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7466U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7466U
CN215597466U CN202120748734.3U CN202120748734U CN215597466U CN 215597466 U CN215597466 U CN 215597466U CN 202120748734 U CN202120748734 U CN 202120748734U CN 215597466 U CN215597466 U CN 215597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
outle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87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睿
高保华
孙强
王金伟
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87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7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7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7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其前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和多个新风出口;所述换热气流出口沿纵向延伸;所述多个新风出口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所述换热气流出口;和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靠近一个或多个所述新风出口处,使得进入所述机壳的室外新风经所述功能模块处理后流出所述新风出口并与经所述换热气流出口流出的换热气流混合。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使得进入机壳的室外新风可以经功能模块处理后再流出新风出口,可以使出风气流多样,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温度的调节。立式空调器的出风口一般是长条形口,存在出风温度不均匀,出风气流单一,无法满足市场中高端需求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冷风过冷、热风过热的问题,降低了空调出风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出风气流可调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舒适。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前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和多个新风出口;换热气流出口沿纵向延伸;多个新风出口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换热气流出口;和
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设置于机壳内靠近一个或多个新风出口处,使得进入机壳的室外新风经功能模块处理后流出新风出口并与经换热气流出口流出的换热气流混合。
可选地,功能模块包括电加热模块、香薰模块、加湿模块、负离子模块、除甲醛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机壳内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
可选地,机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器,用于与进入机壳内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形成换热气流,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器的左右区域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与多个新风出口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机壳内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电加热模块。
可选地,机壳前侧开设有两个换热气流出口,分列多个新风出口的左右两侧;
机壳内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分别对应一个换热气流出口设置,在每个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或者机壳内设置有一个换热器,在换热器的对应两个换热气流出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每个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挡板,用于开闭新风出口。
可选地,挡板配置成上下平移来开闭新风出口;或者
挡板的顶壁或底壁设置有水平转轴,并经水平转轴与机壳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挡板绕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新风出口;或者
挡板设置有竖直转轴,并经竖直转轴与机壳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挡板绕竖直转轴在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新风出口。
可选地,换热气流出口内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组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开闭对应区段的换热气流出口以及调节左右方向的出风。
可选地,多组竖摆叶组件与多个新风出口的位置一一对应;
机壳前侧还设置有多个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信息,其中多个人感传感器沿竖直排列且与多个新风出口的位置一一对应;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配置成基于多个人感传感器检测的人体信息开闭挡板和竖摆叶组件。
可选地,机壳内形成有新风风道,新风风道的一端对接多个新风出口;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管,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风道内,新风管的一端连接新风风道,另一端延伸至室外,以引入室外新风。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机壳的前侧开设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和多个新风出口,使换热气流出口沿纵向延伸以及使多个新风出口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换热气流出口,出风气流中包含换热气流和室外新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且换热气流和室外新风的混合效果好;同时,通过在靠近一个或多个新风出口处设置功能模块,使得进入机壳的室外新风可以经功能模块处理后再流出新风出口,可以使出风气流多样,提升用户体验,为产品增值。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换热器的左右区域分别设置与多个新风出口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并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电加热模块,基于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来控制不同的电加热模块动作可以使制热模式下吹出的热风温度更均匀,体感更舒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挡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挡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挡板和部分竖摆叶组件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机壳101和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102。机壳101前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111和多个新风出口112,其中换热气流出口111沿纵向延伸,多个新风出口112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换热气流出口111。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102设置于机壳101内靠近一个或多个新风出口112处,使得进入机壳101内的室外新风经功能模块102处理后流出新风出口112并与经换热气流出口111流出的换热气流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机壳101的前侧开设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111和多个新风出口112,使换热气流出口111沿纵向延伸以及使多个新风出口112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换热气流出口111,出风气流中包含换热气流和室外新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通过将换热气流出口111沿纵向延伸,并将多个新风出口112同样沿竖直排列并与换热气流出口111邻近设置,可以提升室外新风和换热气流的混合效果,使得整个室内机100的出风更均匀;通过在靠近一个或多个新风出口112处设置功能模块102,使得进入机壳101内的室外新风可以经功能模块102处理后再流出新风出口112,可以使出风气流多样,提升用户体验,为产品增值,并且将功能模块102设置在靠近新风出口112处,在打开这些功能模块102时会向直观地向用户展示出室内机100开启了相应的附加功能,使得用户能直观感受到出风气流的调节,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1内形成有新风风道108,新风风道108的一端对接多个新风出口112。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新风风机181和新风管182,新风风机181设置于新风风道108内,新风管182的一端连接新风风道108,另一端延伸至室外,以引入室外新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功能模块102包括电加热模块121、香薰模块122、加湿模块123、负离子模块124、除甲醛模块125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新风出口112对应的功能模块102可以相同可以不同。电加热模块121、香薰模块122、加湿模块123、负离子模块124、除甲醛模块125的具体组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可以实现前述功能的装置模块,在此不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1内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10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共具有五个新风出口112,在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有功能模块102,从上往下,五个功能模块102分别为:电加热模块121、香薰模块122、加湿模块123、负离子模块124、除甲醛模块125。五个功能模块102可单独开启,也可以任意组合开启。功能模块102的开启数量和新风出口112的开启数量都可根据用户需求来增加或减少。
图3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器103,用于与进入机壳101内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形成换热气流,其中至少一个换热器103的左右区域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0,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机壳101内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有电加热模块1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至少一个换热器103的左右区域分别设置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0,并在靠近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电加热模块121,基于多个温度传感器130的检测数据来控制不同的电加热模块121动作可以使制热模式下吹出的热风温度更均匀,体感更舒适。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1前侧开设有两个换热气流出口111,分列多个新风出口112的左右两侧;机壳101内设置有两个换热器103,分别对应一个换热气流出口111设置。位于左侧的换热器103上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且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位于右侧的换热器103上同样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且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1前侧开设有两个换热气流出口111,分列多个新风出口112的左右两侧;机壳101内设置有一个换热器103,在换热器103的对应两个换热气流出口111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130,且两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30均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继续参考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共具有五个新风出口112,在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有电加热模块121,共设置有十个温度传感器130。机壳101内对应每个换热气流出口111还设置有一个沿纵向延伸的贯流风机104。制热模式下,冷媒流过换热器103的盘管时,会有温度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出风温度不均匀,用户体感差。尤其是对双贯流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因为左右分流的问题,出风温度不均匀的现象更突出。通过设置多个新风出口112将室外新风分成五段,再结合五个电加热模块121和十个温度传感器130,可以对出风温度低的区域进行温度提升,使上下出风温度更为均匀一致。例如,制热模式时,获得十个温度传感器130的检测值,分别算出位于左侧的五个温度传感器130中的最低值和位于右侧的五个温度传感器130中的最低值,得到最低温度点,打开最低温度点对应位置的电加热模块121和新风出口112,通过电加热模块121将此区域出风温度提高,从而使整体出风温度均匀一致。
图6是图1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部分挡板105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部分挡板105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每个新风出口112处分别设置有挡板105,用于开闭新风出口112。通过在每个新风出口112处设置挡板105,可以使得该空调室内机100实现主动匀风与可变匀风配合使用,使得匀风效果体现的更突出,即通过设置多个新风出口112并搭配挡板105,使得匀风区间分段,每一区间均可以单独调节开闭,增加了匀风状态的数量,使出风形式更丰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105配置成上下平移来开闭新风出口112。可以通过设置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挡板105的上下平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105的顶壁或底壁设置有水平转轴,并经水平转轴与机壳101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挡板105绕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新风出口112。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挡板105底壁设置有水平转轴,利用电机驱动挡板105向下转动来打开新风出口112,向上转动来关闭新风出口112。新风出口112可以是开设在盖板109的中心区域。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105设置有竖直转轴,并经竖直转轴与机壳101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挡板105绕竖直转轴在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新风出口112。如图7所示,挡板105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的竖直转轴,通过电机控制挡板105旋转来打开或关闭新风出口112。此外,为了对挡板105的平移/旋转进行限位,还可以在机壳101内设置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部分挡板105和部分竖摆叶组件106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气流出口111内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组竖摆叶组件106,分别用于开闭对应区段的换热气流出口111以及调节左右方向的出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在换热气流出口111内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组竖摆叶组件106,使得换热气流出口111自上而下分段,每一区间均单独调节开关及出风,增加了换热气流出口111的出风状态,搭配新风出口112,使出风形式更丰富。竖摆叶组件106的具体构成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例如包括竖摆叶、连杆、驱动机构等,在此不进行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组竖摆叶组件106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位置一一对应;机壳101前侧还设置有多个人感传感器107,用于检测人体信息,其中多个人感传感器107沿竖直排列且与多个新风出口112的位置一一对应;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配置成基于多个人感传感器107检测的人体信息开闭挡板105和竖摆叶组件106。
在空调室内机100工作时,用户站在空调室内机100前,会有很强烈的不适感,且长时间被空调室内机100的冷风或热风直吹很容易引起感冒等生病症状。目前的空调室内机100的避人方式大多是利用摆叶来调整左右风向及上下风向,但受摆叶摆动角度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规避风吹人的问题。人感传感器107可以检测空调室内机100前方的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例如1米)。利用多组竖摆叶组件106将换热气流出口111自上而下分段,同时新风出口112自上而下分段,再配合人感传感器107,可以实现风避人吹。例如,通过多个人感传感器107可以确定空调室内机100前的用户的高度,再将不高于用户的部分(例如用户的头部以下部分)的竖摆叶组件106、挡板105均关闭,达到彻底不吹人的目的。具体地,当空调室内机100工作时,多个人感传感器107同时工作,当有人在空调室内机100的正面时,根据身高的不同会挡住不同数量的人感传感器107,控制器会根据人感传感器107的信号进行避人处理。以图8和图9所示的空调室内机100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00共具有五个新风出口112,在每个换热气流出口111内分别设置有五组竖摆叶组件106,同时机壳101前侧还设置有五个人感传感器107。空调室内机100运行,当五个人感传感器107都未检测到人时,左右的五组竖摆叶组件106和五个新风出口112的挡板105均打开。当位于下方的三个人感传感器107检测到有人而上方的两个个人感传感器107未检测到人时,位于下方的左右三组竖摆叶组件106和三个新风出口112的挡板105关闭,其余竖摆叶组件106和新风出口112的挡板105打开。此外,在换热气流出口111处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上下出风的多组横摆叶组件(图中未示出),并配置成当对应区域的竖摆叶组件106关闭时,竖摆叶组件106未关闭区域内的横摆叶组件向上吹风。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前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换热气流出口和多个新风出口;所述换热气流出口沿纵向延伸;所述多个新风出口沿竖直排列且邻近所述换热气流出口;和
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靠近一个或多个所述新风出口处,使得进入所述机壳的室外新风经所述功能模块处理后流出所述新风出口并与经所述换热气流出口流出的换热气流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电加热模块、香薰模块、加湿模块、负离子模块、除甲醛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在靠近每个所述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功能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换热器,用于与进入所述机壳内的室内空气热交换形成换热气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的左右区域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多个新风出口的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机壳内在靠近每个所述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电加热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前侧开设有两个所述换热气流出口,分列所述多个新风出口的左右两侧;
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换热器,分别对应一个所述换热气流出口设置,在每个所述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或者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一个所述换热器,在所述换热器的对应所述两个换热气流出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新风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挡板,用于开闭所述新风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配置成上下平移来开闭所述新风出口;或者
所述挡板的顶壁或底壁设置有水平转轴,并经所述水平转轴与所述机壳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挡板绕所述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所述新风出口;或者
所述挡板设置有竖直转轴,并经所述竖直转轴与所述机壳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挡板绕所述竖直转轴在水平面内转动来开闭所述新风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气流出口内设置有沿竖直排列的多组竖摆叶组件,分别用于开闭对应区段的所述换热气流出口以及调节左右方向的出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组竖摆叶组件与所述多个新风出口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机壳前侧还设置有多个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信息,其中所述多个人感传感器沿竖直排列且与所述多个新风出口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人感传感器检测的人体信息开闭所述挡板和所述竖摆叶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内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的一端对接所述多个新风出口;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管,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新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新风风道,另一端延伸至室外,以引入室外新风。
CN202120748734.3U 2021-04-13 2021-04-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5597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8734.3U CN215597466U (zh) 2021-04-13 2021-04-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8734.3U CN215597466U (zh) 2021-04-13 2021-04-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7466U true CN215597466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8734.3U Active CN215597466U (zh) 2021-04-13 2021-04-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7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23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113483399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399434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1780241A (zh) 一种双出风口的空调器
CN107300265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4776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2644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292240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292241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559746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29596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5180287B (zh) 贯流风管式空调机组及送风方法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2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1177348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WO2022116554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15143524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43110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177355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219734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082203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177357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888421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