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9088U -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9088U
CN215499088U CN202121851325.2U CN202121851325U CN215499088U CN 215499088 U CN215499088 U CN 215499088U CN 202121851325 U CN202121851325 U CN 202121851325U CN 215499088 U CN215499088 U CN 215499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dust screen
piece
middle frame
sh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13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飞鸿
杜军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13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9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9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9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其中,一种防尘网组件,包括防尘网、遮光件和连接件;其中,防尘网和遮光件均与连接件连接,且防尘网和遮光件均位于连接件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在防尘网上增设遮光件,使遮光件遮挡屏幕上的听筒窄缝,从而解决了窄缝出音方案露底色的问题;采用遮光件与防尘网的复合结构,而不是直接将防尘网延伸出一条窄边,避免了较窄尺寸时防尘网模切抽丝拉丝的问题,提高了模切效率和良率,降低了模切件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内涌现出大量的听筒窄缝出音方案的外观设计,但是窄缝露底色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方案,行业内采用的笔涂、镭雕等方案,存在涂覆不均匀、容易过涂少涂、容易镭雕过渡、影响喷胶点胶、影响外观等问题,且操作一致性、稳定性、有效性均较差,因此均无法最直接有效的解决窄缝露底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尘网组件,包括:防尘网、遮光件和连接件;其中,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同一侧。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置有出声孔和传声孔,所述防尘网至少覆盖所述出声孔和传声孔;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件本体连接,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一侧边,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延伸部上。
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所述出声孔;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所述传声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防尘网盖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有避位缺口。
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与所述连接件粘接。
所述防尘网的厚度为0.04mm-0.05mm,所述遮光件的厚度为0.05mm-0.1mm。
所述防尘网组件还包括:覆盖件,所述覆盖件盖设在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上,所述覆盖件的部分伸出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之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防尘网组件;屏幕,所述屏幕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屏幕缺口;中框,所述屏幕缺口与所述中框上的侧壁形成窄缝,所述防尘网组件和所述屏幕均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防尘网组件位于所述屏幕和所述中框之间;所述遮光件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窄缝分别在中框上的正投影重叠。
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对应的凹槽,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传声孔位于所述窄缝和出声孔之间。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在所述指纹模组的至少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屏幕与所述中框之间,以分散所述屏幕和所述指纹模组上受到的应力。
所述中框上在所述指纹模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拆卸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通过在防尘网上增设遮光件,使遮光件遮挡屏幕上的听筒窄缝,从而解决了窄缝出音方案露底色的问题;
(2)采用遮光件与防尘网的复合结构,而不是直接将防尘网延伸出一条窄边,避免了较窄尺寸时防尘网模切抽丝拉丝的问题,提高了模切效率和良率,降低了模切件的成本;
(3)整体遮挡露底的设计方案和传统的笔涂等方案相比,只需要贴附单独的遮光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避免了笔涂影响屏幕点胶以及时间长后掉色等问题,整体方案更为稳定、有效、可靠。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尘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尘网组件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尘网组件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防尘网,2、遮光件,3、连接件,4、连接件本体,5、延伸部,6、出声孔,7、传声孔,8、第一部分,9、第二部分,10、避位缺口,11、覆盖件,12、屏幕,13、屏幕缺口,14、中框,15、窄缝,16、凹槽,17、指纹模组,18、支撑组件,19、底层离型膜,20、顶层离型膜,21、槽口,22、拆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屏幕12及中框 14。
屏幕12固定在中框14上,且屏幕12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屏幕缺口13,屏幕缺口13与中框14上的侧壁形成窄缝15。
其中,屏幕缺口13位于屏幕12顶部,中框14的顶部开设有大孔和小孔,小孔位于大孔与窄缝15之间,大孔用于中框14背面听筒的出音,小孔用于将大孔处的部分出音传导到后壳上的出音孔,以最终传出到外部,而窄缝15将大孔处的剩余出音传出到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上大孔、小孔及屏幕缺口13的实际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并不具体限定终端设备的种类。
终端设备还包括防尘网组件,防尘网组件位于屏幕12和中框14之间,如图3所示,其包括:防尘网1、遮光件2和连接件3。
防尘网1和遮光件2均与连接件3连接,且防尘网1和遮光件2均位于连接件3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防尘网1和遮光件2通过连接件3实现复合。
采用上述遮光件2与防尘网1的复合结构,而不是直接将防尘网1延伸出一条窄边,避免了较窄尺寸时防尘网1模切抽丝拉丝的问题,提高了模切效率和良率,降低了模切件的成本。
同时,防尘网1和遮光件2通过连接件3固定在中框14上,且遮光件2的至少部分以及窄缝15分别在中框14上的正投影重叠,由此使遮光件2遮挡中框14上位于窄缝15处的部分,从而解决了窄缝15出音方案露底色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窄缝15出音方案露底色的问题,窄缝15处还可以设置装饰件,装饰件可以先粘接在屏幕缺口13处,然后再将屏幕12组装到中框14上。
其中,中框14的正投影方向即是沿中框14平面垂直的方向上。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件2的材质可以为麦拉等遮光材质,其中麦拉又称为聚脂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件2可由其他遮光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上述要求后,遮光件2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网1和遮光件2均与连接件3粘接,易于操作且连接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网1和遮光件2与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卡接等。
如图4、图5所示,连接件3在中框14上安装时,中框14上设置有与连接件3对应的凹槽16,连接件3上远离防尘网1和遮光件2的一侧固定在凹槽16内,通过凹槽16的设置使防尘网1和遮光件2以合理布局稳定固定安装在中框14上,且避免影响到屏幕12在中框 14上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至少包括遮光背胶,厚度优选为0.05mm,遮光背胶能够粘贴防尘网1和遮光件2以及中框14,实现防尘网1和遮光件2的复合以及防尘网1和遮光件2在中框14上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支撑部与粘接部的组合,其中支撑部用于支撑防尘网1和遮光件2,粘结部用于将支撑部粘贴在防尘网1和遮光件2上以及中框14 上。
其中,上述遮光背胶或粘接部的初粘力应不小于4.7N/cm,其持粘力应不小于6.1N/cm,以保证防尘网1和遮光件2在中框14上的牢固稳定。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防尘网组件,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本体4及延伸部5。
连接件本体4上设置有出声孔6和传声孔7,出声孔6与中框14上的大孔相对应,其用于听筒的出音,传声孔7与中框14上的小孔相对应,其同样位于出声孔6和窄缝15之间,其用于出声孔6处部分出音的传导,防尘网1至少覆盖出声孔6和传声孔7,以保证出音的同时起到防尘的作用。
延伸部5与连接件本体4连接,且延伸部5位于连接件本体4的一侧边,遮光件2位于延伸部5上,由此实现防尘网1和遮光件2的复合。
而其中的连接件本体4又包括第一部分8及第二部分9。
第一部分8设置有出声孔6,第二部分9设置有传声孔7,第二部分9与延伸部5连接,防尘网1盖设在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上。
同时,第二部分9远离延伸部5的一侧设置有避位缺口10,该避位缺口10用于避位中框14上的金属结构。
基于上述防尘网组件,防尘网1的厚度为0.04mm-0.05mm,遮光件2的厚度为0.05mm-0.1mm。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网1的厚度为0.04mm,并且根据防尘网1的厚度,遮光件2的厚度采用0.05mm,以便于防尘网1与遮光件2的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网1、遮光件2的型号和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使防尘网1和遮光件2的厚度接近即可,具体型号和厚度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防尘网组件在中框14上的安装均位于屏幕12安装之前,且其可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但由于遮光件2整体较窄,且防尘网1和遮光件2整体均较薄,因此整体的形状不固定,容易导致自动化设备吸取困难,安装不便。
如图3所示,防尘网组件还包括覆盖件11,覆盖件11盖设在防尘网1和遮光件2上,其与连接件3在防尘网1和遮光件2上不同侧,通过覆盖件11的设置,以提高防尘网1和遮光件2整体的硬度,使防尘网1和遮光件2的形状不易变化,使防尘网组件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更为可行,且安装效率更高。
其中,覆盖件11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且其盖设在防尘网1和遮光件2上的一侧应具有粘性。
在本实施例中,覆盖件11采用离型膜,其粘力小于连接件3上的粘力,以在防尘网1和遮光件2固定安装在中框14上后,使覆盖件11能够便于撕除,避免覆盖件11将防尘网1 和遮光件2从中框14上带下。
离型膜的厚度采用0.05mm,以保证其对防尘网1和遮光件2硬度的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件11的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应保证覆盖件11的粘力小于连接件3上的粘力,厚度不小于0.05mm。
覆盖件11的部分伸出防尘网1和遮光件2之外,伸出防尘网1和遮光件2之外的部分称为撕手,该部分的伸出易于自动化设备的夹取,使覆盖件11的撕除更为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单独使用上述的防尘网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指纹模组17,指纹模组17固定在中框14上。
其中,中框14上在指纹模组17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拆卸孔22,通过拆卸孔 22的设置,使指纹模组17更便于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拆卸孔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认,例如:拆卸孔22的数量为两个,拆卸孔22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屏幕12配备指纹模组17后更容易出现顶印,而行业内采用将指纹降面设计、屏幕 12上加泡棉等解决方案,均会对指纹的功能造成影响,影响指纹的设计,效果均不够理想,其中,顶印即为屏幕12上的纹状印痕,屏幕12受到应力时容易出现顶印问题,不仅影响整体的外观,而且容易造成触屏不良。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图6所示,在指纹模组17的至少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 18,支撑组件18位于屏幕12与中框14之间,以分散屏幕12和指纹模组17上受到的应力。
支撑组件18的设置,分散了屏幕12对指纹模组17的压力,降低了指纹对屏幕12局部的应力,解决了屏幕12上的指纹顶印问题,且效果明显优于业内传统的解决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8位于指纹模组17的两侧,且对称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将指纹模组17的四周均设置支撑组件18。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8至少包括支撑背胶,支撑背胶的长度为26.61mm,宽度为 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8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支撑部与粘接部的组合,其中支撑部具有一定弹性,粘结部用于将支撑部粘贴在中框14上,支撑部与粘接部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支撑组件18的厚度不小于中框14与屏幕12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其对屏幕12和指纹模组17上应力的分散缓冲。
在本实施例中,中框14与屏幕1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2mm,则支撑组件18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4与屏幕1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而支撑组件18的厚度根据中框14与屏幕12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支撑组件18的安装同样位于屏幕12安装之前,且其也可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但由于支撑组件18整体较窄,厚度较薄,且其两侧面均具有粘力,因此整体的形状不固定且易粘住自动化设备的吸头,导致自动化设备吸取困难,安装不便。
由此,如图6所示,支撑组件18固定安装在中框14上之前,框架上远离中框14的一侧粘贴有底层离型膜19,其能够保护支撑组件18上远离中框14的一侧,避免支撑组件18 上的该侧粘住其他物体,且能够提高支撑组件18的硬度,使支撑组件18的形状不易变化,使支撑组件18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更为可行,且安装效率更高。
底层离型膜19的厚度不小于0.075mm,以保证其对支撑组件18硬度的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离型膜19的厚度为0.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层离型膜19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底层离型膜19上开设有与指纹模组17对应的槽口21,该槽口21的尺寸较大于指纹模组17,槽口21用于指纹模组17的通过,以便于支撑组件18在中框14上安装后,支撑组件18能够在中框14上顺利安装。
底层离型膜19的部分伸出支撑组件18之外,该伸出部分易于自动化设备的夹取,使底层离型膜19的撕除更为便捷。
底层离型膜19上远离支撑组件18的一侧粘贴有顶层离型膜20,其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18的硬度,使支撑组件18的形状不易变化,使支撑组件18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更为可行,且安装效率更高。
顶层离型膜20的厚度同样不小于0.075mm,以保证其对支撑组件18硬度的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顶层离型膜20的厚度也为0.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层离型膜2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确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顶层离型膜20的部分伸出支撑组件18之外,该伸出部分易于自动化设备的夹取,使顶层离型膜20的撕除更为便捷
其中,底层离型膜19的粘力小于支撑组件18的粘力且大于顶层离型膜20的粘力,以在支撑组件18粘贴在中框14上后,使顶层离型膜20能够便于从底层离型膜19上撕除,避免顶层离型膜20将底层离型膜19从支撑组件18上带下,同时,也使底层离型膜19能够便于从支撑组件18上撕除,避免底层离型膜19将支撑组件18从中框14上带下。
上述方案采用顶层离型膜20与底层离型膜19的组合,其中,顶层离型膜20为完整离型膜,其面积较大,能够便于支撑组件18被自动化设备的吸头吸取,且底层离型膜19具有镂空的槽口21,能够避位指纹模组17的组装,从而使整体实现支撑组件18和指纹模组17 的自动化组装,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保证了组装良率,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顶层离型膜20应采用红色,底层离型膜19应采用蓝色,红蓝的组合,增加了颜色上的区分和识别,起到视觉防呆的效果,避免出现漏贴支撑组件18或者漏撕顶层离型膜20和底层离型膜19的问题。
在整体安装时,首先,自动化设备吸取覆盖件11,将防尘网1和遮光件2通过连接件3 粘贴在中框14的凹槽16中,自动化设备吸取顶层离型膜20,将支撑组件18粘贴在中框14上;其后,自动化设备夹取覆盖件11和顶层离型膜20,并分别将覆盖件11和顶层离型膜 20撕除;然后,自动化设备将指纹模组17组装到中框14上;最后,自动化设备夹取底层离型膜19,并将底层离型膜19撕除后组装屏幕1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网、遮光件和连接件;
其中,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置有出声孔和传声孔,所述防尘网至少覆盖所述出声孔和传声孔;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件本体连接,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一侧边,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延伸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所述出声孔;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所述传声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防尘网盖设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设置有避位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均与所述连接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的厚度为0.04mm-0.05mm,所述遮光件的厚度为0.05mm-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组件还包括:
覆盖件,所述覆盖件盖设在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上,所述覆盖件的部分伸出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遮光件之外。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防尘网组件;
屏幕,所述屏幕的一侧边处设置有屏幕缺口;
中框,所述屏幕缺口与所述中框上的侧壁形成窄缝,所述防尘网组件和所述屏幕均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防尘网组件位于所述屏幕和所述中框之间;所述遮光件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窄缝分别在中框上的正投影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对应的凹槽,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传声孔位于所述窄缝和出声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在所述指纹模组的至少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屏幕与所述中框之间,以分散所述屏幕和所述指纹模组上受到的应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在所述指纹模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拆卸孔。
CN202121851325.2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5499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1325.2U CN215499088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1325.2U CN215499088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9088U true CN21549908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7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1325.2U Active CN215499088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9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24522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702645U (zh) 局部绝缘便贴式导电胶带
CN215499088U (zh) 一种防尘网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1108371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程方法
CN209260008U (zh) 一种分段式遮光胶带的固定膜及贴合机构
CN210839666U (zh) 背胶及主机面板
CN21534174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CN204164820U (zh) 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06878973U (zh) 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
CN215757117U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组合材料保护膜
CN214098023U (zh) 显示装置
CN208863073U (zh) 受话器及双面屏移动终端
CN204993828U (zh) 用于扬声器模组的出声孔防尘组件及扬声器模组
CN210283544U (zh) 一种通过独立膜片固定触控屏幕的结构
EP3745742B1 (en) Speake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WO2022213841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8139040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背光模组
CN210465925U (zh) 一种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
CN206163025U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防水结构
CN20428513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215376016U (zh) 一种扩散膜及背光模组
CN217979227U (zh)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3659131U (zh) 一种lcd模组用tp
CN216721434U (zh) 一种显示屏及全景相机
CN212346072U (zh) 一种智能镜的拼接防水结构以及智能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