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9194U -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9194U
CN215579194U CN202121384194.1U CN202121384194U CN215579194U CN 215579194 U CN215579194 U CN 215579194U CN 202121384194 U CN202121384194 U CN 202121384194U CN 215579194 U CN215579194 U CN 21557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shell
mounting structure
copper bar
termina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41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章富
严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 P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 P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 P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 P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41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9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包括:壳体、第一控制板、接线端子、铜排、散热翅片;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引脚、接线口,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接线端子的卡槽,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铜排的一端与所述引脚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线端子安装在壳体内,巧妙的使用铜排结构改变接线端子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避免接线端子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保证产品的正常散热,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减少产品的厚度,缩小产品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载接线端子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广泛使用的PCB板载接线端子台通常为PCB表面焊接,受压线紧固件的结构限制,接线端子的垂直高度设计的很高,对于正面安装接线使用时,其它电子元器件都安装在相同的正面,所以虽然接线端子高度很高,但不会引起结构设计时空间和材料的浪费。然而,随着产品设计的外观和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正面一体化的造型设计风格备受消费者喜爱,这样就导致必须采用底部接线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图1所示,其它电子元器件安装在PCB板的正面空间,由于必须采用底部接线的方式,所以接线端子必须反向安装,这就出现了接线端子台高度远高于PCB板与底壳的受限制空间的高度,其安装空间占用了底壳底部散热翅片的安装空间,甚至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影响产品正常散热,导致产品散热效果较差;同时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实用性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安装后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导致产品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板上的接线端子、焊接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铜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散热翅片;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一侧上的接线口,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接线端子的卡槽,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铜排的一端与所述引脚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焊接。接线端子的第一主体底部所在平面高于壳体底部所在平面,即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的上侧,而散热翅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一侧,避免接线端子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保证产品的正常散热,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一侧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控制板、与所述支撑板电连接的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接线口朝向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的两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底板、卡位台;所述卡位台分别与所述底板、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卡位台底部所在平面;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外壳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卡位台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控制板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铜排为L形铜排。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接线端子设置在产品内部,巧妙的使用铜排结构改变接线端子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有效防止接线端子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保证气体的流通,可有效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同时可解决由于接线端子采用反向安装所带来的占用空间的问题,有效缩减产品整体体积及占用的空间,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铜排的截面图。
其中:壳体1、外壳10、底板11、卡位台12、开口13、定位槽14、支撑柱15、第一控制板2、卡槽20、接线端子3、第一主体30、第二主体31、引脚32、接线口33、卡块34、接线底盖35、铜排4、散热翅片5、上盖板6、支撑板60、第二控制板61、显示屏62、控制按钮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2-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控制板2、焊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板2上的接线端子3、焊接在所述接线端子3上的铜排4、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散热翅片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1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的底板11、卡位台12;所述卡位台12分别与所述底板11、外壳10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控制板2的支撑柱15,所述第一控制板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5上,所述散热翅片5在底板11的底部形成散热通道,用于产品工作过程中的散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板2与壳体1围成安装腔,用于安装各种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具体地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3包括:第一主体30、与所述第一主体30连接的第二主体31、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31上的引脚32、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31一侧上的接线口33、设置在第一主体30一端的接线底盖35,所述第一控制板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接线端子3的卡槽20,所述第一主体30、第二主体31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2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主体30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卡位台12底部所在平面,同时低于所述底板11底部所在平面,同时将所述散热翅片5设置在所述卡位台12的下侧,即第一主体30设置在散热翅片5的上侧,可有效防止接线端子3挡住散热翅片5的通风口,保证散热通道内气体的流通,对比现有技术可有效提高散热翅片5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另一方面,第二主体31设置在第一控制板2的上侧,即位于安装腔内,使得接线端子3一部分设置在安装腔内,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卡位台12与第一控制板2之间,保证接线端子3可稳固的安装在壳体1内部,而无法延伸至壳体1外侧,有效缩减产品整体占用的空间,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同时可防止接线端子3外露。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铜排4为L形铜排,所述L形铜排的一端与所述引脚32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2焊接;第一控制板2上还设置有焊接孔,L形铜排的一端插入至焊接孔内,并通过焊接装置完成其与第一控制板2的焊接;设置为L形铜排,方便铜排4与接线端子3的引脚32、第一控制板2的焊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上盖板6、设置在所述上盖板6一侧的支撑板60、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0上的第二控制板61、与所述支撑板60电连接的显示屏62和控制按钮63;所述第二控制板61与所述第一控制板2电连接,所述上盖板6为钢化玻璃面板,采用钢化玻璃面板耐磨、硬度好,防止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所述支撑板60为PC板,采用PC板价格便宜,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用性强;控制按钮63的功能可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设定,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一开口13,所述接线口33朝向所述开口13,且所述第二主体31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13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第二主体31的两侧上设置有卡块3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34相配合的定位槽14;具体地,所述开口13、定位槽14均设置在所述卡位台12上,所述第二主体31的一端卡在所述开口13内,底部一端则设置在第一控制板2上的卡槽20内,使得接线端子3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与第一控制板2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接线端子设置在产品内部,巧妙的使用铜排结构改变接线端子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有效防止接线端子挡住散热翅片的通风口,保证气体的流通,可有效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同时可解决由于接线端子采用反向安装所带来的占用空间的问题,有效缩减产品整体体积及占用的空间,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控制板上的接线端子、焊接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铜排、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散热翅片;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二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引脚、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一侧上的接线口,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接线端子的卡槽,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铜排的一端与所述引脚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一侧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控制板、与所述支撑板电连接的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接线口朝向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两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底板、卡位台;所述卡位台分别与所述底板、外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第一主体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卡位台底部所在平面;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外壳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卡位台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控制板的支撑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为L形铜排。
CN202121384194.1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Active CN21557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4194.1U CN215579194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4194.1U CN215579194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9194U true CN21557919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4194.1U Active CN215579194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9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5581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US6887087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shutter mechanism
CN215579194U (zh) 一种板载接线端子台的反装结构
US70599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vertically movable bases to enhance overall levelness of pins
US9281599B2 (en) Portable device
US751040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5005991U (zh) 一种超小型光模块的结构
CN113613446B (zh) 终端设备
CN113346280A (zh)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909699U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
CN210155632U (zh) 一种键盘壳体及键盘
CN210337301U (zh) 一种便携式打印设备的墨盒
US20200137206A1 (en) Housing, preparation method, housing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10868473U (zh) 一种dms装置
CN219421314U (zh) 一种电箱控制器
JP4987630B2 (ja) 電子機器
CN212570806U (zh) 一种旋转类开关直插式结构
CN212163903U (zh) Pcb板组件与电子产品
CN218920533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双层pcb板安装结构及车载摄像头
CN209844041U (zh) 电连接器
CN217307721U (zh) 一种轻薄手机的主板
CN221103484U (zh) 一种多媒体交换平台
CN217587963U (zh) 一种后壳、显示器及电脑一体机
CN219893585U (zh) 设备主机及储能设备
CN212115387U (zh) 一种按键式手机主板及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