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6017U -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6017U
CN215496017U CN202121782751.5U CN202121782751U CN215496017U CN 215496017 U CN215496017 U CN 215496017U CN 202121782751 U CN202121782751 U CN 202121782751U CN 215496017 U CN215496017 U CN 215496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olid state
output
inpu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27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27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6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6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6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该供电装置至少包括四个供电电路,其中,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端连接;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固态硬盘的其中一个供电输入端,并且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供电输入端均不同。本公开将供电装置独立于固态硬盘进行设计,将供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直连,使固态硬盘内部所需要的所有电源都有外部供电装置进行供给,避免固态硬盘内部发热情况出现,进而提升固态硬盘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目前采用内部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PowerManagement IC)进行供电的方式,如图1所示,固态硬盘通过SSD connect(SSD模组链接器)与其所安装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连接,并将工作电压输入至PMIC中,由PMIC将工作电压转换为SSD主控模块所需的不同电压大小。在实际使用时,PMIC易在电压转换过程中造成SSD发热情况出现,影响SSD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SSD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压转换造成的发热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所述固态硬盘具有四个供电输入端,所述供电装置至少包括四个供电电路,其中,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端连接;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固态硬盘的其中一个供电输入端,并且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所述供电输入端均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四个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输入的电压分别为2.5V、1.8V、1.2V、0.9V。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至少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通断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的连通或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电路至少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MOS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所述供电电路输入端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经过所述MOS管后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至少还包括两个负载开关,其中,每个所述负载开关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电压引脚、第一控制引脚、第一输出电压引脚以及第二输入电压引脚、第二控制引脚和第二输出电压引脚;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引脚与所述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电压引脚与所述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引脚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控制引脚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负载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引脚输入的所述工作电压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引脚进行输出;在所述第二控制引脚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负载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输入电压引脚输入的所述工作电压经由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引脚进行输出。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固态硬盘,以及上述的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供电装置独立于固态硬盘进行设计,将供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直连,使固态硬盘内部所需要的所有电源都有外部供电装置进行供给,避免固态硬盘内部发热情况出现,进而提升固态硬盘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态硬盘内部供电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电压为2.5V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电压为1.8V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电压为1.2V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电压为0.9V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内部的一种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内部的另一种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其在使用时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固态硬盘具有四个供电输入端,用于输入不用大小的电压以满足固态硬盘的不同工作需求。本实施例的供电装置内则至少包括四个供电电路,分别为供电电路1、供电电路2、供电电路3以及供电电路4,每一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固态硬盘的其中一个供电输入端连接,并且每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供电输入端均不同;每一个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则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工作电压端连接,并且每个工作电压端所输出的电压也不相同。
在实际进行连接时,应保证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接收到的电子设备提供的工作电压与该输入端所对应的输出端所连接的供电输入端所需要的电压相同。一般来说,固态硬盘所需的四路电压分别为2.5V、1.8V、1.2V以及0.9V,对应四个供电电路也需要保证其所输出的电压固态硬盘所需的四路电压相同,同时每一个供电电路所连接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端也同样与固态硬盘所需的四路电压相同,进而无需供电电路进行电压转换操作,同时无需进行固态硬盘内PMIC的设计实现,可在降低其功耗的基础上,降低固态硬盘的体积和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电路中至少包括时序控制电路,该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以接收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则通过连通信号来控制其所对应的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连通。其中,主控模块根据固态硬盘的工作需求确定当前需要多大的电压并对应输出控制相应大小的电压输入的信号,即时序控制信号,在时序控制电路接收到时序控制信号时,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则输出连通信号以实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进而使输入端输入的工作电压经由输出端输出至固态硬盘中,相当于在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置了一个开关,只有在接收到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才控制开关关闭,实现电压的传输。
图3示出了本公开供电装置的四个供电电路中的其中一个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该供电电路接入电子设备输出的2.5V的工作电压端(即图3中2.5V_VS),并输出2.5V的电压给固态硬盘(即图3中2.5V_SSD)。如图3所示,具体地,时序控制电路中至少包括一MOS管100,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图3中选用型号为AONS32314_DFN8-5的MOS实现,该MOS管100的栅极(引脚4)即为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以接收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即图3中SSD_2.5V_enable),MOS管100的源极(引脚5)则与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其漏极(引脚1)则与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在MOS管100的引脚4接收到SSD_2.5V_enable信号时,相当于该MOS管的栅极上施加了电压,致使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因此从引脚5输出的2.5V的电压经过MOS管后可以从引脚1输出,并通过与固态硬盘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的供电电路输出端最终将电压输送至固态硬盘中。需要注意的是,图3中还连接有其他电路元件,例如保护电容、保护电阻等,其均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在供电电路中连接,主要用以实现电路的保护,其具体所选用的型号或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图4至图6为分别接入电子设备输出的1.8V、1.2V以及0.9V的工作电压端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其电路结构与实现原理与图3所示的电路相同,具体可在所选用的保护电容或保护电阻的型号上存在差异,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赘述。
图7示出了供电装置的另一种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如图7所示,此时供电装置中包括负载开关200(图3中选用型号为U12301的负载开关实现),其中,负载开关200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电压引脚(引脚1)、第一控制引脚(引脚3)、第一输出电压引脚(引脚13)、第二输入电压引脚(引脚7)、第二控制引脚(引脚5)以及第二输出电压引脚(引脚9)。
具体地,一个负载开关可以同时与两个供电电路连接,具体地,第一输入电压引脚与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例如如图7中引脚1与2.5V_VS连接,对应第一输出电压端则与该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端则与主控模块中用于控制相应电压的输出端连接,即引脚13与2.5V_SSD连接,引脚3与SSD_2.5V_enable连接。同时,第二输入电压引脚与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此时需要保证第一供电电路与第二供电电路为不同供电电路即可,如图7中引脚7与1.8V_VS连接,对应第二输出电压端则与该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控制端则与主控模块中用于控制相应电压的输出端连接,即引脚9与1.8V_SSD连接,引脚5与SSD_1.8V_enable连接。
在负载开关200的引脚3接收到SSD_2.5V_enable信号时,负载开关200即可控制由引脚1输入的2.5V电压经由引脚13输出至固态硬盘的供电输入端,以实现对2.5V电压输入的控制;在引脚5接收到SSD_1.8V_enable信号时,负载开关200则控制由引脚7输入的1.8V电压经由引脚9输出至固态硬盘的供电输入端,以实现对1.8V电压输入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图7中还连接有其他电路元件,例如保护电容、保护电阻等,其均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在供电电路中连接,主要用以实现电路的保护,其具体所选用的型号或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图8为本实施例供电装置中的另一个负载开关200与四个供电电路中的另两个供电电路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其具体电路结构与实现原理与图7相同,具体可在所选用的保护电容或保护电阻的型号上存在差异,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赘述。
本实施例将供电装置独立于固态硬盘进行设计,将供电装置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直连,使固态硬盘内部所需要的所有电源都有外部供电装置进行供给,避免固态硬盘内部发热情况出现,进而提升固态硬盘性能。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或者任意一种可以安装固态硬盘的设备,其主要包括固态硬盘,以及用于向固态硬盘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本实施例中的供电装置可以使用如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供电装置,其独立于固态硬盘进行设计,使固态硬盘内部所需要的所有电源都有外部供电装置进行供给,避免固态硬盘内部发热情况出现,进而提升固态硬盘性能,而固态硬盘性能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设备对数据的读写以及处理速度,因此固态硬盘性能的提升,同样可以使电子设备的性能提升,使用户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所述固态硬盘具有四个供电输入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至少包括四个供电电路,其中,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端连接;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固态硬盘的其中一个供电输入端,并且每个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所述供电输入端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至少包括:
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连通信号,以控制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至少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OS管的栅极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所述供电电路输入端输入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经过所述MOS管后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至少还包括两个负载开关,其中,每个所述负载开关至少包括第一输入电压引脚、第一控制引脚、第一输出电压引脚以及第二输入电压引脚、第二控制引脚和第二输出电压引脚;
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引脚与所述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引脚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电压引脚与所述四个供电电路中的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引脚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引脚与所述固态硬盘的主控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引脚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负载开关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引脚输入的所述工作电压经由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引脚进行输出;
在所述第二控制引脚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时序控制信号时,所述负载开关控制所述第二输入电压引脚输入的所述工作电压经由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引脚进行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供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分别为2.5V、1.8V、1.2V、0.9V。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固态硬盘;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向所述固态硬盘供电。
CN202121782751.5U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496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2751.5U CN21549601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2751.5U CN21549601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6017U true CN215496017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2751.5U Active CN215496017U (zh) 2021-08-02 2021-08-02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6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4769U (zh) 一种ocp网卡热插拔装置
CN112671084A (zh) Usb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1372470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system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bluetooth device
CN114818585A (zh) 一种适用于多电平通信的io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5496017U (zh) 一种固态硬盘的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3033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强制关机电路
CN107395530B (zh) 一种交换芯片、网络设备和功耗控制方法
CN101273322B (zh) 配电网络中的功率谐振消除
CN104810868A (zh)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12953221B (zh) 一种电压转换装置
CN106569572A (zh) 主板及具有该主板的电脑控制系统
CN201499154U (zh) 基于i2c总线的双向电平转换电路
CN209543335U (zh) 一种配置从设备i2c地址的电路
CN219893484U (zh) 一种led的恒流驱动芯片及恒流驱动电路
CN219800110U (zh) 一种用于从设备向主设备供电的电路及装置
CN221056922U (zh) 一种网络远程开机的硬件系统
CN108847770A (zh) 一种双电压输出主板
CN213276413U (zh) 一种输出兼容hcsl时钟和lvds时钟的装置
CN220383235U (zh) 一种待机功耗控制电路
CN212009319U (zh) 一种双通下载器电路及通信系统
CN117555843B (zh) Io接口电路及芯片
CN113326157B (zh) 一种fpga固件升级的电路和服务器
CN217606001U (zh) 一种样品芯片的电流测试系统
CN110618954B (zh) 开关控制电路及应用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16317483B (zh) 电荷泵驱动电路及驱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