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4160U -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4160U
CN215444160U CN202120186541.3U CN202120186541U CN215444160U CN 215444160 U CN215444160 U CN 215444160U CN 202120186541 U CN202120186541 U CN 202120186541U CN 215444160 U CN215444160 U CN 215444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evice
valve body
cross
valve
sectiona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65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伊尼亚茨
A·乔克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Inc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4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4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05Final actuators by passing part of th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9/00Stators
    • F01D9/02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 F01D9/026Scrolls for radial machines o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02Gas passages between engine outlet and pump drive, e.g. reservoirs
    • F02B37/025Multiple scrolls or multiple gas passages guiding the gas to the pump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60Fluid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10)的阀装置(100),该阀装置具有:壳体部段(300),该壳体部段具有第一螺旋体(320)、第二螺旋体(340)以及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连接区域(360);以及阀体(110),该阀体用于在该阀体(110)的关闭位置使该连接区域(360)封闭。该壳体部段(300)的布置在该连接区域(360)中的、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110)相对置的壁区域(370)被设计为经流动优化的,以便在该阀装置(100)运行时在该阀体(110)的打开位置提高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排气的溢流率。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流道涡轮机和一种增压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相对应的阀装置的多流道涡轮机。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较新世代的车辆配备有增压设备,以便实现需求目标和法律要求。在开发增压设备时,单独的部件和系统整体都要在其可靠性和效率方面进行优化。
已知的增压设备、例如排气涡轮增压器具有涡轮机,该涡轮机具有涡轮机叶轮,该涡轮机由燃烧发动机的排气流来驱动。带有与涡轮机叶轮布置在同一轴上的压缩机叶轮的压缩机压缩为了发动机所吸入的新鲜空气。由此,提供给发动机以用于燃烧的空气量或氧气量增大。这进而导致燃烧发动机的功率提升。在现有技术中尤其还已知了多流道涡轮机,这些多流道涡轮机例如用于六缸发动机。
已知的多流道涡轮机(例如双涡涡轮机或双旋涡轮机)的缺点在于:在特定的工作状态下,例如自某一转速开始,分为两个螺旋体会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要设置溢流区域,在这些溢流区域内,排气可以从一个螺旋体溢流至另一个螺旋体并且可以沿相反的方向溢流。还已知的是,通过具有相对应的阀装置的调节设备可变地打开和关闭这些溢流区域。还已知的是,将这些溢流区域与旁通开口相结合。由此,得到通过同一阀装置来控制旁通开口和溢流区域的可能性。在这样的系统中,在两个螺旋体之间的溢流常常还不能充分受控并且体积流(溢流率)受限。其原因在于:铸造的涡轮机壳体沿着涡轮机螺旋体之间的侧壁(分隔壁)具有(相对)尖锐的边缘。这些尖锐的边缘尤其在LED (Low-End-Torque,低端扭矩)与阀被打开且希望有溢流(不流出到或只有少量流出到废气门中)的额定功率之间的范围内导致流动截断并因此导致有效螺旋连接截面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以及一种具有尤其为了改善溢流功能而经优化的阀装置的多流道涡轮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一种多流道涡轮机、以及一种增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包括:壳体部段,该壳体部段具有第一螺旋体、第二螺旋体以及在该第一螺旋体与该第二螺旋体之间的连接区域;以及阀体,该阀体用于在该阀体的关闭位置使该连接区域封闭。该壳体部段的布置在该连接区域中的、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相对置的壁区域被设计为经流动优化的,以便在该阀装置运行时在该阀体的打开位置提高在该第一螺旋体与该第二螺旋体之间的排气的溢流率。
通过阀装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可以避免在排气从一个螺旋体溢流到另一螺旋体中时发生流动截断。由此,可以优化排气在螺旋体之间的流动。对在螺旋体之间的流动的优化或由此实现的更大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在其他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溢流率更高) 带来多个优点。一方面,被加压的螺旋体与未被加压的螺旋体之间的压力差变小。此外,由此可以减小在相应被加压的螺旋体中以及总体上在涡轮机叶轮的上游的(静态)压力。此外,通过流动优化也可以实现对这些螺旋体之间(以及对进入可选的废气门开口中)的排气流的更好的可控性。这尤其适合于在LET(Low End Torque)与额定功率之间的运行范围,由此最终也可以减小车辆的比燃料消耗。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阀装置设计得较小,以实现与之前一样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因此,可以使用具有较小惯性的较小的涡轮机叶轮,这对相对应的增压设备以及与之联接的燃烧发动机的响应行为具有正面影响。替代性地,可以实现具有相对应的优点的较大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而不增大阀装置和尤其是连接区域(以及因此阀体)。
在能够与前一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壁区域能够至少部分地被形成为倒圆的,以便提高溢流率。通过壁区域的被倒圆的形状来避免流动截断,这带来上文提到的优点。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壳体部段能够具有在该第一螺旋体与该第二螺旋体之间的分隔壁,并且该连接区域能够被形成为该分隔壁中的凹陷部。该壁区域可以是该分隔壁的部段并且具有外轮廓。可以由该分隔壁的纵向方向和该分隔壁的高度方向定义第一横截面平面E1,可以由该分隔壁的厚度方向和该高度方向定义第二横截面平面E2,并且可以由该厚度方向和该纵向方向定义第三横截面平面E3。
在设计方案中,该外轮廓可以被形成为在该分隔壁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被倒圆。该外轮廓尤其可以在第一横截面平面E1上基本上遵循阀体的形状或与该形状互补。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外轮廓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可以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呈圆形地具有恒定的半径R1。在此,半径R1可以在2mm至100mm 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该外轮廓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可以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以可变的半径R1被倒圆。在此,半径R1可以在2mm至100 mm的范围内变动,尤其是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变动。在另一替代方案中,该外轮廓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第三横截面平面E3 上可以具有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个直线部段和一个处于其间的过渡部段,其中该过渡部段与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体相对置。在此,这些直线部段可以是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并且优选地沿高度方向延伸。替代性地,这些直线部段可以朝着过渡部段的方向倾斜地彼此靠拢。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过渡部段可以连贯地通过恒定的或可变的半径R1来被描述。半径R1尤其可以在2mm 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优选地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替代性地,过渡部段可具有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以及处于其间的直线桥接部段。在此,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可以由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 R3来限定。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R3尤其可以一样大或者不一样大并且具有恒定的大小。替代性地,过渡半径R2、R3可以沿着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被设计为一样地或不一样地可变的。尤其,过渡半径R2、R3可以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优选地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外轮廓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底切部。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在高度方向上在该阀体的底部部段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可以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可以在5 mm至25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可以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在高度方向上在该阀体的底部部段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可以趋于零或者为零。由此可以进一步优化排气的溢流,因为在该区域内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流动截断。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在该壁区域中,该分隔壁的分隔壁厚度d可以在2mm至40mm 的范围内,尤其是可以在4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可以在6mm至20mm的范围内。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阀体可以能够旋转地布置在该壳体部段中并且被设计为用于在该关闭位置与该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阀装置还可以包括内部操纵杆,该内部操纵杆与该阀体相联接,以使该阀体在该关闭位置与该打开位置之间枢转。阀装置还可包括:轴,其用于将阀体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壳体部段中;以及外部操纵杆,其用于致动该阀装置。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壳体部段具有旁通开口,并且该阀装置还被设计为用于调节该旁通开口。于是,该阀体可以被设计为用于在该关闭位置不仅使该旁通开口封闭、而且使该连接区域封闭。还可以设置有阀座,该阀座包围该旁通开口。阀体可以具有闭合卡圈,在关闭位置,该闭合卡圈与阀座相接合,以使旁通开口封闭。阀座和闭合卡圈例如可以被设计为环形的。
在能够与前述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中,该阀体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在将该阀体从该关闭位置调节到该打开位置时,首先仅持续地释放该连接区域以使排气在该第一螺旋体与该第二螺旋体之间溢流,并且自该阀体的某个打开程度开始附加地进行对该旁通开口的连续打开。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增压设备的多流道涡轮机,该多流道涡轮机具有涡轮机叶轮、涡轮机壳体以及根据前述设计方案中的任一项设计方案所述的阀装置,其中该壳体部段被形成为该涡轮机壳体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燃烧发动机的增压设备,该增压设备具有压缩机和上文所描述的多流道涡轮机,其中该多流道涡轮机与该压缩机旋转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细节和特征借助于下面的附图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1b以部分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机、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设备的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1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等距截面视图;
图2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纵截面(横截面平面E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横截面平面E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横截面平面E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的横截面(横截面平面E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横截面平面E2);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 (横截面平面E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借助这些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1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机1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设备的实施例。
首先,借助图1a至图1c和图2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特征进行描述。接着,借助图3至图7来对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图1a至图1c以三幅不同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 100,该阀装置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设备(例如排气涡轮增压器) 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流道涡轮机10相结合。增压设备具有涡轮机 10和压缩机40,该压缩机与涡轮机10旋转联接,以便被流经涡轮机 10的排气所驱动。涡轮机10具有涡轮机壳体30,该涡轮机壳体具有第一螺旋体320和第二螺旋体340。在图1c中,还展示了布置在涡轮机壳体30中的涡轮机叶轮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100包括涡轮机壳体30的壳体部段 300,该壳体部段具有第一螺旋体320(的一部分)、第二螺旋体340 (的一部分)以及在第一螺旋体320与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连接区域360,参见图1b和图1c。这两个螺旋体320、340借助于分隔壁310 彼此分隔开。还设置有阀体110,该阀体用于在阀体110的关闭位置使连接区域360封闭。根据本实用新型,壳体部段300的布置在连接区域360内的、与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体110相对置的(分隔壁310的) 壁区域370是流动优化地设计的。这在阀装置100运行时使得在阀体 110的打开位置在第一螺旋体320与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排气的溢流率提高。在此,溢流率表示每个时间单位从一个螺旋体320、340 溢流到另一螺旋体320、340中的排气体积。
通过阀装置100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可以避免在排气从螺旋体320、340溢流到另一螺旋体320、340中时发生流动截断。由此,可以优化排气在螺旋体320、340之间的流动。对在螺旋体320、 340之间的流动的优化或由此实现的更大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在其他边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溢流率更高)带来多个优点。一方面,被加压的螺旋体320、340与未被加压的螺旋体320、340之间的压力差变小。此外,由此可以减小在相应被加压的螺旋体320、340中以及总体上在涡轮机叶轮20的上游的(静态)压力。此外,通过流动优化也可以实现对这些螺旋体320、340之间(以及对进入可选的废气门开口 350中,参见更下文)的排气流的更好的可控性。这尤其适合于在LET (Low End Torque)与额定功率之间的运行范围,由此最终也可以减小相对应地配备的车辆的比燃料消耗。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阀装置100设计得较小,以实现与之前一样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因此,可以使用具有较小惯性的较小的涡轮机叶轮20,这对相对应的增压设备以及与之联接的燃烧发动机的响应行为具有正面影响。总而言之,这使得涡轮级的效率不仅在部分负载时、而且在全负载时都提高。例如,涡轮级在全负载时的效率可以被提高4%-5%,而在两个螺旋体320、340之间的压力差可以在阀体 110的打开位置时(例如自最大可能的开口的50%开始)被减小到150 mbar。替代性地,可以实现具有相对应的优点的较大的有效螺旋连接截面,而不增大阀装置100和尤其是连接区域360(以及因此阀体110)。
阀体110能够旋转地布置在壳体部段300中并且被设计为用于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阀体110例如可以从关闭位置被带到固定地限定的多个打开位置。也可能的是:阀体110可以从关闭位置持续地被调节直至到达打开位置。阀装置100还具有内部操纵杆120,该内部操纵杆与阀体110联接,以使阀体11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例如参见图1a)。阀装置还包括:轴140(参见图1b),其用于使阀体110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壳体部段300中;以及外部操纵杆130,其用于致动阀装置100。
如图1b和图1c中所示,壁区域370优选地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被倒圆,以便提高溢流率。通过壁区域370的被倒圆的形状来避免流动截断,这带来上文提到的优点。例如,可以相对应地经优化地(被倒圆地)设计限定连接区域360的整个壁区域370。替代性地,也可以只相对应地设计某些子区域。这样的子区域例如可以是更靠近轴 140或者更远离轴140的区域,藉由该轴,阀体110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壳体30中(参见图1b)。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壁区域370的与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相对置(参见图2)的部分可以是相对应地、经优化地(被倒圆地)形成的。在此,经流动优化的壁区域370的确切的设计方案或对哪些区域进行相对应的设计的确认可以特定于应用地(例如借助相对应的增压设备的大小和/或使用范围)被优化。
如已经提及的那样,涡轮机壳体30或壳体部段300具有在第一螺旋体320与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分隔壁310。在此,连接区域360 被形成为分隔壁310中的凹陷部或留空部。在该区域内,壁区域370 具有外轮廓371(例如参见图1c)。
为了更好地描述壁区域370的外轮廓371沿着连接区域360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型选项,在下文种限定了一些横截面平面和方向。由分隔壁310的纵向方向312和分隔壁310的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一横截面平面E1(参见图2)。由分隔壁310的厚度方向316和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二横截面平面E2(参见图3)。由厚度方向316和纵向方向312定义第三横截面平面E3(参见图1c)。在此,分隔壁310 的纵向方向312基本上平行于这两个螺旋体320、340而延伸。与纵向方向312垂直的方向可以被称作分隔壁310的高度方向314和分隔壁 310的厚度方向316,参见图2和图3。纵向方向312和高度方向314 定义分隔壁310在其中延伸的第一横截面平面E1。自然,该第一横截面平面只能部段式地被限定,因为分隔壁310沿着这两个螺旋体320、 340具有螺旋形的走向。分隔壁310的厚度方向316垂直于该横截面平面E1而延伸,沿着该厚度方向可以测量分隔壁厚度d(参见图3)。由厚度方向316和高度方向314定义(经过壁区域370的)第二横截面平面E2(参见图3)。由厚度方向316和纵向方向312定义(经过壁区域370的)第三横截面平面E3(参见图1c)。
如几乎能从所有附图得知的那样,外轮廓371被形成为在分隔壁 310的厚度方向316上至少部分地被倒圆。此外,外轮廓371在第一横截面平面E1上基本上遵循阀体110的形状或与该形状互补(参见图2)。即,阀体110的形状与壁区域370的形状(外轮廓371)相匹配。在横截面平面E1上观察,阀体110沿着分隔壁310的壁区域370 具有两个侧面部段112、114以及处于其间的底部部段116(参见图2)。在连接区域360内,壁区域370具有相对应的、在关闭位置与阀体110 相对置的部段。因此,壁区域370具有与阀体110互补的形状,以在阀体110的关闭位置使连接区域360封闭。
现在,在下文描述外轮廓371的不同的设计可能性。例如图3中所示,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上观察、但是同样继续或替代性地在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观察,外轮廓371可以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呈圆形地具有恒定的半径R1。在此,半径R1可以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该圆形例如可以延伸过 180°,如图3中所示。在替代性的设计方案中,该圆形可以延伸过在 20°与340°之间的范围,尤其是可以延伸过在50°与300°之间的范围。图7例如示出了该圆形延伸过大约320°。
替代性地,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上观察并且继续或替代性地在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观察,外轮廓371可以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以可变的半径R1被倒圆。在此,半径R1可以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变动,尤其是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变动。
在另一替代方案中,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上观察并且继续或替代性地在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观察,外轮廓371具有在高度方向314 上的两个直线部段372、373;374、375和一个处于其间的过渡部段376(参见图4至图6)。在此,过渡部段376与处于关闭位置的阀体110相对置。如在图3的示例中所示,直线部段372、373在此可以是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并且沿高度方向314延伸。替代于此,在图 4和图5中示出了,直线部段374、375朝着过渡部段376的方向倾斜地彼此靠拢。换言之:壁区域370朝着过渡部段376的方向变窄。这样变窄的形状也可以以上文所描述的沿着外轮廓371的可变的半径来被实现。
在此,过渡部段376可以连贯地通过恒定的或可变的半径R1来被描述,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实施方案中,半径R1可以在2mm 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优选地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
在图5中展示的替代方案中,过渡部段376具有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以及处于其间的直线桥接部段 376c。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藉由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R3被限定。在此,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R3可以一样大或者不一样大并且具有恒定的大小。替代性地,过渡半径R2、R3可以沿着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被设计为一样地或不一样地可变的。尤其,过渡半径R2、R3可以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优选地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
在图7的实施例中,外轮廓371在第二横截面平面E2上、还可选地或替代性地在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具有至少一个底切部378。一个底切部378或多个底切部378可以被形成在分隔壁310或壁区域370 的一侧或两侧(在图7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在两侧的底切部378)。在上文所描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底切部。(多个)底切部378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流动优化并且使所谓的死水区域减小。
对于所有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言,应理解的是:外轮廓371具有在部段之间的过渡部,这些过渡部在几何形状上观察完全处于第二横截面平面E2上并完全处于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这种过渡部处于布置在这些区域之间的“过渡平面”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自然应理解的是:壁区域370的外轮廓在这些过渡部中根据本实用新型被设计为或可以被设计为类似于在壁区域370的邻接部段中的外轮廓371和/或被设计为或可以被设计为在这些邻接部段的外轮廓 371之间的流畅的过渡部。
关于在这两个螺旋体320、340之间的溢流行为的其他优化可以通过壁区域370沿高度方向314延伸的构型来实现。在该关闭位置观察,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例如可以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mm至25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替代性地,在关闭位置观察,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阀体110的底部部段 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可以趋于零或者为零(参见图6)。由此可以进一步优化排气的溢流,因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该区域内尽可能避免流动截断。
如更上文已经描述的那样,分隔壁310具有分隔壁厚度d(参见图3)。在壁区域370中,分隔壁厚度d可以在2mm至4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4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在6mm至20 mm的范围内。
如尤其是在图1c中很好地展示的那样,壳体部段300具有旁通开口350。还设置有阀座352,该阀座包围旁通开口350。除了对溢流的调节,阀装置100也被设计为用于调节旁通开口350的打开和关闭。在此,阀体110被设计为使得该阀体在关闭位置不仅使旁通开口350 封闭、而且使连接区域360封闭。为了使旁通开口350封闭,阀体110 具有闭合卡圈118(例如参见图2),在关闭位置,该闭合卡圈与阀座 352相接合。阀座352和闭合卡圈118例如可以被设计为环形的。
现在,在实施方式中,阀体110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在将阀体110 从关闭位置调节到打开位置时,首先仅持续地释放连接区域360以使排气在第一螺旋体320与第二螺旋体340之间溢流,并且自阀体110 的某个打开程度开始附加地进行对旁通开口350的连续打开。由此,可以根据涡轮增压器或与之连接的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来优化对经过连接区域360的溢流以及对旁通开口350的打开/关闭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增压设备的多流道涡轮机10,该多流道涡轮机具有涡轮机叶轮20、涡轮机壳体3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装置100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用于燃烧发动机的增压设备,该增压设备具有压缩机40和上文所描述的多流道涡轮机10,其中多流道涡轮机 10与压缩机40旋转联接。
虽然在上文描述了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了本实用新型,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替代性地根据如下实施方式来限定:
1.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10)的阀装置(100),该阀装置包括:
壳体部段(300),该壳体部段具有第一螺旋体(320)、第二螺旋体(340)以及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连接区域(360);
阀体(110),该阀体用于在该阀体(110)的关闭位置使该连接区域(360)封闭,
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的布置在该连接区域(360)中的、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110)相对置的壁区域(370)被设计为经流动优化的,以便在该阀装置(100)运行时在该阀体(110) 的打开位置提高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排气的溢流率。
2.根据实施方式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壁区域(370) 至少部分地被形成为倒圆的,以便提高溢流率。
3.根据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具有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 之间的分隔壁(310),并且该连接区域(360)被形成为该分隔壁(310) 中的凹陷部。
4.根据实施方式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壁区域(370) 是该分隔壁(310)的部段并且具有外轮廓(371)。
5.根据实施方式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分隔壁 (310)的纵向方向(312)和该分隔壁(310)的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一横截面平面(E1),由该分隔壁(310)的厚度方向(316)和该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二横截面平面(E2),并且由该厚度方向 (316)和该纵向方向(312)定义第三横截面平面(E3)。
6.根据实施方式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 被形成为在该分隔壁(310)的厚度方向(316)上至少部分地被倒圆。
7.根据实施方式5或实施方式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一横截面平面(E1)上基本上遵循该阀体(110) 的形状或与该形状互补。
8.根据实施方式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 (E3)上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呈圆形地具有恒定的半径(R1),尤其其中该半径(R1)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mm至 80mm的范围内。
9.根据实施方式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 (E3)上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以可变的半径(R1)被倒圆,尤其其中该半径(R1)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变动,尤其是在5mm至 80mm的范围内变动。
10.根据实施方式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 (E3)上具有在高度方向(314)上的两个直线部段(372,373;374, 375)和一个处于其间的过渡部段(376),其中该过渡部段(376)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110)相对置。
11.根据实施方式10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直线部段 (372,373)是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并且优选地沿高度方向(314) 延伸。
12.根据实施方式10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直线部段 (374,375)朝着该过渡部段(376)的方向倾斜地彼此靠拢。
13.根据实施方式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部段(376)连贯地通过恒定的或可变的半径(R1)来被描述,尤其其中该半径(R1)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尤其是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
14.根据实施方式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部段(376)具有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 376b)以及处于其间的直线桥接部段(376c)。
15.根据实施方式1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藉由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R3)被限定,尤其其中这些第一过渡半径和第二过渡半径(R2,R3)一样大或者不一样大并且具有恒定的大小,或者其中这些过渡半径(R2,R3)沿着这些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被设计为一样地或不一样地可变的。
16.根据实施方式1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过渡半径 (R2,R3)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尤其是在5mm 至80mm的范围内或在其中变动。
17.根据实施方式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E3) 上具有至少一个底切部(378)。
18.根据实施方式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 (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5mm至25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
19.根据实施方式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 (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趋于零或者为零。
20.根据实施方式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壁区域(370)中,该分隔壁(310)的分隔壁厚度(d)在2mm 至40mm的范围内,尤其是在4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在6mm至20mm的范围内。
21.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110)能够旋转地布置在该壳体部段(300)中并且被设计为用于在该关闭位置与该打开位置之间运动。
22.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该阀装置还包括内部操纵杆(120),该内部操纵杆与该阀体(110)相联接,以使该阀体(110)在该关闭位置与该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23.根据实施方式22所述的阀装置,该阀装置还包括:轴(140),其用于将该阀体(110)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该壳体部段(300)中;以及外部操纵杆(130),其用于致动该阀装置(100)。
24.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具有旁通开口(350),并且该阀装置(100)还被设计为用于调节该旁通开口(350)。
25.根据实施方式2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110) 被设计为用于在该关闭位置不仅使该旁通开口(350)封闭、而且使该连接区域(360)封闭。
26.根据实施方式24或实施方式2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座(352)包围该旁通开口(350),并且该阀体(110)具有闭合卡圈(118),在关闭位置,该闭合卡圈与该阀座(352)相接合,以使该旁通开口(350)封闭。
27.根据实施方式2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座(352) 和该闭合卡圈(118)被设计为环形的。
28.根据实施方式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110)被设计为使得:在将该阀体(110)从该关闭位置调节到该打开位置时,首先仅持续地释放该连接区域(360)以使排气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溢流,并且自该阀体(110)的某个打开程度开始附加地进行对该旁通开口(350)的连续打开。
29.一种用于增压设备的多流道涡轮机(10),该多流道涡轮机包括:
涡轮机叶轮(20);以及
涡轮机壳体(30),
其特征在于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100),其中该壳体部段(300)被形成为该涡轮机壳体(30)的一部分。
30.一种用于燃烧发动机的增压设备,该增压设备包括:
压缩机(40)和根据实施方式29所述的多流道涡轮机(10),其中该多流道涡轮机(10)与该压缩机(40)旋转联接。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多流道涡轮机(10)的阀装置(100),该阀装置包括:
壳体部段(300),该壳体部段具有第一螺旋体(320)、第二螺旋体(340)以及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连接区域(360);
阀体(110),该阀体用于在该阀体(110)的关闭位置使该连接区域(360)封闭,
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的布置在该连接区域(360)中的、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110)相对置的壁区域(370)被设计为经流动优化的,以便在该阀装置(100)运行时在该阀体(110)的打开位置提高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排气的溢流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壁区域(370)至少部分地被形成为倒圆的,以便提高溢流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具有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分隔壁(310),并且该连接区域(360)被形成为该分隔壁(310)中的凹陷部,并且该壁区域(370)是该分隔壁(310)的部段并且具有外轮廓(3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分隔壁(310)的纵向方向(312)和该分隔壁(310)的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一横截面平面(E1),由该分隔壁(310)的厚度方向(316)和该高度方向(314)定义第二横截面平面(E2),并且由该厚度方向(316)和该纵向方向(312)定义第三横截面平面(E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呈圆形地具有恒定的半径(R1);或者
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被形成为至少部分地以可变的半径(R1)被倒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371)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具有在高度方向(314)上的两个直线部段(372,373;374,375)和一个处于这两个直线部段之间的过渡部段(376),其中该过渡部段(376)与处于该关闭位置的该阀体(110)相对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直线部段(372,373)是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的;或者其特征在于,这些直线部段(374,375)朝着该过渡部段(376)的方向倾斜地彼此靠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部段(376)具有被倒圆的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376a,376b)以及处于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之间的直线桥接部段(376c)。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轮廓在该第二横截面平面(E2)和/或该第三横截面平面(E3)上具有至少一个底切部(378)。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在1mm至30mm的范围内;或者
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趋于零或者为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具有旁通开口(350),并且该阀装置(100)还被设计为用于调节该旁通开口(3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110)被设计为用于在该关闭位置不仅使该旁通开口(350)封闭、而且使该连接区域(360)封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110)被设计为使得:在将该阀体(110)从该关闭位置调节到该打开位置时,首先仅持续地释放该连接区域(360)以使排气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溢流,并且自该阀体(110)的某个打开程度开始附加地连续打开该旁通开口(350)。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部段(300)具有在该第一螺旋体(320)与该第二螺旋体(340)之间的分隔壁(310),并且该连接区域(360)被形成为该分隔壁(310)中的凹陷部,并且该壁区域(370)是该分隔壁(310)的部段并且具有外轮廓(371)。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的半径(R1)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的半径(R1)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变的半径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变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变的半径在5mm至80mm的范围内变动。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直线部段(372,373)是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并且沿高度方向(314)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在5mm至25mm的范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关闭位置观察,该壁区域(370)在高度方向(314)上在该阀体(110)的底部部段(116)正下方的延伸尺寸在10mm至20mm的范围内。
22.一种多流道涡轮机(10),该多流道涡轮机用于增压设备,该多流道涡轮机包括:
涡轮机叶轮(20);以及
涡轮机壳体(30),
其特征在于,该多流道涡轮机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100),其中该壳体部段(300)被形成为该涡轮机壳体(30)的一部分。
23.一种增压设备,该增压设备用于燃烧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增压设备包括:
压缩机(40)和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多流道涡轮机(10),其中该多流道涡轮机(10)与该压缩机(40)旋转联接。
CN202120186541.3U 2020-12-22 2021-01-22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Active CN2154441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4770.7A DE102020134770A1 (de) 2020-12-22 2020-12-22 Ventilanordnung für mehrflutige turbine
DE102020134770.7 2020-12-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4160U true CN215444160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0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6541.3U Active CN215444160U (zh) 2020-12-22 2021-01-22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8774B2 (zh)
CN (1) CN215444160U (zh)
DE (1) DE1020201347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6818B2 (ja) * 2006-10-20 2012-12-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エストゲートバルブをそなえた排気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構造
US9200532B2 (en) * 2012-09-13 2015-12-0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ine wastegate
US8984880B2 (en) * 2012-09-13 2015-03-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ine wastegate
DE102015008358A1 (de) 2015-06-27 2016-01-21 Daimler Ag Turbine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sowi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für einen Kraftwagen
DE102015011544A1 (de) 2015-09-02 2017-03-02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Abgasturbolader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US20160053676A1 (en) * 2015-11-02 2016-02-25 Caterpillar Inc. Asymmetric turbocharger with valve assembly
DE102016208163A1 (de) * 2016-05-12 2017-11-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Turbine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mit zweiflutigem Turbinengehäuse und einem Linearventil zur Flutenverbindung und Wastegate-Steuerung
DE102017009452A1 (de) 2017-10-11 2019-04-11 Daimler Ag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DE102018108617A1 (de) 2018-04-11 2018-06-07 FEV Europe GmbH Abgasturbolader und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S10598082B2 (en) * 2018-08-25 2020-03-24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Turbine wastegate
US11408333B2 (en) * 2019-02-15 2022-08-09 Borgwarner Inc. Valve assembly for a dual volute turbocharger and dual volute turbocharger including the same
EP3696387B1 (en) * 2019-02-15 2021-09-29 Borgwarner Inc. Dual volute turbocharger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3696393B1 (en) * 2019-02-15 2023-05-17 Borgwarner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alve of a dual volute turbochar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34770A1 (de) 2022-06-23
US20220195885A1 (en) 2022-06-23
US11608774B2 (en)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2547B2 (en) Exhaust gas turbocharg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a motor vehicle
US8210793B2 (en) Radial flow compressor for a turbo-supercharger
EP1071870B2 (en) Turbo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9932843B2 (en) Double flow turbine housing turbocharger
US8844282B2 (en)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having a ball-cock waste-gate valve with a stress-relieved crank arm
KR20040020805A (ko) 연소기관을 위한 과급 시스템
US10006342B2 (en) Exhaust flow valve for twin-scroll turbine and operating methods thereof
JP2004100694A (ja) 内燃機関用過給装置及びこのような過給装置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KR20110123286A (ko) 순차 과급식 내연기관
KR20090087894A (ko) 터보차저
JP2008520882A (ja) 排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き内燃機関
US10697377B2 (en) Turbine supercharger and two-stage supercharging system
JP2001140653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システム
EP3004587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exhaust turbocharger in combination
CN111148903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的具有虹膜式隔板机构的径流式压缩机、增压装置和虹膜式隔板机构的叶片
CN104110300B (zh) 涡轮增压器
CN103174470A (zh) 用于控制和/或调节发动机制动运行的节流装置的组件
JP2012052508A (ja) 可変過給機及び可変過給機の制御方法
GB2472829A (en) I.c. engine two-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with a bypass around the high-pressure compressor
JP5035275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215444160U (zh) 用于多流道涡轮机的阀装置、多流道涡轮机和增压设备
JP2010180782A (ja) 内燃機関の多段過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9742982U (zh) 涡轮机壳体、多流道涡轮机和多流道涡轮增压器
GB2446597A (en) Radial flow turbine control
JPS61164041A (ja) タ−ボチヤ−ジヤ付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