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9585U - 内塞盖理盖器 - Google Patents

内塞盖理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9585U
CN215439585U CN202121059333.3U CN202121059333U CN215439585U CN 215439585 U CN215439585 U CN 215439585U CN 202121059333 U CN202121059333 U CN 202121059333U CN 215439585 U CN215439585 U CN 215439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plane
cover
air
selec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9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良
樊缔
李智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593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9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9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9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塞盖理盖器,包括盖斗和选盖槽,盖斗上开设有出盖口,选盖槽的一端设置在出盖口上,选盖槽远离盖斗一端所处的高度低于出盖口所处的高度,选盖槽内部开设有第一气道,第一气道在选盖槽表面形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从第一出气口喷出的气流能将选盖槽中姿态错误的瓶盖吹出。本实用新型的内塞盖理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没有活动部件,不会对瓶盖造成挤压,瓶盖依靠重力的作用自行从盖斗进入到选盖槽中,瓶盖在选盖槽中也利用重力的作用进行姿态的调整,使多数的瓶盖能处在正确的姿态上。选盖槽中姿态错误的瓶盖则被第一出气口中喷出的气流吹出选盖槽,使得从选盖槽输出的瓶盖都处于正确的姿态上。

Description

内塞盖理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塞盖理盖器。
背景技术
液态调味品包装,比如玻璃酱油瓶,在将酱油灌装到瓶中后,会压入一种内塞盖,材质通常为高密度聚乙烯,其质地较软,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在自动化的设备中,要压入这种盖子,首先要将这些内塞盖整理成方向一致的排列,这就要用到一种内塞盖理盖器。目前普遍的理盖方式是使用离心式转盘结构,将盖子甩到转盘圆周边缘的沟槽中,利用盖子的运动及重力特性,选择一种最大概率方向摆放的盖子作为正盖,其余利用吹气剔除,那么选出来的盖子方向就只有所需要的那一种。这种理盖方式存在一种缺陷,因为加工、装配的误差,选盖盘会有跳动,又因为选盖盘是旋转运动的,质地较软的盖子就会挤进选盖槽中,导致卡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塞盖理盖器,能解决现有内塞盖理盖器容易卡盖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内塞盖理盖器,包括盖斗和选盖槽,所述盖斗上开设有出盖口,所述选盖槽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出盖口上,所述选盖槽远离所述盖斗一端所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出盖口所处的高度,所述选盖槽内部开设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在所述选盖槽表面形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从所述第一出气口喷出的气流能将所述选盖槽中姿态错误的瓶盖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选盖槽的槽壁包括均呈矩形的两个第一平面、两个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两个所述第一平面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选盖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一平面远离所述槽底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一个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平面的一侧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平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也呈钝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平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平面的长度,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平面远离所述盖斗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选盖槽上并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对,所述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盖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收管道包括接头、管本体和通气管,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选盖槽上,所述管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管本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盖斗内,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管本体上,从所述通气管通入的气流能将所述管本体内的瓶盖吹入所述盖斗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本体包括U型管段,所述U型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接头的底部连接,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U型管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选盖槽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在所述选盖槽表面形成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喷出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瓶盖的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若干气管连接件,所述气管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选盖槽的顶部,所述盖板与所述选盖槽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盖理盖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出盖法兰,所述出盖法兰设置在所述选盖槽远离所述盖斗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出盖法兰上开设有过盖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塞盖理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没有活动部件,不会对瓶盖造成挤压,瓶盖依靠重力的作用自行从盖斗进入到选盖槽中,瓶盖在选盖槽中也利用重力的作用进行姿态的调整,使多数的瓶盖能处在正确的姿态上。选盖槽中姿态错误的瓶盖则被第一出气口中喷出的气流吹出选盖槽,使得从选盖槽输出的瓶盖都处于正确的姿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塞盖理盖器的爆炸图;
图2为内塞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选盖槽中处于正确姿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内塞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选盖槽中处于一种错误姿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内塞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选盖槽中处于另一种错误姿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选盖槽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实施例的选盖槽的另一种剖面态示意图;
图7为图5实施例的选盖槽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回收管道的立体视图。
图中:
1、盖斗;11、出盖口;2、选盖槽;21、第一气道;211、第一进气口;212、第一出气口;22、第一平面;23、第二平面;24、第三平面;25、第四平面;26、槽底;27、第二气道;271、第二进气口;272、第二出气口;3、回收管道;31、接头;32、管本体;321、U型管段;33、通气管;4、气管连接件;5、盖板;6、出盖法兰;61、过盖孔;100、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内塞盖理盖器包括盖斗1和选盖槽2,盖斗1上开设有出盖口11,选盖槽2的一端设置在出盖口11上,选盖槽2远离盖斗1一端所处的高度低于出盖口11所处的高度,选盖槽2内部开设有第一气道21,第一气道21在选盖槽2表面形成第一进气口211和第一出气口212,从第一出气口212喷出的气流能将选盖槽2中姿态错误的瓶盖100吹出。
本实用新型的内塞盖理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没有活动部件,不会对瓶盖100造成挤压,瓶盖100依靠重力的作用自行从盖斗1进入到选盖槽2中,瓶盖100在选盖槽2中也利用重力的作用进行姿态的调整,使多数的瓶盖100能处在正确的姿态上。姿态错误的瓶盖100的重心会处于较高的位置上,选盖槽2中姿态错误的瓶盖100会被第一出气口212中喷出的气流吹出选盖槽2,只有正确姿态的瓶盖100才不会被第一出气口212中喷出的气流吹走,使得从选盖槽2输出的瓶盖100都处于正确的姿态上。
进一步的,选盖槽2的槽壁包括均呈矩形的两个第一平面22、两个第二平面23、第三平面24和第四平面25,两个第一平面22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平面22的一侧与选盖槽2的槽底26连接,第一平面22远离槽底26的一侧与第二平面23的一侧连接,且第一平面22与第二平面23垂直,一个第二平面23远离第一平面22的一侧与第三平面24的一侧连接,另一个第二平面23远离第一平面22的一侧与第四平面25的一侧连接,第三平面24与第二平面23之间呈钝角设置,第四平面25与第二平面23之间也呈钝角设置。
如图5所示,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平面23的宽度,选盖槽2使图4中的瓶盖100无法保持稳定,瓶盖100将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自行滚入到两个第一平面22之间,瓶盖100的状态变为图2中瓶盖100的状态,第二平面23承托瓶盖100的凸缘部分,使瓶盖100沿选盖槽2下滑,两个第一平面22之间的间距也根据瓶盖100的直径进行设置,保证瓶盖100滑行过程中的稳定。第三平面24与第二平面23之间呈钝角设置,第四平面25与第二平面23之间也呈钝角设置,使选盖槽2具有较大的容纳瓶盖100的空间,瓶盖100从盖斗1落入选盖槽2后不容易发生卡盖现象,瓶盖100也会顺着第三平面24或第四平面25形成的坡度自行滑落到选盖槽2中较低的位置上。
如图6所示,图中左侧的瓶盖100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逆时针旋转,最后变为图中右侧的瓶盖100的状态,图中中间位置的瓶盖100将在重力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最后也变为图中右侧的瓶盖100的状态,从而实现瓶盖100的自动摆正。
如图1和图7所示,选盖槽2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气道27,第二气道27在选盖槽2表面形成第二进气口271和第二出气口272,从第二出气口272喷出的气流方向与瓶盖100的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能使瓶盖100的移动速度加快,提高选盖效率,也能减少瓶盖100在选盖槽2中的堵塞概率。
第二出气口272优选为开设在第一平面22上,其开设位置对应瓶盖100的重心所处的位置,使瓶盖100能够平稳地进行移动,减少瓶盖100发生跳动的概率。
进一步的,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若干气管连接件4,气管连接件4设置在第一进气口211或第二进气口271上。气管连接件4上接入软管或硬管,使压缩气体可以顺利通入到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7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平面24的长度大于第四平面25的长度,第一出气口212位于第三平面24远离盖斗1的一端。这样使选盖槽2远离盖斗1的一端形成一个缺口,使姿态错误的瓶盖100能够被吹出选盖槽2。
如图1所示,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回收管道3,回收管道3的一端设置在选盖槽2上并与第一出气口212相对,回收管道3的另一端设置在盖斗1内。从选盖槽2上被吹出的瓶盖100能通过回收管道3回到盖斗1中,实现循环选盖。
进一步的,回收管道3包括接头31、管本体32和通气管33,接头31设置在选盖槽2上,管本体32的一端与接头31连接,管本体32的另一端位于盖斗1内,通气管33设置在管本体32上,从通气管33通入的气流能将管本体32内的瓶盖100吹入盖斗1中。接头31的形状能够与选盖槽2端部的缺口相匹配,使接头31能在选盖槽2上保持稳定,通气管33通过接入压缩空气可以使管本体32内的瓶盖100克服重力重新回到盖斗1中。
如图8所示,更进一步的,管本体32包括U型管段321,U型管段321的一端与接头31的底部连接,通气管33设置在U型管段321上。进入接头31中的瓶盖10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落入U型管段321中,避免接头31内部因积累较多瓶盖100而发生堵塞现象。落入U型管段321的瓶盖100会落向U型管段321的最低处,然后由通气管33吹出的压缩空气吹入盖斗1中。
图1所示的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盖板5,盖板5覆盖在选盖槽2的顶部,盖板5与选盖槽2可拆卸连接。盖板5可以选用透明材质制作,例如透明塑料,从而可以观察到选盖槽2中的瓶盖100的状态,盖板5还能防止瓶盖100跳出选盖槽2。此外,盖板5还能压紧接头31,使接头31更为稳定。
图1所示的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出盖法兰6,出盖法兰6设置在选盖槽2远离盖斗1一端的端面上,出盖法兰6上开设有过盖孔61。出盖法兰6背离选盖槽2的一面可以与其他设备连接,使通过过盖孔61的瓶盖100可以输送到后续的设备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斗和选盖槽,所述盖斗上开设有出盖口,所述选盖槽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出盖口上,所述选盖槽远离所述盖斗一端所处的高度低于所述出盖口所处的高度,所述选盖槽内部开设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在所述选盖槽表面形成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从所述第一出气口喷出的气流能将所述选盖槽中姿态错误的瓶盖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盖槽的槽壁包括均呈矩形的两个第一平面、两个第二平面、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两个所述第一平面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选盖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第一平面远离所述槽底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一个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平面的一侧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平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也呈钝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平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平面的长度,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平面远离所述盖斗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选盖槽上并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对,所述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盖斗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道包括接头、管本体和通气管,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选盖槽上,所述管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管本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盖斗内,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管本体上,从所述通气管通入的气流能将所述管本体内的瓶盖吹入所述盖斗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包括U型管段,所述U型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接头的底部连接,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U型管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盖槽内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在所述选盖槽表面形成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喷出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瓶盖的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若干气管连接件,所述气管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选盖槽的顶部,所述盖板与所述选盖槽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塞盖理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盖理盖器还包括出盖法兰,所述出盖法兰设置在所述选盖槽远离所述盖斗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出盖法兰上开设有过盖孔。
CN202121059333.3U 2021-05-17 2021-05-17 内塞盖理盖器 Active CN215439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9333.3U CN215439585U (zh) 2021-05-17 2021-05-17 内塞盖理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9333.3U CN215439585U (zh) 2021-05-17 2021-05-17 内塞盖理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9585U true CN215439585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9333.3U Active CN215439585U (zh) 2021-05-17 2021-05-17 内塞盖理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9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45425B1 (en) Mated container units
US7662201B2 (en)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inlets
US6304739B1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85145C (zh) 带有相对侧壁的可皱缩袋
US3976228A (en) Liquid storage system
CN1438966A (zh) 多隔室容器
CN215439585U (zh) 内塞盖理盖器
CN113060683A (zh) 内塞盖理盖器
KR20130046353A (ko) 수지제 용기
US20140224827A1 (en) Dispenser and Methods
US3642162A (en) Ice cube bin
US6634485B1 (en) Object evacuation chute, module incorporating such chutes and object sorting installation equipped therewith
JPH10509120A (ja) 噴出口のための垂直支柱を有する分配栓
CN205525392U (zh) 周转箱
CN212459070U (zh) 一种固定床实验装置用液化气退料设备
CN211254003U (zh) 一种色母粒生产专用传送带
CN211002100U (zh) 一种杯子定向装置
CN212474235U (zh) 一种桶状物体的加工运输操作线
US20020008045A1 (en) Microscope slide container
CN207986073U (zh) 一种瓶盖提升整理装置
CN100436273C (zh) 灌装饮用管及带有这种灌装饮用管的软包装容器
CN220371325U (zh) 一种粉箱浮粉装置
CN216727339U (zh) 一种料盘
CN212667787U (zh) 一种带有吸尘装置的数粒机
CN211275567U (zh) 分料装置及分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