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8740U -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8740U
CN215578740U CN202121845259.8U CN202121845259U CN215578740U CN 215578740 U CN215578740 U CN 215578740U CN 202121845259 U CN202121845259 U CN 202121845259U CN 215578740 U CN215578740 U CN 21557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layer
main body
heating film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52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lian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lian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lian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lianh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a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52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I加热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PI加热膜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膜层,PI加热膜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膜层,PI加热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的表面固接有电热丝,电热丝的一侧固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固接有插头,PI加热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插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可以增强PI加热膜主体的防水、耐磨和耐电解质渗透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在使用时,当插头插入卡槽的内部时,限位板会受到卡槽的挤压,而向下运动,这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会带动限位板向上运动,在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下,即可固定限位板的位置,避免插头从卡槽中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加热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背景技术
PI加热膜是一种加热产品,极其柔软,采用改良后PI膜,导热性能更佳,可按设计要求定制,在不同面积部位可满足不同的加热功率要求和加热温度要求,实现在加热面上的温度分布。
但是,目前PI电热膜的接头在使用时容易松动,导致加热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可以增强PI加热膜主体的防水、耐磨和耐电解质渗透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可以避免PI加热膜主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头脱落,影响PI加热膜主体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包括PI加热膜主体,PI加热膜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膜层,PI加热膜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膜层,PI加热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的表面固接有电热丝,电热丝的一侧固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固接有插头,PI加热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插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耐磨层,耐磨层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水层,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耐电解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弹簧了,避免插头在使用时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与外膜层的下表面相固接,便于固定耐磨层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电解质层的上表面与加热层的下表面相固接,便于固定耐电解质层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增强PI加热膜主体的耐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聚氨酯,增强PI加热膜主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电解质层的材质为溴化丁基,避免PI加热膜主体被电解质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便于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增强PI加热膜主体的耐磨性,避免PI加热膜主体在长时间使用后被磨坏,通过设置防水层,可以避免PI加热膜主体的内部进入水,而损坏,通过设置耐电解质层,可以避免锂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渗透而损坏PI加热膜主体;
2、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在使用时,当插头插入卡槽的内部时,限位板会受到卡槽的挤压,而向下运动,这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会带动限位板向上运动,在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下,即可固定限位板的位置,避免插头从卡槽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中电热丝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中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I加热膜主体;2、外膜层;3、内膜层;4、加热层;5、电热丝;6、导线;7、插头;8、辅助组件;81、耐磨层;82、防水层;83、耐电解质层;9、固定组件;91、安装槽;92、固定板;93、限位板;9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包括PI加热膜主体1,PI加热膜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膜层2,PI加热膜主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膜层3,PI加热膜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层4,加热层4的表面固接有电热丝5,电热丝5的一侧固接有导线6,导线6的另一端固接有插头7,PI加热膜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8,插头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9;
辅助组件8包括耐磨层81,耐磨层81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水层82,防水层82的下方设置有耐电解质层83。
如图4所示,固定组件9包括安装槽91,安装槽91的内部固接有固定板92,固定板9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93,限位板93的下表面设置有弹簧94。
如图3所示,耐磨层81的上表面与外膜层2的下表面相固接。
如图3所示,耐电解质层83的上表面与加热层4的下表面相固接。
如图3所示,耐磨层81的材质为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
如图3所示,防水层82的材质为聚氨酯。
如图3所示,耐电解质层83的材质为溴化丁基。
如图4所示,限位板93的下表面与固定板92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簧9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把插头7插入对应的卡槽中,当插头7位于卡槽的内部时,限位板93会受到卡槽的挤压,而向下运动,这时由于弹簧94的作用力,会带动限位板93向上运动,在两个相反的作用力下,即可固定限位板93的位置,避免插头7从卡槽中脱落,然后通过设置耐磨层81,可以增强PI加热膜主体1的耐磨性,避免PI加热膜主体1在长时间使用后被磨坏,延长了PI加热膜主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水层82,可以避免PI加热膜主体1的内部进入水,而损坏内部的加热层4,通过设置耐电解质层83,可以避免锂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渗透而损坏PI加热膜主体1,进一步延长了PI加热膜主体1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包括PI加热膜主体(1),PI加热膜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膜层(2),PI加热膜主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膜层(3),PI加热膜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层(4),加热层(4)的表面固接有电热丝(5),电热丝(5)的一侧固接有导线(6),导线(6)的另一端固接有插头(7),其特征在于,PI加热膜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组件(8),插头(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9);
所述辅助组件(8)包括耐磨层(81),耐磨层(81)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水层(82),防水层(82)的下方设置有耐电解质层(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安装槽(91),安装槽(91)的内部固接有固定板(92),固定板(9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93),限位板(93)的下表面设置有弹簧(9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81)的上表面与外膜层(2)的下表面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解质层(83)的上表面与加热层(4)的下表面相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81)的材质为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82)的材质为聚氨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解质层(83)的材质为溴化丁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3)的下表面与固定板(92)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弹簧(94)相连接。
CN202121845259.8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Active CN21557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259.8U CN215578740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259.8U CN215578740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8740U true CN21557874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5259.8U Active CN215578740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8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787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pi加热膜
CN11343742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
CN102779970A (zh) 一种高比功率聚锂电池多层正负极极耳输出连接器
CN209217086U (zh) 一种抗拉伸型锂离子电池隔膜结构
CN209880674U (zh) 一种高效的热传导电池模块散热支架
CN218414070U (zh) 一种散热型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缆
CN102623756A (zh) 薄膜复合材料双极电池及其双极板基体
CN202523794U (zh) 加强双极板及加强型锌溴电池
CN101719550A (zh)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集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302632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新能源电池
CN21048969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锂电池承装箱
CN210778699U (zh) 一种用于无人车的可拆卸电池组件
CN210733863U (zh) 一种停车位、充电汽车及基于低电压充电的充电系统
CN215266564U (zh) 一种带有保险装置的磷酸铁锂电池
CN210092220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负极结构
CN107195959A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模组
CN1595691A (zh) 多硫酸钠/溴储能电池的多孔碳基电极制备方法
CN218275004U (zh) 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
CN207282604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极柱
CN106953109B (zh) 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
CN219892278U (zh) 端盖组件及其电池
CN216288862U (zh) 极柱结构、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3459905U (zh) 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
CN102593483A (zh) 加强双极板的结构、制作方法及加强型锌溴电池
CN218215518U (zh) 一种高效新能源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