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7306U -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7306U
CN215457306U CN202122268693.0U CN202122268693U CN215457306U CN 215457306 U CN215457306 U CN 215457306U CN 202122268693 U CN202122268693 U CN 202122268693U CN 215457306 U CN215457306 U CN 215457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air
air guide
cooling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86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段钧武
王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oshan Bear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86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7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7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7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以及具有该风冷降温水壶盖的水壶。包括水壶盖本体,所述水壶盖本体的下部设有导气夹层、以及设于导气夹层内的降温组件;所述导气夹层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导气孔,以及与水壶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所述降温组件位于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之间,其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夹层导出至外界。在水壶盖本体上增加导气夹层和降温组件,采用降温组件将水壶储水腔内的热气经过导气夹层导出至水壶外,水壶内外的压差促进外部的空气补充至水壶内,形成流动的气流,从而促进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以及具有该风冷降温水壶盖的水壶。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喝到健康的的水,往往会将水煮沸消毒,再将开水冷却到常温后饮用。但是开水自然冷却很慢,如果用户经常喝温度过高的水,会对消化道造成伤害。自然状态下需要等待几十分钟或更久的时间开水才会自然冷却。
现有的一些具有降温效果的水壶,一般为风冷式电热水壶,其采用风机直接对水壶内腔的液体进行直吹,这种方式虽然也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热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小,热量散发慢,导致降温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壶降温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包括水壶盖本体,所述水壶盖本体的下部设有导气夹层、以及设于导气夹层内的降温组件;
所述导气夹层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导气孔,以及与水壶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
所述降温组件位于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之间,其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夹层导出至外界。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降温组件包括用于在水壶储水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并将水壶储水腔内空气导出至外界的涡扇组件,且所述涡扇风叶组件形成漩涡气流时,可使水壶储水腔内的液体随气流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导气夹层包括设于水壶盖本体下端的底壳,所述底壳外周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导气夹层还包括连接在侧边下端的风叶防护罩,所述风叶防护罩与底壳之间间隔形成气流流道,所述第一导气孔设于侧边上,所述第二导气孔设于风叶防护罩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涡扇组件包括涡扇风叶,以及带动所述涡扇风叶转动的驱动电机。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风叶防护罩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涡扇风叶的安装位,所述第二导气孔还包括设于安装位侧面上的侧风孔、设于安装位底部上的弧形底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涡扇风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安装位的水平高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底壳上端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部,且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设于底壳上端用于对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源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水壶盖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的开关以及充电口,且所述充电口上设有密封塞。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所述底壳与所述水壶盖本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一种水壶,包括壶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风冷降温水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在水壶盖本体上增加导气夹层和降温组件,采用降温组件将水壶储水腔内的热气经过导气夹层导出至水壶外,水壶内外的压差促进外部的空气补充至水壶内,形成流动的气流,从而促进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降温。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降温组件在导出水壶内热空气的同时,在水壶的储水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其可带动储水腔内液体随气流转动,从而增加了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热交换,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的半剖视图;
图5为冷降温水壶盖工作时的气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包括水壶盖本体1,所述水壶盖本体1的下部设有导气夹层101、以及设于导气夹层101内的降温组件2;所述导气夹层10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导气孔41,以及与水壶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42;所述降温组件2位于第一导气孔41与第二导气孔42之间,其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夹层101导出至外界。其在水壶盖本体上增加导气夹层和降温组件,采用降温组件将水壶储水腔内的热气经过导气夹层导出至水壶外,水壶内外的压差促进外部的空气补充至水壶内,形成流动的气流,从而促进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组件2包括用于在水壶储水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并将水壶储水腔内空气导出至外界的涡扇组件3,且所述涡扇组件3形成漩涡气流时,可使水壶储水腔内的液体随气流转动。其降温组件在导出水壶内热空气的同时,在水壶的储水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其可带动储水腔内液体随气流转动,从而增加了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热交换,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具体地,所述导气夹层101包括设于水壶盖本体1下端的底壳51,所述底壳51外周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501,所述导气夹层101还包括连接在侧边501下端的风叶防护罩52,所述风叶防护罩52与底壳51之间间隔形成气流流道,所述第一导气孔41设于侧边501上,所述第二导气孔42设于风叶防护罩52上。而且,所述涡扇组件3包括涡扇风叶31,以及带动所述涡扇风叶31转动的驱动电机32。采用涡扇风叶利用其自身的结构,转动时通过中部吸入空气,再从涡扇风叶四周甩出,即可产生气旋,从而带动液体进行转动,加快热交换,提高降温的效率。
且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气孔为多个,且沿侧边501均匀间隔设置,即实用又可起到装饰的效果。
又进一步地,所述风叶防护罩52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涡扇风叶31的安装位521,所述第二导气孔42还包括设于安装位521侧面上的侧风孔421、设于安装位521底部上的弧形底孔422。且本方案涡扇风叶安装在安装位内时,所述涡扇风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安装位的水平高度。这样在其工作过程中,从叶片四周甩出的空气,部分通过侧风孔421回流至储水腔内,形成气旋,部分空气甩至气流流道内,通过第一导气孔流出至水壶外(外界),从而保持内部气旋以及内外气体的交换,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另外,所述底壳51与风叶防护罩52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日常拆卸清洗,保持水壶内部良好的卫生环境。
本方案中,所述底壳51上端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32的电机安装部,且所述降温组件2还包括设于底壳51上端用于对驱动电机32供电的电源组件。其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及驱动部件,都集中安装在底壳上端,充分利用水壶盖本体上的空间,而且安装方便,另外通过底壳自身起到隔开下端与上端空间的效果,从而有效防止电源组件与水汽的接触。
而且,所述水壶盖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的开关11以及充电口12,且所述充电口12上设有密封塞13。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而且,为了增加密封性能,所述底壳51与所述水壶盖本体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壶,包括壶体9,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风冷降温水壶盖。使得水壶在煲水后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在水壶盖本体上增加导气夹层和降温组件,采用降温组件将水壶储水腔内的热气经过导气夹层导出至水壶外,水壶内外的压差促进外部的空气补充至水壶内,形成流动的气流,从而促进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快速降温。
其工作原理为:如图5所示,用户打开开关11后,驱动电机32带动涡扇风叶31转动,水壶储水腔内的热空气通过安装位上的弧形底孔422以及侧风孔421从涡扇风叶的中部被吸进(图示箭头71)后往涡扇风叶的外周被甩出,通过涡扇风叶高度的设置,甩出的气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过侧风孔421回流至储水腔内(图示箭头72),形成气旋(图示箭头螺旋线),一部分直接通过第一导气孔甩出至水壶外(图示箭头73),而气旋可带动液体转动,加快降温,另外热气被导出至水壶外后,壶内外气压差促使外部空气从第一导气孔41吸入至水壶内部(图示箭头75),形成冷热空气的交换。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包括水壶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盖本体(1)的下部设有导气夹层(101)、以及设于导气夹层(101)内的降温组件(2);
所述导气夹层(10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导气孔(41),以及与水壶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42);
所述降温组件(2)位于第一导气孔(41)与第二导气孔(42)之间,其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气体通过导气夹层(101)导出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2)包括用于在水壶储水腔内形成漩涡气流并将水壶储水腔内空气导出至外界的涡扇组件(3),且所述涡扇组件(3)形成漩涡气流时,可使水壶储水腔内的液体随气流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夹层(101)包括设于水壶盖本体(1)下端的底壳(51),所述底壳(51)外周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侧边(501),所述导气夹层(101)还包括连接在侧边(501)下端的风叶防护罩(52),所述风叶防护罩(52)与底壳(51)之间间隔形成气流流道,所述第一导气孔(41)设于侧边(501)上,所述第二导气孔(42)设于风叶防护罩(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扇组件(3)包括涡扇风叶(31),以及带动所述涡扇风叶(31)转动的驱动电机(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防护罩(52)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涡扇风叶(31)的安装位(521),所述第二导气孔(42)还包括设于安装位(521)侧面上的侧风孔(421)、设于安装位(521)底部上的弧形底孔(4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扇风叶(31)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安装位(521)的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1)上端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32)的电机安装部,且所述降温组件(2)还包括设于底壳(51)上端用于对驱动电机(32)供电的电源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盖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的开关(11)以及充电口(12),且所述充电口(12)上设有密封塞(1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1)与所述水壶盖本体(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10.一种水壶,包括壶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冷降温水壶盖。
CN202122268693.0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Active CN215457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693.0U CN21545730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693.0U CN21545730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7306U true CN21545730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8693.0U Active CN21545730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7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2696U (zh) 一种散热好的空气炸锅
CN215457306U (zh) 一种风冷降温水壶盖及水壶
CN207926370U (zh) 一种水冷电机的电泵
CN216776632U (zh) 一种降温杯
CN216628293U (zh) 一种优化散热的食品加工机
CN215221908U (zh) 一种水利发电用发电机机组保护系统
CN213371479U (zh) 一种电机偏置的空气炸锅
CN110859502B (zh) 一种蒸箱吸油烟机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95919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0055661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烹饪器具
CN220937668U (zh) 蒸炸一体机
CN217849800U (zh) 一种bldc电机控制器及其控制板
CN22014145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409065U (zh) 用于烟机的制冷装置和烟机
CN218942979U (zh) 一种改善电机隔热效果的烹饪器具
CN215226937U (zh) 一种新型蒸汽空炸式烤箱冷风通道
CN214891525U (zh) 空调柜机
CN215305152U (zh) 一种提高电机散热的空气炸锅
CN218723259U (zh) 一种叶黄素提取用冷却装置
CN205829392U (zh) 一种料理机的散热结构
CN213309169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3147469U (zh) 一种双效冷却的铸焊冷却水冷却装置
CN21962942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1012781U (zh) 制冷杯
CN219782358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系统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