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3579U -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3579U
CN215533579U CN202120583811.4U CN202120583811U CN215533579U CN 215533579 U CN215533579 U CN 215533579U CN 202120583811 U CN202120583811 U CN 202120583811U CN 215533579 U CN215533579 U CN 215533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hell
storage box
steam
steaming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38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华帅
付远华
方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38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3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3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该蒸制烹饪设备中,蒸汽发生装置中的壳体设于储水盒内,而加热件设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样蒸汽发生装置的布置方式,使得整个箱体中无需额外的空间布置水箱和蒸汽发生装置两个器件,而是将二者合而为一,不仅节省了箱体内宝贵的空间,使得整个箱体内的布局紧凑,也避免了单独设计管路造成的蒸汽输送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蒸制烹饪设备如蒸箱、蒸微一体机等,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烹饪设备,其利用动态蒸汽平衡技术,可以保证在烹饪过程中保留食物原有的营养成分,为了确保蒸汽的产生,此类的厨房设备在蒸箱内往往配备有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还需要设置向蒸汽发生器提供水源的水箱,由于需求的功率不同,蒸汽发生器有时还需要设置多个。
例如专利号为CN20171145888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蒸箱烤箱一体机》,该一体机中,加水时均需要人工打开烹饪腔体,并从机身的侧部取出水箱,且在蒸箱工作时,需要单独的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蒸汽发生器中,再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输送至内胆内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这样不仅需要复杂的管路阀门布置,占用较大的箱体内部空间,还因为较长的管路,使得蒸汽在管路中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储水盒内直接产生蒸汽的蒸制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
箱体;
内胆,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烹饪腔;
储水盒,设于所述箱体内且布置在所述内胆外侧,该储水盒具有进水口以及与所述烹饪腔相连通的蒸汽出口;
还包括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设于所述储水盒内,其进口端与储水盒内腔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蒸汽出口相连通;
加热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加热件的加热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加热区域,所述加热件设于加热区域内,所述储水盒下方设有用来对加热件进行加热的电磁感应装置。通过电磁感应时加热件变热从而对加热区域内的加热件进行加热,使得壳体内的水被加热形成水蒸气,从而实现蒸汽的供应,这样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无需将电元件置入水中,通过感应发热的形式,也能避免电磁感应装置与水直接接触,安全卫生、不易损坏。
为了进一步确保热量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均具有相互朝向延伸的倾斜段,两个所述倾斜段围合形成该壳体的加热区域。
为了避免加热后的热水与水箱内腔中的热水发生大面积换流而影响蒸汽发生效率,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底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和储水盒底壁之间,且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连通储水盒内腔与所述加热区域的通水孔,这样通水孔的设计,由于蒸汽产生后迅速排出,使得壳体内气压减小,水流基本是自储水盒内腔单向流入至壳体内,这样不仅能实现待加热水流的持续供应,还能避免加热后的水回流至储水盒内腔内,十分实用。
为了确保蒸汽输出顺畅,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各自具有与倾斜段衔接的连接段,两个连接段之间形成供蒸汽排出的出汽通道,所述蒸汽出口开设在其中一个连接段上且与所述出汽通道流体连通。
为了便于加热件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加热件呈条状,该加热件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具有自前向后间隔布置的两个安装条,两个安装条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相互朝向的限位槽,所述加热件的前后两段分别对应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内。
为了进一步确保连接组件中安装条与壳体的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有连接柱和用来将安装条锁紧在连接柱上的锁紧件,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倾斜段的下壁面且朝下延伸,且所述连接柱底部留有供连接件安装的连接孔。
优选地,两个安装条均位于两个连接柱之间,且每个安装条在背部朝向连接柱延伸有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包括线圈支架和励磁线圈,所述线圈支架呈环状,所述励磁线圈嵌设在线圈支架内。
为了确保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仅产生向上的磁感线,优选地,所述线圈支架的底部还设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沿线圈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蒸制烹饪设备中,蒸汽发生装置中的壳体设于储水盒内,而加热件设于壳体内,这样蒸汽发生装置的布置方式,使得整个箱体中无需额外的空间布置水箱和蒸汽发生装置两个器件,而是将二者合而为一,不仅节省了箱体内宝贵的空间,使得整个箱体内的布局紧凑,也避免了单独设计管路造成的蒸汽输送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制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省略箱体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水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储水盒其中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蒸制烹饪设备,包括箱体1、内胆2、储水盒3、壳体4、加热件5和蒸汽发生装置。上述的内胆2设于箱体1内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烹饪腔20,储水盒3设于箱体1内且布置在内胆2外侧,该储水盒3具有进水口3a以及与烹饪腔20相连通的蒸汽出口3b。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壳体4和加热件5,其中壳体4设于储水盒3内,其进口端与储水盒3内腔相连通,出口端与蒸汽出口3b相连通,而加热件5设于壳体4内。这样壳体4设于储水盒3内的设计,使得整个箱体1中无需额外的空间单独布置储水盒3和蒸汽发生装置两个器件,而是将二者合而为一,不仅节省了箱体1内宝贵的空间,使得整个箱体1内的布局紧凑,也避免了单独设计管路造成的蒸汽输送损失。
上述的壳体4底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加热区域41,加热件5设于加热区域41内,储水盒3下方设有用来对加热件5进行加热的电磁感应装置6。这样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无需将电元件置入水中,通过感应发热的形式,也能避免电磁感应装置与水直接接触,安全卫生、不易损坏。上述的电磁感应装置6包括线圈支架61和励磁线圈62,线圈支架61呈环状,励磁线圈62嵌设在线圈支架61内。线圈支架61的底部还设有磁性件63,磁性件63沿线圈支架6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此外,加热区域41可以是不同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均具有相互朝向延伸的倾斜段4a,两个倾斜段4a围合形成该壳体4的加热区域41。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有密封圈8,该密封圈8密封连接在壳体4底部与壳体4底部和储水盒3底壁之间,且密封圈8上开设有连通储水盒3内腔与加热区域41的通水孔80,这样通水孔80的设计,由于蒸汽产生后迅速排出,使得壳体4内气压减小,水流基本是自储水盒内腔单向流入至壳体内,这样不仅能实现待加热水流的持续供应,还能避免加热后的水回流至储水盒3内腔内,十分实用。
为了确保蒸汽发生后的输出,上述的壳体4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各自具有与倾斜段4a衔接的连接段4b,两个连接段4b之间形成供蒸汽排出的出汽通道42,蒸汽出口3b开设在其中一个连接段4b上且与出汽通道42流体连通。
加热件5呈条状,该加热件5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7连接在壳体4内壁上,其中,连接组件7具有自前向后间隔布置的两个安装条71,两个安装条71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相互朝向的限位槽70,加热件5的前后两段分别对应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70内。上述的连接组件7还包括有连接柱72和用来将安装条71锁紧在连接柱72上的锁紧件73,连接柱72设于倾斜段4a的下壁面且朝下延伸,且连接柱72底部留有供连接件安装的连接孔。两个安装条71均位于两个连接柱72之间,且每个安装条71在背部朝向连接柱72延伸有连接部74。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包括:
箱体(1);
内胆(2),设于所述箱体(1)内且具有开口朝前的烹饪腔(20);
储水盒(3),设于所述箱体(1)内且布置在所述内胆(2)外侧,该储水盒(3)具有进水口(3a)以及与所述烹饪腔(20)相连通的蒸汽出口(3b);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4),设于所述储水盒(3)内,其进口端与储水盒(3)内腔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蒸汽出口(3b)相连通;
加热件(5),设于所述壳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底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加热区域(41),所述加热件(5)设于加热区域(41)内,所述储水盒(3)下方设有用来对加热件(5)进行加热的电磁感应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均具有相互朝向延伸的倾斜段(4a),两个所述倾斜段(4a)围合形成该壳体(4)的加热区域(41)。
4.根据权利要求3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还包括有密封圈(8),该密封圈(8)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4)底部与所述壳体(4)底部和储水盒(3)底壁之间,且所述密封圈(8)上开设有连通储水盒(3)内腔与所述加热区域(41)的通水孔(80)。
5.根据权利要求4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前壁板和后壁板各自具有与倾斜段(4a)衔接的连接段(4b),两个连接段(4b)之间形成供蒸汽排出的出汽通道(42),所述蒸汽出口(3b)开设在其中一个连接段(4b)上且与所述出汽通道(42)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5)呈条状,该加热件(5)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7)连接在所述壳体(4)内壁上,其中,所述连接组件(7)具有自前向后间隔布置的两个安装条(71),两个安装条(71)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相互朝向的限位槽(70),所述加热件(5)的前后两段分别对应连接在对应的限位槽(7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还包括有连接柱(72)和用来将安装条(71)锁紧在连接柱(72)上的锁紧件(73),所述连接柱(72)设于所述倾斜段(4a)的下壁面且朝下延伸,且所述连接柱(72)底部留有供连接件安装的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条(71)均位于两个连接柱(72)之间,且每个安装条(71)在背部朝向连接柱(72)延伸有连接部(74)。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权利要求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装置(6)包括线圈支架(61)和励磁线圈(62),所述线圈支架(61)呈环状,所述励磁线圈(62)嵌设在线圈支架(6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蒸制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61)的底部还设有磁性件(63),所述磁性件(63)沿线圈支架(6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CN202120583811.4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Active CN215533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3811.4U CN21553357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3811.4U CN21553357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3579U true CN21553357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3811.4U Active CN215533579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3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101B (zh) 蒸汽发生装置以及加热烹饪器
CN102143702B (zh) 热饮料制备机用的加热器
CN215533579U (zh)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
CN108888221A (zh) 集成加热泵及洗碗机
KR20230127232A (ko) 인라인 히터
US8037627B2 (en) Iron
KR20090058263A (ko) 고주파 가열 보일러
CN210624495U (zh) 一种节能型蒸汽发生器
KR102137154B1 (ko) 온수 매트리스
CN216080405U (zh) 双胆热水器
CN213984013U (zh) 加热组件及热水器
CN205420874U (zh) 蒸汽电熨斗底板结构
KR101226630B1 (ko) 고효율 전기 보일러
CN217408465U (zh) 烹饪器具
CN213605797U (zh) 一种内置蒸发器的烹饪设备
CN202709464U (zh) 液体加热器的水汽排放装置
CN220344174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4620051U (zh)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
CN217209306U (zh) 烤箱的蒸汽发生结构
CN220327275U (zh) 一种蒸盘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KR20090114812A (ko) 증기 발생장치
CN210831912U (zh) 一种蒸汽产生装置
CN213721375U (zh) 蒸汽再加热装置、烹饪设备
CN217004936U (zh) 一种涡流加热体
CN213464717U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