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2519U -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2519U
CN215552519U CN202120938818.3U CN202120938818U CN215552519U CN 215552519 U CN215552519 U CN 215552519U CN 202120938818 U CN202120938818 U CN 202120938818U CN 215552519 U CN215552519 U CN 215552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input shaft
slotted hole
bearing
sp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88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成宇
任晓华
王川
廖根旺
朱国胜
陈绍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88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2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2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包括输入轴和电机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有一槽孔,所述电机轴通过插装于所述槽孔中进行连接,所述输入轴包括靠近所述电机轴的第一槽孔部、远离所述电机轴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孔部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槽孔部,所述电机轴包括靠近所述输入轴的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入轴的第二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槽孔部通过间隙配合安装,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槽孔部通过花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系总成结构能够提高两轴之间的定位精准度,且花键的使用寿命长,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节能和环保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混合动力兼顾了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国内外汽车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青睐,对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研究开发也成为热点。当前混合动力系统一般有电动机和发动机等多个动力源,电机在混动、纯电动、增程、减速滑行等模式下提供动力、发电、制动等,在上述过程中,电机轴花键处受到频繁冲击,为了适应电机轴花键处的频繁冲击,要求电机轴花键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使花键受力均匀,不会因偏载造成异常磨损甚至失效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进口拉齿设备、热处理后的精磨来提高花键精度等级,同时要求提高壳体轴承孔的同轴度精度等级来保证花键的定位精度。通过采用进口拉齿设备加工电机轴外花键,热处理后精磨处理,保证精度等级5级,壳体轴承位同轴度精度等级5级。这种方式需要对热处理前后的加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成本势必也会增加。因此如何通过简化工艺流程和优化结构,设计一个电机轴花键高定位精度方案,是我们改进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针对现有的电机轴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布局紧凑、成本更低的电机轴轴系结构,提高了花键的定位精度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包括输入轴和电机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有槽孔,所述电机轴的一部分插装于所述槽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包括靠近所述电机轴的第一槽孔部、远离所述电机轴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孔部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槽孔部,所述电机轴包括靠近所述输入轴的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入轴的第二延伸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槽孔部之间设有阻尼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槽孔部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孔部的内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槽孔部的内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槽孔部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阻尼圈与所述第二槽孔部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环设有凹槽,所述阻尼圈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花键,所述第一槽孔部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花键相契合的内花键。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圈为氟橡胶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以及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嵌套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远离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嵌套在所述第一槽孔部上靠近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轴承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远离所述输入轴的一端,所述第四轴承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靠近所述输入轴的一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通过电机轴的第一连接部与输入轴的第二槽孔部的间隙配,电机轴的第二连接部与输入轴的第一槽孔部间花键连接,并在第一连接部上增设阻尼圈,消除了两轴间的间隙,有效提高了电机轴花键定位的精度,降低了轴向抖动,且阻尼圈的存在还降低了内花键与外花键间的冲击,从而提高了花键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通过进口拉齿设备加工或热处理后精磨花键来提高其定位精度,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轴和输入轴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输入轴;20-电机轴;11-槽孔;111-第一槽孔部;112-第二槽孔部;12-第一延伸部;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21-第一连接部;211-凹槽;22-第二延伸部;23-第二连接部;24-第三轴承;25-第四轴承;30-阻尼圈;40-外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包括输入轴10和电机轴20,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有一槽孔11,所述电机轴20的一端插装于所述槽孔11中,与所述输入轴10连接。
具体地,所述输入轴10包括靠近所述电机轴20的第一槽孔部111、远离所述电机轴20的第一延伸部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孔部111及所述第一延伸部12的第二槽孔部112,所述第二槽孔部11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槽孔部111的孔径;所述电机轴20包括靠近所述输入轴10的第一连接部21、远离所述输入轴的第二延伸部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及所述第二延伸部22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直径。请参图3,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通过间隙配合安装,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槽孔部111通过花键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外壁环设有凹槽211,在所述凹槽211内安装有阻尼圈30(请参图4),所述阻尼圈30接触所述第二槽孔部112的内壁,可以消除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之间的间隙,提高定位精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阻尼圈30为氟橡胶材质,由于氟橡胶具有稳定性、耐高温性、耐老化性等特征,因此,更有效地增加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电机轴20之间的阻尼,在多模式切换过程中,可以缓冲花键之间冲击力,从而提高花键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外表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外花键40,所述第一槽孔部11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花键40相契合的内花键。由于阻尼圈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与所述外花键40的位置相邻,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槽孔部111之间的动平衡稳定性,降低了轴向抖动,进而提高了花键的定位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花键40的精度等级只需为6级就可以使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电机轴20之间达到精准的定位效果。并且在不同模式切换下,所述阻尼圈30的存在还降低了花键间的冲击,从而提高了花键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输入轴10和所述电机轴20上还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24以及第四轴承25,所述第一轴承13嵌套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2上远离所述电机轴20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4嵌套在所述第一槽孔部111的靠近所述电机轴20的一端,所述第三轴承24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的远离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所述第四轴承25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的靠近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轴承的存在进一步保证了所述输入轴10与所述电机轴20之间的定位效果。
经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通过电机轴的第一连接部与输入轴的第二槽孔部的间隙配合,电机轴的第二连接部与输入轴的第一槽孔部间花键连接,并在第一连接部上增设阻尼圈,消除了两轴间的间隙,有效提高了电机轴花键的定位精度,降低了轴向抖动,且阻尼圈的存在还降低了内花键与外花键间的冲击,提高了花键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轴系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通过进口拉齿设备加工或热处理后精磨花键来提高其定位精度,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包括输入轴(10)和电机轴(20),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设有槽孔(11),所述电机轴(20)的一部分插装于所述槽孔(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0)包括靠近所述电机轴(20)的第一槽孔部(111)、远离所述电机轴(20)的第一延伸部(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孔部(111)及所述第一延伸部(12)的第二槽孔部(112),所述电机轴(20)包括靠近所述输入轴(10)的第一连接部(21)、远离所述输入轴(10)的第二延伸部(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及所述第二延伸部(22)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之间设有阻尼圈(30),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与所述第一槽孔部(111)通过花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的内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槽孔部(111)的内孔孔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阻尼圈(30)与所述第二槽孔部(112)的内壁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外壁环设有凹槽(211),所述阻尼圈(30)位于所述凹槽(211)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外表面设有外花键(40),所述第一槽孔部(11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花键(40)相契合的内花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圈(30)为氟橡胶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24)以及第四轴承(25),所述第一轴承(13)嵌套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2)上远离所述电机轴(20)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4)嵌套在所述第一槽孔部(111)上靠近所述电机轴(20)的一端,所述第三轴承(24)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上远离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所述第四轴承(25)嵌套在所述第二延伸部(22)上靠近所述输入轴(10)的一端。
CN202120938818.3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Active CN215552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818.3U CN2155525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818.3U CN2155525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2519U true CN21555251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8818.3U Active CN21555251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2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700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5683502A (zh) 旋转体以及该旋转体的制造方法
CN106089791A (zh) 一种采用箔片动压空气轴承支承的汽车净化泵模块
CN110091700A (zh) 减速器、驱动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01167264Y (zh) 永磁悬浮电主轴
CN2765373Y (zh) 组合轴承磁悬浮电动机/电主轴
CN104989461A (zh) 全浮动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
CN215552519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机轴轴系结构
CN202334080U (zh) 一种隔爆型电动机
CN10235815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集成结构
CN204827541U (zh) 全浮动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
CN101702544B (zh) 可倾瓦轴承内置式电机
CN202343961U (zh) 一种车床电主轴
CN101758456A (zh) 立式动静压电主轴
CN102954106A (zh) 一种整体式半浮动轴承及包括该轴承的涡轮增压器
CN201663508U (zh) 一种高速精密电主轴
CN105909378B (zh) 增程式电混发电机与发动机曲轴联接装置
CN210297420U (zh) 一种倍捻机用磁悬浮电机轴承
CN218094121U (zh) 一种三轴承支撑的减速器轴和电机转子轴结构
CN201563017U (zh) 可倾瓦轴承内置式电机
CN201609868U (zh) 立式动静压电主轴
CN203223482U (zh) 一种带座外球面球轴承
CN204961775U (zh) 轴承板
CN219893091U (zh) 电动车的电驱动装置
CN208457154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减速器总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