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7322U -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7322U
CN215497322U CN202122128239.5U CN202122128239U CN215497322U CN 215497322 U CN215497322 U CN 215497322U CN 202122128239 U CN202122128239 U CN 202122128239U CN 215497322 U CN215497322 U CN 215497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limiting
interface
cable
limi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82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明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82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7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7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7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包括接头组件和接口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接头,安装座上设置有接头,安装座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接头之间形成限位通道,弹性元件能够发生形变,并带动限位板改变与接头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限位通道的入口大小,限位通道的入口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接口组件包括能够与接头配合的接口和第二限位块,接口的外部设置与限位通道适配的第二限位块。在接头与接口配合的同时完成限位,插拔方便且不易脱落,插拔不到位时,接头会因为没有完成限位而插拔失败,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背景技术
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计算、各种云数据中心快速发展,对服务器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器中存在多种线缆,在服务器组装阶段或后期的维修阶段线缆的插拔是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存在线缆难插拔、插拔不到位、线缆易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线缆插拔困难、插拔不到位、线缆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易连接,方便定位,连接后不易脱落的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包括接头组件和接口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接头,安装座上设置有接头,安装座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接头之间形成限位通道,弹性元件能够发生形变,并带动限位板改变与接头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限位通道的入口大小,限位通道的入口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接口组件包括能够与接头配合的接口和第二限位块,接口的外部设置与限位通道适配的第二限位块。当接头插入接口的同时,接口外部的第二限位块一同插入限位通道中,限位通道可扩大入口使第二限位块进入,并通过第一限位块的阻挡作用防止其脱离,若第二限位块没有完全进入会被弹性元件复原的作用力挤出,解决了插拔不到位和易脱落的问题。
优选地,弹性元件包括弹性连接板,弹性连接板的端部能够向中部弯曲,弹性连接板的一端连接限位板,弹性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座。弹性连接板的端部向自身中部弯曲,使限位板和接头形成的夹角改变,进而改变限位通道入口大小。
优选地,第二限位块为变截面结构,第二限位块的截面沿进入限位通道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大,第二限位块的小端外边缘与接口外壁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块与接头的间隔,第二限位块的大端外边缘与接口外壁的距离大于第一限位块与接头的间隔。变截面结构可以逐渐向外侧推动限位板,便于第二限位块进入限位通道,
优选地,限位板上与第一限位块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板。用于手动挤压压力板,扩大限位通道入口。
优选地,安装座和接头为一体成型,限位板、压力板和第一限位块为一体成型;接口和第二限位块为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稳定,便于生产。
优选地,安装座上与接头相对的一端设置线缆连接部。用于与线缆连接。
优选地,接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接口的形状与接头适配。
优选地,限位通道与第二限位块插接配合,接头与接口插接配合,限位通道与第二限位块的插接方向平行接头与接口的插接方向。使接口和接头配合的同时完成限位,节省插拔时间。
一种线缆,线缆的端部连接有上述线缆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具有插拔方便的效果,能够在插接的同时进行对接口和接头的限位,不需要分开进行,节省时间;插拔后的第一限位块对第二限位块的阻挡作用能够防止接头和接口脱离;插拔不到位时会因为无法完成/解除限位而操作失败;第二限位块的变截面结构和压力板调节限位通道的入口大小使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接头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接头和接口配合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接头和接口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接口和接口分离的示意图。
图中:1、接头,2、压力板,3、弹性连接板,4、限位板,5、第一限位块,6、接口,7、第二限位块,8、安装座,9、限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包括接头组件和接口组件,接头组件包括安装座8,安装座8的一端设置有接头1,与接头1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线缆连接部,接头1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座8的长度方向共线,安装座8和接头1为一体成型;安装座8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限位板4,两块限位板4均与安装座8和接头1平行,限位板4与安装座8通过弹性连接板3连接,弹性连接板3垂直于安装座8和限位板4,弹性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安装座8,弹性连接板3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板4的一端,限位板4的另一端靠近接头1,并且该端靠近接头1的一侧设置第一限位块5,限位板4与接头1形成限位通道9,弹性连接板3的端部可以向自身中部弯曲,并带动限位板4改变与接头1的相对位置,改变两者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限位通道9的入口大小;两个弹性连接板3上与限位板4相连接的一端还连接压力板2的一端,安装座8同一侧的压力板2与限位板4位于同一平面,压力板2与第二限位块7分别位于限位板4的两端,通过相对的挤压两个压力板2的另一端使弹性连接板3弯曲,进而调节限位通道9的入口大小,压力板2、限位板4和第一限位块5为一体成型。
接口组件包括能够与接头1插接配合的接口6,接头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接口6的形状与接头1的形状适配,接口6的外部设置有能够与限位通道9配合的第二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7与限位通道9插接配合,限位通道9与第二限位块7的插接方向平行接头1与接口6的插接方向,第二限位块7可以随着接口6与接头1配合插入限位通道9中,第二限位块7为变截面结构,第二限位块7的截面沿进入限位通道9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大,第二限位块7的小端的外边缘与接口6外壁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块5与接头1的间隔,第二限位块7的大端外边缘与接口6外壁的距离大于第一限位块5与接头1的间隔。
实施例2
一种线缆,线缆的端部连接有实施例1中的线缆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安装线缆时,握住接头1插入接口6,插入过程中,第二限位块7与第一限位块5逐渐接触,随着第二限位块7截面逐渐变大,向外侧推动第一限位块5,弹性连接板3受力形变,两端向自身中部弯曲,使限位板4与接头1之间的夹角增大,进而导致限位通道9入口扩大,使第一限位块5能够完全进入限位通道9,若第一限位块5没有完全进入,松手后第二限位块7会在弹性连接板3的复原作用下被弹出,解决了插拔不到位的问题;第一限位块5完全进入后,弹性连接板3复原,因为第一限位块5对第二限位块7的阻挡作用,接头1与接口6不会松脱。当需要拔出线缆时,相对的挤压压力板2,使弹性连接板3发生形变,与压力板2一体成型的限位板4与接头1发生相对移动,使限位通道9的入口增大,当入口增大至第二限位块7可以完全通过时,拔出接头1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组件和接口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安装座(8)和接头(1),所述安装座(8)上设置有接头(1),所述安装座(8)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接头(1)之间形成限位通道(9),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发生形变,并带动所述限位板(4)改变与所述接头(1)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限位通道(9)的入口大小,限位通道(9)的入口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所述接口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接头(1)配合的接口(6)和第二限位块(7),所述接口(6)的外部设置与限位通道(9)适配的第二限位块(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性连接板(3),所述弹性连接板(3)的端部能够向中部弯曲,所述弹性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板(4),所述弹性连接板(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7)为变截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截面沿进入所述限位通道(9)的先后顺序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小端外边缘与所述接口(6)外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所述接头(1)的间隔,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大端外边缘与所述接口(6)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与所述接头(1)的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块(5)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板(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块(5)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板(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和所述接头(1)为一体成型,所述限位板(4)、所述压力板(2)和所述第一限位块(5)为一体成型;所述接口(6)和所述第二限位块(7)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8)上与所述接头(1)相对的一端设置线缆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所述接口(6)的形状与所述接头(1)适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线缆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9)与所述第二限位块(7)插接配合,所述接头(1)与所述接口(6)插接配合,所述限位通道(9)与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插接方向平行所述接头(1)与接口(6)的插接方向。
10.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端部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线缆接头结构。
CN202122128239.5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Active CN215497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8239.5U CN21549732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8239.5U CN21549732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7322U true CN215497322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8239.5U Active CN215497322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7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29075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851775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657214U (zh) 电连接器
CN108258468A (zh) 电连接器
US10910737B2 (en) Rail terminal assembling structure
CN215497322U (zh) 一种线缆接头结构和线缆
JPS58106778A (ja) 低插入力コネクタ
CN105591212A (zh) 插座端子结构
US11189977B2 (en) Edge-coupled differential stripline connector
CN206727405U (zh) Smp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分离工具
CN105990730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12209825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头
CN200950489Y (zh) 一种易拆合电源连接器
US7387542B1 (en) HDMI connector
CN206585098U (zh) 改良的fpc连接器
CN205376951U (zh) 一种插接式网络通讯快速连接器
CN203733997U (zh) 连接线固定装置和空调器
CN109428224B (zh) 水晶头及应用该水晶头的连接器
US587623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connector retainer
CN202167697U (zh) 接头装置
CN21700972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插头构造
CN216750500U (zh) 一种具有防拉伸功能的网络通讯插头
CN208014993U (zh) 电连接器及其卡钩
CN216958562U (zh) 排线的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6120914U (zh) 快速插拔超小型多网口高速网络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