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2163U - 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2163U
CN215532163U CN202121275858.0U CN202121275858U CN215532163U CN 215532163 U CN215532163 U CN 215532163U CN 202121275858 U CN202121275858 U CN 202121275858U CN 215532163 U CN215532163 U CN 215532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touch
groove
stat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58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58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2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2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2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本体和表带;所述本体设有卡扣,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卡扣活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扣具有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行程;所述表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勾;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分离,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分离;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卡接,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连接。

Description

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产品已不再局限是一种通讯设备,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和休闲设备。穿戴设备作为电子产品中的一个大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穿戴设备,它们既能够实现传统手表的报时、装饰作用,又能够用于记录用户的心率、运动情况,还可通过蓝牙同步智能手机用以拨打、接听电话,将信息内容在设备主体上推送显示等,大大方便用户的生活。相关技术中,穿戴设备的表带通常需要通过生耳装配在穿戴设备本体上,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表带的拆卸需要专用工具,并且拆卸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穿戴设备,能够解决穿戴设备的表带难以拆卸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本体和表带;
所述本体设有卡扣,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卡扣活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扣具有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行程;
所述表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勾;
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分离,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分离;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卡接,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触摸部和支撑部,所述卡扣设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面,所述触摸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面,所述触摸部穿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底相分离,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底相贴合,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顶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顶面相抵接;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处于原始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壳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壳体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形成有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适配,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部后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空间相抵接;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结构抵接于所述限位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壳体内自所述壳体的顶壁朝向所述壳体的底壁延伸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壁相抵接;
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空间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相抵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壳体的底部呈敞口设置,所述支撑部的形状与所述敞口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盖合于所述敞口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相装配,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之间留有空腔,所述触摸部的侧面凸设有止挡部,在所述触摸部依次穿设所述后盖和所述凹槽的槽底后,所述止挡部活动设于所述空腔内;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本体相抵接,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后盖相抵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穿戴设备,所述后盖呈弧形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表带设有卡勾的一端伸入凹槽内,卡扣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卡扣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扣和卡勾分离,此时可以将表带与本体相分离,以便于快速对表带进行维修和更换。在卡扣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扣和卡勾卡接,表带与本体相连接,此时可以通过表带将本体佩戴在手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剖视图之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剖视图之二;
附图标记:
1:本体; 2:表带;
3:后盖; 4:壳体;
5:支撑部; 6:触摸部;
7:第一螺钉; 8:弹性件;
9:第二螺钉; 10:卡勾;
11:凹槽; 12:安装部;
13:卡扣; 14:容纳空间;
15:限位部; 16: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壁”、“底壁”以及“底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设备,包括:本体1和表带2。
本体1设有卡扣13,本体1的一端设有凹槽11,卡扣13活动设于凹槽11内,卡扣13具有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行程,也就是说,卡扣13可以由凹槽11的槽顶运动至凹槽11的槽底,或者由凹槽11的槽低运动至凹槽11的槽顶。
表带2的一端设有与卡扣13相适配的卡勾10。
在卡扣13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本体1与表带2分离;在卡扣13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本体1与表带2连接。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卡扣13的活动行程中位于不同高度的两个位置。
表带2设有卡勾10的一端伸入凹槽11内,在卡扣13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此时可以将表带2与本体1相分离,以便于快速对表带2进行维修和更换。在卡扣13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此时可以通过表带2将本体1佩戴在手上。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卡扣13和卡勾10相卡接,卡扣13和卡勾10均可以为弯钩状。
例如,卡扣13可以呈倒“U”型,卡勾10可以呈“L”型。在卡扣13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扣13和卡勾10相扣接,也就是说,“L”型的末端位于“U”型的开口内,此时卡勾10无法沿第二方向运动,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且第二方向为远离凹槽11的槽壁方向。
在卡扣13沿第一方向运动一段位移后,“L”型的末端不再位于“U”型的开口内,卡扣13和卡勾10相分离,卡勾10可以沿第二方向运动,表带2与本体1相分离。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穿戴设备还包括:锁紧组件。
锁紧组件包括触摸部6和支撑部5,支撑部5可以为平板状,卡扣13连接在支撑部5的顶面,触摸部6设于支撑部5的底面,触摸部6穿设于凹槽11的槽底。触摸部6连接于支撑部5的底面的一端可相对于凹槽运动。
其中,支撑部5朝向槽顶的一面定义为顶面,支撑部5朝向槽底的一面定义为底面。
需要更换表带2的时候,驱动触摸部6移动,触摸部6处于第一状态,支撑部5的底面与槽底相分离,卡扣13可位于第一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此时可以将表带2与本体1相分离。
停止驱动触摸部6,触摸部6处于第二状态,触摸部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支撑部5的底面与槽底相贴合,卡扣13可位于第二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8,弹性件8可以为弹簧,弹性件8沿第一方向延伸,弹性件8的一端与凹槽11的槽顶相抵接,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的顶面相抵接。
在触摸部6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件8处于形变状态;在触摸部6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弹性件8处于原始状态。
其中,弹性件8的原始状态可以为压缩状态,也就是说,在触摸部6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件8可以进一步压缩。并且,弹性件8的原始状态为压缩状态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支撑部5的底面与凹槽11的槽底的紧密贴合。
例如,用户在驱动触摸部6移动的时候,支撑部5的底面与凹槽11的槽底相分离,弹性件8处于形变状态,卡扣13位于第一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此时可以将表带2与本体1相分离。用户停止驱动触摸部6,触摸部6在自身重力和弹性件8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支撑部5的底面与凹槽11的槽底相贴合,弹性件8处于原始状态,卡扣13位于第二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锁紧组件还包括壳体4和固定件,壳体4与凹槽11相适配,壳体4可拆卸地设于凹槽11内。例如,壳体4通过第二螺钉9装配在凹槽11内。
壳体4设有容纳空间14,容纳空间14与外界连通,以便于将固定件装配在容纳空间14内,容纳空间14的内壁形成有限位部15,支撑部5朝向限位部15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安装部12,也就是说,支撑部5的顶面设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与容纳空间14相适配,安装部12设于容纳空间14内,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凸起结构,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部15后与安装部12连接。
其中,固定件可以为第一螺钉7,也就是说,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安装部12可以螺纹连接。并且,壳体4的侧面设有用于供卡勾10穿设的通孔。
此时,弹性件8的一端与壳体4顶壁相抵接,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的顶面相抵接。
在触摸部6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支撑部5的顶面与容纳空间14的底部相抵接,卡扣13位于第一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在触摸部6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凸起结构抵接于限位部15,卡扣13位于第二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弹性件8产生偏移,壳体4内自壳体4的顶壁朝向壳体4的底壁延伸形成有容纳腔16,弹性件设于容纳腔16,弹性件8的一端与壳体4的顶壁相抵接,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的顶面相抵接。
其中,弹性件8的长度需要确保弹性件8的一端与壳体4的顶壁相抵接,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支撑部5的顶面相抵接。
在支撑部5的顶面与容纳空间14相抵接的情况下,支撑部5的顶面与容纳腔16的底部相抵接,此时卡扣13达到最大位移处,以防止卡扣13与壳体4的顶壁产生碰撞,对卡扣13的结构造成损伤。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4的底部呈敞口设置,支撑部5的形状与敞口的形状相适配,在触摸部6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支撑部5盖合于敞口处。
用户停止驱动触摸部6,触摸部6在自身重力和弹性件8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支撑部5的底面与槽底相贴合,支撑部5盖合于敞口处,弹性件8处于原始状态,卡扣13位于第二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穿戴设备还包括后盖3,后盖3与本体1的底部相装配,后盖3与本体1的底部之间留有空腔,触摸部6的侧面凸设有止挡部,在触摸部6依次穿设后盖3和凹槽11的槽底后,止挡部活动设于空腔内。
其中,止挡部沿着触摸部6的周向方向延伸而形成,止挡部可以为环形。
例如,在后盖3呈弧形结构的情况下,后盖3的顶面与本体1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上述的空腔,此时凹槽11与空腔连通。
在触摸部6依次穿设于后盖3和凹槽11的槽底后与支撑部5的底面连接,止挡部位于空腔内,在止挡部沿着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止挡部与本体1的底部相接触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位移处,也就是说,空腔的高度决定了卡扣13的位移量。
在触摸部6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止挡部与本体1的底部相抵接,卡扣13达到最大位移处,卡扣13处于第一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分离,此时可以将表带2与本体1相分离,从而更换表带2,在触摸部6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止挡部与后盖3的顶面相抵接,卡扣13处于第二位置,卡扣13和卡勾10卡接,此时表带2与本体1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其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可选的实施”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表带;
所述本体设有卡扣,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卡扣活动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扣具有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行程;
所述表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勾;
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分离,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分离;在所述卡扣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扣和所述卡勾卡接,所述本体与所述表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触摸部和支撑部,所述卡扣设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面,所述触摸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面,所述触摸部穿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底相分离,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槽底相贴合,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顶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顶面相抵接;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处于原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壳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壳体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形成有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容纳空间相适配,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部后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空间相抵接;在所述触摸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结构抵接于所述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所述壳体的顶壁朝向所述壳体的底壁延伸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壁相抵接;
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空间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所述容纳腔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呈敞口设置,所述支撑部的形状与所述敞口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盖合于所述敞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相装配,所述后盖与所述本体之间留有空腔,所述触摸部的侧面凸设有止挡部,在所述触摸部依次穿设所述后盖和所述凹槽的槽底后,所述止挡部活动设于所述空腔内;
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本体相抵接,在所述触摸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后盖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呈弧形结构。
CN202121275858.0U 2021-06-08 2021-06-08 穿戴设备 Active CN215532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5858.0U CN215532163U (zh) 2021-06-08 2021-06-08 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5858.0U CN215532163U (zh) 2021-06-08 2021-06-08 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2163U true CN21553216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7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5858.0U Active CN215532163U (zh) 2021-06-08 2021-06-08 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2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9844B1 (en) Wearable device
CN212661270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腕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11449378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05867099A (zh) 老人监护用电话手表
US20230337789A1 (en) Locking structure,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205722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5532163U (zh) 穿戴设备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9907441B (zh) 腕戴设备及腕戴设备表带
CN214151402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05809551U (zh) 老人监护用电话手表
CN211378465U (zh) 终端以及锁扣组件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209311785U (zh) 头戴显示设备
CN212176837U (zh) 一种隐藏式卡扣结构智能遥控钥匙
CN217425944U (zh) 一种磁吸可分离式智能手表
CN220774178U (zh) 电子设备
CN218547267U (zh) 一种立体3d钟面表壳
CN212280221U (zh) 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
CN212754584U (zh) 一种表带连接装置及智能手表
CN216819895U (zh) 一种翻盖式手机保护壳
CN109288211A (zh) 一种方便拆装换取表带防导滑的智能穿戴手表
CN213483613U (zh) 一种具有按键的设备
CN218416629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穿戴式设备
CN219707194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