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9342U -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69342U CN215469342U CN202121386356.5U CN202121386356U CN215469342U CN 215469342 U CN215469342 U CN 215469342U CN 202121386356 U CN202121386356 U CN 202121386356U CN 215469342 U CN215469342 U CN 215469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ring
- wire harness
- controller
- automatic
- pl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包括密封圈座、推出机构、到位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密封圈座上形成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到位检测组件对应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推出机构对应于通孔设置,用于向外推出密封圈,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控制器分别与推出机构、到位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本公开通过设置到位检测组件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可确保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可有效降低线束产品的次品率,保障线束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
线束加工过程中,需要在线束的端部穿接密封圈,以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传统的穿密封圈加工过程往往是采用人工手动穿接,这种方式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穿密封圈设备,这种设备能自动将密封圈输送到密封圈座上,人工手持线束将线束与密封圈对齐后,启动设备,设备推动密封圈,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内。
申请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这种穿密封圈设备存在以下的缺陷:
人工手持线束进行穿接时,密封圈的体积和线束的直径很小,且由于密封圈在穿接过程中是放置在密封圈座上的,受设备遮挡视野的影响,这会进一步增大操作人员观察判断线束位置的难度,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往往很难观察到线束是否插入到位了,观察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判断的结果也不够准确。如果线束插入不到位或者线束的插入姿态没有保持水平,此时启动设备将密封圈穿入线束,就会导致密封圈的穿入位置不准确,这有可能影响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同时也会导致线束产品的次品率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本公开通过设置到位检测组件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可确保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可有效降低线束产品的次品率,保障线束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包括密封圈座、推出机构、到位检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密封圈座上形成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所述到位检测组件对应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所述推出机构对应于所述通孔设置,用于向外推出密封圈,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推出机构、所述到位检测组件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
优选地,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支架和转动机构,所述密封圈座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密封圈座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圈座转动,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为旋转气缸。
优选地,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圈座的正上方,所述定位板上设有“U”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向密封圈的输送方向。
优选地,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电眼,所述电眼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上,且正对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所述电眼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到位检测组件为红外传感器或光电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提示灯和/或扬声器。
优选地,所述推出机构包括直线气缸以及与所述直线气缸联动的推出杆,所述直线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线束的长度方向,所述推出杆的杆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而大于密封圈尾部的外径。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优点在于,本公开通过将到位检测组件设置在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相对应的位置,当线束靠近密封圈座进行密封圈穿接时,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当线束到达穿密封圈工位时,到位检测组件产生感应信号,判断线束到位准确,此时启动推出机构,将密封圈推向线束,完成穿接密封圈的工艺。本公开通过设置到位检测组件,可便于操作人员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判断过程方便准确,可确保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可有效降低线束产品的次品率,保障线束产品质量,同时可节省操作人员人工观察线束位置的过程,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判断线束到位后可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推出机构启动进行穿接,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便于与线束的其他自动化加工过程相配合,从而实现线束的全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所述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公开所述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圈座,11-固定柱,2-推出机构,21-直线气缸,22-推出杆,3-到位检测组件,4-控制器,5-支架,6-转动机构,7-定位板,71-定位槽,8-电眼,9-提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包括密封圈座1、推出机构2、到位检测组件3和控制器4。
请详细参阅图3,密封圈座1上形成有固定柱11,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1的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可同时固定两个密封圈,即可同时进行两条线束的穿密封圈加工,根据实际加工需求还可设置更多数量的固定柱11,以实现多线束同时加工。固定柱11的中部沿其轴向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具体的,通孔的孔径略大于密封圈尾部的直径而小于密封圈头部的直径,密封圈的尾部插入在该通孔内,实现固定。
到位检测组件3对应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具体的,穿密封圈工位通常位于固定柱11端部前方的2cm-3cm处,具体视密封圈的尺寸及穿入位置而定,以能将密封圈正对着穿入线束的端部为准,到位检测组件3通常设置在穿密封圈工位的上侧或左右两侧,以避免干涉线束的运动路径,且其感应方向通常垂直于线束的运动方向,当线束的端面运动至到位检测组件3的感应行程内时,到位检测组件3产生感应信号,表示线束插入到位。
推出机构2对应于通孔设置,用于穿过通孔向外推出密封圈,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控制器4分别与推出机构2、到位检测组件3信号连接。
本公开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使推出机构2复位,在固定柱11上放入密封圈,操作人员将线束沿着孔道穿入,并逐渐靠近密封圈座1,当线束移动到穿密封圈工位处时,到位检测组件3产生感应信号并传输到控制器4中,控制器4发出信号提示线束到位,然后控制推出机构2启动,将密封圈从密封圈座1上推出,并穿入到线束的端部,穿入完成后控制器4控制推出机构2复位,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线束穿密封圈的循环加工。
本公开通过将到位检测组件3设置在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相对应的位置,当线束靠近密封圈座1进行密封圈穿接时,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当线束到达穿密封圈工位时,到位检测组件3产生感应信号,判断线束到位准确,此时启动推出机构2,将密封圈推向线束,完成穿接密封圈的工艺。本公开通过设置到位检测组件3,可便于操作人员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判断过程方便准确,可确保密封圈穿入位置准确,可有效降低线束产品的次品率,保障线束产品质量,同时可节省操作人员人工观察线束位置的过程,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判断线束到位后可通过控制器4自动控制推出机构2启动进行穿接,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便于与线束的其他自动化加工过程相配合,从而实现线束的全自动化加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选用单片机或PLC,单片机或PLC均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点位,具有控制稳定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支架5和转动机构6,请详细参阅图3,支架5成对设置,分别设置在密封圈座1的两侧,且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与密封圈座1转动连接,转动机构6与密封圈座1联动,用于带动密封圈座1转动,转动机构6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控制器4可控制转动机构6的启停,进而控制密封圈座1的转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线束通常从装置的正面穿入,因而在线束的穿接过程中,密封圈座1的固定柱11正对着装置的正面,而密封圈也需要放置在固定柱11上,为了避免运动干涉以及方便设置部件,将密封圈座1设置为可转动式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搭配密封圈的自动送料装置,在放置密封圈时将密封圈座1调整至固定柱11竖直朝上的状态,然后通过密封圈的自动送料装置将密封圈抓取到固定柱11上,再将密封圈座1转动至正对着装置正面的姿态进行线束穿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使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也便于与其他自动化模块配套工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6具体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控制方便,转动稳定,且转动角度精确可调。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定位板7,定位板7设置在密封圈座1的正上方,定位板7上设有“U”形的定位槽71,定位槽71的槽口朝向密封圈的输送方向,如上所述的,密封圈通常输送至密封圈座1的正上方,然后竖直向下放入密封圈,定位板7用于对密封圈的输送进行定位,以便于控制密封圈座1的转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电眼8,电眼8设置在定位槽71的内侧壁上,且正对着定位槽71的槽口,电眼8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电眼8又称电感式接近开关,可通过设置电眼8的感应行程,使电眼8的感应行程位于固定柱11竖直朝上时的正上方。当密封圈的输送装置抓取密封圈进入电眼8的感应行程时,控制器4控制密封圈座1转动至竖直朝上状态,以便于输送装置将密封圈放入到固定柱11上。通过上述结构,可便于与密封圈的自动输送装置进行配合,以便实现线束的全自动化加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到位检测组件3具体为红外传感器或光电感应器,红外传感器通常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穿密封圈工位的两侧,且穿过线束的运动路径,当线束运动至穿密封圈工位时,线束的端部会阻挡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路传输,使接收端产生阻挡信号,接收端将阻挡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判断线束到位。光电感应器的设置方式及感应原理与红外传感器相似,可参照以上描述进行理解。红外传感器和光电感应器均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到位检测准确稳定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穿密封圈装置还包括提示组件9,提示组件9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用于在线束插入到位时向操作人员发出提示,以便于提醒操作人员。更具体的,提示组件9可选用提示灯和/或扬声器,以通过灯光颜色和声音外放来提示操作人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推出机构2具体包括直线气缸21以及与直线气缸21联动的推出杆22,直线气缸21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线束的长度方向,推出杆22的杆径小于通孔的孔径而大于密封圈尾部的外径,直线气缸21启动时,将推出杆22向密封圈座1的方向推出,直至推出杆22的末端伸入到通孔内,与密封圈的尾部相接触,将密封圈从通孔内推出并套设在线束端部的外侧,实现线束的穿密封圈加工。上述的推出机构2,具有结构简单,推出稳定的优点。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座、推出机构、到位检测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密封圈座上形成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形成有与密封圈相适配的、用于放入密封圈的通孔;所述到位检测组件对应于线束的穿密封圈工位设置,用于对线束进行到位检测;所述推出机构对应于所述通孔设置,用于向外推出密封圈,从而将密封圈穿入到线束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推出机构、所述到位检测组件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和转动机构,所述密封圈座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密封圈座联动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圈座转动,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为旋转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圈座的正上方,所述定位板上设有“U”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向密封圈的输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眼,所述电眼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上,且正对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所述电眼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检测组件为红外传感器或光电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提示灯和/或扬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包括直线气缸以及与所述直线气缸联动的推出杆,所述直线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线束的长度方向,所述推出杆的杆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而大于密封圈尾部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86356.5U CN215469342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86356.5U CN215469342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69342U true CN215469342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2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86356.5U Active CN215469342U (zh) | 2021-06-21 | 2021-06-21 |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69342U (zh) |
-
2021
- 2021-06-21 CN CN202121386356.5U patent/CN2154693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16022Y (zh) | 基于视觉的全自动激光打标机 | |
CN205147525U (zh) | 送丝激光焊接机 | |
CN206798559U (zh) | 流水线上翻转机构 | |
CN111822969B (zh) | 液压油缸通孔识别调整装置、方法及自动化装配系统 | |
CN106826001A (zh) | 一种焊接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328250A (zh) | 汽车保持器入料时的正反面辨别装置 | |
CN207772653U (zh) | 电池移印喷码设备 | |
CN215469342U (zh) | 一种线束的自动穿密封圈装置 | |
CN205436715U (zh) | 椅具用自动化弯管设备 | |
CN108927624B (zh) | 破拱器壳体法兰孔自动化定位及法兰智能化焊接设备 | |
CN205192432U (zh) | 扁平马达电刷自动检测机 | |
CN215676805U (zh) | 一种通止规联合检测设备 | |
CN104722877A (zh) | Led背光源模组智能焊接机器人 | |
CN205098890U (zh) | 一种下止动垫圈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5270877U (zh) | 自动送料机 | |
CN207675657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插脚检测装置 | |
CN110883448A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智能速换焊具模块及自动焊接系统 | |
CN210232428U (zh) | 一种自动在线热成像装置 | |
CN209453287U (zh) | 一种用于微型透镜抛光加工的装夹装置 | |
CN211136000U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智能速换焊具模块及自动焊接系统 | |
CN211889339U (zh) | 一种电感焊锡机的自动追踪锡面机构 | |
CN207986017U (zh) | 汽车保持器入料时的正反面辨别装置 | |
CN212301107U (zh) | 一种金属拉伸试验机器人自动上料的定位装置 | |
CN203509616U (zh) | 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7386818U (zh) | 一种激光打标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