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2840U -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2840U
CN215452840U CN202120333013.6U CN202120333013U CN215452840U CN 215452840 U CN215452840 U CN 215452840U CN 202120333013 U CN202120333013 U CN 202120333013U CN 215452840 U CN215452840 U CN 215452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anel
support
mounting structure
slo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30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沈刚祥
介雷
祝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330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2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2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2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属于电力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其中,所述凸起结构通过黏贴部粘贴至所述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支撑台,以支撑光伏面板。使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可以不必利用螺栓进行光伏面板与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直接采用粘接的方式,即可将光伏面板安装至外部组件上,避免了采用螺栓给屋顶横梁造成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力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具有其的光伏面板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国内的运用越来越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以供用户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产生,能够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部分车辆以及房屋等地方会安装光伏面板,并通过光伏面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户使用。以光伏面板通过光伏支架安装在屋顶瓦面上的安装过程为例,安装人员首先将光伏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屋顶的横梁上,再将光伏面板安装在光伏支架上,以实现光伏面板的安装。
在这个安装过程中,由于光伏支架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屋顶的横梁上,螺栓会对屋顶的横梁造成破坏,从而降低了房顶整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旨在解决安装光伏面板所带来的屋顶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伸入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其中,所述凸起结构通过黏贴部粘贴至所述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
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支撑台,以支撑光伏面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插槽,还包括:
与所述插槽适配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插入至所述插槽内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光伏面板的间隙。
可选地,与所述插槽适配的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台之间的间隙高度沿着所述支撑台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容纳所述光伏面板的倾斜空间。
可选地,位于同一所述插槽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固定部的端面之间相互抵触。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插槽过盈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插入至所述插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T字形,所述支撑台的横截面呈矩形。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外部组件的凹陷的深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呈倒L形;
所述固定部的水平段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光伏面板的间隙;
所述固定部的竖直段与所述插槽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面板组件,所述光伏面板组件包括光伏面板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面板安装结构。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利用黏贴部将凸起结构固定至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的设置,可以不必利用螺栓来将光伏面板与外部组件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采用螺栓连接给外部组件所带来的破坏,例如给屋顶横梁造成的破坏,提高了房屋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将光伏面板安装至支撑部上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将位于若干光伏面板中间的光伏面板安装至支撑部上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将位于若干光伏面板边缘的光伏面板安装至支撑部上的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相邻光伏面板搭接时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展示倾斜空间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部;11、支撑台;111、通道;12、凸起结构; 2、插槽;3、固定部;4、光伏面板;5、倾斜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2示出的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包括: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上设置有凸起结构12,所述凸起结构12伸入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其中,所述凸起结构12通过黏贴部(图中未示出)粘贴至所述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黏贴部设置于凸起结构12的外底壁和/或凸起结构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撑部1上具有支撑台11,以支撑光伏面板4。
本实施例中,外部组件可以为瓦片,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可以为瓦片所具有的瓦槽;外部组件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光伏面板4的光伏支架上,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也可以为光伏支架上所具有的凹槽;外部组件也可以为地面,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也可以为地面上的凹坑等等,本申请在此则不作限制。并且,黏贴部可以为双面胶带,也可以为结构胶等等具有粘性的粘贴物体,本申请在此也不作限制。
相应地,本申请中的面板安装结构可以应用至光伏面板4安装至瓦片上的场景中,也可以应用至将光伏面板4安装至任意具有凹陷的外部组件中的场景中,例如光伏支架上的凹槽或地面的凹坑内等等。
在将光伏面板4安装至外部组件上时,可以在凸起结构12的外侧壁和/ 或外底壁上涂覆黏贴部,再将凸起结构12插入至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利用黏贴部将凸起结构12固定至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以实现支撑部1 与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由于光伏面板4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光伏面板4的支撑台11,所以光伏面板4能够被支撑在支撑部1上,实现了光伏面板4与支撑部1之间的连接;在实现支撑部1与光伏面板4之间的连接,以及支撑部 1与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后,则利用支撑部1实现了光伏面板4与外部组件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利用黏贴部将凸起结构12固定至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则可以不必利用螺栓来将光伏面板4与外部组件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采用螺栓连接给外部组件所带来的破坏,例如给屋顶瓦片与屋顶横梁造成的破坏,提高了房屋整体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面板安装结构,本申请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面板安装结构,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支撑部1上设置有插槽 2,面板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插槽2适配的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插入至所述插槽2内时,所述固定部3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光伏面板4的间隙。
本实施方式中,面板安装结构中的支撑部1与固定部3可以为塑胶材质、钢材与玻璃钢材质等等。其中,支撑台11用于支撑光伏面板4,固定部3 用于将光伏面板4固定至支撑台11上。将固定部3插入至插槽2内时,固定部3与支撑台11之间形成卡接光伏面板4边缘的间隙。
参照图2所示,安装光伏面板4时,可以使用黏贴部将若干个凸起结构 12分别固定至外部组件的凹陷内,再使用双面胶带将光伏面板4的两侧粘贴在两个支撑台11上;再将固定部3插入至插槽2内,使得固定部3抵触光伏面板4,以完成光伏面板4的安装。
在上述将光伏面板4安装至外部组件上的过程中,支撑部1通过黏贴部固定至外部组件的凹陷内,可以避免螺栓连接给外部组件带来的破坏;光伏面板4通过双面胶带固定至两个支撑台11上,实现了光伏面板4的初步固定;利用固定部3抵触光伏面板4,可以将光伏面板4更加牢靠地固定至支撑台11上。
支撑部1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支撑部1包括支撑台11、凸起结构 12与插槽2。支撑台11的一面与凸起结构12之间相互垂直连接,形成T字形结构;支撑台11的另一面用于支撑光伏面板4的边缘。水平方向上,插槽2沿着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插槽2的长度与支撑部1的长度一致。竖直方向上,插槽2从支撑台11表面延伸至凸起结构12内,且插槽2的开口边所在的平面与支撑台11支撑光伏面板4的一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插槽2的底壁为凸起结构12远离支撑台11的一端。
在支撑部1的结构中,凸起结构12的长度与外部组件的凹陷的深度相同,在将支撑部1上的凸起结构12插入至外部组件的凹陷内时,使得支撑台11与凸起结构12连接的一面能够被支撑在外部组件上。
示例地,外部组件为瓦片的情况下,若瓦片的瓦槽的深度为30mm,凸起结构12的长度为30mm,在将支撑部1上的凸起结构12插入至瓦片的瓦槽内时,由于凸起结构12的长度与瓦槽的深度相同,所以能够使得凸起结构12能够通过黏贴部恰好地被固定至瓦槽内,且支撑台11与凸起结构12 连接的一面能够分别被支撑在瓦槽两侧的瓦楞上,即支撑台11的底面能够分别被支撑在瓦槽两侧的瓦楞上。
传统的光伏支架中,光伏支架会设置在瓦片与光伏面板4之间,用于支撑光伏面板4,由于光伏支架具有间隙,在面对东西方向上的强风吹过房屋屋顶时,强风会从光伏支架中通过,给光伏面板4一个远离房屋屋顶的作用力,进而使得光伏面板4牵扯房屋屋顶,容易给房屋屋顶造成破坏。
通过将凸起结构12的长度与外部组件的凹陷的深度相同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台11的底面能够与外部组件的表面贴附,例如可以使得支撑台11 的底面与瓦片的瓦楞贴附,支撑台11与瓦片之间不具备间隙,在面对东西方向(图2中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方向)上的强风吹过房屋屋顶时,强风不会从支撑台11中通过,进而不会给光伏面板4一个远离房屋屋顶的作用力,从而避免该作用力牵扯房屋屋顶所带来的破坏。
在支撑部1的结构中,参照图2,支撑台11的横截面为矩形,即,支撑台11内设置有通道111,该通道111沿支撑台11长度方向贯穿设置。
通过支撑台11的横截面呈矩形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支撑台11的重量,进而减少房屋屋顶的承重量;另一方面可以将连接光伏面板4的电缆电线收纳至支撑台11的通道111内,以避免电缆电线裸露在光伏面板4表面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从而提高了电缆电线的使用寿命。
在支撑部1的结构中,插槽2将支撑台11用于支撑光伏面板4的平面分割为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支撑面,以分别对左右相邻的光伏面板4的边缘进行支撑。
通过插槽2将支撑台11分割为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支撑面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支撑台11实现对相邻两个的光伏面板4的边缘进行支撑,而不是采用两个支撑台11来分别对相邻两个的光伏面板4的边缘进行支撑,进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固定部3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参照图2所示,固定部3呈倒L形,固定部3的水平段与支撑台11的上表面平行,且与支撑台1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卡接光伏面板4边缘的间隙;固定部3的竖直段与凸起结构12平行,且固定部3的竖直段插入至插槽2内。
在固定部3的结构中,固定部3与插槽2之间过盈连接,即,固定部3 的竖直段与插槽2之间过盈连接;其中,固定部3的厚度的范围可以在 2mm~7mm之间;插槽2的宽度范围可以在4mm~15mm之间。
参照图1与图3所示,位于边缘的支撑部1仅用于支撑一个光伏面板4 的边缘,可以不用支撑两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相应地,在对位于边缘的光伏面板4进行固定时,则使用一个固定部3来对该光伏面板4进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插槽2的宽度略小于一个固定部3的竖直段的厚度,以使得固定部3与插槽2之间处于过盈连接的状态。
示例地,固定部3竖直段的厚度为5mm,插槽2的宽度为4mm,在这种情况下,固定部3竖直段的厚度略大于插槽2的宽度,从而使得固定部3 与插槽2之间处于过盈连接的状态。
参照图1与图2所示,位于中间的支撑部1需要支撑两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相应地,在对两个光伏面板4进行固定时,则需要分别使用两个固定部3来对两个光伏面板4分别进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插槽2的宽度略小于两个固定部3的竖直段的厚度,以使得两个固定部3与插槽2之间处于过盈连接的状态。
示例地,固定部3竖直段的厚度为5mm,则两个固定部3竖直段的厚度为10mm,相应地,插槽2的宽度可以为9mm,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固定部3竖直段的厚度略大于插槽2的宽度,从而使得两个固定部3与插槽2之间处于过盈连接的状态。
通过固定部3与插槽2之间过盈连接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部3与插槽 2之间通过配合过盈的方式,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防止固定部3的竖直段相对插槽2发生移动,从而保障固定部3将光伏面板4固定至支撑台11 上的稳定性。
在固定部3的结构中,固定部3插入至插槽2内的一端设置有倒角(图中未示出),即,固定部3竖直段的下端面设置有倒角。
在上述固定部3的结构中已经阐述到,固定部3的竖直段与插槽2之间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然而,若固定部3竖直段的端面与固定部3竖直段的侧面之间处于垂直状态,则可能会出现固定部3无法插入至插槽2内的情况出现。通过固定部3竖直段的下端面设置有倒角,可以对固定部3竖直段插入至插槽2内进行过渡,以避免固定部3竖直段无法插入至插槽2内的情况出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与图4所示,与所述插槽2适配的所述固定部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3的竖直段插入至插槽2内的深度逐渐变大或变小,以使得所述固定部3的水平段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的间隙高度沿着所述支撑台11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进而形成容纳所述光伏面板4的倾斜空间5。
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与图4所示,支撑部1可以随着外部组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插槽2沿着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与支撑部1的长度相同。例如,外部组件为瓦片时,一片瓦片的长度为350mm,若总共有40片瓦片沿着倾斜屋顶的倾斜方向覆盖在倾斜屋顶上,则沿着倾斜屋顶方向上所有瓦片长度的总和为14m,那么支撑部1的长度则为14m,插槽2的长度也为14m。
参照图2与图4所示,位于同一插槽2内的固定部3划分为两组,两组固定部3相互平行,且分别用于固定相邻两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固定部3 的长度与光伏面板4的长度一致,随着光伏面板4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光伏面板4的长度为1.4m,则对应的固定部3的长度为1.4m,那么则需要 10个固定部3才能填充长度为14m的插槽2,10个固定部3为一组依次插入至14m的插槽2内,来对支撑在支撑台11上的10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分别进行固定。
传统的光伏面板4的固定过程中,是将相邻的光伏面板4采取拼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即,将若干光伏面板4拼接成一个整体的光伏面板4。然而拼接成整体的光伏面板4之后,雨水容易从光伏面板4之间的间隙中渗入,从而滴漏至外部组件上,例如滴漏至瓦片上,从而降低了瓦片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中相邻的光伏面板4之间采取搭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即,将若干个光伏面板4相互搭接成一个整体的光伏面板4,相邻的光伏面板4 的搭接长度可以为10mm。参照图4所示,从右到左分别为第一块光伏面板 4、第二块光伏面板4与第三块光伏面板4,进行光伏面板4之间的搭接时,首先将第一块光伏面板4通过双面胶带粘贴至支撑台11上,使得第一块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的平面贴附,再将第二块光伏面板4的一端搭在第一块光伏面板4的上方,使得第二块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之间的间隙高度逐渐减小,以此类推,以实现后续所有光伏面板4之间的搭接。
其中,除去第一块光伏面板4之外,剩余所有的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 之间均具有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的间隙,为了提高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 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在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之间填充结构胶(图中未示出),第一方面可以对光伏面板4进行支撑,以避免光伏面板4使用过久后变形;第二方面可以将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进行连接,以提高光伏面板4的连接稳定性;第三方面可以对相邻光伏面板4的搭接处进行密封,以提高光伏面板4的防水性。
另外,在光伏面板4与支撑台11之间填充结构胶之后,需要将固定部3 的竖直段插入至插槽2内,以将固定部3的水平段与光伏面板4的上表面抵触,则使得固定部3的水平段与涂覆在支撑台11上的结构胶之间形成支撑光伏面板4呈倾斜状态的倾斜空间5(参照图5)。参照图4,光伏面板4在倾斜空间5内,光伏面板4的上表面与固定部3的水平段抵触,光伏面板4 的下表面与结构胶连接,从而使得相邻的光伏面板4之间能够保持相互搭接的状态。
通过固定部3与结构胶之间的倾斜空间5的设置,可以使得相邻的光伏面板4之间能够保持相互搭接的状态。相应地,将光伏面板4通过本申请的面板安装结构安装至外部组件,例如房屋屋顶的瓦片上时,由于相邻的光伏面板4之间采取相互搭接的方式,所以雨水会沿着若干光伏面板4顺流至地面,而不会从相邻的光伏面板4之间的间隙中渗入至瓦片上,从而避免瓦片接触到雨水而导致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并且,本申请在房屋屋顶防水方面,还作出了如下改进:参照图4,将固定部3的水平段的厚度设计的相对光伏面板4的厚度更大,使得位于同一所述插槽2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固定部3的端面之间相互抵触。在相邻的固定部3相互抵触时,位于相对较低位置的固定部3的水平段能够遮挡住相对较高位置的固定部3的下方的光伏面板4的端部,以对相邻两块光伏面板4的搭接处进行遮挡,避免雨水从相邻的光伏面板4的搭接处渗入。
示例地,第一块光伏面板4上方的固定部3的水平段的高度,低于第二块光伏面板4上方的固定部3的水平段的高度,并且固定部3的厚度大于光伏面板4的厚度。相应地,在第一块光伏面板4与第二块光伏面板4相互搭接后,第一块光伏面板4上方的固定部3的水平段的端部,能够遮挡住第二块光伏面板4的端部,以对第一块光伏面板4与第二块光伏面板4之间的搭接处进行遮挡,避免雨水从相邻的光伏面板4的搭接处渗入。
通过相邻固定部3之间相互抵触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对光伏面板4进行密封,以提高光伏面板4的防水性,进而提高房屋屋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一种光伏面板,组件,包括光伏面板4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
其中,光伏面板4可以为轻质光伏面板,相对于常规的光伏面板4而言,轻质光伏面板4的重量仅有常规光伏面板4重量的30%,从而减少了屋顶的承重量。
另外,支撑部1的整体尺寸随着外部组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外部组件的长度增大之后,支撑部1的长度随之增大。支撑部1的整体宽度可以在120mm~180mm之间;支撑部1的插槽2的宽度可以在4mm~15mm之间;支撑部1的支撑台11的高度可以为30mm,支撑部1的凸起结构12的高度可以为30mm。
并且,固定部3的整体尺寸随着光伏面板4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光伏面板4的长度增大之后,固定部3的长度随之增大。固定部3的整体长度可以为987mm,固定部3的整体宽度可以为10mm,固定部3的整体高度可以为30mm,固定部3的厚度可以为2mm~7mm。
具体地,将光伏面板4安装至外部组件上的过程如下:
1、将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台11的凸起结构12通过结构胶粘接至外部组件的凹陷内;
2、将上一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通过双面胶带粘接至两个支撑部1的支撑台11之间;
3、将下一个光伏面板4的边缘通过双面胶带粘接至两个支撑部1的支撑台11之间,且使得所述下一个光伏面板4的端部搭接至所述上一个光伏面板4的端部上方;
4、通过结构胶对光伏面板4与支撑部1的支撑台11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以使得若干光伏面板4保持倾斜状态;
5、将若干固定部3的竖直段分别插入至插槽2内,以使得固定部3的水平段压紧光伏面板4的边缘。
6、通过防水双面胶带对搭接后的光伏面板进行黏贴封边。
本实施例中,外部组件可以为瓦片,外部组件的凹陷可以为瓦片的瓦槽。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面板4组件,可以提高光伏面板4的防水性,使得光伏面板4的安装更加简易。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上设置有凸起结构(12),所述凸起结构(12)伸入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其中,所述凸起结构(12)通过黏贴部粘贴至所述外部组件所具有的凹陷中;
所述支撑部(1)上具有支撑台(11),以支撑光伏面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上设置有插槽(2),还包括:
与所述插槽(2)适配的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插入至所述插槽(2)内时,所述固定部(3)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光伏面板(4)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插槽(2)适配的所述固定部(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所述固定部(3)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的间隙高度沿着所述支撑台(11)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容纳所述光伏面板(4)的倾斜空间(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插槽(2)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固定部(3)的端面之间相互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与所述插槽(2)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插入至所述插槽(2)内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2)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形成T字形,所述支撑台(11)的横截面呈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2)的长度与所述外部组件的凹陷的深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呈倒L形;
所述固定部(3)的水平段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形成卡接所述光伏面板(4)的间隙;
所述固定部(3)的竖直段与所述插槽(2)适配。
10.一种光伏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组件包括光伏面板(4)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安装结构。
CN202120333013.6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Active CN215452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3013.6U CN21545284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3013.6U CN21545284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2840U true CN215452840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3013.6U Active CN215452840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2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3981B2 (en) Structure for securing solar cell modules and frame and securing member for solar cell modules
EP3812529B1 (en) Rail-less roof mounting system
US6606830B2 (en) Solar cell-bearing roof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solar cell-bearing roof
EP1270842B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roof equipped with power generating function using it
US20070181174A1 (en) Photovoltaic tiles, roof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oof
KR20100037020A (ko) 태양전지 모듈의 고정구조, 태양전지 모듈용의 프레임 및 고정부재
US2024017058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lar panel with integrated wire management
GB2466003A (en) Securing A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Device As Part Of A Roof
JP200913018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架台、及び取付構造
CN215452840U (zh)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光伏面板组件
WO2015056775A1 (ja) 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394094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方法
CN104124913A (zh) 新建太阳能屋顶一体化发电系统
CN114865999A (zh)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与面板安装方法
JP2011026859A (ja) 持出部材の設置構造、その設置施工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外設部材の取付構造、改修構造
JP5893273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下層構造、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を含む外装構造
JP2006274659A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の設置構造
JP3932012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方法
CN215368278U (zh) 一种彩钢瓦结构与光伏彩钢瓦组件
CN220421701U (zh) 便于连接的光伏瓦
JP469349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アレイ
CN220580209U (zh) 一种箱式房
CN215773039U (zh) 光伏板结构、光伏瓦及光伏瓦组件
CN218071357U (zh) 一种屋面bipv钢铝结合防水构架和一种屋面bipv系统
CN218714465U (zh) Bipv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3

Address after: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75, Yishun 11th Street, Singapore 768860

Patentee before: Liu Y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4022

Patentee after: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