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0730A -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0730A
CN105990730A CN201510070700.2A CN201510070700A CN105990730A CN 105990730 A CN105990730 A CN 105990730A CN 201510070700 A CN201510070700 A CN 201510070700A CN 105990730 A CN105990730 A CN 105990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ducting terminal
conducting
channel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07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0730B (zh
Inventor
陈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07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0730B/zh
Priority to US14/945,474 priority patent/US953110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990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0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0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07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该铜排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及一端子组件,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导电端子、两个补强端子及至少一个侦测端子。这两个补强端子的L型按压部共同夹持这两个导电端子的弧形接触部;同时,该侦测端子能够侦测一对接导体的插接状态,从而及时开启电源回路。因此,本发明端子组件具备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特点的铜排连接器,以及应用于该铜排连接器中的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新推出的铜排连接器的特点是额定电流高、能量损耗低,该铜排连接器的导电端子采用了弹性臂的设计,以提供充分可靠的接触来适应尺寸或位置的偏差。通常,为了提高该弹性臂的导电性,该弹性臂的弹性下降,但这并不利于与对接连接器的可靠连接及频繁插拔。相反,若该弹性臂的弹性越大,其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接触力及导电性就会变差,从而无法很好地满足大电流的应用场合。
现有的铜排连接器通常只包括一片整体式结构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只能充当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因此该铜排连接器只能用来传输一个极向的电流,从而限制了该铜排连接器的适用范围。
此外,现有的铜排连接器不具备电源侦测功能,其使用安全性较低,不适合应用于大电流场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电气性能佳及连接可靠、的铜排连接器,以及一种具备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端子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连接器,具有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端子组件,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和长期的可靠连接,并能够侦测对接导体是否正常插入,以接通电源回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具备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和长期的可靠连接,同时还可以侦测对接导体有无正常插入,以接通电源回路。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排连接器至少包括一基座及一安装于该基座上的端子组件。该基座包括一位于前方的对接部、一位于后方的安装部、一形成于该对接部上的插接口、两个分别位于该插接口的左右两侧与该插接口相连通并延伸至该安装部的后表面的第一端子通道与第二端子通道、以及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或该第二端子通道下方并与该插接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子通道。该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一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以及至少一侦测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第一主体部、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且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一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一主体部的下边缘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第一安装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第二主体部、一自该第二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且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二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二主体部的下边缘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第二安装端。该侦测端子安装于该第三端子通道中,该侦测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固定主体、一自该固定主体向前弯折延伸并伸入该插接口中的侦测弹片、以及一位于该固定主体下方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脚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对接端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一弹性片,每一第一弹性片均包括一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一弧形接触部、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尾端;该第二弹性对接端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二弹性片,每一第二弹性片均包括一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二弧形接触部、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尾端;其中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二主体部平行排布,该第一尾端与该第二尾端构成喇叭状,而该第一弧形接触部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则形成汇聚状,并且该第二弧形接触部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沿前后方向错位设置,该第二弧形接触部位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前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端子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补强端子及一第二补强端子;其中该第一补强端子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外侧并与该第一导电端子一起组装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中,该第一补强端子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抵压在该第一弹性对接端的外侧;以及该第二补强端子贴靠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外侧并与该第二导电端子一起组装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该第二补强端子具有一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抵压在该第二弹性对接端的外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补强端子还包括有两根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凸伸的弹性指,这两根弹性指分别从这两对第二弹性片的间隔处凸伸至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内侧并进入该插接口中;其中该弹性指位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及该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后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补强端子的第一按压部呈L型,该其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开的L型片体,这两个L型片体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一弹性片的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外侧。该第二补强端子的第二按压部亦呈L型,其包括两对上下间隔开的L型按压指,这两对L型按压指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二弹性片的第二弧形接触部的外侧,这两根弹性根分别位于相对应的一对L型按压指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设置有一竖直状的隔板,用来分隔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在该隔板上形成有一凹口;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还设置有两横梁,这两个横梁分别对称地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用来将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分成上下两部分;每一横梁均包括一位于该对接部中并延伸至该对接部的前表面的前段、一位于该安装部中的后段,以及二形成于该后段的左右两侧的台肩。该第一导电端子和该第二导电端子跨设于该横梁上。该第一补强端子还包括一第一直立部及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一扣持部,该第一扣持部包围相对应的横梁的后段,该第一按压部是该第一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而成并呈L型。该第二补强端子还包括一第二直立部及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二扣持部,该第二扣持部包围相对应的横梁的后段;该第二按压部是该第二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而成并呈L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侦测端子,在该基座上形成有两个第三端子通道,这两个第三端子通道上下堆叠,用来分别收容这两个侦测端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侦测端子;在该基座上还形成有至少一第四端子通道,该第四端子通道位于该第三端子通道的相对侧并与该插接口相连通,其中一侦测端子位于该第三端子通道中,另一侦测端子位于该第四端子通道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还形成有一底板,该第三端子通道位于该底板的下方;在该底板与该基座的两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固定槽和一第二固定槽,其中该第一固定槽与该第一端子通道相连通,该第二固定槽与该第二端子通道相连通;在该第三端子通道的内顶壁上形成有一卡槽;该基座还包括有一第一扣槽和一第二扣槽,该第一扣槽与该第二扣槽对称地形成于该安装部上,并分别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的最外端的内侧壁上且靠近于内顶壁的位置处。该第一导电端子还包括有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上边缘朝向外侧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一扣片,该第一扣片卡入该第一扣槽内;该第一安装端沿着该第一固定槽伸出该基座之外。该侦测端子还包括有一固定片,该固定片位于该固定主体的上方并固定于该基座的卡槽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组件应用于一铜排连接器中,该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一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二导电端子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以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导电端子或该第二导电端子下方的侦测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一主体部、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第一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一主体部的下边缘的第一安装端。该第一补强端子包括有一贴靠于该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直立部、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并抵压在该第一弹性对接端外侧的L型第一按压部、以及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一扣持部。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二主体部、一自该第二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第二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二主体部的下边缘的第二安装端。该第二补强端子包括有一贴靠于该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直立部、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并抵压在该第二弹性对接端外侧的L型第二按压部、以及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二扣持部。该侦测端子包括有一固定主体、一位于该固定主体前方并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或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侦测弹片、以及一位于该固定主体下方的脚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铜排连接器具有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端子组件,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和长期的可靠连接,并能够侦测对接导体是否正常插入,以接通电源回路。此外,由于该铜排连接器采用了两个独立的端子组件,这两个端子组件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极向的电流,从而扩大了该铜排连接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又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本发明端子组件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本发明端子组件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端子组件组装于基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端子组件与后盖的装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的后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铜排连接器 1 基座 10
对接部 101 安装部 102
插接口 103 第一端子通道 104
第二端子通道 105 第三端子通道 106
第四端子通道 107 隔板 108
凹口 109 横梁 110
前段 1101 后段 1102
台肩 1103 底板 111
第一固定槽 112 第二固定槽 113
分隔块 114 卡槽 115
第一扣槽 116 第二扣槽 117
后盖 20 后板 21
插脚 22 固定凸起 23
第一导电端子 30 第一主体部 31
第一弹性对接端32 第一安装端 33
第一弹性片 34 第一弧形接触部340
第一尾端 341 第一扣片 35
第二导电端子 40 第二主体部 41
第二弹性对接端42 第二安装端 43
第二弹性片 44 第二弧形接触部440
第二尾端 441 第一补强端子 50
第一直立部 51 第一按压部 52
第一扣持部 53 第一凸包 530
L型片体 54 第二补强端子 60
第二直立部 61 第二按压部 62
第二扣持部 63 第二凸包 630
L型按压指 64 弹性指 65
侦测端子 70 固定主体 71
侦测弹片 72 脚部 73
固定片 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图1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又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包括一基座10、一安装于该基座10上的端子组件、以及一安装于该基座10上的后盖20。
如图5、图6所示,上述基座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一位于该基座10前方的对接部101、一位于该基座10后方的安装部102、一形成于该对接部101上的竖直状的插接口103、两个分别位于该插接口103的两侧与该插接口103相连通并延伸至该安装部102的后表面的第一端子通道104与第二端子通道105、以及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104或该第二端子通道105下方并与该插接口103相连通的第三端子通道10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对称地形成于该插接口103的两侧。在该基座10上形成有两个第三端子通道106,并且这两个第三端子通道106位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的下方,并且这两个第三端子通道106按照上下叠加的方式排列。在该基座10上还形成有两个第四端子通道107,该第四端子通道107与该第三端子通道106结构对称且该第四端子通道107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104的下方。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端子通道104、105、106、107均贯穿该对接部101的前表面及该安装部102的后表面。该插接口103是自该对接部101的前表面向后延伸,并贯穿该对接部101的上下表面。
如图7所示,在该基座10的安装部102上设置有一竖直状的隔板108,用来分隔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在该隔板108上形成有一凹口109。在该基座10的安装部102上还设置有两横梁110,这两个横梁110分别对称地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中,用来将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分成上下两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横梁110均包括一位于该对接部101中并延伸至该对接部101的前表面的前段1101(如图5所示)、一位于该安装部102中的后段1102,以及二形成于该后段1102的左右两侧的台肩1103。
此外,如图7所示,在该基座10的安装部102上还形成有一底板111,用作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的底面,而该第三端子通道106与该第四端子通道107则位于该底板111的下方。在该底板111与该基座10的两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固定槽112和一第二固定槽113,其中该第一固定槽112与该第一端子通道104相连通,该第二固定槽113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相连通。在该基座10的安装部102上还形成有分隔块114,用来分隔该第三端子通道106与该第四端子通道107。在每个第三端子通道106和每个第四端子通道107的内顶壁上均形成有一卡槽,图中只显示出形成于该第四端子通道107的内顶壁上的卡槽115,而位于该第三端子通道106上的卡槽则因视图角度而未表现出来。
如图7所示,该基座10还包括有一第一扣槽116和一第二扣槽117,该第一扣槽116与该第二扣槽117对称地形成于该安装部102上,并分别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104与该第二端子通道105的最外端的内侧壁上且靠近于内顶壁的位置处。
如图5、图6所示,该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30、一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40、一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30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50、一贴靠于该第二导电端子40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60、以及至少一侦测端子70。
如图8、图9所示,该第一导电端子30包括有一片状的第一主体部31、一自该第一主体部31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40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对接端32、以及一位于该第一主体部31的下边缘的第一安装端3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对接端32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一弹性片34,每一第一弹性片34均包括一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方向凸伸的第一弧形接触部340、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尾端341。此外,该第一导电端子30还包括有一自该第一主体部31的上边缘朝向外侧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一扣片35。
如图8、图9所示,该第一补强端子50包括一第一直立部51、一自该第一直立部51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按压部52、以及一自该第一直立部51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第一扣持部5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扣持部53呈U型。该第一按压部52呈L型,其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开的L型片体54。此外,在该第一扣持部53上形成有一第一凸包530。
如图10所示,当该第一补强端子50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结合时,该第一直立部51贴靠在该第一主体部31的外侧;该第一按压部52抵压在该第一弹性对接端32的外侧,具体来讲,这两个L型片体54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一弹性片34的第一弧形接触部340的外侧;该第一扣持部53绕行至该第一主体部31的内侧。其中所述外侧是指该第一导电端子30远离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那一侧;所述内侧是指该第一导电端子30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那一侧。
如图8、图9所示,该第二导电端子40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结构大致相同,例如:该第二导电端子40包括有一片状的第二主体部41、一自该第二主体部41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对接端42、以及一位于该第二主体部41的下边缘的第二安装端4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对接端42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二弹性片44,每一第二弹性片44均包括一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方向凸伸的第二弧形接触部440、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尾端441。如图10所示,该第二导电端子40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340是前后错位设置的,其中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的位置略靠近前方。
如图8、图9所示,该第二补强端子60包括一第二直立部61、一自该第二直立部61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40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按压部62、以及一自该第二直立部61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第二扣持部6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扣持部63呈U型。该第二按压部62呈L型,其包括两对上下间隔开的L型按压指64。此外,在该第二扣持部63上形成有一第二凸包630。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对L型按压指64之间均形成有一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弯折凸伸的弹性指65。亦即,该第二补强端子60还包括有两根弹性指65,该弹性指65的弯折方向与该L型按压指64的弯折方向相反,所以二者作用也不相同。
如图10所示,当该第二补强端子60与该第二导电端子40结合时,该第二直立部61贴靠在该第二主体部41的外侧;该第二按压部62抵压在该第二弹性对接端42的外侧,具体来讲,这两对L型按压指64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二弹性片44的第二弧形接触部440的外侧,这两根弹性指65分别从这两对第二弹性片44的间隔处凸伸至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内侧,并位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及该第一弧形接触部340的后方,因此这两根弹性指65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沿着前后方向排布;该第二扣持部63绕行至该第二主体部41的内侧。其中所述外侧是指该第二导电端子40远离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那一侧;所述内侧是指该第二导电端子40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那一侧。
如图10所示,该第一主体部31与该第二主体部41平行排布,该第一尾端341与该第二尾端441构成喇叭状,以有利于一对接导体9顺利插入;而该第一弧形接触部340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则形成汇聚状,用来与该对接导体9形成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30用作正(或负)极,而该第二导电端子40用作负(或正)极。该第一补强端子5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60共同夹持该第一导电端子30与该第二导电端子40,用来提供补强作用。此外,当该对接导体9插入时,由于位于左右两侧的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340是前后错开设置,会对该对接导体9形成扭力作用,但是在该第二弧形接触部440的一侧增加该弹性指65就可消除扭力,达到左右受力平衡的特点,从而使得电性连接更加稳定。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侦测端子70,这两个侦测端子70位于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下方。每一侦测端子70均包括有一固定主体71、一位于该固定主体71前方并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弯折延伸的侦测弹片72、以及一位于该固定主体71下方的脚部73。该侦测端子70还包括有一固定片74,该固定片74位于该固定主体71的上方。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两个侦测端子70也可以排布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下方。如图10所示,该侦测端子70的侦测弹片72与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第二弧形接触部440位于同一侧,并均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30凸伸。
下面将说明该端子组件与该基座10的组装关系。
如图1、图11所示,该第一导电端子30与该第一补强端子50一起组装于该基座10的第一端子通道104中,其中该第一主体部31位于该安装部102内,其第一扣片35(标号见图9)卡入该第一扣槽116内,该第一弹性对接端32伸入该对接部101中,并且凸伸于该插接口103中,以准备与如图3所示的对接导体9电性接触。具体来讲,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这两对第一弹性片34分别从该横梁110(标号见图7)的上下侧伸入该对接部101中,并且跨设于该横梁110上,同时该横梁110的台肩1103(标号见图7)可以防止该第一导电端子30过度向前插入;而该第一弧形接触部340则凸伸于该插接口103中。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第一安装端33沿着该第一固定槽112伸出该基座10之外。此外,该第一补强端子50的第一扣持部53包围该横梁110的后段1102(标号见图7),以保证该第一补强端子50能够紧紧地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30上。
同样地,如图2、图11所示,该第二导电端子4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60也是按照上述方式组装于该基座10的第二端子通道105中,其中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第二弧形接触部44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60的弹性指65均凸伸于该插接口103中,以准备与如图3所示的对接导体9电性接触。
如图2、图11所示,这两个侦测端子70组装于该基座10的第三端子通道106中,其中该侦测弹片72凸伸于该插接口103中,以准备与如图3所示的对接导体9电性接触;该固定片74(标号见图9)固定于该基座10的卡槽115(标号见图7)内;该脚部73则伸出该基座10之外。
此外,本发明并不能依上述侦测端子70的组装位置来限定其权利范围,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两个侦测端子70也可以位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下方并组装于这两个上下堆叠的第四端子通道107中。当然,还可将其中一侦测端子70组装于其中一第三端子通道106中,而另一侦测端子70组装于其中一第四端子通道107中。更进一步地,这两个侦测端子70可以按照对称的方式或者不对称的方式分别组装于该第三、第四端子通道106、107中。也就是说,上述侦测端子7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上下叠置、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左右交错的方式组装于第三、第四端子通道106、107。
如图13所示,该后盖20包括一后板21、四个对称形成于该后板21上的插脚22、以及一位于该后板21中央的固定凸起23。如图4、图12所示,该后盖20安装于该基座10的安装部102上,四个插脚22插入该端子组件中,该固定凸起23(标号见图13)则插入并固定于该基座10的凹口109(标号见图7)内。详细地,如图12所示,该后盖20的其中两个插脚22分别插入该第一导电端子30与该第一补强端子50所围成的空间内,而另两个插脚22则插入该第二导电端子40与该第二补强端子60所围成的空间内。
如图3所示,当该对接导体9与该铜排连接器1电性连接时,首先该对接导体9沿着该第一尾端341与该第二尾端441逐渐插入该插接口103中,然后位于该对接导体9一侧的电极率先与该第二导电端子40的第二弧形接触部440电性连接,接着位于该对接导体9另一侧的电极与该第一导电端子30的第一弧形接触部340电性连接,当该对接导体9继续插入时,该对接导体9将与该侦测端子70的侦测弹片72及该第二补强端子60的弹性指65形成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利用侦测端子70侦测该对接导体9的插接状态,从而及时开启电源回路。本发明铜排连接器1的端子组件具有高导电性、高弹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能够提供更佳的电气性能和长期的可靠连接,并能够侦测对接导体9是否正常插入。此外,由于该铜排连接器1采用了两个独立的端子组件,这两个端子组件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极向的电流,从而扩大了该铜排连接器1的使用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铜排连接器,至少包括一基座及一安装于该基座上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包括一位于前方的对接部、一位于后方的安装部、一形成于该对接部上的插接口、两个分别位于该插接口的左右两侧与该插接口相连通并延伸至该安装部的后表面的第一端子通道与第二端子通道、以及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或该第二端子通道下方并与该插接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子通道;以及
该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一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以及至少一侦测端子;其中
该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中,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第一主体部、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且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一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一主体部的下边缘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第一安装端;
该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第二主体部、一自该第二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且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二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二主体部的下边缘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第二安装端;以及
该侦测端子安装于该第三端子通道中,该侦测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安装部中的固定主体、一自该固定主体向前弯折延伸并伸入该插接口中的侦测弹片、以及一位于该固定主体下方并伸出该基座之外的脚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对接端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一弹性片,每一第一弹性片均包括一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一弧形接触部、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尾端;
该第二弹性对接端包括两对向前延伸且上下间隔开的第二弹性片,每一第二弹性片均包括一伸入该插接口中的第二弧形接触部、以及一朝远离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尾端;
其中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二主体部平行排布,该第一尾端与该第二尾端构成喇叭状,而该第一弧形接触部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则形成汇聚状,并且该第二弧形接触部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沿前后方向错位设置,该第二弧形接触部位于该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前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补强端子及一第二补强端子;其中
该第一补强端子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外侧并与该第一导电端子一起组装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中,该第一补强端子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抵压在该第一弹性对接端的外侧;以及
该第二补强端子贴靠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外侧并与该第二导电端子一起组装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该第二补强端子具有一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抵压在该第二弹性对接端的外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强端子还包括有两根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凸伸的弹性指,这两根弹性指分别从这两对第二弹性片的间隔处凸伸至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内侧并进入该插接口中;其中该弹性指位于该第二弧形接触部及该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后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补强端子的第一按压部呈L型,该其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开的L型片体,这两个L型片体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一弹性片的第一弧形接触部的外侧;
该第二补强端子的第二按压部亦呈L型,其包括两对上下间隔开的L型按压指,这两对L型按压指的末端分别抵压在这两对第二弹性片的第二弧形接触部的外侧,这两根弹性根分别位于相对应的一对L型按压指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设置有一竖直状的隔板,用来分隔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在该隔板上形成有一凹口;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还设置有两横梁,这两个横梁分别对称地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中,用来将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分成上下两部分;每一横梁均包括一位于该对接部中并延伸至该对接部的前表面的前段、一位于该安装部中的后段,以及二形成于该后段的左右两侧的台肩;
该第一导电端子和该第二导电端子跨设于该横梁上;
该第一补强端子还包括一第一直立部及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一扣持部,该第一扣持部包围相对应的横梁的后段,该第一按压部是该第一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而成并呈L型;
该第二补强端子还包括一第二直立部及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二扣持部,该第二扣持部包围相对应的横梁的后段;该第二按压部是该第二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而成并呈L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侦测端子,在该基座上形成有两个第三端子通道,这两个第三端子通道上下叠加,用来分别收容这两个侦测端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件包括有两个侦测端子;在该基座上还形成有至少一第四端子通道,该第四端子通道位于该第三端子通道的相对侧并与该插接口相连通,其中一侦测端子位于该第三端子通道中,另一侦测端子位于该第四端子通道中。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基座的安装部上还形成有一底板,该第三端子通道位于该底板的下方;在该底板与该基座的两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固定槽和一第二固定槽,其中该第一固定槽与该第一端子通道相连通,该第二固定槽与该第二端子通道相连通;在该第三端子通道的内顶壁上形成有一卡槽;该基座还包括有一第一扣槽和一第二扣槽,该第一扣槽与该第二扣槽对称地形成于该安装部上,并分别位于该第一端子通道与该第二端子通道的最外端的内侧壁上且靠近于内顶壁的位置处;
该第一导电端子还包括有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上边缘朝向外侧垂直折弯而成的第一扣片,该第一扣片卡入该第一扣槽内;该第一安装端沿着该第一固定槽伸出该基座之外;
该侦测端子还包括有一固定片,该固定片位于该固定主体的上方并固定于该基座的卡槽中。
10. 一种端子组件,应用于一铜排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一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外侧的第一补强端子、一贴靠于该第二导电端子外侧的第二补强端子、以及至少一位于该第一导电端子或该第二导电端子下方的侦测端子;其中
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一主体部、一自该第一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第一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一主体部的下边缘的第一安装端;
该第一补强端子包括有一贴靠于该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直立部、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并抵压在该第一弹性对接端外侧的L型第一按压部、以及一自该第一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一扣持部;
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有一第二主体部、一自该第二主体部的前边缘朝向该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第二弹性对接端、以及一位于该第二主体部的下边缘的第二安装端;
该第二补强端子包括有一贴靠于该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直立部、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前边缘弯折延伸并抵压在该第二弹性对接端外侧的L型第二按压部、以及一自该第二直立部的后边缘弯折而成的U型第二扣持部;以及
该侦测端子包括有一固定主体、一位于该固定主体前方并朝向该第二导电端子或第一导电端子弯折延伸的侦测弹片、以及一位于该固定主体下方的脚部。
CN201510070700.2A 2015-02-11 2015-02-11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90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700.2A CN105990730B (zh) 2015-02-11 2015-02-11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US14/945,474 US9531102B2 (en) 2015-02-11 2015-11-19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700.2A CN105990730B (zh) 2015-02-11 2015-02-11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0730A true CN105990730A (zh) 2016-10-05
CN105990730B CN105990730B (zh) 2018-07-27

Family

ID=5704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070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90730B (zh) 2015-02-11 2015-02-11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07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066A (zh) * 2017-11-24 2018-05-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ack服务器节点供电结构
CN109449633A (zh) * 2018-11-28 2019-03-0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112072353A (zh) * 2017-09-15 2020-12-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4385A1 (en) * 1986-06-19 1988-01-27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3904456A (zh) * 2012-12-28 2014-07-02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972696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4441547U (zh) * 2015-02-11 2015-07-01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4385A1 (en) * 1986-06-19 1988-01-27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3904456A (zh) * 2012-12-28 2014-07-02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972696A (zh) * 2013-01-28 2014-08-0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4441547U (zh) * 2015-02-11 2015-07-01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2353A (zh) * 2017-09-15 2020-12-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2072353B (zh) * 2017-09-15 2022-08-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7977066A (zh) * 2017-11-24 2018-05-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ack服务器节点供电结构
CN109449633A (zh) * 2018-11-28 2019-03-0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0730B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1546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04376023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US8251758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CN110323463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燃料电池电压巡检插件
CN204441547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3825122B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259707U (zh) 刺破式线缆连接器
CN102484236A (zh) 将印制电导线连接于互连电池单元极接头上的设置结构
US9716331B2 (en) Female contact and power connector
CN106299808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8258553A (zh) 一种转接器及转接器总成
CN105990730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EP2757641B1 (en) Plug structure of a power device
CN201498607U (zh) 具有弹片保护功能的接线端子
CN204834967U (zh) 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
CN20449739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444090U (zh) 连接器
CN103972727A (zh) 一种具有自弹锁扣及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07884040U (zh) 一种转接器及转接器总成
CN203826624U (zh) 一种具有正向力保持结构的汽车插接器插座端子
CN110277679A (zh) 一种扁形90°弯形母端子
CN205657216U (zh) 具有稳固结构的电池连接器
CN209948137U (zh) 一种母端子
CN107528158A (zh) 具有多件式后壳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03932399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