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7446U - 电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7446U
CN215497446U CN202121254148.XU CN202121254148U CN215497446U CN 215497446 U CN215497446 U CN 215497446U CN 202121254148 U CN202121254148 U CN 202121254148U CN 215497446 U CN215497446 U CN 215497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lug
cover plate
electronic connecto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541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赵跃奇
王国良
赵建余
蒋文利
肖厚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pun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541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7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7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7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绝缘件和插头;绝缘件具有至少一进线口和至少两个出线口;绝缘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绝缘主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设于绝缘主体的相对两侧;绝缘主体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体;插头包括至少一插件、至少两个接线口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体;两个第二导电体分别从插件的相对两侧装入插头中;插件用于对应插入进线口内;在插件插入进线口内时,第二导电体与第一导电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线端子的分线功能,使用户可根据具体的接线需求随机进行分线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连接器,采用组合接线方式,使得接线和取线操作都更为方便、快捷和高效。

Description

电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连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称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
现有电子连接器结构简单,通常,一电子连接器只有一个分线接口,无法实现根据具体的接线需求进行分线组合,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接线需求,使电子连接器的通用性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电子连接器通用性能低,无法根据实际接线需求,实现不同分线组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绝缘件和插头;所述绝缘件具有至少一进线口和至少两个出线口;每两个所述出线口对应一所述进线口;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绝缘主体;其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绝缘主体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体;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一插件、至少两个接线口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体;其中,每两个接线口对应一所述插件;每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对应一所述插件;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分别从所述插件的相对两侧装入所述插头中;所述插件用于对应插入所述进线口内;在所述插件插入所述进线口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具有四个进线口和八个出线口,每两个出线口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八个所述出线口构成四层出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均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至少设在对应所述出线口的位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插件插入所述进线口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受到挤压作用力,在所述进线口内有供所述第二导电体产生弹性形变的预留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和/或所述插头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电子连接器装配至一产品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在插接导线时,采用快插式接线方式;所述绝缘件上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内安装有按键;所述导线上带有端头;当所述导线带有所述端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出线口后,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内取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按键配合,共同实现将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出线口,或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内取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上装配有标号片;所述标号片用于标识所述电子连接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口采用直插端头或焊接的方式接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以孔柱过盈配合的形式装配于所述绝缘主体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线端子的分线功能,使用户可根据具体的接线需求随机进行分线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连接器,采用组合接线方式,使得接线和取线操作都更为方便、快捷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于一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于一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盖板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盖板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绝缘件;101-进线口;102-出线口;103-第一盖板;104-第二盖板;105-绝缘主体;106-第一导电体;2-插头;201-插件;202-接线口;203-第二导电体;3-加强筋;4-预留空间;5-卡扣;6-按键;7-卡簧;8-标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电子连接器通用性能低,无法根据实际接线需求,实现不同分线组合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连接器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连接器。
如图1至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包括绝缘件1和插头2。
具体地,所述绝缘件1具有至少一进线口101和至少两个出线口102;每两个所述出线口102对应一所述进线口101。
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包括第一盖板103、第二盖板104及绝缘主体105。
具体地,所述第一盖板103和所述第二盖板104分别设于所述绝缘主体105的相对两侧;所述绝缘主体105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体106。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以孔柱过盈配合的形式装配于所述绝缘主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盖板103和该第二盖板104分别设在该绝缘主体105的前后两侧,且该第一盖板103和该第二盖板104与该绝缘主体105之间以孔柱过盈配合的形式装配,一方面,提高了该电子连接器的防尘效果及电气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可有效防止该第一盖板103和该第二盖板104从该绝缘主体105上脱落,从而保证了电子连接器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通过将该绝缘体1设置为包括第一盖板103、第二盖板104和绝缘主体105的分体式结构,便于第一导电体106及其它结构的安装,以及后期的维修拆卸操作。
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2包括至少一插件201、至少两个接线口202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体203。
具体地,每两个接线口202对应一所述插件201;每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203对应一所述插件201;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203分别从所述插件201的相对两侧装入所述插头2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插件201用于对应插入所述进线口101内;在所述插件201插入所述进线口101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203与所述第一导电体10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插头2通过进线口101插入该绝缘件2内,与该绝缘件2内的第一导电体106实现电路的连接,通过插头2的插入或拔出实现电路的通断。
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2具有四个进线口101和八个出线口102,每两个出线口102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八个所述出线口102构成四层出线。
需要说明的是,该八个出线口两两一排,形成了从上至下四层出线结构,使得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接线需求进行不同的分线组合,实现该电子连接器的分线功能,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子连接器的通用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03和所述第二盖板104上均安装有加强筋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强筋3至少设在对应所述出线口102的位置,用以增加该电子连接器内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电气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该加强筋3还可设置在该第一盖板103和该第二盖板104的侧边,用于增强该第一盖板103和该第二盖板104的强度。
进一步地,该加强筋3的高度优选为3mm;当然,其高度并不限于3mm。
如图1和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插件201插入所述进线口101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203受到挤压作用力,在所述进线口101内有供所述第二导电体203产生弹性形变的预留空间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该进线口101内为该第二导电体203提供供其插入产生弹性形变的预留空间4,一方面,使得该第二导电体203插入该进线口101内时,更为顺畅;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该第二导电体203卡死在该进线口101内,或者是该第二导电体203在该进线口101内插拔不到位。
如图2和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和/或所述插头2上安装有卡扣5(对应图6中上方的两个虚线框内的结构为安装于该插头2上的卡扣5;对应图6中下方的两个虚线框内的结构为安装于该绝缘件1上的卡扣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扣5用于将所述电子连接器装配至一产品上;具体地,可通过该卡扣5,将该电子连接器装配至一安装板或柜体等产品上。
需要说明的是,该卡扣5采用领域内常规的技术手段,其具体的结构及通过该卡扣5实现与一产品装配,具体的连接方式均不作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条件,所以,在此也不再详细赘述。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102在插接导线时,采用快插式接线方式;所述绝缘件1上设有装配口(未在图中标出);所述装配口内安装有按键6;所述导线上带有端头;当所述导线带有所述端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出线口102后,通过按压所述按键6,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102内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该快插式接线方式是指采用弹片式接线,优选地,通过所述按键6将导线从出线口102内取出。
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内设置有卡簧7。
优选地,该卡簧7采用张式结构的卡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簧7与所述按键6配合,共同实现将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出线口102,或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102内取出;具体地,当需要将导线插入该出线口102内时,该按键6处于装配状态时,该卡簧7处于原始状态,以使该卡簧7的一侧夹持住该导线;当需要将导线从该出线口102内取出时,通过按压该按键6,使其处于释放状态,处于释放状态的按键6向下挤压该卡簧7,从而使得该卡簧7与导线分离,实现将该导线直接从该出线口102内取出。
如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1上装配有标号片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号片8采用专业标号片,用于标识所述电子连接器;具体地,该标号片8上至少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标识方式:字母、数字、符号、文字;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标识。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口202采用直插端头或焊接的方式接线。
需要说明的是,该直插端头接线方式是指在导线的一端,铆接有与所述接线口形状相对应的端头,然后通过直接将该端头插入该接线口内实现接线。
进一步地,在该接线口202不采用上述的直插端头方式接线的情况下,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导线与第二导电体203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分线端子的分线功能,使用户可根据具体的接线需求随机进行分线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的接线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连接器,采用组合接线方式,使得接线和取线操作都更为方便、快捷和高效;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件和插头;
所述绝缘件具有至少一进线口和至少两个出线口;每两个所述出线口对应一所述进线口;
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绝缘主体;其中,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绝缘主体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导电体;
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一插件、至少两个接线口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体;其中,每两个接线口对应一所述插件;每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对应一所述插件;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体分别从所述插件的相对两侧装入所述插头中;
所述插件用于对应插入所述进线口内;在所述插件插入所述进线口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四个进线口和八个出线口,每两个出线口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八个所述出线口构成四层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均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至少设在对应所述出线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插件插入所述进线口内时,所述第二导电体受到挤压作用力,在所述进线口内有供所述第二导电体产生弹性形变的预留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和/或所述插头上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电子连接器装配至一产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在插接导线时,采用快插式接线方式;
所述绝缘件上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内安装有按键;
所述导线上带有端头;当所述导线带有所述端头的一端插入所述出线口后,通过按压所述按键,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内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内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按键配合,共同实现将所述导线插入所述出线口,或将所述导线从所述出线口内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上装配有标号片;所述标号片用于标识所述电子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采用直插端头或焊接的方式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以孔柱过盈配合的形式装配于所述绝缘主体上。
CN202121254148.XU 2021-06-07 2021-06-07 电子连接器 Active CN215497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4148.XU CN215497446U (zh) 2021-06-07 2021-06-07 电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54148.XU CN215497446U (zh) 2021-06-07 2021-06-07 电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7446U true CN21549744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8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54148.XU Active CN215497446U (zh) 2021-06-07 2021-06-07 电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7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91879B2 (en) Adapter and plug-in connection system
US7132913B2 (en) Universal terminal assembly for electric power switch
CN107834272A (zh) 公母同体的插头组件、插头组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CN115579696A (zh) 母线槽及配电系统
CN215497446U (zh) 电子连接器
CN113381254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
CN213341016U (zh)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CN208256943U (zh) 改良的连接器组合
CN215497130U (zh) 双层连接器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6250598U (zh) 一种智能微型断路器尾部与柜体的插接机构
CN205319337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5816457U (zh) 笼式分线连接器
TW437128B (en) Power distribution line plug
CN216872424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排插
CN211556319U (zh) 一种智能型连接器
CN22075380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866531U (zh) 卡扣型接线端子和风扇
CN219106700U (zh) 一种倒插式电力导轨
CN211017425U (zh) 直板型接线端子和风扇
CN217468892U (zh) 一种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
WO2024051745A1 (zh) 插座
CN218648226U (zh) 一种自锁式防水接线连接装置
CN220368242U (zh) 端座连接器
JP3085686U (ja) 多方向式コンセ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