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3058U - 均匀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均匀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3058U
CN215583058U CN202023352353.8U CN202023352353U CN215583058U CN 215583058 U CN215583058 U CN 215583058U CN 202023352353 U CN202023352353 U CN 202023352353U CN 215583058 U CN215583058 U CN 215583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tating shaft
gear
turntabl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23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远
叶柯蕾
叶春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nshuo Aquatic Technology Hua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23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3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3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3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均匀输送系统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一轴体,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三输送转盘;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二转轴之间。外部设备通过控制传动链条的转动即可同步控制第一输送转盘和第二输送转盘的转动,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均匀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虾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均匀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鱼虾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堆叠的虾进行摊铺开来。摊铺的过程中件需要改变输送的速度,现有的调速结构通常时直接调节电机转速的方式来调节输送带/输送转盘(输送转盘转动以将支撑在输送转盘上的)来改变输送速度,不同转轴之间的速度难以调节保持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转轴之间的速度难以调节保持一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均匀输送系统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一轴体,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三输送转盘;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二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输入轴、同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依次交错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依次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另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之间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一轴体上。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输送转盘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套筒隔开;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转盘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套筒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第三转轴分别水平设置;各所述第一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各所述第二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各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外部设备带动传动链条转动,传动链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输送转盘转动;传动链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输送转盘转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在传动链条的牵引下同步转动,第一输送转盘和第二输送转盘在转动时,即可移动支撑在第一输送转盘和/或第一输送转盘上的移动产品;外部设备通过控制传动链条的转动即可同步控制第一输送转盘和第二输送转盘的转动,非常方便;第三输送转盘位于第一输送转盘和第二输送转盘起到产品输送过渡作用,避免产品直接从第一输送转盘到第二输送转盘上造成刮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立体示意图三。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架体;11-第一梁体;12-第二梁体;2-传动链条;31-第一转轴;32-第一齿轮;33-第一输送转盘;41-第二转轴;42-第二齿轮;43-第二输送转盘; 51-第三转轴;52-第三齿轮;53-第四输送转盘;61-第一轴体;62-第三输送转盘;71-第二轴体;72-第五输送转盘;81-输入轴;82-输入齿轮;83-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进行说明。均匀输送系统包括:架体1、设置在架体1上的第一转轴31、设置在架体1上并与第一转轴31平行的第二转轴41、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输送转盘33、同轴设置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输送转盘43、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31 上的第一齿轮32、同轴设置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齿轮42、与第一转轴31 平行的第一轴体61,以及同轴设置在第一轴体61上的第三输送转盘62;第一齿轮32通过传动链条2与第二齿轮42传动连接;第一轴体61位于第一转轴 31和二转轴41之间。
如此,外部设备带动传动链条2转动,传动链条2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第一转轴31带动第一输送转盘33转动;传动链条2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带动第二转轴41转动,第二转轴41带动第二输送转盘43转动;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41在传动链条2的牵引下同步转动,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在转动时,即可移动支撑在第一输送转盘33和/或第一输送转盘33上的移动产品;外部设备通过控制传动链条2的转动即可同步控制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的转动,非常方便;第三输送转盘62位于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起到产品输送过渡作用,避免产品直接从第一输送转盘33到第二输送转盘43上造成刮伤。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为虾。其中,当堆叠的的虾通过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的输送过程中,相互堆叠的虾之间比较光滑,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与虾的摩擦力大于虾与虾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与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能够将堆叠的虾逐步分摊开来。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水平设置。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与水平之间呈倾斜设置,第一转轴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小于三十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架体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梁体11和第二梁体 12;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梁体11和第二梁体12;第一输送转盘33(或第二输送转盘43、第三输送转盘62)位于第一梁体11和第二梁体12之间。如此,第一输送转盘33设置在第一梁体11和第二梁体12之间以得到保护,避免外部物体干扰第一输送转盘33上的产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齿轮32的齿数等于第二齿轮42的齿数。如此,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42的转速保持相同,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41的转速保持相同,即第一输送转盘33与第二输送转盘43的转速保持相同,便于等速输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输入轴81、同轴设置在输入轴81 上的输入齿轮82、同轴设置在输入轴81上的输出齿轮83;输出齿轮83通过传动链条2与第一齿轮32传动连接。如此,外部设备带动输入齿轮82转动时,输入齿轮82带动输入轴81转动,输入轴81带动输出齿轮83转动;输出齿轮 83通过传动链条2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输出齿轮83的齿数等于第二齿轮42的齿数。如此,输出齿轮83通过传动链条2带动第二齿轮42时,输出齿轮83和第二齿轮42转速相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输送转盘33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输送转盘43的数量为多个,第三输送转盘62的数量为多个;在第一转轴31的延伸方向上,多个第三输送转盘62与多个第一输送转盘33依次交错设置,多个第三输送转盘62 与多个第二输送转盘43依次交错设置。如此,在第一转轴31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的第三输送转盘62和第一输送转盘33能够避免产品从第一输送转盘 33之间的间隙掉落,或相互交错的第三输送转盘62和第二输送转盘43能够避免产品从第二输送转盘43之间的间隙掉落。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以及第四输送转盘52之间的转动速度逐步线性增加(通过该改变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 42,第三齿轮52的大小/齿数),线性增加系数Z为1.1~2。比如:第二输送转盘43的转速为第一输送转盘33的1.2~1.5倍。比如:第四输送转盘52的转速为第二输送转盘43的1.2~1.5倍。如此,避免虾从第一输送转盘33转移到第二输送转盘43出现飞溅。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线性增加系数为 1.1~1.5。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线性增加系数为1.3。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比如每秒第一输送转盘33被抖动一次,使得虾不容易堆叠,也不容易让第一输送转盘33扯坏虾;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输送转盘43和第四输送转盘52的抖动方式与第一输送转盘33相同。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以及第四输送转盘52之间的转动速度逐步非线性增加。(其中,exp为指数)第二输送转盘43的转速=第一输送转盘33的转速*(1+(1/exp(1))。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输送转盘52的转速=第二输送转盘43的转速*(1+(1/exp(2))。如此,从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到第四输送转盘52,转速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系数的一个系数因子指数形式下降,降低沿着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到第四输送转盘52虾输送的加速度,避免虾输送过程中被拉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输送转盘62的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第一输送转盘33之间的间隙内;第三输送转盘62的另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转盘43之间的间隙内。如此,在第一转轴3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输送转盘33与第三输送转盘62分别交错设置,即在第一转轴31或第二转轴4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三输送转盘62具有重合的部分,便于产品从第一输送转盘33 与第三输送转盘62之间的转移;在第一转轴31的径向方向上,第二输送转盘 43与第三输送转盘62分别交错设置,即在第二转轴41或第二转轴41的延伸方向上,第二输送转盘43和第三输送转盘62具有重合的部分,便于产品从第二输送转盘43与第三输送转盘62之间的转移。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个第一输送转盘33均匀间隔布设在第一转轴31上,多个第二输送转盘43均匀间隔布设在第二转轴41上,多个第三输送转盘62均匀间隔布设在第一轴体61上。如此,产品可以均匀支撑在多个第三输送转盘62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邻两个第一输送转盘33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套筒隔开;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转盘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二转轴41上的第二套筒隔开。如此,避免相邻第一输送转盘33之间相互干扰;避免相邻第二输送转盘之间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41以及第三转轴51分别水平设置;各第一输送转盘33的顶端边缘、各第二输送转盘43的顶端边缘、各第三输送转盘62的顶端边缘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此,便于支撑在第一输送转盘 33上的产品不容易沿着第一转轴31延伸方向发生侧滑;便于支撑在第二输送转盘43上的产品不容易沿着第二转轴41延伸方向发生侧滑;便于支撑在第三输送转盘62上的产品不容易沿着第三转轴51延伸方向发生侧滑;便于支撑在第一输送转盘33、第二输送转盘43或第三输送转盘62上的产品在水平面内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匀输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邻两个第一输送转盘3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转盘43之间的距离相同。如此,产品在第一输送转盘33和第二输送转盘43之间传递时,产品的输送改状态能够保持一致。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摊铺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并与第一转轴31平行的第三转轴51、同轴设置在第三转轴51上的第三齿轮52、同轴设置在第三转轴51上的第四输送转盘 53;第二齿轮42通过传动链条2与第三齿轮52传动连接。如此,第二转轴41 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的转动过通过传动链条2带动第三齿轮52转动,第三齿轮52带动第三转轴51转动,第三转轴51的转动带动第四输送转盘53转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转轴51上同轴设置有第三齿轮52;如此,第三齿轮52可以对外传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转轴31平行的第二轴体71和同轴设置在第二轴体71上的第五输送转盘72;第五输送转盘72的数量为多个;在第一转轴31的延伸方向上,多个第五输送转盘72与多个第二输送转盘43 依次交错设置,多个第五输送转盘72与多个第四输送转盘53依次交错设置。如此,在第一转轴31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的第三输送转盘62和第一输送转盘33能够避免产品从第一输送转盘33之间的间隙掉落,或相互交错的第三输送转盘62和第二输送转盘43能够避免产品从第二输送转盘43之间的间隙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输送转盘、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一轴体,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上的第三输送转盘;所述第一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轴体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二转轴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输入轴、同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同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等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依次交错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依次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另一端插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之间的间隙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多个所述第三输送转盘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第一轴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输送转盘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套筒隔开;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转盘之间通过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套筒隔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水平设置;各所述第一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各所述第二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各所述第三输送转盘的顶端边缘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匀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转盘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转盘之间的距离相同。
CN202023352353.8U 2020-12-31 2020-12-31 均匀输送系统 Active CN215583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2353.8U CN2155830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均匀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2353.8U CN2155830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均匀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3058U true CN215583058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6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2353.8U Active CN215583058U (zh) 2020-12-31 2020-12-31 均匀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3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8122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igh speed conveyor switching
CN106494821A (zh) 一种宽度可调节的链条式输送机
WO2017161881A1 (zh) 一种有序宽幅抛秧装置
CN215583058U (zh) 均匀输送系统
JP7385587B2 (ja) パッケージング機械における連続循環容器コンベア装置
CN113229345A (zh) 均匀输送系统
CN215438768U (zh) 摊铺系统
CN215591753U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113233211A (zh) 摊铺系统
CN215224419U (zh) 齿轮传动机构
CN214743094U (zh) 齿轮机构
CN113236721A (zh) 齿轮机构
CN113233102A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216548184U (zh) 一种物品输送装置
CN206984974U (zh) 应用于挂面干燥的中间驱动输送装置及其面杆输送设备
CN113519307B (zh) 基于育苗用的循环往复式传送装置
CN214731925U (zh) 一种箱装食品自动分拣设备
CN108773659A (zh) 一种拨料机构
CN210823096U (zh) 一种热收缩膜机
CN215753701U (zh) 物料转移装置
CN219791349U (zh) 一种旋转输送装置
CN112455799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粽子加工具有间隔传输的传输装置
CN219135588U (zh) 气缸套定距输送装置
CN215363538U (zh) 防堆叠送料系统
CN216582297U (zh) 滚轮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