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46695U - 一种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46695U
CN215546695U CN202120662544.XU CN202120662544U CN215546695U CN 215546695 U CN215546695 U CN 215546695U CN 202120662544 U CN202120662544 U CN 202120662544U CN 215546695 U CN215546695 U CN 215546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ase
rotation
suppor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25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俊
黄桂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xinh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xinh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xinh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xinhong Hardware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25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46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46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46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台。转台包括基座、第一转动组件以及第二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固定在基座上,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能够相对基座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旋转座,第二转动组件固定在旋转座上,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旋转座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固定台,且固定台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中,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由于旋转座能够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同时带动固定台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且固定台能够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使得该转台自由度较高,待加工工件固定后可以多个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满足现在各种工件的加工需求,还可以减少对待加工工件的多次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台。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转台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固定,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加工。现如今,随着工件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工件的加工要求越来越高,对转台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特殊形状的工件。
然而,现有数控机床的转台一般是固定的或者是转动的,在进行机加工时,待加工工件加工的角度通常会受到限制、自由度不够,造成待加工工件的某些部位加工不到,满足不了现在工件的加工需求,加工效率低,加工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台,该转台可以多角度转动,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旨在解决现有转台满足不了现在工件的加工需求,加工效率低,加工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台,转台包括基座、第一转动组件以及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所述基座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旋转座,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所述旋转座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固定台,且所述固定台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绕着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台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驱动所述旋转座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驱动所述固定台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速机(23)为一级传动第一减速机;和/或
所述第二减速机(33)为一级传动第二减速机。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同一侧表面,所述旋转座位于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中至少一个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转座绕着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极限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能够密封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和/或
所述旋转座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能够密封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可选地,所述固定台具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固定孔或第一固定件,所述基座具有用于固定在机床上的第二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转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座的转动参数,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台的转动参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转台,包括基座、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通过基座将整个转台固定在机床上,机加工时,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第二转动组件的固定台上,此时可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由于该转台第一转动组件的旋转座能够相对基座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同时带动固定在旋转座上的第二转动组件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组件的固定台能够相对旋转座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使得该转台自由度较高,待加工工件固定后可以多个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满足现在各种工件的加工需求,并且,在机加工时还可以减少对待加工工件的多次拆卸,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台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转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转台的爆炸图;
图5是图1中转台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基座;11、底座;111、第二固定孔;12、第一支座;121、第一安装腔;13、第二支座;14、第一端盖;141、引线口;15、第二端盖;16、轴承;
20、第一转动组件;21、旋转座;211、第二安装腔;22、第一旋转驱动件;23、第一减速机;24、固定座;
30、第二转动组件;31、固定台;311、第一固定孔;32、第二旋转驱动件;33、第二减速机;34、固定架;3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多角度转动,以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的转台,如图1及图2所示,转台包括基座10、第一转动组件20以及第二转动组件30,第一转动组件20固定在基座10上,第一转动组件20包括能够相对基座1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旋转座21,第二转动组件30固定在旋转座21上,第二转动组件30包括能够相对旋转座2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固定台31,且固定台31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中,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线。
上述转台,包括基座10、第一转动组件20及第二转动组件30,通过基座10将整个转台固定在机床上,机加工时,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第二转动组件30的固定台31上,此时可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由于该转台第一转动组件20的旋转座21能够相对基座1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同时带动固定在旋转座21上的第二转动组件3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组件30的固定台31能够相对旋转座2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使得该转台自由度较高,待加工工件固定后可以多个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加工,满足现在各种工件的加工需求,并且,在机加工时还可以减少对待加工工件的多次拆卸,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转台适用于数控机床,使用时,转台安装在数控机床上,待加工工件通过安装夹具安装在转台的固定台31上,由于数控机床具有沿XYZ三个方向的移动,且安装在数控机床上的转台具有绕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两个方向的转动,从而增大了待加工工件的自由度,实现待加工工件的五轴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及图5,第一转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22,第一旋转驱动件22安装在基座10上,且用于驱动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第二转动组件30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32,第二旋转驱动件32安装在旋转座21上,且用于驱动固定台3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其中,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均优选为马达。通过设置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以便分别驱动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固定台3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进而实现该转台绕着相互垂直的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的转动,可多角度转动加工,满足待加工工件的加工需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不限于为马达,也可以采用电机等其它旋转驱动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减速机23,第一旋转驱动件22通过第一减速机23驱动旋转座21转动,第二转动组件30还包括第二减速机33,第二旋转驱动件32通过第二减速机33驱动固定台31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速机23位于第一旋转驱动件22与旋转座21之间,使旋转座21通过第一减速机23与第一旋转驱动件2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减速机33位于第二旋转驱动件32与固定台31之间,使固定台31通过第二减速机33与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为满足待加工工件多角度转动加工的要求,要保证旋转座21和固定台31的转动速度位于合适的范围内,由于马达输出的转动速度通常较快,为减小旋转座21和固定台31的转动速度,故在第一旋转驱动件22与旋转座21之间设置第一减速机23,在第二旋转驱动件32与固定台31之间设置第二减速机33,达到匹配转速,传递扭矩至旋转座21和固定台31。
值得一提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速机(23)为一级传动第一减速机,第二减速机(33)为一级传动第二减速机,通过采用一级传动的第一减速机(23)和第二减速机(33),不仅精度高,而且刚性好,从而保证对待加工工件的精准加工,满足各形状工件的加工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基座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座12及第二支座13,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均固定在底座11上,第一旋转驱动件22安装在第一支座12上,旋转座21转动连接在第二支座13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第一转动组件20还包括固定座24,第一减速机23和固定座2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座12上,第一旋转驱动件22固定在固定座24上,且第一旋转驱动件2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减速机23的一端,旋转座21具有转轴,第二支座13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转轴孔,转轴位于转轴孔内,并可在转轴孔内转动,旋转座21连接第一减速机2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第一支座12、第二支座13及固定座24,以便第一旋转驱动件22、第一减速机23和旋转座21的安装,使旋转座21顺利转动,并且通过设置底座11,以便固定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间隔设置在底座11的同一侧表面,旋转座21位于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处于同一高度,旋转座21的一端具有转轴,并安装在转轴孔内与第二支座13转动连接,旋转座2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减速机23上。如此,第一旋转驱动件22的输出动力经第一减速机23减速后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旋转座21,使旋转座21通过转轴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由于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之间留有一定的安装距离,使得旋转座21可以架设在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之间,并在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之间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自由的转动,整体结构设置上也比较合理、简单。另外,为便于安装旋转座21及调节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的位置,底座11上的螺栓孔可选用条形孔或腰型孔,且为便于将旋转座21固定在第一减速机23和第二支座13上,旋转座21靠近固定台31的一侧设有两个向下凹的凹槽,两个凹槽位于固定台31两侧,两个凹槽还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使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的转动更加顺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座21也可以架设在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的两侧,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座1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及图5,旋转座21与第二支座13连接处设置有轴承1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轴承16套设在旋转座21的转轴上,并安装在第二支座13的转轴孔内。通过设置轴承16,使旋转座21具有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16与第二支座13转动连接,这样,可以减小旋转座21与第二支座13之间的摩擦,旋转座21可以在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之间绕着第一转动轴线更加自由的转动,进一步便于待加工工件的多角度转动,以顺利完成机加工,加工效率高,加工速度快。其中,轴承16可选用滑动轴承,可起到润滑的效果,成本也比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及图5,第二转动组件30还包括固定架34和固定环35,固定环35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座21上,并与固定架34将第二减速机33固定,第二旋转驱动件32固定在固定架34上,且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减速机33的一端,固定台31连接第二减速机33的另一端。如此,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输出动力经第二减速机33减速后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固定台31,使固定台3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从而实现了固定在固定台31上的待加工工件在第一转动组件20和第二转动组件30的作用下可绕着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自由的转动,自由度较高,便于对待加工工件的各个部位进行加工。通过设置固定架34及固定环35,以便第二旋转驱动件32、第二减速机33和固定台31在旋转座21上的安装,使固定台31顺利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均具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极限位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二支座13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旋转座21两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二限位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二限位凸起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凸起之间。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限位凸起,以便分别限定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当第二限位凸起触碰第一限位凸起时,第一限位凸起阻挡旋转座21继续转动,从而使得旋转座21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避免转动过大造成转台损坏,而且,由于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均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以同时对旋转座21两端进行转动极限位置限定,使转动更平稳。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支座12具有第一限位孔,第二支座13具有第一限位孔,旋转座21两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孔内,并可在第一限位孔内转动,通过第一限位孔限定第二限位凸起,使得旋转座21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而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第一支座12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或第一限位孔或者仅第二支座13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或第一限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及图5,第一支座12设有第一安装腔121,第一旋转驱动件22能够密封在第一安装腔121内,旋转座21设有第二安装腔211,第二旋转驱动件32能够密封在第二安装腔21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2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为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柱状结构,并形成第一安装腔121,且第一安装部通过第一支撑部固定在底座11上,第一旋转驱动件22及第一减速机23均位于第一安装腔121内,旋转座21与第一减速机23连接,而且与第一支座12形成有动密封,第一支座12另一端开口通过第一端盖14封闭,第二支座13包括第二支撑部及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开设有轴向贯穿的转轴孔,且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二支撑部部固定在底座11上,旋转座21的转轴位于转轴孔内,而且与第二支座13形成有动密封,通过第二端盖15封闭转轴孔另一端,其中,第一端盖14与第一支座12螺栓连接,第二端盖15与第二支座13螺栓连接,旋转座21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二旋转驱动件32及第二减速机33位于第二安装腔211内,固定台31与第二减速机33连接,且与旋转座21形成有动密封。如此,该转台在各连接处均进行有密封处理,使得转台整体密封,避免因在机加工时需要用到切削液,切削液渗透至第一安装腔121或第二安装腔211而对内部的第一旋转驱动件22或第二旋转驱动件32或其它电子部件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及图5,固定架34位于第二安装腔211内,并固定下方的第二旋转驱动件32,第二减速机33位于固定架34上,固定环35位于第二安装腔211外,并和旋转座21螺栓固定,且固定环35和固定架34共同固定第二减速机33,固定台31安装在第二减速机33的上方,从而可以在第二安装腔211外自由的转动,并且,第二旋转驱动件32固定在第二安装腔211的中部,整体更加稳定。另外,考虑到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安装和旋转座21的体积,旋转座21远离固定台31的一侧具有凸起,以便安装第二旋转驱动件32,旋转座21的整体体积也较小,保证旋转座21绕着第一转动轴线顺利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端盖14上开设有引线口141。通过设置引线口141,以便连接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导线可以从引线口141引出,而且,引线口141用于接入不锈钢编织管,从而使得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导线经不锈钢编织管引出,另外,在引线口141处设置有防水螺帽,防水螺帽上套设有防水螺母,以在引线口141处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台31具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固定孔311或第一固定件,优选设有第一固定孔311,如图3所示,底座11具有用于固定在机床上的第二固定孔11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台是采用螺栓固定在机床上的方式,底座11底部上的第二固定孔111为螺栓孔,以便转台整体固定在机床上,固定台31上表面的第一固定孔311可以为螺栓孔或者其它孔槽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开孔,以便固定各种不同的待加工工件,进而使整体固定结构也比较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台31也可以具有第一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待加工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转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旋转座21的转动参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固定台31的转动参数,控制器与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均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旋转座21转动角度,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固定台31转动角度,第一旋转驱动件22及第二旋转驱动件32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根据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旋转驱动件22和第二旋转驱动件32的转动,其中,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为光栅尺、编码器等,控制器可以为控制电路板,可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单元实现控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参数检测不限于为转动角度,也可以为其他转动参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
第一转动组件(20),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第一转动组件(20)包括能够相对所述基座(10)绕着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旋转座(21);以及
第二转动组件(30),固定在所述旋转座(21)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包括能够相对所述旋转座(21)绕着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固定台(31),且所述固定台(31)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2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2)安装在所述基座(10)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21)绕着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32),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32)安装在所述旋转座(2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台(31)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20)还包括第一减速机(23),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2)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23)驱动所述旋转座(21)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30)还包括第二减速机(33),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32)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33)驱动所述固定台(3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23)为一级传动第一减速机;和/或
所述第二减速机(33)为一级传动第二减速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座(12)及第二支座(13),所述第一支座(12)和所述第二支座(13)均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12)上,所述旋转座(2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2)和所述第二支座(13)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11)的同一侧表面,所述旋转座(21)位于所述第一支座(12)和所述第二支座(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2)和所述第二支座(13)中至少一个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所述旋转座(21)绕着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的极限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2)设有第一安装腔(121),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2)能够密封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21)内;和/或
所述旋转座(21)设有第二安装腔(211),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32)能够密封在所述第二安装腔(2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31)具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的第一固定孔(311)或第一固定件,所述基座(10)具有用于固定在机床上的第二固定孔(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检测器及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座(21)的转动参数,所述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固定台(31)的转动参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检测器及所述第二检测器均电性连接。
CN202120662544.X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转台 Active CN215546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2544.XU CN215546695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2544.XU CN215546695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46695U true CN215546695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5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2544.XU Active CN215546695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46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410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深圳极智超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工作平台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0410A (zh) * 2022-04-18 2022-07-29 深圳极智超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工作平台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46695U (zh) 一种转台
CN107378539A (zh) 一种连接螺母斜孔加工装置
JP2023509411A (ja) ベルト伝動式アングルアタッチメントヘッド
US20060042931A1 (en) ECM-machine
CN113021019A (zh) 一种转台
CN110449920B (zh) 一种数控铣床旋转工作台
CN209077979U (zh) 电加工机床和电加工机床中的电极组件
CN216326676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零件固定装置
CN211759852U (zh) 一种转台加工装置
KR102646290B1 (ko) 3축 공작기계의 5축 가공을 위한 테이블 착탈 조립체
CN207255713U (zh) 一种连接螺母斜孔加工装置
CN112247735A (zh) 一种基于并联平转结构的行星研磨工具
CN217316603U (zh) 一种车架焊接自动定位夹具
CN212071146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夹具
CN111669001A (zh) 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
CN215846683U (zh) 多层焊接汽车装配翻转工装
CN220197698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固定安装支架
CN220554972U (zh) 一种管道相贯线焊接装置
CN220839818U (zh) 一种精密零件加工用夹具
CN219465818U (zh) 一种夹具机构摇摆机构
CN110842595B (zh) 一种旋转加工用多角度工件夹持装置
CN220407592U (zh) 一种钢管杆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16096514U (zh) 一种裁板装置
CN211991809U (zh) 一种多头五轴加工台
CN211489999U (zh) 一种风机叶轮加工用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