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0194U -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0194U
CN215440194U CN202122205137.9U CN202122205137U CN215440194U CN 215440194 U CN215440194 U CN 215440194U CN 202122205137 U CN202122205137 U CN 202122205137U CN 215440194 U CN215440194 U CN 21544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mold
full
profil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51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治
徐军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and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51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0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0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系统包括空心模具(1)、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上全型面模具(2)通过上模具升降机构(5)与上模具平移机构(6)相连接,玻璃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空心模具(1)预成型后,由上全型面模具(2)吸附并降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再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配合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先预成型、再进行二次成型提升了曲面玻璃的成型精度;通过优化成型系统,通过上全型面模具的转运使得玻璃迅速成型及转运,实现曲面玻璃快速钢化,提高曲面玻璃钢化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发展,玻璃的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越来越高。模具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模具的精确成型问题,但加热后的玻璃如何输送至模具内,是业内共同面临的一项主要难题。
目前主要采用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对于弧度较浅、成型精度不是特别高的曲面玻璃采用框模具成型,即玻璃出炉后,由可升降输送辊道输送至框模具的上方位置,框模具内部的可升降输送辊道下降,则玻璃周边贴合在框模具上,依靠玻璃的自重成型;第二种方式,对于弧度较深的曲面玻璃,则采用框模具配合一个上全型面模具成型,即玻璃到达框模具后,靠玻璃自重成型的基础上,再配合一个上全型面模具进行冲压,以此来使得玻璃的形状进一步完善。上述两种方式做出来的玻璃成型精度依旧达不到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原片玻璃先经过上全型面模具和空心模具预成型,然后由上全型面模具或吸盘吸附预成型玻璃并降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上方,再由两个全型面模具配合成型,该系统可以提升曲面玻璃的成型精度,快速钢化能够提高曲面玻璃的钢化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设置在加热炉之后,系统包括空心模具、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所述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所述上全型面模具通过上模具升降机构与上模具平移机构相连接;所述上全型面模具包括上模内腔,所述上全型面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上模内腔的吸附气孔或者供吸盘通过的吸盘通孔,原片玻璃由上全型面模具和空心模具预成型后,由上全型面模具或吸盘吸附预成型玻璃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上方,再由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配合成型。所述连续的成型曲面能够整体贴合或支撑与其接触的玻璃上表面或下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空心模具设有托起并预弯曲所述玻璃的两条边或四条边,且所述玻璃在空心模具上经过预弯曲后的弯曲深度小于所述玻璃的最终弯曲深度。
优选的是,所述玻璃在空心模具上经过预弯曲所形成的弧度是双向弯曲的。
优选的是,所述空心模具的投影面积小于下全型面模具投影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吸附气孔为圆孔,其直径为1mm-5mm,该直径范围吸附效果良好。
优选的是,所述吸盘为多个,多个吸盘拟合成的吸附面为平面或与成型曲面相适配的曲面;多个吸盘通过吸盘升降机构与上全型面模具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的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起到玻璃与模具之间的隔热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布或碳纤维布,上述几种布的耐高温效果突出。
优选的是,所述系统还包括可升降输送辊道,所述可升降输送辊道可以在空心模具内上升或下降,方便玻璃进出空心模具。
优选的是,还包括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空心模具1设置在空心模具移动机构上,随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的动作而平移,进一步给空心模具提供活动空间,可灵活的调整位置。
优选的是,还包括下模具平移机构,所述下全型面模具设置在下模具平移机构上,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的动作而移动,可以方便后续工位的动作。
优选的是,还包括上吸附模具,所述上吸附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吸附升降机构和上吸附平移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下全型面模具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即可以实现玻璃成型,又可以实现玻璃钢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经加热软化后的玻璃,利用该系统的空心模具、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通过先预成型,再进行二次成型,大大提升了双曲面玻璃的成型精度。
2.通过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设置的耐高温布,起到隔热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玻璃的成型质量。
3.通过对成型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上全型面模具或吸盘的转运使得玻璃可以将预成型玻璃快速由空心模具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上,实现曲面玻璃快速成型及钢化,提高了曲面玻璃的钢化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上述对应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和下冷却模具,上冷却模具和下冷却模具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且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优选的是,还包括处于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之间的玻璃转移机构,所述玻璃转移机构包括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耐高温吸盘。
优选的是,所述耐高温吸盘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芳纶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经过该玻璃钢化设备的优化设计,使得经过连续成型的玻璃可以快速进入到冷却系统,上冷却模具和下冷却模具使得玻璃可以迅速钢化,提高转运效率,实现曲面玻璃快速成型及钢化,提高了曲面玻璃的钢化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上述对应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和下冷却模具,下冷却模具采用如上所述的下全型面模具,所述下全型面模具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的动作而移动至上冷却模具下方;上冷却模具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与下全型面模具凸凹配合,上冷却模具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设备通过下模具平移机构来实现下全型面模具在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之间的移动和转换,可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玻璃的钢化效率,提高玻璃的钢化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心模具运输原片玻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全型面模具吸附预成型玻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全型面模具和下全型面模具进行二次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的上全型面模具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的上全型面模具下表面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的提供上模内腔中设置有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提供的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空心模具1,上全型面模具2,下全型面模具3,原片玻璃4,上模具升降机构5,上模具平移机构6,预成型玻璃7,二次成型玻璃8,通气管9,上模内腔10,吸附气孔11,上冷却模具12,下模具平移机构13,吸盘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加热后的玻璃输送至模具内成型的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存在转运效率不足、玻璃成型精度不理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原片玻璃先经过上全型面模具和空心模具预成型,然后由上全型面模具或吸盘吸附预成型玻璃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上方,再由两个全型面模具配合成型,该系统可以提升曲面玻璃的成型精度,快速钢化能够提高曲面玻璃的钢化质量。
实施例1: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设置在加热炉之后,如图1至3所示,所述成型系统包括空心模具1、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通过上模具升降机构5与上模具平移机构6相连接,上全型面模具2可以随上模具升降机构的动作上升或下降,上模具升降机构5可以在上模具平移机构6上沿纵向移动;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包括上模内腔10,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上模内腔10的吸附气孔11,原片玻璃4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空心模具1预成型后,由上全型面模具2吸附预成型玻璃7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再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配合成型。相对于空心模具,所述连续的成型曲面能够均匀贴合或支撑与其接触的玻璃上表面或下表面的主要部分,其吸附气孔或吸盘通孔的设置并不影响玻璃的成型精度。
具体的,上模具平移机构6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组件和直线导轨组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导轨和齿条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在滑块上,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来使电机沿导轨和齿条移动。上模具升降机构5包括气缸,所述气缸通过安装座和上模具平移机构6的电机连接在一起,通过电机来带动气缸和上全型面模具2纵向移动。所述纵向即为玻璃的工艺流转方向。
如图1所示,所述空心模具1设有托起并预弯曲所述玻璃的两条边或四条边,且所述玻璃在空心模具1上经过预弯曲后的弯曲深度小于所述玻璃的最终弯曲深度,所述空心模具1的投影面积小于下全型面模具3投影面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空心模具设有四条边,其轮廓和高度与二次成型玻璃的最边缘部位相一致。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上模内腔10的吸附气孔11,用以吸附玻璃。吸附气孔11的直径为1mm-5mm,优选为1mm、2mm、3mm、4mm或5mm。上全型面模具2背部设置有通气管9连接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将上模内腔10的气体抽走,在预成型玻璃7与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表面形成负压,进而对玻璃形成吸附作用。所述上模内腔10为除吸附气孔11和通气孔9之外的封闭腔体。
本实施例中,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表面设有耐高温布,起到玻璃与模具之间的隔热作用,从而提高玻璃的成型质量,提高玻璃后续的钢化质量。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布或碳纤维布。
采用本实施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实现二次成型双曲面钢化玻璃加工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1所示,经加热炉加热后的原片玻璃4进入空心模具1;
步骤2,如图2所示,上模具升降机构5带动上全型面模具2下压,与空心模具1配合完成原片玻璃4的一次成型即预成型,即得到预成型玻璃7;真空吸附装置工作,上全型面模具2吸附住预成型玻璃7,上模具升降机构5上升,上模具平移机构6带动上全型面模具2移动至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
步骤3,如图3所示,上全型面模具2吸附预成型玻璃7下压至下全型面模具3上,保持一段时间,完成玻璃的二次成型,即得到二次成型玻璃8。
玻璃在支撑模上经过预弯曲所形成的弧度是双向弯曲的。在加工过程中,玻璃在空心模具上经过预弯曲后的弯曲深度小于玻璃的最终弯曲深度,空心模具1的投影面积小于下全型面模具3投影面积。
本实施例,可用于复杂曲面玻璃的成型方案。玻璃先经过上全型面模具2和空心模具1预成型,然后由上全型面模具2吸附预成型玻璃7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再由两个全型面模具配合成型,该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曲面玻璃的成型精度和成型效率。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还包括可升降输送辊道,所述空心模具1的中部空间可以供可升降输送辊道自由上升和下降。
可升降输送辊道处于升起状态时,空心模具1位于可升降输送辊道下方,玻璃由上一工位流转到可升降输送辊道上;可升降输送辊道将玻璃输送至空心模具1上方后,可升降输送辊道下降,玻璃落在空心模具1上,保证了玻璃进入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的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减小了玻璃损伤。
上模具平移机构6也可以采用气缸和直线导轨组件,利用气缸驱动端的伸缩来带动上模具升降机构5沿直线导轨的移动。
玻璃完成二次成型后,上全型面模具2上升脱离二次成型玻璃8,由带有吸盘的玻璃转移机构将玻璃转移到下一工位,进行后续冷却处理,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耐高温吸盘和耐高温布,所述耐高温布设置在耐高温吸盘的外表面。优选的是,所述耐高温布采用不锈钢纤维布、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芳纶布,保证了吸盘转移过程的平稳可靠和安全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还包括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空心模具1设置在空心模具移动机构上,随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的动作而平移,进一步给空心模具提供活动空间,可灵活的调整位置,方便玻璃进出。所述空心模具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母组件和直线导轨组件,具体的,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丝杆螺母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导轨和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空心模具1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丝杆螺母连接在安装座上,电机通过丝杆旋转来带动丝杆螺母移动,进一步带动空心模具1的纵向移动。可替代的,空心模具移动机构可以用气缸来代替,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驱动端连接在空心模具1上,通过驱动端的伸缩来带动空心模具1的移动。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还包括下模具平移机构13和上吸附模具,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设置在下模具平移机构13上,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上吸附模具设置在玻璃加工工艺的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游,其上方设置有上吸附升降机构和上吸附平移机构,所述上吸附升降机构与上模具升降机构5结构相同,上吸附平移机构与上模具平移机构6结构相同。
玻璃完成二次成型后,上全型面模具2上升脱离二次成型玻璃8,下全型面模具3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至上吸附模具正下方,与此同时上全型面模具2可以返回空心模具1的上方继续下一片玻璃的预成型;二次成型玻璃8由上吸附模具吸附住,上吸附升降机构上升,上吸附平移机构平移从而将二次成型玻璃8转移到下一工位。具体的,所述下一工位可为风栅冷却段。该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可以实现玻璃的连续化二次成型及转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玻璃连续成型系统的下全型面模具3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玻璃进行二次成型时,可以同时进行成型和钢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还包括下模具平移机构13,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设置在下模具平移机构13上,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玻璃成型完成后,由下全型面模具3将二次成型玻璃8送到下一位置。
实施例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不同的是,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上模内腔10的供吸盘14通过的吸盘通孔,吸盘通孔与吸盘一一对应设置,玻璃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空心模具1预成型后,由吸盘14吸附预成型玻璃7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再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配合成型。此时,所述上模内腔10对于封闭性无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吸盘14为多个,多个吸盘14拟合成的吸附面为与成型曲面相适配的曲面,所述吸附面为多个吸盘14吸住玻璃时所共同形成的面;多个吸盘14通过吸盘升降机构与上全型面模具2相连接,每个吸盘的上部连接吸盘安装杆,所有吸盘安装杆的上部共同连接有一个吸盘安装架,所述吸盘安装架和吸盘升降机构直接相连。优选的,所示吸盘14为耐高温吸盘,且所述耐高温吸盘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芳纶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弧度较深的双曲面玻璃,多个吸盘可以采用高低不同的设置来使多个吸盘的位置贴近曲面玻璃的形状,对于弧度浅的曲面玻璃或者平面玻璃,可以直接利用吸盘的缓冲结构保证吸盘吸取玻璃。
该机构同样可以实现预成型玻璃7由空心模具1快速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实现玻璃的快速转移。
实施例7:
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实施例1或2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且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所述上冷却模具12连接有模具升降机构,该模具升降机构可以带动上冷却模具12上升或下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钢化设备还包括处于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之间的玻璃转移机构,所述玻璃转移机构包括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耐高温吸盘。所述耐高温吸盘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芳纶布。通过玻璃转移机构将二次成型玻璃8由下全型面模具3转移到下冷却模具上,再由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进行钢化。
该玻璃钢化设备的优化设计,使得经过连续成型的玻璃可以快速进入到冷却系统,上冷却模具和下冷却模具使得玻璃可以迅速钢化,提高转运效率,实现曲面玻璃快速成型及钢化,提高了曲面玻璃的钢化质量。
实施例8:
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实施例3所述的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下冷却模具采用如实施例3的下全型面模具3,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至上冷却模具12下方;上冷却模具12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与下全型面模具3凸凹配合,上冷却模具12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具体的,所述冷却液可以为水。
下模具平移机构13包括电机、丝杆螺母组件和直线导轨组件,具体的,所述直线导轨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丝杆螺母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导轨和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滑块上,所述丝杆螺母连接在安装座上,电机通过丝杆旋转来带动丝杆螺母移动,进一步带动下全型面模具3的纵向移动。
玻璃完成二次成型后,上全型面模具2或者吸盘14上升脱离二次成型玻璃8,模具平移机构的动作带动下全型面模具3和二次成型玻璃8移动到上冷却模具12的正下方,上冷却模具12下压与下全型面模具3配合将玻璃冷却钢化,可以进一步提到连续化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型钢化质量。
该设备通过下模具平移机构来实现下全型面模具在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之间的移动和转换,可以进一步极大的提高玻璃的钢化效率,提高玻璃的钢化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设置在加热炉之后,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模具(1)、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通过上模具升降机构(5)与上模具平移机构(6)相连接;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包括上模内腔(10),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上模内腔(10)的吸附气孔(11)或者供吸盘(14)通过的吸盘通孔,原片玻璃(4)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空心模具(1)预成型后,由上全型面模具(2)或吸盘(14)吸附预成型玻璃(7)并将其转移到下全型面模具(3)上方,再由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配合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模具(1)设有托起并预弯曲所述玻璃的两条边或四条边,且所述玻璃在空心模具(1)上经过预弯曲后的弯曲深度小于所述玻璃的最终弯曲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气孔(11)为圆孔,其直径为1mm-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4)为多个,多个吸盘(14)拟合成的吸附面为平面或与成型曲面相适配的曲面;多个吸盘(14)通过吸盘升降机构与上全型面模具(2)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全型面模具(2)和下全型面模具(3)的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布或碳纤维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升降输送辊道,所述可升降输送辊道在空心模具内上升或下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空心模具(1)设置在空心模具移动机构上,随空心模具移动机构的动作而平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具平移机构(13),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设置在下模具平移机构(13)上,可以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吸附模具,所述上吸附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吸附升降机构和上吸附平移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12.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所述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均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凸凹配合,且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之间的玻璃转移机构,所述玻璃转移机构包括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包括耐高温吸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吸盘外表面设有耐高温布,所述耐高温布为不锈钢纤维布、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芳纶布。
15.一种双曲面玻璃钢化设备,包括按照玻璃加工工艺依次排布的玻璃成型系统和玻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成型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所述玻璃冷却系统包括上冷却模具(12)和下冷却模具;所述下冷却模具采用下全型面模具(3),所述下全型面模具(3)随下模具平移机构(13)的动作而移动至上冷却模具(12)下方;所述上冷却模具(12)具有连续的成型曲面且与下全型面模具(3)凸凹配合;上冷却模具(12)内部设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内置有冷却液。
CN202122205137.9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Active CN215440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137.9U CN21544019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137.9U CN21544019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0194U true CN215440194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5137.9U Active CN215440194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0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6505C (fi)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tasomaisen lasilevyn muovaamiseksi
US5292356A (en) Support mechanism for a glass sheet press bending mold
CZ288802B6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ohýbání tabulí z materiálu deformovatelného při působení tepla
CN1956929A (zh) 使用真空装置的片材弯曲设备及其方法
CN107001135B (zh) 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533365A (zh)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09318466B (zh) 一种箱壳自动吸塑成型机及自动吸塑成型方法
RU2729662C2 (ru) Челн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формы для систем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листов стекла
CN103553307B (zh) 一种弯曲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CN215440194U (zh) 一种双曲面玻璃连续成型系统及玻璃钢化设备
CN110040945B (zh) 一种热弯手机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CN205398446U (zh) 双曲面钢化玻璃成型设备
CN110467339B (zh) 一种曲面钢化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设备
KR20180095805A (ko) 유리 시트 성형 시스템용 진공 금형 셔틀 시스템
CN211441478U (zh) 一种高效热压平板成型机
CN214881102U (zh) 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装置
CN112897864A (zh) 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热弯成型方法
CN212504566U (zh) 一种玻璃热弯机
CN209906627U (zh) 一种成型装置
CN108708226B (zh) 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
CN209778641U (zh) 一种连续式多曲面无机玻璃成型设备
CN219523024U (zh) 一种塑料托盘生产用方便快速冷却产品的吸塑机
CN206030313U (zh) 模内贴标的上下压合传送装置
CN218435510U (zh) 一种空心模具用输送机构及曲面玻璃成型系统
CN1200892C (zh) 双曲面玻璃钢化过程的转移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