在所述活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活塞腔的上部;
第二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二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一柱塞腔内且设在所述第一柱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第一柱塞腔的上部;
第三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三导向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二柱塞腔内且设在所述第二柱塞腔的上部,以便封堵所述第二柱塞腔的上部;和
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集成缸体的上端且与所述集成缸体相连,以便限位所述第一导向密封套、所述第二导向密封套和所述第三导向密封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之间,且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关于所述活塞腔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锚固剂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出口管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
CN202120938117.XU 2021-04-30 2021-04-30 锚固剂泵送装置 Active CN215633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117.XU CN215633060U (zh) 2021-04-30 2021-04-30 锚固剂泵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117.XU CN215633060U (zh) 2021-04-30 2021-04-30 锚固剂泵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3060U true CN21563306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8117.XU Active CN215633060U (zh) 2021-04-30 2021-04-30 锚固剂泵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3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22279B2 (en) Hydraulically driven bellows pump
US4462763A (en) Hydraulic pump jack
CN102678507A (zh) 一种双作用液压注射型双气缸的抽真空与压缩装置
CN215633060U (zh) 锚固剂泵送装置
US2748712A (en) Hydraulic pump
US5064360A (en) Surge chamber for swing valve grout pumps
CN2869376Y (zh) 一种风动双液注浆泵
CN108825459B (zh) 一种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的增压泵及增压方法
CN202431468U (zh) 一种简单结构的柱塞泵
CN214119641U (zh) 润滑泵
CN2627237Y (zh) 活塞式液压泵
CN106545493B (zh) 一种分配阀及采用这种分配阀的输送泵
CN208456793U (zh) 往复式增压泵
CN200993082Y (zh) 液压式高压柱塞泵
CN205533052U (zh) 一种直角形高压往复泵泵体
CN113175340B (zh) 锚固剂锚注系统
CN217151993U (zh) 一种带卸压功能的锚固剂泵送装置
CN115182872B (zh) 一种容积式活塞泵
CN2615367Y (zh) 一种手动泵
CN213627888U (zh) 一种往复泵
CN220248337U (zh) 柱塞泵物料隔离装置
CN219388081U (zh) 一种组合式计量泵
CN219974711U (zh) 新型卧式往复泵
CN220319743U (zh) 一种磁力驱动柱塞泵
CN115628194A (zh) 一种潜液式反向驱动单缸单吸双排往复柱塞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