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1016U -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41016U CN213341016U CN202022173966.9U CN202022173966U CN213341016U CN 213341016 U CN213341016 U CN 213341016U CN 202022173966 U CN202022173966 U CN 202022173966U CN 213341016 U CN213341016 U CN 2133410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 plug
- contact
- electri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桥接件包括电导体,其特征在于,电导体具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性插头,各电性插头具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电性插脚,每一个电性插头与一个接触轨相对应,且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相对应的接触轨的插接口内,实现各电性插头分别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弹性地电性接触,从而增强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实现桥接件对于接触轨的短接效果,从而简化了短接电连接端子时的结构复杂度,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当前,电连接端子作为常见的电气器件,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电气功能需要,有时需要将部分电连接端子进行短接。传统的短接电连接端子的方式主要是采用一个导线来实现短接效果。但是,利用导线短接,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还会降低电连接端子的整体美观。
为了实现简单快捷短接两个电连接端子,现在主要是采用铜质电导体的方式来实现。所采用的铜质电导体通常具有两个有弧度的铜片。在短接两个电连接端子时,使得该铜质电导体的一个铜片插入到其中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插入孔内,另一个铜片则插入到另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插入孔中,从而完成利用铜质电导体短接两个电连接端子的目的。
不过,由于所采用的铜质电导体是采用了两个铜片,而且要求每一个铜片均具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势必会增加加工铜质电导体过程中的工艺难度。不仅如此,由于铜材质具有容易屈服的特性,这将使得铜质电导体的两个铜片在多次插拔后,两个铜片所形成的宽度尺寸变小,铜片与对应电连接端子的插入孔之间的电性接触可靠性降低,最终无法实现两个电连接端子之间的短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桥接件的电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能够弹性地插入到至少两个接触轨的插接口内且分别与插入的接触轨电性连接,所述桥接件包括电导体,电导体具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性插头,各电性插头具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电性插脚,每一个电性插头与一个接触轨相对应,且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相对应的接触轨的插接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与所述接触轨的插接口弹性接触,且两个电性插脚与所述接触轨的插接口通过错置方式电性接触。
为了增强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改进地,在所述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中,所述电性插头的各电性插脚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接触轨的插接口进行电性接触。如此,每一个电性插头与对应的插接口之间就会形成有至少两个电性接触区域,这样可以增加了电性插头与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
作为实现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实现电性接触的一种实现结构,改进地,在所述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中,所述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为前后重叠的结构;其中,与该电性插头电性接触的所述接触轨的插接口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该电性插头的每一个电性插脚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在所述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中,所述电性插脚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内的电性插接部,该电性插接部与对应的该插接口之间为过盈配合。例如,作为过盈配合的实现方式,该电性插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该对应插接口的宽度尺寸,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通过如此设置电性插脚的电性插接部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宽度尺寸,可以确保电性插接部以在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下插入到插接口内,达到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了电性插接部与插接口之间的紧密电性接触,有利于增强桥接件与该接触轨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进而增强两个需要借助该桥接件实现短接的接触轨之间的短接效果。
为了避免桥接件在将要发生弹性形变时,其未与插接口接触的部分出现功能异常,再改进地,所述电性插脚还具有未插入到对应插接口内的非电性插接部,所述电性插接部与所述非电性插接部之间形成有避位部件。例如,避位部件可以是倒角或者其他的实现避位效果的结构形式。
作为实现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实现电性接触的另外一种实现结构,改进地,在所述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中,所述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为前后相互错位设置的结构;其中,该电性插头的各电性插脚分别与所述接触轨的插接口实现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同样地,针对采用上述结构的桥接件,所述电性插脚同样也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内的电性插接部,电性插接部与对应的该插接口之间为过盈配合。例如,作为过盈配合的实现方式,该电性插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该对应插接口的宽度尺寸。通过如此设置电性插脚的电性插接部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宽度尺寸,可以确保电性插接部以在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下插入到插接口内,达到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了电性插接部与插接口之间的紧密电性接触,有利于增强桥接件与该接触轨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进而增强两个需要借助该桥接件实现短接的接触轨之间的短接效果。
另外,在该实现结构的桥接件中,所述电性插脚上形成有避位部件,该避位部件包括所述的电性插接部、所述的非电性插接部和收窄部,所述收窄部位于电性插接部和非电性插接部之间且分别衔接电性插接部和非电性插接部,该收窄部沿自电性插脚部朝着非电性插脚部的方向逐渐变窄。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应用有所述桥接件的电连接端子,包括有壳体和至少一个具有插接口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的至少一个电性插脚弹性地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相对应的接触轨的插接口内,实现电性插头的电性插脚与接触轨的对应插接口之间弹性地电性接触。
改进地,在所述电连接端子中,作为所述桥接件与接触轨之间电性接触的一种实现结构,所述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为前后重叠的结构,与该电性插头电性接触的接触轨的插接口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该电性插头的每一个电性插脚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再改进地,在所述电连接端子中,作为所述桥接件与接触轨之间电性接触的另外一种实现结构,所述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为前后相互错位设置的结构,该电性插头的各电性插脚分别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实现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首先,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桥接件结构具有两个能插入到接触轨的插接口内的电性插头,且该电性插头具有两个能前后重叠的电性插脚,以使得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可以与接触轨上插接口的两个相互错位的开口区域实现弹性的电性接触,且电性插头的两个电性插脚与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通过错置方式电性接触。这样,电性插头与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具有两个电性接触区域,增强了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实现桥接件对于接触轨的短接效果,从而简化了短接电连接端子时的结构复杂度,方便操作。
其次,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外一种桥接件结构具有两个能插入到接触轨的插接口内的电性插头,且该电性插头具有两个相互错位的电性插脚,使得电性插头的这两个电性插脚可以插入到接触轨的插接口内,且两个电性插脚与对应的插接口之间为错置方式电性接触。同样地,此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插入的插接口之间存在两个电性接触区域,实现电性插头与插接口之间弹性的电性接触,增强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实现桥接件对于接触轨的短接效果,从而简化了短接电连接端子时的结构复杂度,方便操作。
最后,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个结构的桥接件结构均可以满足对于单个电连接端子的短接需要以及针对两个电连接端子内接触轨的连接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桥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桥接件去掉绝缘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桥接件插入到两个接触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桥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桥接件去掉绝缘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桥接件插入到两个接触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状态的俯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状态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号如下:
1-桥接件,10-绝缘壳体,11-电导体,110-固定孔,111-固定柱,2-接触轨,20-插接口,200-开口区域,3-电性插头,31、31’-电性插脚,311、311’-电性插接部,312、312’ -非电性插接部,313、313’-避位部件,314’-收窄部,4-电性接触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1,能够弹性地插入到两个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且分别与插入的接触轨2电性连接,桥接件1包括有绝缘壳体10和位于绝缘壳体10内侧的电导体11,电导体11具有固定柱111和固定孔110,绝缘壳体10的内侧具有与固定柱111配合固定的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与固定孔110 配合固定的柱体(图中未示出),电导体11通过固定柱111和固定孔110分别与绝缘壳体10内孔、柱体的配合被设置在绝缘壳体10的内侧,电导体11具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性插头3,各电性插头3具有两个具有弹性的电性插脚31,电性插头3的这两个电性插脚31为前后重叠的结构,即两个电性插脚31是前后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的片状结构。其中,每一个电性插头3与一个接触轨2相对应,且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 31弹性地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3相对应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实现各电性插头3 分别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的电性接触。与电性插头3电性接触的接触轨2 的插接口20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200,开口区域200的形状参见图4~7中所示;每一个电性插脚31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200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通过设置这样前后重叠、上部固定的插脚结构和与之接触相互错置的开口区域,桥接件在插入时,通过错置的开口区域使得电性插脚在其宽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故插入到位后的电性插脚与对应的接触轨之间存在恒定的保持力,进而使得电性插脚与接触轨有更为紧密可靠的电性接触。通过设置如此插脚的弹性形变方向,桥接件在经过多次插拔后仍有可观的保持力以保证电性插脚与对应接触轨之间有效的电性接触。
具体的,该实施例中的电性插头3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具有两个电性接触区域4,不仅可以使得各电性插脚与对应的插接口之间以错置方式实现了电性接触,而且也增强了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2~5所示,电性插脚31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电性插接部311以及未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非电性插接部312,该电性插接部311 与对应的该插接口20之间为过盈配合。作为过盈配合的实现方式,例如,该电性插接部311的宽度尺寸W1大于该对应插接口20的宽度尺寸W2。另外,电性插接部311与非电性插接部312之间形成有避位部件313,该避位部件313可以是倒角,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实现避位效果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避位部件313,可以避免插脚在将要发生弹性形变时,与开口区域内的非电性接触区域干涉而导致结构功能失效。当然,通过如此设置电性插脚31的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的宽度尺寸,可以确保电性插接部以在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下插入到插接口内,达到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了电性插接部与插接口之间的紧密电性接触,有利于增强桥接件与该接触轨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进而增强两个需要借助该桥接件实现短接的接触轨之间的短接效果。
另外,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端子。其中,该实施例中的电连接端子包括有壳体、两个具有插接口20的接触轨2以及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桥接件1,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200,电性插头3的每一个电性插脚31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200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实现电性插头3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 之间的电性接触。如此以来,就可以实现利用一个桥接件1将位于同一个电连接端子内的两个接轨2短接的效果。
当然,利用该实施例的桥接件1,还可以对两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进行连接。具体地,把桥接件1的一个电性插脚31弹性地插入到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然后把该桥接件1的另一个电性插脚31弹性地插入到另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从而就把这两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连接到一起。
实施例二
如图8~1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1,能够弹性地插入到两个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且分别与插入的接触轨2电性连接,桥接件1包括绝缘壳体10和位于绝缘壳体10内侧的电导体11,电导体11也具有固定柱111和固定孔 110,绝缘壳体10的内侧具有与固定柱111配合固定的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与固定孔 110配合固定的柱体(图中未示出),电导体11通过固定柱111和固定孔110分别与绝缘壳体10内孔、柱体的配合被设置在绝缘壳体10的内侧,电导体11具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性插头3,各电性插头3具有两个具有弹性的电性插脚31’,这两个电性插脚 31’为前后相互错位设置的结构,每一个电性插头3与一个接触轨2相对应,且该电性插头3的各电性插脚31’能够弹性地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3相对应的接触轨3的插接口 20内,实现各电性插头3的电性插脚31’分别与接触轨2的对应插接口20之间弹性地电性接触,而且此时各电性插脚31’与对应的插接口20之间的电性接触方式为错置接触。
参见9~13所示,电性插脚31’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电性插接部311’以及未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非电性插接部312’,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的该插接口20 之间为过盈配合。在电性插脚上且位于电性插接部311’和非电性插接部312’之间还形成有收窄部314’收窄部314’分别衔接电性插接部311’和非电性插接部312’,该收窄部 314’)沿自电性插脚部朝着非电性插脚部的方向逐渐变窄。其中,此处的电性插接部311’、收窄部314’和非电性插接部312’一起形成了该实施例中电性插脚的避位部件313’。
通过设置这样前后重叠、相互错置且有避位部、上部固定的电性插脚结构和与之接触的插接口,桥接件在插入时,通过插接口与电性插脚干涉使得相互错置的电性插脚在其宽度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故插入到位后的电性插脚与接触轨之间存在恒定的保持力,进而使得电性插脚与接触轨有更为紧密可靠的电性接触。通过设置电性插脚的弹性形变方式,可以使得桥接件在经过多次插拔后仍有可观的保持力以保证电性插脚与对应接触轨之间有效的电性接触。
作为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插接口20之间过盈配合的实现方式,例如,该电性插接部311’的宽度尺寸W1’大于该对应插接口20的宽度尺寸W2’。通过如此设置电性插脚31的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的宽度尺寸,可以确保电性插接部以在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下插入到插接口内,达到两者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了电性插接部与插接口之间的紧密电性接触,有利于增强桥接件与该接触轨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进而增强两个需要借助该桥接件实现短接的接触轨之间的短接效果。
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插脚结构和与之接触的插接口20,可以使得该实施例中的电性插头3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具有两个电性接触区域4,从而增强了桥接件的电性插头与对应接触轨的插接口之间的电性接触效果。
另外,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端子。该实施例中的电连接端子包括有壳体、两个具有插接口20的接触轨2以及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桥接件1,电性插头3的各电性插脚31’分别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使得电性插头3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 之间具有两个电性接触区域4,进而实现利用一个桥接件1将位于同一个电连接端子内的两个接轨2短接的效果。
当然,利用该实施例的桥接件1,还可以对两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进行连接。具体地,把桥接件1的一个电性插脚31弹性地插入到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然后把该桥接件1的另一个电性插脚31弹性地插入到另一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从而就把这两个电连接端子的接触轨连接到一起。
Claims (10)
1.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能够弹性地插入到至少两个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且分别与插入的接触轨(2)电性连接,所述桥接件(1)包括电导体(10),所述电导体(10)具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性插头(3),各电性插头(3)具有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电性插脚(31),每一个电性插头(3)与一个接触轨(2)相对应,且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3)相对应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与所述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弹性接触,且两个电性插脚(31)与所述接触轨(2)的插接口(20)通过错置方式电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为前后重叠的结构;其中,与该电性插头(3)电性接触的所述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200),该电性插头(3)的每一个电性插脚(31)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200)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脚(31)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电性插接部(311),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的该插接口(20)之间为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脚(31)还具有未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非电性插接部(312),所述电性插接部(311)与所述非电性插接部(312)之间形成有避位部件(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为前后相互错位设置的结构;其中,该电性插头(3)的各电性插脚(31’)分别与所述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实现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脚(31’)具有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电性插接部(311’)以及未插入到对应插接口(20)内的非电性插接部(312’),电性插接部(311’)与对应的该插接口(20)之间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脚(31’)上形成有避位部件(313’),该避位部件(313’)包括所述的电性插接部(311’)、所述的非电性插接部(312’)和收窄部(314’),所述收窄部(314’)位于电性插接部(311’)和非电性插接部(312’)之间且分别衔接电性插接部(311’)和非电性插接部(312’),该收窄部(314’)沿自电性插脚部朝着非电性插脚部的方向逐渐变窄。
8.应用有权利要求1所述桥接件的电连接端子,包括有壳体和至少一个具有插接口(20)的接触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至少一个电性插脚弹性地插入到与该电性插头(3)相对应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内,实现电性插头(3)的电性插脚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之间弹性地电性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为前后重叠的结构,与该电性插头(3)电性接触的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具有相互错位两个开口区域(200),该电性插头(3)的每一个电性插脚(31)与对应的一个开口区域(200)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插头(3)的两个电性插脚(31’)为前后相互错位设置的结构,该电性插头(3)的各电性插脚(31’)分别与对应接触轨(2)的插接口(20)实现弹性接触且实现电性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3966.9U CN213341016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73966.9U CN213341016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41016U true CN213341016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6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73966.9U Active CN213341016U (zh) | 2020-09-28 | 2020-09-28 |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410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8711A (zh) * | 2021-09-01 | 2022-06-28 | 杭州骏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薄款转接导电结构 |
-
2020
- 2020-09-28 CN CN202022173966.9U patent/CN2133410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8711A (zh) * | 2021-09-01 | 2022-06-28 | 杭州骏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薄款转接导电结构 |
CN114678711B (zh) * | 2021-09-01 | 2023-10-13 | 杭州骏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薄款转接导电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0454B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2121180U (zh) | 插头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08879159A (zh) | 一种具有防开路功能的连接器 | |
WO2023103778A1 (zh) | 一种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
CN213341016U (zh) | 用于电连接端子的桥接件及电连接端子 | |
CN208723151U (zh) | 一种具有防开路功能的连接器 | |
CN219477045U (zh) |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 |
CN210838867U (zh) | 一种插入式母线槽的插接结构 | |
CN210272889U (zh) | 一种自短路保护连接器 | |
CN205882239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 |
CN213425354U (zh) | 一种多媒体信息箱专用插座 | |
CN209948150U (zh) | 充电连接器母端、充电连接器公端及充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6211160U (zh) |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9329439U (zh) | 通讯板间连接器 | |
CN218828179U (zh) | 三向导通式载流体、载流体组件及io模块 | |
CN22075380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7983806U (zh) | 弹片倒扣式免铆压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 |
CN219739516U (zh) | 一种转换连接器 | |
CN215732282U (zh) | 新型的接线端子结构 | |
CN220368175U (zh) | 接电端子及连接器 | |
CN217788872U (zh) | 母头连接器 | |
CN216161963U (zh) | 免焊电连接转换件、免焊电连接转换结构及排插 | |
CN216161980U (zh) | 一种防止短路的品字尾连接器 | |
CN212380607U (zh) | 一种可通流大电流的插座 | |
CN216958574U (zh) | 多设备串联的端子接口、电子设备及多设备串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