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7213U -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7213U
CN215627213U CN202023183806.9U CN202023183806U CN215627213U CN 215627213 U CN215627213 U CN 215627213U CN 202023183806 U CN202023183806 U CN 202023183806U CN 215627213 U CN215627213 U CN 215627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oil
pipe
phenol water
buff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38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敏燕
丁烙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mak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EMAG MINDA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EMAG MINDA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EMAG MINDAC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38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7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7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7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酚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第一倍增分离器、第二倍增分离器、若干个过滤器、沉降槽;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第二倍增分离器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该含油酚水分离装置使得含油酚水分离级数增加到至少5级(通过串并联和操作调整最高可达8级),保证油得到充分分离,保证最终获得的酚水的品质,为下游工段的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酚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及其含油酚水分离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碎煤加压气化的酚水分离装置通常对来自煤化工主工艺变换冷却工段来的含油酚水采用的是冷却降温、减压膨胀、重力沉降的流程分离酚水中的溶解气和油。在装置流程中主要设置有油分离器用以分离油品。酚水由油分离器罐壁上部送入稳流筒后进入分离区、上浮区、沉降区。在上浮区,中油、水沿中心溢流槽经管道自然排出油分离器。在沉降区底部的水下尘和焦油(由未完全分离含尘焦油在于含油酚水混合时带入)经刮耙装置搅动并刮集到底部出渣口,排出罐体。对于含油酚水的分离,传统上的工艺是采用四级分离程序,例如“油分离器—缓冲罐—沉降槽—过滤器”四级分离,受含尘焦油分离不彻底的影响,分离后的含油量依旧比较高,分离效果较差,适应性也比较差;易粉化物料气化时的工况,酚水中油量大幅上升,传统工艺也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1、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若干个过滤器4、沉降槽5;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30;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的底部分别为锥形底,且内部设置有刮刀23;所述缓冲罐内层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通过管阀组件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300、旋流器301、填料床302、特殊板组303、出料区304;所述出料区304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304-1;所述出料区304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304-2;所述填料床30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 306;所述填料床302的右侧底部且位于特殊板组303左侧设置有第二溢流板307;所述特殊板组303右侧设置有第三溢流板308;所述进料渐扩口进口与出口面积比1:(2-4);所述旋流器直径为进料渐扩口出口直径的至少2倍;所述填料床为纤维填料;所述特殊板组设有前后间隙依次减小的钩型挡板;
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处理后的酚水将通过若干所述过滤器4通入沉降槽中静置存储,所述过滤器4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过滤器4的个数为1个以上时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罐6;所述加药罐6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溢流板307为半圆形挡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307-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顶部形成上开口308-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底部形成下开口308-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重相出口304-2、过滤器4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管件901、泵10、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所述第一管件901、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均为三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901的第三管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下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件902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12连接;所述第三管件903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回流管11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还设置有第四管件904;所述第四管件 904为三通管件;所述第四管件904的第三管口与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的进料渐扩口300通过第三回流管113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设置有截止阀D;所述第二回流管112 上设置有截止阀E;所述第三回流管113上设置有截止阀F。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特殊板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钩型挡板303-1,钩型挡板303-1 设置在特殊板组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显著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含油酚水从气化反应工段中排出并在含油酚水膨胀器内膨胀至略高于大气压力,然后依靠重力经由液封料腿流入油分离器,并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含油酚水分离工艺方法对含油酚水进行分离;其中含油酚水依次通过油分离器、第一和第二缓冲罐、第一和第二倍增分离器、过滤器和沉降槽,使得含油酚水分离级数增加到8级,保证焦油和油得到充分分离,保证最终获得的酚水的品质,为下游工段的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将过滤器设置于沉降槽之前,可以有效的消除出界区酚水温度因反冲洗而周期性波动上升的情况,沉降槽储存的酚水量比较大,过滤器反冲洗时酚水的温度波动对整个沉降槽的酚水温度影响会比较小。
(3)本实用新型在含油酚水分离装置中设置有两个缓冲罐,两个倍增分离器及多个过滤器的串并联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调整分离工艺流程和分离技术,更好地应对酚水量波动和原料波动;该实用新型中多个缓冲罐、倍增分离器和过滤器的灵活设置显著的增加了分离效率,使得整体装置达到5或6级的分离作用效果,并且可以针对含油量很大的气化工原料或者气化原料油含量波动很大的情况下,对之可以进行有效分离;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罐为锥形底,且在底部设置刮板22,可以使得缓冲罐具有一定的分离功能,使得缓冲罐具有使其内部临时收纳存储的酚水进行沉降的作用,使焦油沉降。
(4)本实用新型中倍增分离器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旋流器、填料床、特殊板组、出料区;所述出料区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所述出料区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第二溢流板、第三溢流板,可以极大的分离出酚水中小于100微米的游离态油,一方面使得酚水中的油相能够被放大,从而更加容易的得到分离,另一方面使得在快速处理过程中,未被及时分离处理的含焦油能够从该焦油口被及时排出,避免了焦油会后续设备的影响。加药罐和第二倍增分离器的设置,首先使得通过添加药剂的方式将物理手段难以去除的结合油分解成油相和水相,继而通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再一次将被分解而来的油相去除。
(5)在该工艺方法中进行返料操作的设置,使得酚水中的油相含量超标时,能够被泵送到上游的倍增分离器或者是油分离器或是缓冲罐处,并可以通过在加药罐中的加药量调整后再处理,以及重新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倍增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溢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溢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溢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依次为:
1为油分离器;201为第一缓冲罐;202为第二缓冲罐;21-搅拌轴、22-刮板、23-刮刀;3 为第一倍增分离器;4为过滤器;5为沉降槽;6为加药罐;7为第二倍增分离器;8为平衡管; 11-取样口;901为第一管件;902为第二管件;903为第三管件;904为第四管件;10为泵;111 为第一回流管;112为第二回流管;113为第三回流管;A为截止阀A;B为截止阀B;C为截止阀 C;D为截止阀D;E为截止阀E;F为截止阀F;81-三通A、82-三通B;86-第一旁通管路;87-第二旁通管路。
其中,图3-图6中的各个标记代表含义如下所示:
30为壳体;300为进料渐扩口;301为旋流器;302为填料床;303为特殊板组;303-1为钩型挡板;304为出料区;304-1为轻相出口;304-2为重相出口;305为焦油口;306为第一溢流板;307为第二溢流板;307-1为第一开口;308为第三溢流板;308-1为上开口; 308-2为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用新型中含油酚水从气化反应工段中排出并在含油酚水膨胀器内膨胀至略高于大气压力,然后依靠重力经由液封料腿流入油分离器,并通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含油酚水分离工艺方法对含油酚水进行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1、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若干个过滤器4、沉降槽5;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30;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的底部分别为锥形底,且内部设置有刮刀23,用于刮扫液面上的浮油;所述缓冲罐内层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 通过管阀组件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内的上部安装有用于刮扫液面上的浮油的刮刀 23,并且该刮刀23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相应的,在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溢流口,以便于被刮刀23刮扫到一起的浮油通过该溢流口流出缓冲罐,使酚水中的油含量降低。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之间设置有平衡管8,所述平衡管8上设置有设有视镜、取样口和截止阀,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C。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300、旋流器301、填料床302、特殊板组303、出料区304;所述出料区304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304-1;所述出料区304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304-2;所述填料床30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 306;所述填料床302的右侧底部且位于特殊板组303左侧设置有第二溢流板307;所述特殊板组303右侧设置有第三溢流板308;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流器正对进料渐扩口,所述进料渐扩口进口与出口面积比1:(2-4),所述旋流器直径为进料渐扩口出口直径的至少2倍,且所述进料渐扩口切向进入所述旋流器以使流入的酚水进行离心分离;位于第一溢流板306、旋流器301之间设置有焦油口305。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渐扩口进口与出口面积比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床为纤维填料,填充在填料床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纤维填料可以是疏松纤维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溢流板为实心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为半圆形挡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307-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顶部形成上开口 308-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底部形成下开口308-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溢流板封闭倍增分离器壳体横截面的下部以使酚水从所述第一溢流板的上部溢流通过;所述第二溢流板为半圆形挡板并且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作为流通孔,以使水相从所述第二溢流板的上部溢流通过、油相从所述流通孔通过;第三溢流板封闭所述分离器壳体内横截面的中部以使水相和油相分别从所述第三溢流板的上部和下部通过(如图 3-图6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特殊板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钩型挡板303-1,钩型挡板303-1设置在特殊板组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所述钩型挡板303-1沿酚水流动方向钩型挡板之间的隙依次减小,优选地,酚水进口的钩型挡板的间隙至少为酚水出口的钩型挡板间隙的2倍。在流体流动的方向上,可以设置多组特殊板组,以进一步增加对油滴的聚拢效果,使酚水中的悬浮油滴尽可能聚拢成大液滴,从而与水分离,并从重相出口流出,而酚水则从轻相出口流出。
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处理后的酚水将通过若干所述过滤器4通入沉降槽中静置存储,所述过滤器4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过滤器4的个数为1个以上时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4分为3层,其包括焦炭层(过滤介质)、沙子层和支撑石子层。过滤时,酚水依次经过焦炭层、沙子层和支撑石子层后流出。经过过滤器处理后的酚水再集中存储在沉降槽5内进行存储,此时可依靠沉降槽5较大的容量进行静置分离,使酚水中蕴含的极少量的颗粒和油从酚水中沉降和浮出,进行最后的分离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罐6;所述加药罐6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加药罐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加药罐包括加药罐体和安装在加药罐体上的刮板22、加药装置和酸碱度调节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重相出口304-2、过滤器4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管件901、泵10、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所述第一管件901、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均为三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901的第三管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下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件902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12连接;所述第三管件903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回流管111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还设置有第四管件904;所述第四管件904为三通管件;所述第四管件904的第三管口与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的进料渐扩口300通过第三回流管113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设置有截止阀D;所述第二回流管112上设置有截止阀E;所述第三回流管113上设置有截止阀F。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中,在酚水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之后,进入过滤器之前,检测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判断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是否高于预设的阈值,低于则进行下一步,通入过滤器;高于则打开截止阀F将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返回到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再次进行处理,并调整向加药罐中投放药剂的配比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酚水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之后,进入过滤器之前,检测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判断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是否高于预设的阈值,低于则进行下一步,通入过滤器;高于则打开截止阀D,将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返回到所述油分离器中重新进行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酚水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之后,进入过滤器之前,检测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判断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是否高于预设的阈值,是则进行下一步,通入过滤器;否则打开截止阀E,将经过第二倍增分离器处理后的酚水返回到所述第一缓冲罐中重新进行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倍增分离器的出水一侧,即其重相出口侧安装有用于检测酚水中结合油含量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变为结合油的含量数值,当该数值高于预设的阈值时,则表示结合油含量过高,即药剂对酚水中结合油的处理不够彻底,需要通过泵将结合油分解不合格的酚水进行返回,再通过第一回流管或第二回流管或第三回流管返料进行处理,直至传感器检测到的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达标,即低于预设的阈值,此时下游的阀门打开允许酚水前往过滤器。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本实用新型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实施例一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1、第一缓冲罐201、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过滤器4、沉降槽5;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30;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底部分别为锥形底,且内部设置有刮刀23;所述缓冲罐内层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通过管阀组件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之间设置有平衡管8,所述平衡管8上设置有设有视镜、取样口和截止阀,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C。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300、旋流器301、填料床302、特殊板组303、出料区304;所述出料区304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304-1;所述出料区304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304-2;所述填料床30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306;所述填料床302的右侧底部且位于特殊板组303左侧设置有第二溢流板307;所述特殊板组303右侧设置有第三溢流板30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流器正对进料渐扩口,且所述进料渐扩口切向进入所述旋流器以使流入的酚水进行离心分离;位于第一溢流板306、旋流器301之间设置有焦油口305(如图3-图6所示)。
所述第一溢流板为实心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为半圆形挡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307-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顶部形成上开口308-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底部形成下开口308-2。所述特殊板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钩型挡板 303-1,钩型挡板303-1设置在特殊板组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 7处理后的酚水将通过若干所述过滤器4通入沉降槽中静置存储,所述过滤器4的个数为一个。
所述过滤器4分为3层,其包括焦炭层(过滤介质)、沙子层和支撑石子层。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罐6;所述加药罐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加药罐包括加药罐体和安装在加药罐体上的刮板22、加药装置和酸碱度调节装置。
实施例二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1、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过滤器4、沉降槽5;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30;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的底部分别为锥形底,且内部设置有刮刀23;所述缓冲罐内层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通过管阀组件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之间设置有平衡管8,所述平衡管8上设置有设有视镜、取样口和截止阀,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的溢流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溢流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截止阀C。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300、旋流器301、填料床302、特殊板组303、出料区304;所述出料区304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304-1;所述出料区304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304-2;所述填料床30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306;所述填料床302的右侧底部且位于特殊板组303左侧设置有第二溢流板307;所述特殊板组303右侧设置有第三溢流板30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流器正对进料渐扩口,且所述进料渐扩口切向进入所述旋流器以使流入的酚水进行离心分离;位于第一溢流板306、旋流器301之间设置有焦油口305(如图3-图6所示)。
所述第一溢流板为实心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为半圆形挡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307-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顶部形成上开口308-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底部形成下开口308-2。所述特殊板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钩型挡板 303-1,钩型挡板303-1设置在特殊板组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 7处理后的酚水将通过若干所述过滤器4通入沉降槽中静置存储,所述过滤器4的个数为一个。
所述过滤器4分为3层,其包括焦炭层(过滤介质)、沙子层和支撑石子层。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罐6;所述加药罐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加药罐包括加药罐体和安装在加药罐体上的刮板22、加药装置和酸碱度调节装置。
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重相出口304-2、过滤器4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管件 901、泵10、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所述第一管件901、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均为三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901的第三管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下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件902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12连接;所述第三管件903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回流管111连接。
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还设置有第四管件904;所述第四管件904为三通管件;所述第四管件904的第三管口与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的进料渐扩口300通过第三回流管113连接。
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设置有截止阀D;所述第二回流管112上设置有截止阀E;所述第三回流管113上设置有截止阀F。
在第二倍增分离器的出水一侧,即其重相出口侧安装有用于检测酚水中结合油含量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变为结合油的含量数值,当该数值高于预设的阈值时,则表示结合油含量过高,即药剂对酚水中结合油的处理不够彻底,需要通过泵将结合油分解不合格的酚水进行返回,再通过第一回流管或第二回流管或第三回流管返料进行处理,直至传感器检测到的酚水中的结合油含量达标,即低于预设的阈值,此时下游的阀门打开允许酚水前往过滤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酚水分离装置沿管道方向依次设置油分离器(1)、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若干个过滤器(4)、沉降槽(5);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外部均设置有壳体(30);
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的底部分别为锥形底,且内部设置有刮刀(23);所述缓冲罐内层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第一缓冲罐(201)、第二缓冲罐(202)通过管阀组件实现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料渐扩口(300)、旋流器(301)、填料床(302)、特殊板组(303)、出料区(304);所述出料区(304)的顶部设置有轻相出口(304-1);所述出料区(304)的底部设置有重相出口(304-2);所述填料床(30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溢流板(306);所述填料床(302)的右侧底部且位于特殊板组(303)左侧设置有第二溢流板(307);所述特殊板组(303)右侧设置有第三溢流板(308);所述进料渐扩口进口与出口面积比1:(2-4);所述旋流器直径为进料渐扩口出口直径的至少2倍;所述填料床为纤维填料;所述特殊板组设有前后间隙依次减小的钩型挡板;
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处理后的酚水将通过若干所述过滤器(4)通入沉降槽中静置存储,所述过滤器(4)的个数为至少一个,过滤器(4)的个数为1个以上时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第二倍增分离器(7)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罐(6);所述加药罐(6)用于通过添加药剂将酚水中的结合油分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板(307)为半圆形挡板,所述第二溢流板(30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307-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顶部形成上开口(308-1);所述第三溢流板(308)与壳体(30)的底部形成下开口(308-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倍增分离器(7)的重相出口(304-2)、过滤器(4)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管件(901)、泵(10)、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所述第一管件(901)、第二管件(902)、第三管件(903)均为三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901)的第三管口与第二缓冲罐(202)的下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件(902)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12)连接;所述第三管件(903)的第三管口与油分离器(1)的进料口通过第一回流管(1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还设置有第四管件(904);所述第四管件(904)为三通管件;所述第四管件(904)的第三管口与所述第一倍增分离器(3)的进料渐扩口(300)通过第三回流管(113)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111)上设置有截止阀D;所述第二回流管(112)上设置有截止阀E;所述第三回流管(113)上设置有截止阀F。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酚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板组内设置有若干个钩型挡板(303-1),钩型挡板(303-1)设置在特殊板组内以增大酚水中油液滴的尺寸。
CN202023183806.9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Active CN215627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806.9U CN21562721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3806.9U CN21562721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7213U true CN21562721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3806.9U Active CN215627213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7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14220B1 (en) Combined process vessel apparatus
US8317904B2 (en) Sand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45744B (zh) 脱除原料油中焦粉的方法及装置
US7476295B2 (en) Separation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flash zone gas oil
US7179386B2 (en) Discharging sand from a vessel at elevated pressure
CN205095472U (zh) 沉降除油罐及采出水处理系统
US8490798B2 (en) Compacted hydrocyclone apparatus in vessels
CN112794475A (zh)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工艺方法
CN101922722B (zh) 连续细灰降压系统
CN215627213U (zh) 一种含油酚水分离装置
CN111686950B (zh) 一种高温高压下油水快速分离的方法及装置
CN202671253U (zh) 含油污水初步分离装置
CN111807561A (zh) 一种含油含固废水减量化工艺
CN104556454A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作回注水的处理装置和处理工艺
CN212383333U (zh) 甲基硅氧烷脱水除杂设备
CN209226915U (zh) 重质油分离提纯的控制系统
CN203890156U (zh) 平台污水净化装置
CN102319523B (zh) 乙烯装置分馏塔中质油微旋流脱固方法与装置
CN111647421A (zh) 一种费托油品除固装置、包含其的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1811785A (zh) 延迟焦化放空水旋流除焦的方法与装置
CN215627115U (zh) 一种含尘酚水分离装置
CN214597405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分离塔
RU274075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парации песка
RU213479U1 (ru) Вертикальный факель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CN217855005U (zh)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206 2 floor, 13 building, 27 Jinqiao Road,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Zemak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60 2nd floor, building 13, 27 Xinjinqiao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EMAG MINDAC MACHINERY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