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3392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23392U CN215523392U CN202023351490.XU CN202023351490U CN215523392U CN 215523392 U CN215523392 U CN 215523392U CN 202023351490 U CN202023351490 U CN 202023351490U CN 215523392 U CN215523392 U CN 215523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sensor
- burner
- air
- gas
-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燃烧器,燃烧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防护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防护筒,温度传感器设于防护筒内且与防护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防护筒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和平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包围在温度传感器外围的防护筒起到避免高温烟气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防护筒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和平直部,防护筒的收缩部能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更快地排出至远离温度传感器之外,从而避免溢液对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分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尤其涉及一种能防干烧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少灶具燃烧器都在基座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探测锅底的温度,灶具燃烧器内的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对灶具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燃气的利用效率以及对锅具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解决超温、糊锅、干锅和熄火等事故。如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如专利号为ZL201620835024.3(授权公告号为CN2059392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其提供了一种在基座的内环腔体的中央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安装的安装腔,并在安装腔的顶端放置有盖板,盖板的中央开有通孔,在盖板的上方设有环形的第一防热板,该第一防热板固定在盖板上,其中温度传感器设于安装腔内部并安装传感器支架上,温度传感器的上端部穿过盖板上的通孔并向上伸出于第一防热板上,第一防热板可以减缓从基座传导至温度传感器的热量,而第一防热板与盖板之间的间隙构成了外部空气与内环腔体相连通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用于对燃烧器火盖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同时该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也作为火盖在燃烧状态下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基座内环腔体的烟气通道,使得温度传感器受到外界高温烟气和热辐射的直接影响比较大,温度传感器所传感到的温度变化比较快,特别是在监测到温度快速上升时,容易被误认为干烧信号,会给用户烹饪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高温烟气和热辐射以及溢液对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分产生影响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防护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防护筒,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筒内且与防护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防护筒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和平直部。
该燃烧器不仅可以适用于具有内、外环火盖的燃烧器,也适用于如下仅具有单环结构的燃烧器,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具有位于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以及位于该空气补充通道外围的燃气通道;
火盖,覆盖在所述基座之上,包括有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燃气通道相连通的混气腔,所述外环壁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与所述混气腔相连通的出火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头部外伸于所述环状顶壁之外;以及
所述防护筒,将所述空气补充通道的内部空间从中央到外侧依次分隔为第一分离区和第二分离区,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该第一分离区内,所述第二分离区则用于补充所述出火孔内侧的空气。该设置使得防护筒的增加不影响火盖的出火孔对应内侧的空气补充。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连接的供气部,所述供气部用于向所述空气补充通道供气。其中,供气部可以为鼓风结构,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只有当控制器检测到温度传感器向下运动(说明已经放置锅具),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温度> 100℃,(说明燃烧器已经烧着一定时间)时,此时才会开启鼓风机,对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进行鼓风,从而规避没坐锅,冷态点火困难的情况;为了防止高温对温度传感器内零部件的损坏,位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温度>250℃时,此时增强对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鼓风,加大对设置在防护筒围设的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进行冷却,以维护温度传感器中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防止溢液对出火孔造成堵塞,优选地,所述火盖于所述环状顶壁上设置有防止溢液进入所述出火孔中的防水台。
为了能够在供气部对空气补充通道补风以及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能够流向第二分离区以及连通第二分离区的补气口,以更好地向火盖的出火孔进行补气,优选地,所述防水台沿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区的补气口,所述防护筒的收缩部至少局部伸入所述补气口。其中,防护筒的收缩部至少伸入补气口具有以下好处:第一,自下而上看,空气补充通道中的空气能经防护筒的收缩部更好地导至补气口中,能更好地向火盖的出火孔补充二次空气;第二,若是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小溢液可先被防水台盛接,即前阐述的防水台的作用,从而避免溢液对出火孔造成堵塞;若是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大溢液则在防水台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借助防护筒的收缩部导流至补气口,避免溢液直接从空气补充通道流进供气部内,无法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火盖的环状顶壁之内侧边缘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温度传感器倾斜的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防护筒的收缩部共同形成导流空气的导流口。当烹饪过程中防护筒随着温度传感器向下运动,防护筒的收缩部会抵在凸边上,能够实现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不经过空气补充通道进入供气部;另外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250℃时,此时增强对鼓风,加大对设置在防护筒围设的温度传感器进行冷却,以维护温度传感器中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防止溢液对出火孔造成堵塞,优选地,所述防水台包括有与所述防护筒的平直部相平行的竖直部以及与该防护筒的平直部相垂直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具有向下凹陷、以盛装溢液的盛液槽。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溢液导流至盛液槽中,优选地,所述防水台的竖直部至少局部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温度传感器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筒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散热孔。散热孔的设置能维护温度传感器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包围在温度传感器外围的防护筒起到避免高温烟气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防护筒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和平直部,防护筒的收缩部能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更快地排出至远离温度传感器之外,从而避免溢液对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分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燃烧器,燃烧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还包括有用于防护温度传感器1 的防护筒2,温度传感器1设于防护筒2内且与防护筒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防护筒2 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27和平直部28,通过设置包围在温度传感器1外围的防护筒2起到避免高温烟气对温度传感器1的影响,其中,防护筒2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27和平直部28,防护筒2的收缩部27能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更快地排出至远离温度传感器1之外,从而避免溢液对温度传感器1的测温部分产生影响。
其中燃烧器不仅可以适用于具有内、外环火盖4的燃烧器,也适用于如下仅具有单环结构的燃烧器,本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3,该基座3具有位于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31以及位于该空气补充通道31外围的燃气通道32,覆盖在基座3之上的火盖4,该火盖4包括有环状顶壁42与自该环状顶壁42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 44之间形成有与燃气通道32相连通的混气腔45,外环壁44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与混气腔45相连通的出火孔451,温度传感器1的头部11外伸于环状顶壁42之外,以及设置在空气补充通道31内部空间的防护筒2,该防护筒2将空气补充通道31的内部空间从中央到外侧依次分隔为第一分离区5和第二分离区6,温度传感器1位于该第一分离区5 内,第二分离区6则用于补充出火孔451内侧的空气,该设置使得防护筒2的增加不影响火盖4的出火孔451对应内侧的空气补充。为了使得空气补充通道31中的空气更充足,空气补充通道31中连接有供气部7,供气部7用于向空气补充通道31供气,其中,供气部7可以为鼓风结构,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只有当控制器检测到温度传感器1向下运动(说明已经放置锅具),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的感温元件13温度>100℃,(说明燃烧器已经烧着一定时间)时,此时才会开启鼓风机,对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31进行鼓风,从而规避没坐锅,冷态点火困难的情况;为了防止高温对温度传感器1内零部件的损坏,位于温度传感器1的感温元件13温度>250℃时,此时增强对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31鼓风,加大对设置在防护筒2围设的温度传感器1的感温元件13进行冷却,以维护温度传感器1中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另外,为了防止溢液对出火孔451 造成堵塞,火盖4于环状顶壁42上设置有防止溢液进入出火孔451中的防水台8,而为了能够在供气部7对空气补充通道31补风以及对温度传感器1进行冷却的过程中,能够流向第二分离区6以及连通第二分离区6的补气口81,以更好地向火盖4的出火孔451 进行补气,优选地,防水台8沿周向开设有连通第二分离区6的补气口81,防护筒2的收缩部27至少局部伸入补气口81,其中,防护筒2的收缩部27至少伸入补气口81具有以下好处:第一,自下而上看,空气补充通道31中的空气能经防护筒2的收缩部27更好地导至补气口81中,能更好地向火盖4的出火孔451补充二次空气;第二,若是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小溢液可先被防水台8盛接,即前阐述的防水台8的作用,从而避免溢液对出火孔451造成堵塞;若是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大溢液则在防水台8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能借助防护筒2的收缩部27导流至补气口81,避免溢液直接从空气补充通道31 流进供气部7内,无法清理。
如图4和5所示,火盖4的环状顶壁42之内侧边缘还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温度传感器1倾斜的凸边421,凸边421与防护筒2的收缩部27共同形成导流空气的导流口422,当烹饪过程中防护筒2随着温度传感器1向下运动,防护筒2的收缩部27会抵在凸边421 上,能够实现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不经过空气补充通道31进入供气部7;另外当温度传感器1的温度>250℃时,此时增强对鼓风,加大对设置在防护筒2围设的温度传感器 1进行冷却,以维护温度传感器1中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为了防止溢液对出火孔451造成堵塞,防水台8包括有与防护筒2的平直部28相平行的竖直部 80以及与该防护筒2的平直部28相垂直的横向部82,横向部82具有向下凹陷、以盛装溢液的盛液槽821。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溢液导流至盛液槽821中,防水台8的竖直部80 至少局部自下而上逐渐向温度传感器1倾斜。最后,防护筒2对应温度传感器1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散热孔21,散热孔21的设置能维护温度传感器1尽可能地处于常温状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Claims (9)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防护所述温度传感器(1)的防护筒(2),所述温度传感器(1)设于所述防护筒(2)内且与防护筒(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防护筒(2)依据横截面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二个部分:喇叭口朝下的收缩部(27)和平直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3),具有位于中央的空气补充通道(31)以及位于该空气补充通道(31)外围的燃气通道(32);
火盖(4),覆盖在所述基座(3)之上,包括有环状顶壁(42)与自该环状顶壁(42)的外环壁(44)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燃气通道(32)相连通的混气腔(45),所述外环壁(44)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与所述混气腔(45)相连通的出火孔(451),所述温度传感器(1)的头部(11)外伸于所述环状顶壁(42)之外;以及
所述防护筒(2),将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1)的内部空间从中央到外侧依次分隔为第一分离区(5)和第二分离区(6),所述温度传感器(1)位于该第一分离区(5)内,所述第二分离区(6)则用于补充所述出火孔(451)内侧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1)连接的供气部(7),所述供气部(7)用于向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1)供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4)于所述环状顶壁(42)上设置有防止溢液进入所述出火孔(451)中的防水台(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台(8)沿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区(6)的补气口(81),所述防护筒(2)的收缩部(27)至少局部伸入所述补气口(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4)的环状顶壁(42)之内侧边缘具有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温度传感器(1)倾斜的凸边(421),所述凸边(421)与所述防护筒(2)的收缩部(27)共同形成导流空气的导流口(4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台(8)包括有与所述防护筒(2)的平直部(28)相平行的竖直部(80)以及与该防护筒(2)的平直部(28)相垂直的横向部(82),所述横向部(82)具有向下凹陷、以盛装溢液的盛液槽(8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台(8)的竖直部(80)至少局部自下而上逐渐向所述温度传感器(1)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2)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1)的位置具有至少一个散热孔(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51490.XU CN21552339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51490.XU CN21552339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23392U true CN215523392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78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51490.XU Active CN215523392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23392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51490.XU patent/CN215523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86456A (zh) |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 |
CN215523392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4536333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01575504U (zh) | 一种在火焰临界处设置点火针的节能炉具 | |
CN210861186U (zh) |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 |
CN209944334U (zh) | 一种燃烧器火盖 | |
CN208108099U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烧厨具 | |
CN212378016U (zh) | 一种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 | |
CN210398899U (zh) |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 |
CN112856492B (zh) |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 |
CN205939265U (zh) |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 |
CN101793413B (zh) | 一种在火焰临界处设置点火针的节能炉具 | |
CN112856491B (zh) |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 |
CN214172231U (zh) | 防干烧火盖和具有该防干烧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6521806U (zh) |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 | |
JP2004060976A (ja) | 鍋底温度センサ付きガスコンロ | |
CN214370381U (zh) |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11372402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10532460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212362010U (zh) | 一种上进风双环燃烧器 | |
CN215175264U (zh) | 燃烧器及灶具 | |
JP2017020705A (ja) | ガスバーナ | |
JP2003207106A (ja) |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 |
CN215675181U (zh) | 燃烧器 | |
JP2000304284A (ja) | コン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