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5362U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05362U
CN215605362U CN202120614565.4U CN202120614565U CN215605362U CN 215605362 U CN215605362 U CN 215605362U CN 202120614565 U CN202120614565 U CN 202120614565U CN 215605362 U CN215605362 U CN 215605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housing
hand
fan assembly
inn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45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崴
王晓东
李刚
陈斌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45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05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05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05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散热容易受水汽影响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驱动电机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内,手持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三进风口,手持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三出风口,手持本体内设有连通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位于驱动电机的外周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提高驱动电机的防水和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比较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由于追求小体积,手持式吸尘器的结构紧凑,为了给驱动电机散热,一般会在驱动电机内设计散热风道,驱动电机带动风扇组件产生吸力的同时,气流会经过驱动电机内的散热风道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但是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气流中夹带水汽时,就会导致驱动电机的内部结构沾水,容易锈蚀,严重时会产生短路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提高驱动电机的防水和散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本体、风扇组件和集尘器,手持本体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手持本体的前端,风扇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手持本体的前端,风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集尘器连接于风扇组件的前端,驱动电机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内,手持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三进风口,手持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三出风口,手持本体内设有连通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位于驱动电机的外周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手持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安装在外壳内,内壳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驱动电机密封固定于内壳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壳的外壁设有散热片,散热片顺着通风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片在通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分段设置。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磁瓦,散热片对应位于磁瓦的外侧;和/或,所述内壳内设有用于填充导热硅胶增加散热效果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散热片位于内壳内、外侧相对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连接凸耳,外壳的内壁前端设有连接柱,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凸耳与连接柱连接将内壳与外壳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后盖,后盖与内壳通过螺钉连接使内壳相对外壳悬空形成套筒状的通风通道,第三出风口设于后盖上,第三进风口位于外壳的前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防水轴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防水轴承配合并伸出内壳与风扇组件传动连接;或者,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防水轴承,防水轴承内圈连接有与风扇组件传动连接的联轴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插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壳中安装有为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池,内壳中设有将驱动电机和电池分隔开并支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隔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将驱动电机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内,同时设计通风通道位于驱动电机的外周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不仅可以保持散热空气与驱动电机之间有足够的热交换面积,确保散热效果,而且散热空气中混入水汽也不会对驱动电机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确保驱动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由于风扇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手持本体,因此方便将风扇组件拆卸后对通风通道进行清洁,确保长期使用的通风效率,为驱动电机的散热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本体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本体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本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手持本体1、风扇组件2和集尘器3,手持本体1内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延伸至手持本体1的前端,风扇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手持本体1的前端,风扇组件2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传动连接,集尘器3连接于风扇组件2的前端,驱动电机11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1内,手持本体1的前端设有第三进风口101,手持本体1的后端设有第三出风口102,手持本体1内设有连通第三进风口101和第三出风口102的通风通道100,通风通道100位于驱动电机11的外周对驱动电机11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将驱动电机11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1内,同时设计通风通道100位于驱动电机11的外周对驱动电机11进行散热,不仅可以保持散热空气与驱动电机11之间有足够的热交换面积,确保散热效果,而且散热空气中混入水汽也不会对驱动电机11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确保驱动电机11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由于风扇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手持本体1,因此方便将风扇组件2拆卸后对通风通道100进行清洁,确保长期使用的通风效率,为驱动电机11的散热提供保障。
为了实现吸尘,可以在集尘器3的前端设有第一进风口、后端设有第一出风口,风扇组件2的前端设有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后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三进风口101连通,驱动电机11工作后就可以带动风扇组件2旋转来产生吸力,垃圾被留在集尘器3内,空气则沿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进风口101进入通风通道100,最后从第三出风口102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通风通道100,同时又能将驱动电机11进行防水密封,可以设计手持本体1包括外壳12和内壳13,内壳13安装在外壳12内,内壳13的外壁与外壳12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通道100,驱动电机11密封固定于内壳13中。可以理解的,除了将驱动电机11密封固定于内壳13中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将驱动电机密封安装的结构形式,例如在外壳12内设置密封腔,将驱动电机11密封安装在密封腔内,在密封腔的外周设置通风通道进行散热。
而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可以在内壳13的外壁设有散热片131,散热片131顺着通风通道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增加与散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和效果。为了让散热空气在通风通道100内停留时间长一些,可以选择散热片131在通风通道100的延伸方向上分段设置,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散热片131可以是固定在内壳13的外侧,也可以是从内壳13的内侧贯穿内壳13后伸到通风通道100中,这样散热片131可以直接与驱动电机11的外周侧面接触,散热效率和效果会更好。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包括磁瓦,磁瓦的温升较高,可以设计散热片131对应位于磁瓦的外侧,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磁瓦进行散热,有效降低驱动电机11整体的温升。
另外,由于内壳13与驱动电机11是两个零件,装配之后必然会存在间隙,因此可以在内壳13的内壁设有用于填充导热硅胶增加散热效果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散热片131位于内壳13内、外侧相对的位置,利用导热硅胶填充内壳13与驱动电机11的间隙后,可以更加有效地散热。如果散热片131从内壳13的内侧贯穿内壳13后伸到通风通道100中,则可以将容纳槽设在散热片131的基体上并面对驱动电机11。
为了将驱动电机11固定,内壳13的前端设有连接凸耳132,外壳12的内壁前端设有连接孔121,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凸耳132与连接孔121连接将内壳13与外壳12连接。而对于内壳13的后端,则是在外壳12的后端设有后盖14,后盖14与内壳13通过螺钉连接使内壳13相对外壳12悬空形成套筒状的通风通道100,第三出风口102设于后盖14上,第三进风口101位于外壳12的前端。内壳13悬空固定后,形成套筒状的通风通道100可以大大增加散热空气与内壳13外周侧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驱动电机11的防水密封,可以在内壳13的前端设有轴孔130,轴孔130内设有防水轴承133,防水轴承133内圈连接有与风扇组件2传动连接的联轴器134,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联轴器134插接。除了利用联轴器134与防水轴承133配合实现内壳13前端的密封之外,也可以让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与防水轴承133配合并伸出内壳13与风扇组件2传动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将驱动电机11封装,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中上设置驱动磁力架,在内壳13的外部设置被动磁力架,被动磁力架与风扇组件2传动连接,驱动磁力架通过磁力带动被动磁力架旋转,从而带动风扇组件2旋转。
为方便驱动电机11安装到内壳13中,可以设计内壳13包括第一壳体1301和第二壳体1302,第一壳体1301与第二壳体1302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作为一种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01和第二壳体1302是由内壳13沿长度方向分成的两个部分,形成两个带槽的板体,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内壳13在长度的中段位置分成两个部分,形成两个套筒。第一壳体1301与第二壳体130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也可以减少螺钉数量、增加卡扣来连接固定。
驱动电机11可以通过电线与市电连接来获得电源,为方便用户使用,驱动电机11可以通过电池15供电,而电池15也需要进行密封防水和散热,因此可以在内壳13中安装有为驱动电机11供电的电池15,由于安装电池15后,内壳13的长度较长,而由于内壳13采用悬空的方式固定,因此需要增加内壳13的强度,确保通风通道100的稳定性,可以在内壳13中设有将驱动电机11和电池15分隔开并支撑第一壳体1301和第二壳体1302的隔板135。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本体、风扇组件和集尘器,手持本体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手持本体的前端,风扇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手持本体的前端,风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集尘器连接于风扇组件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密封安装于手持本体内,手持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三进风口,手持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三出风口,手持本体内设有连通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位于驱动电机的外周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安装在外壳内,内壳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驱动电机密封固定于内壳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壁设有散热片,散热片顺着通风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在通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分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磁瓦,散热片对应位于磁瓦的外侧;和/或,所述内壳内设有用于填充导热硅胶增加散热效果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散热片位于内壳内、外侧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连接凸耳,外壳的内壁前端设有连接柱,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凸耳与连接柱连接将内壳与外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后盖,后盖与内壳通过螺钉连接使内壳相对外壳悬空形成套筒状的通风通道,第三出风口设于后盖上,第三进风口位于外壳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防水轴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防水轴承配合并伸出内壳与风扇组件传动连接;或者,所述内壳的前端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防水轴承,防水轴承内圈连接有与风扇组件传动连接的联轴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中安装有为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池,内壳中设有将驱动电机和电池分隔开并支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隔板。
CN202120614565.4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15605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4565.4U CN215605362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4565.4U CN215605362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05362U true CN215605362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4565.4U Active CN215605362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05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3104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手持清洁组件,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3104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手持清洁组件,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05362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4642211U (zh) 电主轴轴承座的隔热冷却机构
CN215186169U (zh) 一种手持式电器
CN2100074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CN115120133A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5420031U (zh) 一种高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
CN213906445U (zh) 一种变频电机与变频器组合装置
CN114448149B (zh) 水泵用电动机的冷却结构
CN215956221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散热电机
CN20607711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CN215815194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效果的固态硬盘外壳
CN215580680U (zh) 一种电机内部用快速散热排热装置
CN21523398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离心混匀仪
CN219611499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电机
CN2147559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散热结构
CN219535813U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电机
CN214412517U (zh) 一种具有防消磁能力的永磁一体机
CN217010616U (zh) 一种具有水冷散热结构的多功能高转速马达
CN218124463U (zh) 一种用于干湿两用型吸尘器电机内部结构散热结构
CN219918566U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CN215500218U (zh) 一种用于uvled灯的主动式水冷降温装置
CN21567243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散热机构
CN220934979U (zh) 一种新型高尔夫球车电机
CN219642698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集成开关散热结构
CN220662257U (zh) 一种导热固定座以及能够散热的机器人机身结构和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