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3704U -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3704U
CN215553704U CN202120911288.3U CN202120911288U CN215553704U CN 215553704 U CN215553704 U CN 215553704U CN 202120911288 U CN202120911288 U CN 202120911288U CN 215553704 U CN215553704 U CN 21555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mounting plate
cushion mounting
electric vehicl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12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萼辉
章建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dea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dea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dea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dea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12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该电动车坐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后坐垫安装板的前端与坐垫底板转动连接,以使后坐垫安装板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坐垫底板和后坐垫安装板,支撑组件具有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处于撑开状态以支撑后坐垫安装板,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处于折叠状态,锁紧组件用于将后坐垫安装板锁紧于坐垫底板。该电动车坐垫,后坐垫安装板能用做后坐垫或靠垫,后坐垫安装板用做靠垫时,后坐垫安装板沿车身的前后方向紧靠于前坐垫的后端,能支撑驾驶者的背部,使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好,安全性高,空间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对于坐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的两轮电动车而言,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后坐垫向后翻转90°,以将后坐垫转换为靠垫,但现有技术中的后坐垫翻转90°转换为靠垫后,靠垫与前坐垫之间的间距大,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无法使用靠垫,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差,且现有技术中的靠垫的支撑性能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靠垫与前坐垫之间的间距大,且靠垫的支撑性能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坐垫,其包括:坐垫底板、后坐垫安装板、支撑组件和锁紧组件;
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的前端与所述坐垫底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后坐垫安装板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和所述后坐垫安装板,所述支撑组件具有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
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所述撑开状态以支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后坐垫安装板锁紧于所述坐垫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坐垫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限位面,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杆抵紧于所述第一限位面。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杆,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的前端,沿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扣和锁紧件,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锁扣固设于所述后坐垫安装板的后端,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坐垫底板的后端,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锁紧件锁紧于所述锁扣。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包括弹簧、销柱和拉环,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销柱,所述拉环固定连接于所述销柱,所述坐垫底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销柱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位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销柱和所述容纳槽的侧壁。
作为优选,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容纳槽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所述销柱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能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面或所述第三限位面。
作为优选,所述销柱具有导向面。
作为优选,所述坐垫底板上设有凹槽,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的个数为多个,沿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多个所述连接组件间隔设置。
一种电动车,其包括上述的电动车坐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该电动车坐垫包括坐垫底板、后坐垫安装板、支撑组件和锁紧组件;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后坐垫安装板的前端与坐垫底板转动连接,以使后坐垫安装板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坐垫底板和后坐垫安装板,支撑组件具有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处于撑开状态以支撑后坐垫安装板,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处于折叠状态,锁紧组件用于将后坐垫安装板锁紧于坐垫底板。该电动车坐垫,通过设置后坐垫安装板的前端与坐垫底板转动连接,以使后坐垫安装板能相对坐垫底板到达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后坐垫安装板用做靠垫,且靠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紧靠于前坐垫的后端,以便于支撑驾驶者的背部,提升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此时,支撑组件处于撑开状态,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坐垫底板和后坐垫安装板,以保证后坐垫安装板能够有效支撑驾驶者的背部,提高后坐垫安装板用做后坐垫的使用安全性;当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后坐垫安装板用做后坐垫,此时,支撑组件处于折叠状态,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锁紧组件将后坐垫安装板锁紧于坐垫底板,以提高后坐垫安装板用做后坐垫时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后坐垫安装板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后坐垫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坐垫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在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
1、坐垫底板;11、容纳槽;111、第二限位面;112、第三限位面;12、凹槽;
2、后坐垫安装板;21、第一通孔;
3、支撑组件;31、第一支撑座;32、第二支撑座;33、第一支撑杆;331、第一限位面;34、第二支撑杆;
41、连接板;411、第二通孔;42、连杆;
51、锁扣;52、锁紧件;521、弹簧;522、销柱;5221、凸块;5222、导向面;523、拉环;
6、前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如图1-4所示,该电动车坐垫包括坐垫底板1、后坐垫安装板2、支撑组件3和锁紧组件;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后坐垫安装板2的前端与坐垫底板1转动连接,以使后坐垫安装板2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支撑组件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坐垫底板1和后坐垫安装板2,支撑组件3具有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3处于撑开状态以支撑后坐垫安装板2,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3处于折叠状态,锁紧组件用于将后坐垫安装板2锁紧于坐垫底板1。该电动车坐垫,通过设置后坐垫安装板2的前端与坐垫底板1转动连接,以使后坐垫安装板2能相对坐垫底板1到达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靠垫,且靠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紧靠于前坐垫6的后端,以便于支撑驾驶者的背部,提升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此时,支撑组件3处于撑开状态,支撑组件3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坐垫底板1和后坐垫安装板2,以保证后坐垫安装板2能够有效支撑驾驶者的背部,提高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后坐垫的使用安全性;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后坐垫,此时,支撑组件3处于折叠状态,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锁紧组件将后坐垫安装板2锁紧于坐垫底板1,以提高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后坐垫时的使用舒适性。
其中,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后坐垫安装板2的后坐垫本体。优选地,后坐垫本体卡接于后坐垫安装板2,后坐垫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以进一步提高该电动车坐垫的使用舒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后坐垫本体螺接于后坐垫安装板2,或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可选地,如图1-4所示,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座31、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第一支撑座31固定连接于坐垫底板1,第二支撑座32固定连接于后坐垫安装板2,第一支撑杆3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31和第二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杆33设有第一限位面331,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支撑杆34抵紧于第一限位面331。以实现支撑组件3具有撑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面331,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支撑组件3处于撑开状态,第二支撑杆34抵紧于第一限位面331,以使支撑组件3有效支撑后坐垫安装板2,保证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靠垫的支撑性能。
其中,第一支撑座31螺接于坐垫底板1,第二支撑座32,螺接于后坐垫安装板2。便于对支撑组件3的装配、拆卸和后期维护。
可选地,如图1-3、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41和连杆42,连接板41固定连接于坐垫底板1的前端,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后坐垫安装板2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连接板41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二通孔411,连杆4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1、两个第二通孔411和另一个第一通孔21。以实现将后坐垫安装板2转动连接于坐垫底板1的前端,以使坐垫底板1能到达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具体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母,连杆42的端部的外周面设有螺纹,连杆4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1、两个第二通孔411和另一个第一通孔21,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连接板41螺接于坐垫底板1。
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连接组件还包括销,连杆42的端部设有第三通孔,连杆4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1、两个第二通孔411和另一个第一通孔21,再将销插接于第三通孔。
可选地,连接组件的个数为多个,沿车身的左右方向,多个连接组件间隔设置。优选地,连接组件的个数为两个,沿车身的左右方向,两个连接组件间隔设置,且两个连接组件分别靠近于车身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锁紧组件包括锁扣51和锁紧件5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锁扣51固设于后坐垫安装板2的后端,锁紧件52设置于坐垫底板1的后端,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锁紧件52锁紧于锁扣51。以实现将后坐垫安装板2锁紧于坐垫底板1,以提高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后坐垫时的使用舒适性;同时,当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后坐垫时,锁紧件52锁紧于锁扣51,能够减小后坐垫安装板2的振动。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将后坐垫安装板2用做靠垫时,锁紧件52与锁扣51解锁,以便于将后坐垫安装板2转动到达第一极限位置。
可选地,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锁紧件52包括弹簧521、销柱522和拉环523,弹簧521套设于销柱522,拉环523固定连接于销柱522,坐垫底板1上设有容纳槽11,销柱52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位于容纳槽11,弹簧521的两端分别抵紧于销柱522和容纳槽11的侧壁。拉动拉环523使销柱52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向后移动,转动后坐垫安装板2到达第二极限位置,后坐垫安装板2上的锁扣51同时到达第二极限位置,再松开拉环523,弹簧521的恢复力带动销柱52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向前移动,销柱522穿过锁扣51,以实现将后坐垫安装板2锁紧于坐垫底板1;再次拉动拉环523,使销柱52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向后移动,销柱522远离锁扣51,以实现将后坐垫安装板2解锁于坐垫底板1。
可选地,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容纳槽11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限位面111和第三限位面112,销柱522凸设有凸块5221,凸块5221能抵接于第二限位面111或第三限位面112。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面111和第三限位面112,以限定销柱522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范围。由于弹簧521的两端分别抵紧于销柱522和容纳槽11的侧壁,可以理解的是,仅当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向后拉环523时,销柱522的凸块5221远离第二限位面111,且能抵接于第三限位面112;当松开拉环523后,销柱522的凸块5221始终抵接于第二限位面11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簧521的两端分别抵紧于销柱522和容纳槽11的侧壁,故此时销柱522的凸块5221抵紧于第二限位面111。
可选地,如图7所示,销柱522具有导向面5222。导向面5222为斜面,用于引导锁扣51锁紧于锁紧件52,以便于锁扣51锁紧于锁紧件52。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坐垫底板1上设有凹槽12,当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位于凹槽12。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2用于容置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以保证后坐垫安装板2能有效到达第二极限位置,同时能够提高后坐垫安装板2的空间利用率高。
一种电动车,其包括上述的电动车坐垫。
该电动车坐垫也可用于摩托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底板(1)、后坐垫安装板(2)、支撑组件(3)和锁紧组件;
沿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的前端与所述坐垫底板(1)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支撑组件(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1)和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折叠状态和撑开状态;
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所述撑开状态以支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支撑组件(3)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锁紧于所述坐垫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座(31)、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4),所述第一支撑座(31)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1),所述第二支撑座(32)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所述第一支撑杆(3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4),所述第二支撑杆(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2),所述第一支撑杆(33)设有第一限位面(331),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杆(34)抵紧于所述第一限位面(3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41)和连杆(42),所述连接板(41)固定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1)的前端,沿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所述连接板(41)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二通孔(411),所述连杆(4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两个所述第二通孔(411)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通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扣(51)和锁紧件(52),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锁扣(51)固设于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的后端,所述锁紧件(52)设置于所述坐垫底板(1)的后端,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锁紧件(52)锁紧于所述锁扣(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2)包括弹簧(521)、销柱(522)和拉环(523),所述弹簧(521)套设于所述销柱(522),所述拉环(523)固定连接于所述销柱(522),所述坐垫底板(1)上设有容纳槽(11),所述销柱(522)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滑动位于所述容纳槽(11),所述弹簧(521)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销柱(522)和所述容纳槽(11)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所述容纳槽(11)具有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限位面(111)和第三限位面(112),所述销柱(522)凸设有凸块(5221),所述凸块(5221)能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面(111)或所述第三限位面(1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522)具有导向面(522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底板(1)上设有凹槽(12),当所述后坐垫安装板(2)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杆(3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4)位于所述凹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个数为多个,沿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多个所述连接组件间隔设置。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坐垫。
CN202120911288.3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Active CN21555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288.3U CN2155537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288.3U CN2155537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3704U true CN215553704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1288.3U Active CN2155537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7644U (zh) 汽车座椅调角器与地板锁的一键解锁机构
CN2925443Y (zh) 避震型轮椅
CN215553704U (zh) 一种电动车坐垫及电动车
CN110159107B (zh) 一种汽车前罩锁拉索配合的防脱结构
CN201065133Y (zh) 婴儿车
CN211844592U (zh) 一种可换向的童车座架结构
CN211893502U (zh) 电动车电瓶安装结构
CN210063215U (zh) 电动车儿童座椅
CN102991383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多功能汽车座椅调节手柄
CN113044098B (zh) 单车座椅二合一婴儿推车
CN210478476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加装后背小桌板组件
CN207535752U (zh) 一种新型乘客座椅地板锁
CN203995801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折锁止机构
CN216861578U (zh) 一种儿童拖车
CN2031724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锁止结构
CN215436706U (zh) 一种翻转靠背及摩托车
CN207725259U (zh) 一种乘客座椅地板锁总成
CN107696924B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13047774U (zh) 轮椅扶手翻转固定机构
CN108202651A (zh) 汽车座椅用靠背把手装置
CN212921780U (zh) 一种电动车靠背坐垫总成
CN203473059U (zh) 一种便于锁定的自行车
CN215663060U (zh) 一种座椅座垫翻转锁止结构
CN212555710U (zh) 一种快插式拖车钩
CN213973698U (zh) 具有前后脚联动解锁功能的汽车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