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6250U - 一种双向安全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安全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6250U
CN215516250U CN202120423344.9U CN202120423344U CN215516250U CN 215516250 U CN215516250 U CN 215516250U CN 202120423344 U CN202120423344 U CN 202120423344U CN 215516250 U CN215516250 U CN 215516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rod
wedge block
block
guide rail
elevato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33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家春
姚荣康
刘坤
张田生
陈明星
戴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ni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ni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ni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ni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33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6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6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6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安全钳,包括钳体,钳体具有纵向贯通的导轨通道;钳体具有分别位于导轨通道两侧的楔块安装凹部,以分别用于安装左楔块和右楔块,所述双向安全钳还包括分别对应于左楔块和右楔块设置的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均纵向延伸;左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钳体,左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左楔块;右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右楔块,右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钳体;当左楔块或右楔块提拉至目标位置,联动右楔块或左楔块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从而联动右弹性杆或左弹性杆变形,以对右楔块或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杆相对于现有的碟簧,在外力作用下响应更快,减小行程使安全制动瞬间减速。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安全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用安全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安全钳。
背景技术
在制动过程中,对于安全钳的楔块而言,需要快速响应,以获得稳定的制动性能。例如,公开号为CA1298214C的专利文献公开的安全钳结构,其在壳体和楔块的上端之间设置压簧,压簧向下倾斜地推动楔块,压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就位,固定螺栓固定在楔块中,但可以通过壳体的开孔相对于壳体移动,开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径;另外,壳体中的压簧作用的表面倾斜,使得作用在楔块上的弹簧力平行于楔块的导向面。作为弹性元件的压簧大多采用多个碟簧串联起来,存在内阻力或压缩过程的响应与制动力不能快速响应,造成制动过程的稳定性下降。而且,串联后的碟簧的高度较高,特别是对于双向安全钳而言,造成安全钳的结构尺寸更大。
另外,现有通过楔块摩擦制动的安全钳,由于要获得一定的制动力,通过限位楔块的垂直行程来控制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而得到不同的正压力。在出厂调试满足一定的P+Q重量和导轨结构尺寸及状态下而设定正压力出厂。但随着制动过程的楔块和电梯导轨的磨损,楔块之间的距离会增大而使得弹性元件的正压力会随之而下降,造成制动装置的制动寿命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风险。为解决制动过程的磨损问题,需要通过磨损检测而调整限位量,实现磨损后的限位随之变化来控制弹性元件的正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双向安全钳。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安全钳,包括钳体,钳体具有纵向贯通的导轨通道,导轨通道用于电梯导轨贯穿;钳体具有分别位于导轨通道两侧的楔块安装凹部,以分别用于安装左楔块和右楔块,所述双向安全钳还包括分别对应于左楔块和右楔块设置的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均纵向延伸;左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钳体,左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左楔块;右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右楔块,右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钳体;
当左楔块或右楔块提拉至目标位置,联动右楔块或左楔块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从而联动右弹性杆或左弹性杆变形,以对右楔块或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其底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或弧线变化;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或弧线变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弹性杆的底端延伸至左楔块内部预定的深度,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延伸至右楔块内部预定的深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楔块的两侧分别安装左弹性杆,所述右楔块的两侧分别安装右弹性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安装有左承压座,左承压座、左弹性杆及左楔块构成一体联动结构;所述左承压座与钳体之间为面接触配合;所述右弹性杆的底端安装有右承压座,右承压座、右弹性杆及右楔块构成一体联动结构;所述右承压座与钳体之间为面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楔块的底部设有安装于钳体的左补偿块,左补偿块活动配合于钳体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左楔块提拉至相应位置,左楔块联动左补偿块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
和/或,所述右楔块的顶部设有安装于钳体的右补偿块,右补偿块活动配合于钳体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右楔块提拉至相应位置,右楔块联动右补偿块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钳体具有左导向结构和右导向结构,分别用于导向左补偿块和右补偿块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
作为优选方案,在钳体与左楔块、右楔块之间分别对应于左补偿块、右补偿块设置有滑动定位结构,以使左补偿块或右补偿块在相应的楔块的作用下沿垂直于电梯导轨的制动面方向运动并接触电梯导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定位结构包括位于钳体的滑槽和安装于相应的补偿块的定位件,定位件延伸至滑槽内,且定位件滑动配合于滑槽;
或者,所述滑动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钳体的定位件和位于相应的补偿块的滑槽,定位件延伸至滑槽内,且滑槽滑动配合于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当左楔块或右楔块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时,联动各自对应的弹性杆变形,从而对左楔块或右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提升制动力的稳定性,使得双向制动的安全性更高;弹性杆相对于现有的碟簧,在外力作用下响应更快,减小行程使安全制动瞬间减速;
(2)弹性杆的占有空间相对于碟簧更小,解决了碟簧的高度增加带来结构尺寸较大而影响安装空间,有利于安全保护装置微型化;取代碟簧后,解决了碟簧内阻力造成力值不稳定的缺陷;且无需安装多个碟簧,安装更加便捷;
(3)弹性杆可延伸至相应的楔块内或者安装在楔块的两侧,节省空间,有利于双向安全钳的结构尺寸缩小;
(4)承压座、弹性杆及相应的楔块构成一体联动结构,确保弹性杆的施力角度,也方便双向安全钳单边提拉运动功能的实现;
(5)基于楔块和电梯导轨的磨损而造成的制动力下降的缺陷,利用补偿块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补偿和静态小接触面获得更大的摩擦力,提升双向安全钳的制动安全性,实现各种工况下有效的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向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两侧的楔块盖板);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楔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弹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承压座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承压座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承压座、左弹性杆及左楔块构成的一体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双向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双向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两侧的楔块盖板);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双向安全钳的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右补偿块与定位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双向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包括钳体1、左楔块2-1和右楔块2-2,钳体1竖向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导轨通道,导轨通道贯穿钳体的顶面和底面,用于安装电梯导轨;钳体1上位于通道的两侧分别形成两楔块的安装凹部,两楔块的安装凹部平行,左楔块2-1的安装凹部的底部相对于其顶部更邻近通道,右楔块2-2的安装凹部的底部相对于其顶部更远离通道。另外,左楔块2-1和右楔块2-2分别通过安装在钳体1上的左楔块盖板3-1和右楔块盖板3-2定位,左楔块2-1和右楔块2-2分别安装有提拉销,与各自的提拉机构连接,以便进行提拉制动。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还包括分别对应于两楔块设置的两弹性杆,弹性杆沿纵向延伸。
对于左侧的左弹性杆4-1,左弹性杆4-1的顶端抵靠于左楔块2-1的安装凹部与钳体1的顶部之间的过渡段,左弹性杆4-1的底端抵靠于左楔块2-1;其中,如图2所示,左楔块2-1的顶部具有沿其内部延伸的深槽2a,左弹性杆4-1的底端延伸至深槽2a内;如图3所示,左弹性杆4-1的底端具有防脱孔4a,与左楔块2-1通过螺栓顶靠防脱孔实现防脱安装,使得左弹性杆4-1的部分长度内置,可实现双向安全钳的尺寸缩小,且实现左弹性杆4-1与左楔块2-1联动。另外,左弹性杆4-1的顶端与左楔块2-1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底端与左楔块2-1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左弹性杆4-1的顶端与左楔块2-1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左楔块2-1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弧线变化,即左弹性杆4-1为弧形弯杆结构。如此设计,当左楔块2-1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后被提拉至目标位置,左楔块2-1联动左弹性杆4-1变形,以对左楔块2-1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提升制动力的稳定性,使得制动的安全性更高。
对于右侧的右弹性杆4-2,右弹性杆4-2的底端抵靠于右楔块2-2的安装凹部与钳体的底部之间的过渡段,右弹性杆4-2的顶端抵靠于右楔块2-2;其中,右楔块2-2的底部具有沿其内部延伸的深槽,右弹性杆4-2的顶端安装于深槽内,使得右弹性杆4-2的部分长度内置,可实现双向安全钳的尺寸缩小。另外,右弹性杆4-2的底端与右楔块2-2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顶端与右楔块2-2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右弹性杆4-2的底端与右楔块2-2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至其顶端与右楔块2-2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弧线变化,即右弹性杆4-2为弧形弯杆结构。如此设计,当右楔块2-2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后被提拉至目标位置,右楔块2-2联动右弹性杆4-2变形,以对右楔块2-2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提升制动力的稳定性,使得制动的安全性更高。
另外,对于左侧的左弹性杆4-1,其顶端安装有左承压座5-1,左承压座5-1位于钳体的左楔块2-1的安装凹部与钳体的顶部之间的过渡段的下方。具体地,如图1、4和5所示,左承压座包括位于上侧的座体和贴合于座体下侧固定安装的限位板50,座体具有限位槽5a,限位槽5a与左弹性杆4-1的球形顶端的结构相配;另外,左弹性杆4-1的球形顶端的下侧具有卡槽4b(如图3所示),限位板50的卡位与左弹性杆的卡槽4b卡接配合,限位板50固定安装在左承压座的座体上,使得左承压座5-1与左弹性杆4-1联动,从而保证左弹性杆变形产生制动力的稳定性。其中,如图6所示,左承压座5-1、左弹性杆4-1及左楔块2-1构成一体联动结构,即三者随着左楔块的活动而活动,左承压座与钳体之间为面接触配合,一方面用于防止左弹性杆的顶端在外力作用下移位,另一方面确保左弹性杆的施力角度。
相应地,对于右侧的右弹性杆4-2,右承压座5-2对应于右弹性杆的底端安装,用于防止右弹性杆的底端在外力作用下移位。具体地,右弹性杆4-2及右承压座5-2的安装结构可以参考左弹性杆及左承压座的安装结构,在此不赘述。即左楔块、左弹性杆及左承压座的安装结构转动180度得到右楔块、右弹性杆及右承压座的安装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对于两楔块还分别对应设有制动后的左复位机构6-1和右复位机构6-2,相应的复位机构为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到钳体和滚球保持架上,实现制动后的复位,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以左弹性杆为例进行说明: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即左弹性杆为斜杆结构,也能实现对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相应地,右弹性杆为左弹性杆转动180度得到;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以左弹性杆为例进行说明: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非线性变化,例如:左弹性杆的上半段为线性变化段,下半段为弧线段,也能实现对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相应地,右弹性杆为左弹性杆转动180度得到;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以左弹性杆为例进行说明:左弹性杆可不与左楔块固定安装,即左弹性杆插入左楔块的深槽内即可,只要在左楔块的活动行程内不脱离左楔块或者左弹性杆与左承压座固定,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相应地,右弹性杆作相应的设计变化;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以左弹性杆为例进行说明:左弹性杆的安装方式以及数量不同,可以在左楔块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左弹性杆,即在左楔块的前、后两侧分布成型有凸耳或者安装槽,左弹性杆抵靠在相应的凸耳上或者嵌入相应的安装槽,也能实现对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相应地,右弹性杆作相应的设计变化;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省略左承压座和右承压座的设置,可在钳体成型时,直接在钳体的相应位置对应于左、右弹性杆设计卡槽,各弹性杆的相应端部与卡槽卡接配合,也能保证相应的弹性杆变形产生制动力的稳定性。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双向安全钳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楔块磨损补偿的改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还包括左补偿块7-1和右补偿块7-2,相应地,钳体1的通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两补偿块的安装凹部。
左补偿块7-1位于左楔块2-1提拉方向的一侧,即位于左楔块2-1的下方;左补偿块7-1活动配合于钳体1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左楔块2-1提拉至相应位置,左楔块2-1联动左补偿块7-1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实现楔块磨损的自补偿。
右补偿块7-2位于右楔块2-2提拉方向的一侧,即位于右楔块2-2的上方;右补偿块7-2活动配合于钳体1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右楔块2-2提拉至相应位置,右楔块2-2联动右补偿块7-2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实现楔块磨损的自补偿。
具体地,如图9所示,以右补偿块7-2的安装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右补偿块7-2的安装凹部的顶部具有导向结构8,用于导向右补偿块7-2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导向结构8为斜面,与右补偿块7-2的顶面相配;当右补偿块被右楔块联动上升时,右补偿块沿靠近电梯导轨的方向活动,直至活动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制动。如图9-11所示,钳体1与右补偿块7-2通过滑动定位结构安装配合,并通过安装于钳体1的右楔块盖板3-2定位右补偿块7-2;右楔块盖板3-2和滑动定位结构分别位于右补偿块7-2的前后两侧;滑动定位结构包括位于钳体的滑槽1a和安装于右补偿块7-2的定位销9,定位销9延伸至滑槽1a内,且定位销9滑动配合于滑槽1a,故本实施例的滑动定位结构既能实现右补偿块7-2的定位,又能实现右补偿块7-2的导向。当右楔块联动右补偿块上升时,右补偿块沿靠近电梯导轨的方向活动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以实现安全制动。
其中,滑槽1a有2条,且相互平行;相应地,定位销9与滑槽1a一一对应配合。定位销9还可以替换为螺杆等部件。
另外,各补偿块与相应楔块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也可以为平面),增大接触面积,提升两者联动的稳定性。
相应地,左补偿块7-1的安装结构参考右补偿块7-2的安装结构(相对于右补偿块7-2的安装结构转动180°),在此不赘述。
故而实现双向安全钳的双向制动的楔块磨损的自补偿。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滑动定位结构包括的定位销和滑槽的相对位置互换,即定位销安装在钳体上,滑槽开设在相应的补偿块上,也能实现相应的补偿块的定位,使得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相互平行的滑槽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两条,还可以为一条、三条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补偿块对应的导向结构还可以为曲面及其中设置的滚动件,以能实现补偿块的导向,以使得补偿块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补偿块与其对应的楔块之间的接触面还可以为曲面,相应地,补偿块与楔块之间设置滚动体,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定位销还可以为滚球,滚球的两侧分别嵌入钳体的滑槽和补偿块的滑槽,以能实现滑动定位的作用,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双向安全钳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
各补偿块的补偿面还可以为圆弧面或平面或具有纹路的圆弧面等,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实现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及实施例7。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安全钳,包括钳体,钳体具有纵向贯通的导轨通道,导轨通道用于电梯导轨贯穿;钳体具有分别位于导轨通道两侧的楔块安装凹部,以分别用于安装左楔块和右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安全钳还包括分别对应于左楔块和右楔块设置的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左弹性杆和右弹性杆均纵向延伸;左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钳体,左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左楔块;右弹性杆的顶端抵靠于右楔块,右弹性杆的底端抵靠于钳体;
当左楔块或右楔块提拉至目标位置,联动右楔块或左楔块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从而联动右弹性杆或左弹性杆变形,以对右楔块或左楔块产生朝向电梯导轨的分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其底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左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或弧线变化;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至其底端与右楔块的制动面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为线性变化或弧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杆的底端延伸至左楔块内部预定的深度,所述右弹性杆的顶端延伸至右楔块内部预定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楔块的两侧分别安装左弹性杆,所述右楔块的两侧分别安装右弹性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弹性杆的顶端安装有左承压座,左承压座、左弹性杆及左楔块构成一体联动结构;所述左承压座与钳体之间为面接触配合;所述右弹性杆的底端安装有右承压座,右承压座、右弹性杆及右楔块构成一体联动结构;所述右承压座与钳体之间为面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楔块的底部设有安装于钳体的左补偿块,左补偿块活动配合于钳体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左楔块提拉至相应位置,左楔块联动左补偿块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
和/或,所述右楔块的顶部设有安装于钳体的右补偿块,右补偿块活动配合于钳体以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当右楔块提拉至相应位置,右楔块联动右补偿块至与电梯导轨接触摩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具有左导向结构和右导向结构,分别用于导向左补偿块和右补偿块靠近或远离电梯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在钳体与左楔块、右楔块之间分别对应于左补偿块、右补偿块设置有滑动定位结构,以使左补偿块或右补偿块在相应的楔块的作用下沿垂直于电梯导轨的制动面方向运动并接触电梯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定位结构包括位于钳体的滑槽和安装于相应的补偿块的定位件,定位件延伸至滑槽内,且定位件滑动配合于滑槽;
或者,所述滑动定位结构包括安装于钳体的定位件和位于相应的补偿块的滑槽,定位件延伸至滑槽内,且滑槽滑动配合于定位件。
CN202120423344.9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双向安全钳 Active CN215516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344.9U CN215516250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双向安全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344.9U CN215516250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双向安全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6250U true CN21551625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3344.9U Active CN215516250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双向安全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6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783A (zh) * 2021-02-26 2022-08-30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安全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5783A (zh) * 2021-02-26 2022-08-30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114955783B (zh) * 2021-02-26 2024-05-07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安全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16250U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02038786U (zh) 一种电梯制动绳安全钳
CN101575062B (zh) 非对称渐进式安全钳
EP3256360B1 (en) Retracting rail clamp
CN214652835U (zh) 一种单向安全钳
CN214652834U (zh)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用楔块磨损自补偿结构
CN105035907A (zh) 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
CN201382103Y (zh) 一种液压盘式制动器
CN114955783B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15516249U (zh)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用制动总成
CN114955784B (zh) 一种单向安全钳
CN114955785B (zh)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用楔块磨损自补偿结构
CN202542623U (zh) 一种防坠安全器的渐进式安全钳
CN111392542B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KR200416358Y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양방향 제동장치
WO2022178845A1 (zh)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用楔块磨损自补偿结构
CN114955782B (zh) 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用制动总成
CN219362903U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15626013U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10001369U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116281489A (zh) 一种双向安全钳
CN217458354U (zh) 一种单向安全钳
CN218434384U (zh) 一种自适应摩擦的安全制动装置
CN115583551A (zh) 一种自适应摩擦的安全制动装置
CN216785383U (zh) 一种电子安全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