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4460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4460U
CN215494460U CN202122201752.2U CN202122201752U CN215494460U CN 215494460 U CN215494460 U CN 215494460U CN 202122201752 U CN202122201752 U CN 202122201752U CN 215494460 U CN215494460 U CN 215494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acklight module
mounting bracket
ope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17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为
丁雨芬
郭黎明
张广谱
朋朝明
张龙清
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17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4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4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4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形成有安装腔;光源,位于安装腔内并设置在背板的底面上;扩散板,位于安装腔内,且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扩散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的边缘的凸出部;以及安装支架,位于安装腔内并与背板连接,其中,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口,扩散板通过凸出部插入安装口内而与安装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使用过程中,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因为受热形变导致显示装置的性能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及背板三项基本构件,其中,背板系包覆于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块外缘,用以承载内部零组件并提供保护作用。目前,在液晶显示设备技术的发展上,窄边框设计的液晶显示设备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大的观看视角,是液晶显示设备外观的一大革新。
然而,目前液晶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在运行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扩散板在受到光源的热辐射下会产生形变,使用过程中受热形变的扩散板会导致显示装置的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使用过程中,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因为受热形变导致显示装置的性能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形成有安装腔;
光源,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
扩散板,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扩散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边缘的凸出部;以及
安装支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背板连接,其中,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凸出部插入所述安装口内而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扩散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安装口,每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凸出部设置,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
可选地,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所述安装口。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第二光学膜片,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及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光学膜片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对应安装在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处。
可选地,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设置并预设有间隔距离。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面框,所述面框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腔口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腔内加设一个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背板上,安装支架上设置安装口,扩散板设置的凸出部插入安装口与安装支架固定。
光源运行时产生热量,扩散板受热发生形变之后,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口能够限制扩散板的形变量;并且,扩散板的凸出部,与背板的侧板之间预留有膨胀间隙,在扩散板产生形变后,凸出部与侧板之间的膨胀间隙,同样也会减小,保证在此处也有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扩散板通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另一实施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又一实施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背板 200 扩散板
300 安装支架 310 安装口
400 光源 500 显示面板
600 面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3,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背板100形成有安装腔;
光源400,位于安装腔内并设置在背板100的底面上;
扩散板200,位于安装腔内,且设置在光源400的出光侧,扩散板200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的边缘的凸出部;以及
安装支架300,位于安装腔内并与背板100连接,其中,安装支架300上开设有安装口310,扩散板200通过凸出部插入安装口310内而与安装支架300固定。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腔内加设一个安装支架300,安装支架300固定连接到背板100上,安装支架300上设置安装口310,扩散板200设置的凸出部插入安装口310与安装支架300固定。
光源400运行时产生热量,扩散板200受热发生形变之后,安装支架300上的安装口310能够限制扩散板200的形变量;并且,扩散板200的凸出部,与背板100的侧板之间预留有膨胀间隙,在扩散板200产生形变后,凸出部与侧板之间的膨胀间隙,同样也会减小,保证在此处也有光源400发射出的光线经扩散板200通过。
具体的,在安装时,安装支架300可以为一个弧形,两个端部分别与背板100内壁连接,在弧形的安装支架300上开设安装口310,或者安装支架300为两个板,两个板直角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垂直于背板100的板上设置安装口310。
另外,安装支架300的安装可以在两端涂抹胶水,粘连到背板100上,或者使用螺丝固定;具体的,安装支架300的两端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垂直贯穿于延伸部的通孔,通过通孔将安装支架300安装在安装腔内壁上。
进一步的,安装支架300对应扩散板200的四周设置有多个。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扩散板200的四周均可以设置安装支架300,能够对扩散板200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扩散板200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凸出部,安装支架300设置有多个,每个安装支架30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口310,每一个安装支架300对应一个或多个凸出部设置,凸出部穿过安装口310与安装支架300上固定。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安装支架300可以根据扩散板200的凸出部设置多个安装支架300,以对扩散板200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具体的,每一个安装支架300上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口310,多个凸起部对应安装口310安装,多个安装支架300对扩散板200起支撑固定作用。
另一方面,每一个安装支架300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安装口310,一个安装口310对应扩散板200的一侧边缘设置的一个凸出部,以多个安装支架300对扩散板200起支撑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扩散板200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凸出部,安装支架300对应凸出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口310,凸出部穿过安装口310与安装支架300上固定。
在给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安装支架30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口310,多个安装口310对应多个凸出部设置,凸出部穿过安装口310以对扩散板200起支撑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安装支架30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背板100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第一连接部与底壁连接,第二连接部与侧壁连接,第一连接部开设有安装口310。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扩散板200的凸出部穿过安装口310,光源400发射出来的光线会穿过第一连接部,之后会穿过扩散板200及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以设置为与背板100底面平行的板状,是为了能够让光线在安装支架300中经过的距离最短,更好的将光线投射出去。
第一连接部可以倾斜设置,使扩散板200的凸出部经过安装口310时,增大与安装支架300的接触面积,稳定性更好,同时,背板100在底壁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的位置到侧壁之间可以做成一个斜坡,使背光模组在整体上看起来更加轻薄,斜坡距离安装支架300应保持适宜的距离,以让光源400发射出的光线能够更好的投射到扩散板200的凸出部处。
进一步的,安装支架300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透明塑料可以保证光源400发射出来的光线能够穿透安装支架300,投射到扩散板200上;同时,透明塑料的成本及重量都是优选的选择项,而且也便于安装,使用螺钉或胶粘的方式,便将安装支架300安装到背板100及侧板的内壁上。
具体的,透明塑料可以是丙烯酸塑料、PC塑料等。
进一步的,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一光学膜片,第一光学膜片位于扩散板200背离光源400的一侧;
第二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位于扩散板200靠近光源400的一侧;安装支架300对应第一光学膜片和第二光学膜片设置有第一安装口310及第二安装口310,第一安装光学膜片与第二光学膜片插入第一安装口310、第二安装口310以与安装支架300固定。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中,第一光学膜片可以是偏光板或棱镜片等,第二光学膜片可以为导光板或其他透明基板,安装支架300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口310及第二安装口310,使背光模组整体性更加协调,提高安装腔内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500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显示面板500对应安装在背光模组的安装腔的腔口处。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光源400运行时产生热量,扩散板200受热发生形变之后,安装支架300上的安装口310限制扩散板200的形变量,扩散板200并不会接触到显示面板500,显示装置的边框也可以做的更窄;同时,在扩散板200产生形变后,扩散板200距离侧板留有的膨胀间隙,同样也会减小,因为扩散板200是放置的安装支架300的安装口310上的,光源400所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透明的扩散板200,到达显示面板500上,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500的边缘视效;同时,安装支架300的结构简单,较于安装。
进一步的,扩散板200与显示面板500平行设置并预设有间隔距离。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预设的间隔距离为安全距离,防止扩散板200受热发生形变后会接触到显示面板500。
具体的,扩散板200与显示面板500预设的间隔距离,可以通过计算式得出,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显示面板500的长度(mm)乘以0.004。
进一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面框600,面框600用于将显示面板500固定安装于腔口上。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面框600能够使显示面板500固定于侧板上。
具体的,面框600设置有固定部与定位部,固定部固定安装于侧板的外壁上,定位部的侧壁与侧板的顶部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显示面板500的端部卡合在容纳槽内;因为安装支架300支撑固定了扩散板200,扩散板200受热产生形变也不会挤压到显示面板500,所以定位部的长度可以做的更短,使显示面板500的可视角度更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安装腔内加设一个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背板上,安装支架上设置安装口,扩散板设置的凸出部插入安装口与安装支架固定。
光源运行时产生热量,扩散板受热发生形变之后,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口能够限制扩散板的形变量;并且,扩散板的凸出部,与背板的侧板之间预留有膨胀间隙,在扩散板产生形变后,凸出部与侧板之间的膨胀间隙,同样也会减小,保证在此处也有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经扩散板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形成有安装腔;
光源,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面上;
扩散板,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扩散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边缘的凸出部;以及
安装支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背板连接,其中,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凸出部插入所述安装口内而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扩散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安装口,每一个所述安装支架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凸出部设置,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背板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所述安装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第二光学膜片,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位于所述扩散板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及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光学膜片与所述第二光学膜片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以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对应安装在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设置并预设有间隔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面框,所述面框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腔口上。
CN202122201752.2U 2021-09-10 2021-09-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494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1752.2U CN215494460U (zh) 2021-09-10 2021-09-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1752.2U CN215494460U (zh) 2021-09-10 2021-09-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4460U true CN215494460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1752.2U Active CN215494460U (zh) 2021-09-10 2021-09-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4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KR1002946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CN210722202U (zh) 显示装置
CN215494450U (zh) 显示装置
WO2014146368A1 (zh) 液晶模组结构
CN10723896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1147475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416206U (zh) 显示装置
WO2014056196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0001951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15494460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76674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10156024U (zh)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5494451U (zh) 显示装置
CN206573825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43354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7623196B2 (en) LCD module with mounting clip clipped on side of top case having parts on inner and outer side surfaces of top case and hole mating with main support hole for coupling screw
CN210605277U (zh) 前框、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5986828U (zh) 板膜连接构件及背光模组
CN112925129A (zh) 条形显示模组及条形显示装置
CN216485880U (zh) 增亮显示装置
CN115472093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17386611U (zh) 显示装置
CN21659581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979994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