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4709U -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4709U
CN215564709U CN202122132663.7U CN202122132663U CN215564709U CN 215564709 U CN215564709 U CN 215564709U CN 202122132663 U CN202122132663 U CN 202122132663U CN 215564709 U CN215564709 U CN 215564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ey
building body
building
earthquake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26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国斌
彭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26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4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4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4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增层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包括原建筑体以及增层建筑体,原建筑体上安装有隔震支座,隔震支座上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多层支撑板,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圆弧钢板且圆弧钢板开口朝下,圆弧钢板顶部与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圆弧钢板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板滑动连接,增层建筑体物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本申请能够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增层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地少人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往往前期规划建造的房屋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因楼层预期不足而无法满足社会使用需要,而拆除后重新建造成本很高。由此,出现了对既有房屋加层进行改造的技术,它不仅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的良好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迅速改善人民居住条件, 加快城市改造,节约城市建设用地的良好社会效益。
但是由于我国是地震多发和震害严重的国家,地震时加层建筑物结构连接抗震性不好易导致大量破坏与倒塌,使主体承重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建筑增层改造过程中需要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包括原建筑体以及增层建筑体,所述原建筑体上安装有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上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层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圆弧钢板且圆弧钢板开口朝下,所述圆弧钢板顶部与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钢板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增层建筑体物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机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能量经原建筑体传递到隔震支座位置处时,由于隔震支座能够消耗大部分的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在隔震支座位置处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削弱后剩余的震动能量继续向减震机构传递,由于减震机构内安装有圆弧钢板,使圆弧钢板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以使震动强度能够被减震机构做进一步削弱,能够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震动能够传递到减震弹簧位置时,减震弹簧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使震动强度能够被进一步削弱,能够进一步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安装于增层建筑体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架同时与增层建筑体以及支撑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增层建筑体时,首先将增层建筑体支撑于减震机构顶部,然后将两个连接架分别安装于增层建筑体两侧,最后将增层建筑体与连接架以及支撑板与连接架进行固定,使增层建筑体物能够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上的侧板以及安装于底板与侧板之间的加固肋板,所述底板与减震机构中最顶层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与增层建筑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板与侧板之间安装有加固肋板,能够提高连接架的整体稳定性,使连接架能够更好地支撑增层建筑体。
可选的,所述侧板上安装有第一加固钢条,所述第一加固钢条插接于增层建筑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加固钢条插接于增层建筑体内,使第一加固钢条能够对增层建筑体起到进一步支撑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增层建筑体的整体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减震机构顶面安装有第二加固钢条,所述第二加固钢条插接于增层建筑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第二加固钢条,能够提到增层建筑体与减震机构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原建筑体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隔震支座底部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填充有阻尼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经原建筑体传递到隔震支座位置处时,由于设置有阻尼材料,使部分震动能够能够被阻尼材料进行吸收消耗,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的抗震性。
可选的,所述隔震支座与减震机构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震动能量传递到橡胶垫层位置时,由于橡胶垫层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得到进一步削弱,能够进一步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能量经原建筑体传递到隔震支座位置处时,由于隔震支座能够消耗大部分的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在隔震支座位置处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削弱后剩余的震动能量继续向减震机构传递,由于减震机构内安装有圆弧钢板,使圆弧钢板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以使震动强度能够被减震机构做进一步削弱,能够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2.当震动能够传递到减震弹簧位置时,减震弹簧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使震动强度能够被进一步削弱,能够进一步增强原建筑体与增层建筑体之间的抗震性;
3.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经原建筑体传递到隔震支座位置处时,由于设置有阻尼材料,使部分震动能够能够被阻尼材料进行吸收消耗,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的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震支座;2、减震机构;21、支撑板;211、滑槽;22、圆弧钢板;23、滑块;3、连接架;31、底板;32、侧板;33、加固肋板;4、减震弹簧;5、第一加固钢条;6、第二加固钢条;7、阻尼材料;8、橡胶垫层;100、原建筑体;101、安装槽;200、增层建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参照图1,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包括原建筑体100以及增层建筑体200,原建筑体100上安装有隔震支座1,隔震支座1上安装有用于吸收震动能量的减震机构2,增层建筑体200安装于减震机构2上。
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能量经原建筑体100传递到隔震支座1位置处时,由于隔震支座1能够消耗大部分的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在隔震支座1位置处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削弱后剩余的震动能量继续向减震机构2传递,减震机构2对剩余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使地震的震动强度能够被进一步削弱,能够增强原建筑体100与增层建筑体200之间的抗震性。
具体的,原建筑体100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轮廓大于隔震支座1外轮廓,使隔震支座1底部能够安装于安装槽101内,安装槽101内填充有阻尼材料7,且阻尼材料7为高阻尼橡胶材料。
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经原建筑体100传递到隔震支座1位置处时,由于设置有阻尼材料7,使部分震动能够能够被阻尼材料7进行吸收消耗,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的抗震性。
隔震支座1与减震机构2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层8。当震动能量传递到橡胶垫层8位置时,由于橡胶垫层8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吸收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被进一步削弱,能够进一步增强原建筑体100与增层建筑体200之间的抗震性。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减震机构2包括多层采用钢材制作而成的支撑板21,相邻两个支撑板21之间安装有多个圆弧钢板22,且圆弧钢板22的开口朝下。位于圆弧钢板22上方的支撑板21上竖直固定有多个螺柱,每个螺柱对应一个圆弧钢板22,且每个螺柱均穿过圆弧钢板22顶部与螺母进行螺纹连接,使圆弧钢板22顶部能够与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圆弧钢板22下方的支撑板21顶面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211,滑槽211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块23,圆弧钢板22底部两端均与相对应的滑块23相铰接,使圆弧钢板22底部能够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板21滑动连接,以使发生地震时圆弧钢板22能够跟随位于其上方支撑板21以及下方支撑板21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变形。
当发生地震时,由于圆弧钢板22能够跟随位于其上方支撑板21以及下方支撑板21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变形,使圆弧钢板22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以使减震机构2能够对震动强度做进一步削弱,能够增强原建筑体100与增层建筑体200之间的抗震性。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支撑板21之间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4,且每个减震弹簧4两端均通过焊接方式与位于其上下两侧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当震动能够传递到减震弹簧4位置时,减震弹簧4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使震动强度能够被进一步削弱,能够进一步增强原建筑体100与增层建筑体200之间的抗震性
减震机构2顶面安装有用于连接增层建筑体200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架3,当增城建筑体支撑于减震机构2后,两个连接架3分别安装于增城建筑体两侧。每个连接架3均包括底板31、侧板32以及加固肋板33;其中,底板31与减震机构2中最顶层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侧板32竖直固定于底板31上,且侧板32贴靠于增层建筑体200侧面后与增层建筑体200进行固定。
在固定增层建筑体200时,首先将增层建筑体200支撑于减震机构2顶部,然后将两个连接架3分别安装于增层建筑体200两侧,最后将增层建筑体200与连接架3以及支撑板21与连接架3进行固定,使增层建筑体200物能够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机构2固定连接,能够提高连接架3的整体稳定性。
每个侧板32朝向增层建筑体200一侧均安装有第一加固钢条5,增层建筑体200在与每个第一加固钢条5相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接孔,且每个插接孔均与第一加固钢条5相插接适配,使每个第一加固钢条5远离侧板32一端均插接固定于相对应的插接孔内,使第一加固钢条5能够对增层建筑体200起到进一步支撑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增层建筑体200的整体稳定性。
减震机构2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加固钢条6,每个加固钢条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与减震机构2中最顶层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每个加固钢条的顶部均插接固定于增层建筑体200内,能够提到增层建筑体200与减震机构2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发生地震且地震的震动能量经原建筑体100传递到隔震支座1位置处时,由于隔震支座1能够消耗大部分的震动能量,使震动强度能够在隔震支座1位置处得到大幅度的削弱。削弱后剩余的震动能量继续向减震机构2传递,由于减震机构2内安装有圆弧钢板22,使圆弧钢板22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以使震动强度能够被减震机构2做进一步削弱,能够增强原建筑体100与增层建筑体200之间的抗震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包括原建筑体(100)以及增层建筑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建筑体(100)上安装有隔震支座(1),所述隔震支座(1)上安装有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多层支撑板(21),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安装有圆弧钢板(22)且圆弧钢板(22)开口朝下,所述圆弧钢板(22)顶部与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钢板(22)底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板(21)滑动连接,所述增层建筑体(200)物通过连接件与减震机构(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架(3),两个所述连接架(3)分别安装于增层建筑体(200)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架(3)同时与增层建筑体(200)以及支撑板(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包括底板(31)、安装于底板(31)上的侧板(32)以及安装于底板(31)与侧板(32)之间的加固肋板(33),所述底板(31)与减震机构(2)中最顶层的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侧板(32)与增层建筑体(20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上安装有第一加固钢条(5),所述第一加固钢条(5)插接于增层建筑体(2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顶面安装有第二加固钢条(6),所述第二加固钢条(6)插接于增层建筑体(20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建筑体(100)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01),所述隔震支座(1)底部安装于安装槽(101)内,所述安装槽(101)内填充有阻尼材料(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1)与减震机构(2)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层(8)。
CN202122132663.7U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Active CN215564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2663.7U CN215564709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2663.7U CN215564709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4709U true CN21556470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4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2663.7U Active CN215564709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4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8686B (zh) 非线性阻尼辐减隔震支座
CN215564709U (zh) 一种建筑增层抗震改造装置
CN114439123A (zh) 一种竖向抗拉的滑移隔震装置
CN213926795U (zh) 一种建筑结构缝构造
CN213203769U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撑结构
CN210561690U (zh) 一种桥梁抗震稳定装置
CN2197729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底部加固装置
CN110593088A (zh) 一种隔音消震性能良好的公路桥梁支座
CN203238538U (zh) 扁弹簧板式橡胶伸缩缝
CN216379978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钢通廊与建筑物连接的滑动支座
CN212533702U (zh) 一种隔震桥梁支架
CN211597167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CN21411707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4245309U (zh) 一种嵌入式桥梁抗震挡块
CN110761338B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212153474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0886908U (zh) 一种高架桥支座减震隔震装置
CN211947928U (zh) 一种隔音消震性能良好的公路桥梁支座
CN211200051U (zh) 一种桥梁支座
CN208917669U (zh) 一种桥梁耗能减震连接装置
CN203346787U (zh) 扁弹簧钢板伸缩缝
CN203160759U (zh) 用于提高火电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支承式煤斗减震结构
CN217461019U (zh) 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
CN220225772U (zh) 一种住宅建筑物用减震器
CN215925726U (zh) 一种抗震型桥梁整体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