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3250U -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3250U
CN215563250U CN202122020017.1U CN202122020017U CN215563250U CN 215563250 U CN215563250 U CN 215563250U CN 202122020017 U CN202122020017 U CN 202122020017U CN 215563250 U CN215563250 U CN 215563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liquid level
pump station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00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棚兰
汤军
曹问峰
庞晶津
严明
赵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Municipal Pipe Network Co ltd
Yangzhou City Control Drainage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Municipal Pipe Network Co ltd
Yangzhou City Control Drainage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Municipal Pipe Network Co ltd, Yangzhou City Control Drainage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Municipal Pipe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00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3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3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3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含有进水口的筒体、动力件、第一排气管和具有空腔的浮筒,第一排气管竖直安装在筒体内;第一排气管的顶端与动力件连接,第一排气管的底端通过软管与浮筒连接;浮筒的筒壁上部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依次经浮筒的空腔和软管与第一排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动力件提供吸力,浮筒通过软管与第一排气管连接,筒体内液面高度变化,浮筒由于浮力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浮筒上部的进气孔位于液面上方,无论液面高低,都能够将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排出筒体,保证泵站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一体化预制泵站在输送污水和工业废水时,由于水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筒体上部空间积累了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现有泵站一般采取在筒体顶部设置自然通风口,筒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通风口向外释放,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自然通风效果差,不能充分保证筒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向外挥发,尤其是密度较大的有毒有害气体下沉在筒体内的液面上,不易通过自然通风排出筒体。
2.如果通风管的入口设置过高或液面较低时,则无法排除下沉在液面上的密度较大的有毒有害气体。
3.如果通风管的入口设置过低,则聚集在筒体顶部的密度较小的有毒有害气体无法排出筒体;当筒体内液面升高时,液体会淹没通风管的入口,这样的话,无论是密度较大的有毒有害气体,还是密度较小的有毒有害气体均无法排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排气功能不受液面高度变化,无论是密度较小或密度较大的有毒有害气体均能被抽出筒体,保证泵站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含有进水口的筒体、动力件、第一排气管和具有空腔的浮筒,所述第一排气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顶端与所述动力件连接,第一排气管的底端通过软管与所述浮筒连接;所述浮筒的上部筒壁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依次经浮筒的空腔和软管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二排气管的顶端与所述动力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底端与所述筒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气管同轴套设在第一排气管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管壁与第二排气管的管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件为抽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水泵和排水管,所述水泵设置在筒体内,所述水泵与排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水泵和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筒体内,所述控制器位于筒体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进水口设有格栅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当液面高度明显变化时,均可抽除液面上方不同密度的有毒有害气体,保证泵站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与第一排气管的顶端连接,提供吸力,将筒体内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从浮筒的进气孔吸入,经浮筒的空腔和软管进入第一排气管中,第一排气管内的气体由下向上移动,从第一排气管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浮筒通过软管与第一排气管连接,筒体内液面高度变化时,浮筒由于浮力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浮筒上部的进气孔位于液面上方,无论液面高低,都能够将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排出筒体,保证泵站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筒体1、排水管2、控制器3、动力件4、第一排气管5、第二排气管6、格栅件7、软管8、浮筒9、进气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含有进水口的筒体1、动力件4、第一排气管5和具有空腔的浮筒9,第一排气管5竖直安装在筒体1内。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与动力件4连接,第一排气管5的底端通过软管8与浮筒9连接。浮筒9的上部筒壁设有进气孔91,进气孔91依次经浮筒9的空腔和软管8与第一排气管5连通。
其中,保证浮筒9的筒壁上部的进气孔91、浮筒9的空腔、软管8和第一排气管5形成通路,第一排气管5与软管8之间以及软管8与浮筒9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排气管5与软管8之间,可以将软管8套装在第一排气管5底端。还可以在软管8外加上紧固件,对软管8和第一排气管5之间进行加固。又例如,浮筒9与软管8之间,可以将软管8插入浮筒9空腔中。还可以在软管8和浮筒9空腔内壁之间设置防水粘接剂进行加固。软管8与浮筒9还有很多连接方式,例如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卡箍连接等等。
为实现液面高度变化时,进气孔91始终在液面上方,可以设计多种结构的浮筒9。例如,结构1:浮筒9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采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成,浮筒上部的材料密度小于下部的材料密度,使得浮筒的重心位于下部,软管8对浮筒9的牵引力小,不会使得浮筒9翻转;结构2:浮筒9的上部和下部的壁厚不同,浮筒上部的壁厚小于浮筒下部的壁厚,同样使得浮筒的重心位于下部;结构3:浮筒底部设置配重;结构4:只要保证密封性能,将软管8连接在浮筒的底部,且软管和浮筒的连接处设置配重;结构5:浮筒是扁鼓状的或长方体状。上述5种浮筒结构,随着液面高度变化,浮筒都不会发生翻转,保证进气孔91始终在液面上方,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能够顺利地进入排气孔排出筒体。
上述实施例中,动力件4与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连接,提供吸力,将筒体1内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从浮筒9的进气孔91吸入,依次经浮筒9的空腔和软管8进入第一排气管5中,第一排气管5内的气体由下向上移动,从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1。浮筒9通过软管8与第一排气管5连接,筒体1内液面高度变化,浮筒9由于浮力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浮筒上部的进气孔91位于液面上方,能够将液面上方的有害气体排出筒体,保证泵站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
考虑到筒体1内液位较低时,浮筒9的进气孔91距离筒体顶端的距离较大,漂浮在筒体1顶部的密度较小的有害气体很难被浮筒9的进气孔91吸入而经第一排气管5排出筒体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还包括第二排气管6,第二排气管6竖直安装在筒体1内,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与动力件4连接。动力件4为第二排气管6提供动力,第二排气管6抽取筒体1上部密度较小的有害气体,第一排气管5抽取液面上方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第一排气管5与第二排气管6共同抽吸,可充分排除筒体1内的有害气体。
优选的,第二排气管6的底端与筒体1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50mm。第二排气管6的底端开口与筒体1顶部距离小,在动力件4的驱动下,便于抽吸排出位于筒体1顶部的密度较小的有害气体。
如图1所示,第二排气管6和第一排气管5可分开设置,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和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均与动力件4连接。为使结构紧凑,优选的,如图2所示,第二排气管6同轴套设在第一排气管5上。第一排气管5的管壁与第二排气管6的管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筒体1内位于液面上方的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被浮筒9的进气孔91吸入,经浮筒9的空腔和软管8进入第一排气管5,从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1。筒体1内位于筒体1上部的密度较小的有害气体被第二排气管6的底端开口吸入,进入第二排气管6与第一排气管5之间的气流通道中,从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1。
优选的,动力件4为抽风机。抽风机推动筒体1内外空气对流,将筒体1外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且转变为由下向上的垂直的空气流动,为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提供吸力,使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内的气体由下向上移动排出筒体1。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水泵和排水管2,水泵设置在筒体1内,水泵与排水管2连接,水泵开启将筒体1内的水抽取经排水管2排出筒体1。还包括控制器3和液位传感器,控制器3分别与水泵和液位传感器连接。液位传感器位于筒体1内,用于测量筒体1内的液位高度并传送给控制器3。控制器3位于筒体1的上方,用于接收液位高度信号,如果液位高度高于水泵的开机液位,发送开启信号给水泵,如果液位高度低于水泵的停机液位,发送停机信号给水泵。其中,控制器3可采用LSK-1JR控制柜,液位传感器可采用杭州米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IK-ZP超声波液位计。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当液位高度高于水泵的开机液位时,发送开启信号给水泵,当液位高度低于水泵的停机液位时,发送停机信号给水泵,无论泵站处于何种状态,均可保证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的通风功能的自动实现。
优选的,筒体1的进水口设有格栅件7。栅格件7用于阻断来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进入筒体1内而影响水泵的安全运行。
上述实施例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工作过程如下:安装在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顶端的抽风机4运转,使得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开口形成局部真空,从而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的上下两端形成压差,第一排气管5和第二排气管6内的气体由下向上移动排出筒体1。浮筒9通过软管8与第一排气管5的底端连接,浮筒9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浮筒9上部的进气孔91始终位于液面上方。筒体1内位于液面上方的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被浮筒9的进气孔91吸入,依次经浮筒9的空腔和软管8进入第一排气管5,从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1。筒体1内位于上部的密度较小的有害气体被第二排气管6的底端开口吸入,进入第二排气管6与第一排气管5之间的气流通道中,或进入第二排气管6内,从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开口排出筒体1。由于空气的流动,筒体1内的气体不断被抽出稀释,从而保证筒体1内部的有毒有害气体不断被抽出,提高筒体1内换气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进水口的筒体(1)、动力件(4)、第一排气管(5)和具有空腔的浮筒(9),所述第一排气管(5)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所述第一排气管(5)的顶端与所述动力件(4)连接,第一排气管(5)的底端通过软管(8)与所述浮筒(9)连接;所述浮筒(9)的上部筒壁设有进气孔(91),所述进气孔(91)依次经浮筒(9)的空腔和软管(8)与所述第一排气管(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气管(6),所述第二排气管(6)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所述第二排气管(6)的顶端与所述动力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6)的底端与所述筒体(1)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6)同轴套设在第一排气管(5)上;所述第一排气管(5)的管壁与第二排气管(6)的管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为抽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和排水管(2),所述水泵设置在筒体(1)内,所述水泵与排水管(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3)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水泵和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筒体(1)内,所述控制器(3)位于筒体(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进水口设有格栅件(7)。
CN202122020017.1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Active CN215563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017.1U CN21556325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017.1U CN21556325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3250U true CN215563250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4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0017.1U Active CN215563250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3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63250U (zh) 一种具有良好排气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9024260U (zh) 消泡分离器
CN212102176U (zh) 一种曝气池泡沫收集器
CN110409589B (zh) 一种无泵站抗堵射流真空排水系统
CN107352613A (zh) 一种密封式溶气气浮机
CN102954252A (zh) 放水器
CN208777404U (zh) 一种防臭马桶
CN209521848U (zh) 一种船用全深度真空污水收集隐蔽排放系统
CN207158833U (zh) 一种密封式溶气气浮机
CN214329153U (zh) 一种真空收集排放装置
CN212315705U (zh) 滗水式潮汐流造流器
CN210216607U (zh) 实验室废水收集排放装置
CN212835837U (zh) 一种雨水调蓄池的排水系统及调蓄池系统
CN200967754Y (zh) 一种新型污水池除臭装置
KR20010019491A (ko) 수면에 유출된 기름 수거장치
CN210065255U (zh) 一种冬天防堵塞放油管的排油装置
CN210934117U (zh) 一种汽液分离回收装置
JP4255185B2 (ja) 浮遊物回収装置
CN208235671U (zh) 一种污水真空收集装置
CN203222850U (zh) 防污染密闭水箱
CN206457916U (zh) 排水防臭汇集器
CN207469382U (zh) 抽水马桶冲水管负压排臭系统
CN212317092U (zh) 一种污水罐通风式真空井
CN106178961B (zh) 超滤膜设备清洗装置
CN21915656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