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2332U -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2332U
CN215632332U CN202120816459.4U CN202120816459U CN215632332U CN 215632332 U CN215632332 U CN 215632332U CN 202120816459 U CN202120816459 U CN 202120816459U CN 215632332 U CN215632332 U CN 215632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cylinder
clamping
opening hand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64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豪
郝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rove Hydrogen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rove Hydrogen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rove Hydrogen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Grove Hydrogen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64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2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2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2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系统,涉及门锁技术领域;汽车门锁系统包括:内开启手柄、外开启手柄、锁体和锁扣;内开启手柄通过内开启拉锁与锁体上的内开启摇臂连接;外开启手柄包括外开启手柄本体、锁芯和锁芯装饰罩盖;外开启手柄本体通过外开启拉锁与锁体上的外开启摇臂连接;锁芯的钥匙孔端穿设在外开启手柄本体上,另一端通过锁芯拉杆与锁体上的锁止摇臂连接;锁芯上设置有卡板;锁芯装饰罩盖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卡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锁芯装饰罩盖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卡板配合安装在锁芯上;锁芯装饰罩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方孔,避免锁芯的钥匙孔端因接触雨水而产生修饰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外开启手柄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系统是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重要车身开闭件的功能件,是开闭件系统中主要的防盗装置;同时,汽车门锁系统具有在行车过程中锁住车门以保证乘员安全的功能。
现有汽车门锁系统中锁芯的钥匙孔端裸露在车门外部,经常接触雨水,容易产生锈蚀现象,且影响车门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门锁系统中锁芯的钥匙孔端因裸露在车门外部,经常接触雨水,而容易产生锈蚀现象,且影响车门外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锁系统,包括:内开启手柄、外开启手柄、锁体和锁扣;
所述内开启手柄通过内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内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
所述外开启手柄包括外开启手柄本体、锁芯和锁芯装饰罩盖;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通过外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外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穿设在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上,另一端通过锁芯拉杆与所述锁体上的锁止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卡板;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卡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锁芯装饰罩盖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卡板配合安装在所述锁芯上,用于隐藏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方孔,用于方便打开所述锁芯装饰罩盖。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止摇臂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锁芯拉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帽;所述六角螺帽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脱落;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还设置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脱落。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所述内开启拉锁和所述外开启拉锁上分别设置有拉锁卡扣,用于将所述内开启拉锁和所述外开启拉锁固定在汽车车门的内部;所述拉锁卡扣包括自锁扎带、底板和插销;所述自锁扎带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内开启拉锁或者所述外开启拉锁连接;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用于插设在所述汽车车门内的安装通孔中;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径;所述插销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柔性限位圆环,用于防止所述插销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安装通孔中脱落。
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所述方孔位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板卡接的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所述第一卡块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60°;所述第二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板卡接的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二卡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30°;所述第二卡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所述第二卡块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6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门锁系统,包括:内开启手柄、外开启手柄、锁体和锁扣;所述内开启手柄通过内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内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外开启手柄包括外开启手柄本体、锁芯和锁芯装饰罩盖;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通过外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外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穿设在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上,另一端通过锁芯拉杆与所述锁体上的锁止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卡板;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卡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锁芯装饰罩盖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卡板配合安装在所述锁芯上,用于隐藏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方孔,用于方便打开所述锁芯装饰罩盖;通过将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盖设在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使得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隐藏在外开启手柄中,避免锁芯的钥匙孔端因接触雨水而产生修饰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外开启手柄的美观性;需要使用钥匙开启汽车车门时,取下所述锁芯装饰罩盖即可将钥匙插入所述锁芯中,实现对所述汽车车门的开启,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汽车门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内开启拉锁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外开启手柄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外开启手柄3中外开启手柄本体30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外开启手柄3中锁芯装饰罩盖30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外开启手柄3中锁芯装饰罩盖302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外开启拉锁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拉锁卡扣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锁体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锁体7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锁体7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外开启手柄本体301上锁芯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锁芯拉杆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锁芯拉杆6与锁芯9和锁止摇臂702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六角螺帽60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汽车门锁系统中锁扣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5中第一卡块304未卡入卡板902时的参考示意图;
图18为图5中第一卡块304卡入卡板902时的参考示意图;
图19为图5中第二卡块305未卡入卡板902时的参考示意图;
图20为图5中第二卡块305卡入卡板902时的参考示意图;
其中,1、内开启手柄;2、内开启拉锁;3、外开启手柄;301、外开启手柄本体;302、锁芯装饰罩盖;303、方孔;304、第一卡块;3041、第一卡接面;3042、第一抵接面;305、第二卡块;3051、第二卡接面;3052、第二抵接面;4、外开启拉锁;5、拉锁卡扣;501、自锁扎带;502、底板;503、插销;504、柔性限位圆环;6、锁芯拉杆;601、第一连接部;602、螺纹部;603、第二连接部;604、限位部;605、六角螺帽;607、限位板;7、锁体;701、门锁棘爪;702、锁止摇臂;703、外开启摇臂;704、内开启摇臂;705、第二安装孔;8、锁扣;9、锁芯;901、第一安装孔;90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7、图9至图11和图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锁系统,包括:内开启手柄1、外开启手柄3、锁体7和锁扣8。
内开启手柄1通过内开启拉锁2与锁体7上的内开启摇臂704连接,用于控制锁体7上的门锁棘爪701与锁扣8的分离。
外开启手柄3包括外开启手柄本体301、锁芯9和锁芯装饰罩盖302;外开启手柄本体301通过外开启拉锁4与锁体7上的外开启摇臂703连接,用于控制锁体7上的门锁棘爪701与锁扣8的分离;锁芯9的钥匙孔端穿设在外开启手柄本体301上,另一端通过锁芯拉杆6与锁体7上的锁止摇臂702连接,用于控制门锁棘爪701与锁扣8的分离;锁芯9上设置有卡板902;锁芯装饰罩盖302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卡板902配合使用的第一卡块304和第二卡块305;锁芯装饰罩盖302通过第一卡块304和第二卡块305与卡板902配合安装在锁芯9上,锁芯装饰罩盖302与卡板902围合形成封闭空间,用于隐藏锁芯9的钥匙孔端;锁芯装饰罩盖302的侧壁上设置有方孔303,用于方便打开锁芯装饰罩盖302;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到所述封闭空间,方孔303的开口方向竖直向下,即当外开启手柄3安装在汽车车门上时,方孔303位于锁芯装饰罩盖302的底部。
使用时,将外开启手柄3、内开启手柄1和锁体7安装在所述汽车车门上;将锁扣8安装在所述汽车车门侧围的白车身上。
需要说明的是,外开启手柄本体301、内开启手柄1和锁体7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描述其具体结构。
参考图12至图15,锁芯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901;锁止摇臂7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705;锁芯拉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0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603;第一连接部60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602;第一连接部601插设在第一安装孔901内;螺纹部602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帽605;六角螺帽605上设置有限位板607;限位板607的外径大于第一安装孔901的内径,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601在使用过程中从第一安装孔901中脱落;第二连接部603插设在第二安装孔705内;第二连接部603的一端还设置限位部604,用于防止第二连接部603在使用过程中从第二安装孔705中脱落。
参考图1和图8,内开启拉锁2和外开启拉锁4上分别设置有拉锁卡扣5,用于将内开启拉锁2和外开启拉锁4固定在汽车车门的内部;拉锁卡扣5包括自锁扎带501、底板502和插销503;自锁扎带501设置在底板502的一侧,用于与内开启拉锁2或者外开启拉锁4连接;插销503设置在底板502的另一侧,用于插设在所述汽车车门内的安装通孔中;底板502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径;插销5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柔性限位圆环504,用于防止插销503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安装通孔中脱落。
具体地,参考图5、图6和图17至图20,方孔303位于第一卡块304的上方,且位于靠近第一卡块304的位置;第一卡块304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卡块3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块304位于锁芯装饰罩盖302的一侧壁上;两块第二卡块305位于锁芯装饰罩盖302的另一侧壁上,且与第一卡块304相对设置;第一卡块30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卡板902卡接的第一卡接面3041;第一卡接面304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为30-45°,使得第一卡接面3041能够与卡板902卡接的同时,方便拆卸锁芯装饰罩盖30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面304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b为30°;第一卡块30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第一卡块304的第一抵接面3042;第一抵接面304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45-60°,使得第一卡块304容易卡入卡板902的底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304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为60°;第二卡块30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卡板902卡接的第二卡接面3051;第二卡接面305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d为10-30°,使得第二卡块305与卡板902卡接稳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面305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d为10°;第二卡块30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第二卡块305的第二抵接面3052;第二抵接面305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c为45-6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305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c为60°;通过设置将第一卡接面3041、第一抵接面3042、第二卡接面3051和第二抵接面305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在保证锁芯装饰罩盖302与锁芯9卡接稳固的同时,方便将锁芯装饰罩盖302取下;需要使用钥匙开启所述汽车车门时,使用汽车钥匙插入方孔303内向外撬开锁芯装饰罩盖302即可将汽车钥匙插入至锁芯9中,实现对所述汽车车门的开启;拔下所述汽车钥匙后,将锁芯装饰罩盖302压紧至卡设在锁芯9上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门锁系统的优点: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门锁系统通过将锁芯装饰罩盖302盖设在锁芯9的钥匙孔端,使得锁芯9的钥匙孔端隐藏在外开启手柄3中,避免锁芯9的钥匙孔端因接触雨水而产生修饰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外开启手柄3的美观性;需要使用钥匙开启汽车车门时,取下锁芯装饰罩盖302即可将钥匙插入锁芯9中,实现对所述汽车车门的开启,使用简单、方便。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开启手柄、外开启手柄、锁体和锁扣;
所述内开启手柄通过内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内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
所述外开启手柄包括外开启手柄本体、锁芯和锁芯装饰罩盖;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通过外开启拉锁与所述锁体上的外开启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上的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穿设在所述外开启手柄本体上,另一端通过锁芯拉杆与所述锁体上的锁止摇臂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门锁棘爪与所述锁扣的分离;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卡板;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与所述卡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锁芯装饰罩盖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卡板配合安装在所述锁芯上,用于隐藏所述锁芯的钥匙孔端;所述锁芯装饰罩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方孔,用于方便打开所述锁芯装饰罩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锁止摇臂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锁芯拉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帽;所述六角螺帽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连接部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脱落;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还设置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部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启拉锁和所述外开启拉锁上分别设置有拉锁卡扣,用于将所述内开启拉锁和所述外开启拉锁固定在汽车车门的内部;所述拉锁卡扣包括自锁扎带、底板和插销;所述自锁扎带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内开启拉锁或者所述外开启拉锁连接;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用于插设在所述汽车车门内的安装通孔中;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径;所述插销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柔性限位圆环,用于防止所述插销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安装通孔中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位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板卡接的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所述第一卡块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60°;所述第二卡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板卡接的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二卡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30°;所述第二卡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卡入所述第二卡块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60°。
CN202120816459.4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Active CN215632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6459.4U CN215632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6459.4U CN215632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2332U true CN215632332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6459.4U Active CN215632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23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034A (zh) * 2021-04-20 2021-07-23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3034A (zh) * 2021-04-20 2021-07-23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820051Y2 (ja) ドアロック用ストライカの取付構造
CN215632332U (zh)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US5551268A (en) Retainer assembly for a lock cylinder
CN113153034A (zh) 一种汽车门锁系统
CN201351663Y (zh) 一种方便开启的锁紧螺钉
CN201808524U (zh) 机动车号牌专用固封装置
US4070880A (en) Vehicle hood lock
KR0163083B1 (ko) 자동차 도어의 인사이드 핸들 하우징 설치구조
CN212249579U (zh) 一种无钥匙卡扣式防盗锁
CN213384522U (zh) 一种车把锁
CN220247854U (zh) 一种舱口盖防海盗锁
CN219528681U (zh) 一种柜门旋转安全锁扣
CN214330239U (zh) 一种门锁安装座
JPH0513888Y2 (zh)
CN216341485U (zh) 门锁安装结构
CN216476755U (zh) 门锁安装结构
CN221307430U (zh) 一种快速连接装置及安全带
CN221049634U (zh) 全车无电状态下的解锁安装结构
CN201896515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锁系统
CN214195918U (zh) 一种隐藏螺栓的汽车用锁扣板
JP3091073U (ja) 南京錠における蓋の取付構造
CN209547299U (zh) 一种箱包锁扣
CN216446711U (zh) 外挂式整车套锁
CN219344385U (zh) 车辆
CN2381731Y (zh) 用于换档机构的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