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4249U -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4249U
CN215444249U CN202121804840.5U CN202121804840U CN215444249U CN 215444249 U CN215444249 U CN 215444249U CN 202121804840 U CN202121804840 U CN 202121804840U CN 215444249 U CN215444249 U CN 21544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filter layer
cavity
baffle
elas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48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延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zh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zh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zh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zh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48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4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具有上端盖和下端盖,罐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围成内腔,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上端连接在上端盖上、下端与下端盖间具有间隙,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端盖上设有通气嘴,通气嘴连通第一腔室,上端盖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连通第二腔室,检测口中安装有泄漏检测泵。此碳罐将传统碳罐中的吸附口和脱附口合二为一,共用通气嘴,简化了碳罐的结构,并且隔板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横向排布,在保证足够吸附效果的前提下,使得碳罐的结构更加紧凑了,从而可以减小对安装空间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背景技术
在内燃车辆中,燃油箱内的燃油会蒸发形成燃油蒸汽,燃油蒸汽在燃油箱内燃油增加时会被压缩,气温升高时会膨胀,这些都会使得燃油蒸汽的压力增大,为维持燃油箱内压力,如果将燃油蒸汽直接排向大气,则在浪费燃油的同时,造成大气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碳罐来收集燃油箱排出的燃油蒸汽,然后再将收集的燃油蒸汽导入气缸参加燃烧,形成了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从而避免了由于燃油蒸汽直接排入大气而引发污染和浪费。为了确保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的密封性,需要对其进行泄漏检测。
申请人于2020年5月15日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了申请号为202020812480.2、名称为一种泄漏检测碳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碳罐在能够完成泄漏检测的同时,还能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维持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的压力,防止过度真空和过度过压对系统造成损害。但该碳罐由于纵向排布,造成体积过大,增大了对安装空间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不仅简化了碳罐的结构,还使其结构更加紧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包括罐体,罐体具有上端盖和下端盖,罐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围成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上端连接在上端盖上、下端与下端盖间具有间隙,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端盖上设有通气嘴,通气嘴连通第一腔室,上端盖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连通第二腔室,检测口中安装有泄漏检测泵;
第一腔室的上部设有第一过滤层、下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过气孔,第一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过滤层,第一挡板与下端盖间具有第一过气腔;第二腔室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滤层、下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过气孔,第二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四过滤层,第四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层和第一过滤层之间均填充有活性炭,第二挡板与下端盖间具有第二过气腔,第二过气腔通过间隙与第一过气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气腔中设置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的上端连接第一挡板、下端连接下端盖。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上设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下端,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气腔中设置第二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上端连接第二挡板、下端连接下端盖。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上设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连接第二弹性体的下端,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连接第二弹性体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活性炭之间加设第五过滤层,第五过滤层位于第三过滤层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五过滤层为海绵体,海绵体的上壁和底壁上均敷有过滤膜。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多根支撑柱,第一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还设有锚固件,锚固件连接在第一过滤层上。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架,第三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端盖上设有通气嘴和检测口,检测口连通第二腔室,检测口中安装有泄漏检测泵,通气嘴连通第一腔室,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间隙相连通,从而将传统碳罐中的吸附口和脱附口合二为一,共用通气嘴,简化了碳罐的结构,并且隔板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横向排布,在保证足够吸附效果的前提下,使得碳罐的结构更加紧凑了,从而可以减小对安装空间的需求。
2、由于第一过气腔中设置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的上端连接第一挡板、下端连接下端盖,可以使得第一腔室随着燃油蒸汽吸附和脱附的进行,满足活性炭一定的容积变化空间,提高燃油蒸汽的吸附量。
3、由于下端盖上设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下端,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上端,便于对第一弹性体的定位安装,保证其支撑力的方向。
4、由于第三过滤层的内壁上设置第五过滤层,能够提高对活性炭的阻挡效果,提高出气质量。
5、由于第五过滤层选用在海绵体上敷设过滤膜的结构,在提高过滤效果的前提下,便于实现。
6、由于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多根支撑柱,第一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使得第一过滤层与上端盖之间形成缓冲腔,能够分散进入的气流,使其均匀通过第一过滤层进入第一腔室,便于提高吸附效果。
7、由于上端盖的内壁上还设有锚固件,锚固件连接在第一过滤层上,便于实现对第一过滤层的固定连接,确保其在吸附和脱附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移位。
8、由于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架,第三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架上,同样是在第三过滤层和上端盖间形成缓冲腔,分散在脱附中补入的气体,使其均匀进入第二腔室,便于提高脱附效果。
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在简化结构,实现泄漏检测,还使其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了,减小安装空间,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
图中标记:1、罐体;2、上端盖;3、下端盖;4、通气嘴;5、泄漏检测泵;6、隔板;7、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支撑架;10、第五过滤层;11、支撑柱;12、第一过滤层;13、第二过滤层;14、第一挡板;15、第一卡座;16、第一弹簧;17、第四过滤层;18、第二弹簧;19、第二卡座;20、间隙;21、第三过滤层;22、第二过气腔;23、第一过气腔;24、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的放置方向,将位于上面的一端定义为上端或顶端,相应地将下面的一端定义为下端或底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1上具有上端盖2和下端盖3,上端盖2和下端盖3可以与罐体1呈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上端盖2与罐体1呈一体式、下端盖3与罐体1呈分体式的结构。罐体1、上端盖2和下端盖3共同围成内腔,如图3所示,罐体1内设有隔板6,隔板6的上端连接在上端盖2上、下端与下端盖3间具有间隙20,隔板6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上端盖2上设有通气嘴4,通气嘴4连通第一腔室7,上端盖2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连通第二腔室8,检测口中安装有泄漏检测泵5。
第一腔室7的上部设有第一过滤层12、下部设有第一挡板14,上端盖2的内壁上设有多根支撑柱11,第一过滤层12连接在支撑柱11的下端,使得第一过滤层12与上端盖2之间形成缓冲腔,能够分散进入的气流,使其均匀通过第一过滤层12进入第一腔室7,便于提高吸附效果。上端盖2的内壁上还设有锚固件24,锚固件24连接在第一过滤层12上,实现对第一过滤层12的固定连接,确保其在吸附和脱附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移位。如图4所示,第一挡板14上开设有第一过气孔,第一挡板14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过滤层13,第一挡板14与下端盖3间具有第一过气腔23。第一过气腔23中设置第一弹簧16,下端盖3上设有第一卡座15,第一挡板14上设有第一支座,第一弹簧16的上端连接第一支座、下端连接第一卡座15。
第二腔室8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滤层21、下部设有第二挡板,上端盖2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架9,第三过滤层21连接在支撑架9上,使得第三过滤层21和上端盖2间形成缓冲腔,分散在脱附中补入的气体,使其均匀进入第二腔室8,便于提高脱附效果。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过气孔,第二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四过滤层17,第四过滤层17和第五过滤层10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层13和第一过滤层12之间均填充有活性炭,第二挡板与下端盖3间具有第二过气腔22,第二过气腔22中设置第二弹簧18,在下端盖3上设有第二卡座19,在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支座,第二弹簧18的上端连接第二支座、下端连接第二卡座19。第二过气腔22通过间隙20与第一过气腔23相连通。
为了提高对活性炭的阻挡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三过滤层21和活性炭之间增设了第五过滤层10,第五过滤层10位于第三过滤层21的内壁上。第五过滤层10选用海绵体,在海绵体的上壁和底壁上均敷有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通气嘴4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油箱和气缸的进气歧管。在车辆启动时,进气歧管需要为气缸抽取空气而成真空状态,通过通气嘴4迫使罐体1内气压下降,从而通过泄漏检测泵5检测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由于泄漏检测泵5已是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见申请号为202020810973.2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故对其结构和工作过程不再详细赘述。
车辆正常运行时,进气歧管产生的真空度增大,外界的空气就会依次通过泄漏检测泵5→第三过滤层21→第五过滤层10→第二腔室8→第四过滤层17→第二挡板→第二过气腔22→间隙20→第一过气腔23→第一挡板14→第二过滤层13→第一腔室7→第一过滤层12,最后从通气嘴4中进入气缸进行燃烧做功。在此过程中实现罐体1内燃油蒸汽的脱附。
当车辆处于未运行状态时,燃油箱的燃油蒸汽由于气温等产生压力变化,将燃油蒸汽通过通气嘴4压入罐体1内,然后依次途径第一过滤层12→第一腔室7→第二过滤层13→第一挡板14→第一过气腔23→间隙20→第二过气腔22→第二挡板→第四过滤层17→第二腔室8→第五过滤层10→第三过滤层21,最后从泄漏检测泵5中排出。在此过程中实现燃油蒸汽的吸附。
上述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第三过滤层21和第四过滤层17均为无纺布,也可以采用海绵体。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弹簧16作为第一弹性体,第二弹簧18作为第二弹性体,当然也可以采用橡胶体作为弹性体,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失去外力约束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能够复位即可,对其结构不做具体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包括罐体,罐体具有上端盖和下端盖,罐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共同围成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上端连接在上端盖上、下端与下端盖间具有间隙,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上端盖上设有通气嘴,通气嘴连通第一腔室,上端盖上还开设有检测口,检测口连通第二腔室,检测口中安装有泄漏检测泵;
第一腔室的上部设有第一过滤层、下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过气孔,第一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过滤层,第一挡板与下端盖间具有第一过气腔;第二腔室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滤层、下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过气孔,第二挡板的内壁上设有第四过滤层,第四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层和第一过滤层之间均填充有活性炭,第二挡板与下端盖间具有第二过气腔,第二过气腔通过间隙与第一过气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气腔中设置第一弹性体,第一弹性体的上端连接第一挡板、下端连接下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设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下端,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连接第一弹性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气腔中设置第二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上端连接第二挡板、下端连接下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设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连接第二弹性体的下端,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连接第二弹性体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活性炭之间加设第五过滤层,第五过滤层位于第三过滤层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过滤层为海绵体,海绵体的上壁和底壁上均敷有过滤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多根支撑柱,第一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还设有锚固件,锚固件连接在第一过滤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内壁上设有支撑架,第三过滤层连接在支撑架上。
CN202121804840.5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Active CN21544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4840.5U CN21544424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4840.5U CN21544424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4249U true CN215444249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1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4840.5U Active CN21544424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4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84204A (en) Tank fill vapor control
KR100986062B1 (ko) 차량용 연료증발가스 재순환 장치
JPH10325369A (ja) キャニスタ
WO2006007114A1 (en) Vented injector cup
JPH0734985A (ja) 小型汎用エンジンの蒸発燃料吸着装置
CN215444249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泄漏检测碳罐
CN109139304B (zh) 组合式炭罐
RU2602948C2 (ru) Бачок для топливных паров (варианты)
CN210858999U (zh) 一种燃油泵法兰及汽车
CN107575321B (zh) 一种车用活性炭罐及具有该炭罐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208252234U (zh) 一种车用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空气过滤罐
CN201351547Y (zh) 汽车、摩托车滤气用活性炭罐
CN209875330U (zh) 通用型碳罐结构
CN213684340U (zh) 一种提升发动机对碳脱附率的碳罐
CN207686868U (zh) 一种新型双单向阀结构
CN206129441U (zh) 应用于orvr系统的碳罐
CN212130638U (zh) 一种能吸脱附控制的泄漏检测泵
CN212130639U (zh) 一种泄漏检测碳罐
CN107061077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系统的空气和油蒸汽的分离结构
CN216950633U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结构
CN210049973U (zh) 汽车用活性碳罐
CN216841975U (zh)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01128373Y (zh) 一种汽车用燃油蒸发控制碳罐总成
CN210013769U (zh) 汽车碳罐
CN113107712B (zh) 一种用于orvr车型的脱附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