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9180U -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39180U
CN215439180U CN202023232483.8U CN202023232483U CN215439180U CN 215439180 U CN215439180 U CN 215439180U CN 202023232483 U CN202023232483 U CN 202023232483U CN 215439180 U CN215439180 U CN 215439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piston
rack
groups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24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冼伟成
周健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Winghu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Winghu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Winghu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Winghu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24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39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39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39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包括升降机本体、自动绳索、吊笼、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吊笼设置在升降机本体的工作端上,所述自动绳索设置在升降机本体上,并且所述自动绳索与吊笼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吊笼内部,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吊笼内,所述减震机构位于升降机构的一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绳索进行自锁时,吊笼下降时的惯性会使人或者物在吊笼内晃动以及会摔倒,同样会对人或者物造成损伤,如果物体较为贵重,会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升降机实用性,并且还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通常又被称为施工电梯。施工升降机的种类很多,按其运行方式有无对重和有对重两种,按其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式和自动控制式。其按需要还可以添加变频装置和PLC控制模块,另外还可以添加楼层呼叫装置和平层装置。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施工升降机大部分为无对重式的,驱动系统置于吊笼上方,一方面可减小笼内噪音,使吊笼内净空增大,同时也使得传动更加平稳、机构振动更小,无对重设计业简化了安装过程;为了便于工升降机的控制和其智能型,施工升降机还可以安装变频器,既节能有又能无级调速,运行起来更加的平稳,乘坐也更加的舒适;安装平层装置的施工升降机控制起来更加的方便,更精准的停靠在需要停靠的楼层。
在安全方面,目前的施工升降机得到了很好的保证,首先为电气安全保护,施工升降机安装有抽拉门行程开关、对开门行程开关、顶门行程开关、上限位行程开关、下限位行程开关等行程开关,只要有任何一个行程开关处于保护状态,电动机就会处于刹车状态。然而目前的施工升降机中的绝大多数的吊笼是通过导向滚轮装配在塔架上的,工作时,吊笼通过导向滚轮在塔架上的滚动而上下移动,其中吊笼上下移动的驱动力来自于驱动装置,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驱动装置设于吊笼的笼顶,一般情况下,驱动装置上设有齿轮,塔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对应的齿条,目前的施工升降机中,由于需要防止吊笼超重,吊笼均是通过传感器销轴挂在驱动装置上的,而传感器销轴是中空结构,因此强度有限,由于长期受到吊笼的剪力,因此难免的会出现断轴现象,进而引造成吊笼坠落的安全隐患,这显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系数。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 203568628 U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所述施工升降机包括导轨架以及通过导向滚轮装配在导轨架上的吊笼,吊笼的笼顶具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导轨架上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导轨架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安全绳索,所述吊笼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安全绳索的自锁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吊笼通过传感器销轴连接,在所述传感器销轴下方还设置有保险销。本实用新型所述施工升降机通过所述安全绳索以及保险销对所述升降机的吊笼进行双重保护,提高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性,提高可靠性,减少人员伤亡。
现有技术通过安全绳索的自锁功能对吊笼提供了安全性,使吊笼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安全,但是不管人还是物都是位于吊笼内的,外部的安全性能如果出现意外,人或者物在吊笼内肯定会受到伤害,即使安全性能正常使用,在安全绳索进行自锁时,吊笼下降时的惯性会使人或者物在吊笼内晃动以及会摔倒,同样会对人或者物造成损伤,如果物体较为贵重,会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在安全绳索进行自锁时,吊笼下降时的惯性会使人或者物在吊笼内晃动以及会摔倒,同样会对人或者物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自动绳索、吊笼、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吊笼设置在升降机本体的工作端上,所述自动绳索设置在升降机本体上,并且所述自动绳索与吊笼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吊笼内部,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吊笼内,所述减震机构位于升降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吊笼内设有扶手,所述扶手设置在吊笼的内侧壁上,所述扶手的中间位置与吊笼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U型架、伸缩电机、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一固定块,所述U型架设置在吊笼的内侧,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齿条分别固定设置在吊笼内侧壁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架外侧壁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对应,所述伸缩电机、第一旋转齿轮和第一固定块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呈中空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中间,两个所述伸缩电机固定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上,两个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内,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一端与一个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三固定板、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液压部件、支板和支撑板,所述防护外壳设置在吊笼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的两侧底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结构相同,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在防护外壳的一侧,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在防护外壳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板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上,所述液压部件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液压部件的工作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部件与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活动连接,所述支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板分别设置在液压部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弹簧、第二活塞、第二弹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转动轴,所述第一缸体呈L型,所述第一缸体设置在防护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第一缸体内,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活塞上,所述第二活塞安装在第二缸体的内部一侧,且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活塞外侧上,所述第一连杆活动设置在第二活塞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支板上,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贯穿所述支板并延伸至支板外,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部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三活塞,所述第二缸体设置在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三活塞安装在第二缸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上的第一活塞进行受力,第一活塞下压挤压第一缸体,进行减震,且当支撑板局部进行受力时,挤压第一支撑部件或第二支撑部件下端的第二活塞进行推出,且第二活塞推进第一连杆,第一连杆推进第二连杆进行,由于第二连杆通过转动轴固定在第三活塞的活塞板底端,使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进行上推,通过第二连杆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塞挤压第三活塞进行减震,由于第二连杆均固定在同一第三活塞底端,使第三活塞上压时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进行上移,进而拉动另一个第二活塞进行推出,使另一个第一活塞拉动支撑板进行下压,保证顶部支撑板的平衡,达到了对支撑板进行减震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板顶部的平衡性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绳索和本实用新型内的减震组件可以有效的对吊笼的内部以及外部进行保护,形成对吊笼的双重保护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全绳索进行自锁时,吊笼下降时的惯性会使人或者物在吊笼内晃动以及会摔倒,同样会对人或者物造成损伤,如果物体较为贵重,会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的问题。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伸缩电机同步运作带动第一固定块内的第一旋转齿轮转动,通过第一固定块内的第一旋转齿轮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转动,通过第一旋转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时带动U型架向上移动,U型架向上移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移动,通过伸缩组件的设置对吊笼进行空间上的扩展,这样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吊笼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吊笼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升降机本体1、自动绳索2、吊笼3、扶手31、升降机构4、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42、U型架43、伸缩电机44、第一旋转齿轮45、第一固定块46、减震机构5、防护外壳51、第三固定板52、第一支撑部件53、第一缸体531、第一活塞532、第一弹簧533、第二活塞534、第二弹簧535、第一连杆536、第二连杆537、转动轴538、第二支撑部件54、液压部件55、第二缸体551、第三活塞552、支板56、支撑板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1、自动绳索2、吊笼3、升降机构4和减震机构5,所述吊笼3设置在升降机本体1的工作端上,所述自动绳索2设置在升降机本体1上,并且所述自动绳索2与吊笼3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对称设置在吊笼3内部,所述减震机构5设置在吊笼3内,所述减震机构5位于升降机构4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本体1和自动绳索2均为现有技术,通过升降机本体1与自动绳索2的配合可以有效的给与吊笼3在升降过程中的安全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升降机构4可以有效的使吊笼3的实际空间增加,用于放置一些比较高的物体,通过减震机构5可以使吊笼3内的人或者物体在吊笼3发生紧急刹停时给与一定的缓冲力,人通过减震组件提供的缓冲力极大的减少了吊笼3紧急刹停时所带来的影响,物体通过减震机构5提供的缓冲力可以减少物体之间的碰撞以及减少物体受到紧急刹停时的影响力。
具体的,所述吊笼3内设有扶手31,所述扶手31设置在吊笼3的内侧壁上,所述扶手31的中间位置与吊笼3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扶手31用于人在乘坐吊笼3时给与的辅助功能,吊笼3发生紧急刹停时,人通过吊笼3内设有的扶手31可以保持站立,配合减震机构5可以使人在吊笼3紧急刹挺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42、U型架43、伸缩电机44、第一旋转齿轮45和第一固定块46,所述U型架43设置在吊笼3的内侧,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均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齿条41分别固定设置在吊笼3内侧壁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二齿条42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架43外侧壁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相对应,所述伸缩电机44、第一旋转齿轮45和第一固定块46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46呈中空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齿条41和所述第二齿条42的中间,两个所述伸缩电机44固定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46上,两个所述伸缩电机4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46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46内,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46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的一端与一个所述伸缩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相啮合,当升降机构4工作时,通过两个伸缩电机44同步运作带动第一固定块46内的第一旋转齿轮45转动,通过第一固定块46内的第一旋转齿轮45在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上转动,通过第一旋转齿轮45转动带动第二齿条42移动,第二齿条42移动时带动U型架43向上移动,U型架43向上移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移动,通过升降机构4的设置对吊笼3进行空间上的扩展,这样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防护外壳51、第三固定板52、第一支撑部件53、第二支撑部件54、液压部件55、支板56和支撑板57,所述防护外壳51设置在吊笼3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52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52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两侧底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与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结构相同,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一侧,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板57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上,所述液压部件55设置在支撑板57上,所述液压部件55的工作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部件55与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活动连接,所述支板5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板56分别设置在液压部件55的两侧。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包括第一缸体531、第一活塞532、第一弹簧533、第二活塞534、第二弹簧535、第一连杆536、第二连杆537和转动轴538,所述第一缸体531呈L型,所述第一缸体531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塞532设置在第一缸体531内,所述第一弹簧533套接在第一活塞532上,所述第二活塞534安装在第二缸体551的内部一侧,且所述第二弹簧535套接在第二活塞534外侧上,所述第一连杆536活动设置在第二活塞534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轴538安装在所述支板56上,所述转动轴538的两端贯穿所述支板56并延伸至支板56外,所述第二连杆537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转动轴538上。
具体的,所述液压部件55包括第二缸体551和第三活塞552,所述第二缸体551设置在支撑板57下方,所述第三活塞552安装在第二缸体551的内部,当减震机构5工作时,通过支撑板57进行受力下压,通过第一支撑部件53和第二支撑部件54上的第一活塞532进行受力,第一活塞532下压挤压第一缸体531,进行减震,且当支撑板57局部进行受力时,挤压第一支撑部件53或第二支撑部件54下端的第二活塞534进行推出,且第二活塞534推进第一连杆536,第一连杆536推进第二连杆537进行,由于第二连杆537通过转动轴538固定在第三活塞552的活塞板底端,使第一连杆536带动第二连杆537进行上推,通过第二连杆537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塞552挤压第三活塞552进行减震,由于第二连杆537均固定在同一第三活塞552底端,使第三活塞552上压时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537进行上移,进而拉动另一个第二活塞534进行推出,使另一个第一活塞532拉动支撑板57进行下压,保证顶部支撑板57的平衡,达到了对支撑板57进行减震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板57顶部的平衡性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绳索2和本实用新型内的减震组件可以有效的对吊笼3的内部以及外部进行保护,形成对吊笼3的双重保护作用:当吊笼3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紧急下落时,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绳索2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护,自动绳索2的自动刹停可以使吊笼3在下坠过程中进行快速制动,直到吊笼3刹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吊笼3无论是在刹停的过程中还是在吊笼3刹停时,吊笼3内的人或者物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吊笼3在惯性下坠时吊笼3内的人或者物会受到很大的失重,然后在吊笼3紧急刹停时人或者物又会快速的与吊笼3进行接触,导致人或者物受到伤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板57进行受力下压,通过第一支撑部件53和第二支撑部件54上的第一活塞532进行受力,第一活塞532下压挤压第一缸体531,进行减震,且当支撑板57局部进行受力时,挤压第一支撑部件53或第二支撑部件54下端的第二活塞534进行推出,且第二活塞534推进第一连杆536,第一连杆536推进第二连杆537进行,由于第二连杆537通过转动轴538固定在第三活塞552的活塞板底端,使第一连杆536带动第二连杆537进行上推,通过第二连杆537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塞552挤压第三活塞552进行减震,由于第二连杆537均固定在同一第三活塞552底端,使第三活塞552上压时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537进行上移,进而拉动另一个第二活塞534进行推出,使另一个第一活塞532拉动支撑板57进行下压,保证顶部支撑板57的平衡,达到了对支撑板57进行减震的同时保证了支撑板57顶部的平衡性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本体(1)、自动绳索(2)、吊笼(3)、升降机构(4)和减震机构(5),所述吊笼(3)设置在升降机本体(1)的工作端上,所述自动绳索(2)设置在升降机本体(1)上,并且所述自动绳索(2)与吊笼(3)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对称设置在吊笼(3)内部,所述减震机构(5)设置在吊笼(3)内,所述减震机构(5)位于升降机构(4)的一侧,所述吊笼(3)内设有扶手(31),所述扶手(31)设置在吊笼(3)的内侧壁上,所述扶手(31)的中间位置与吊笼(3)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齿条(41)、第二齿条(42)、U型架(43)、伸缩电机(44)、第一旋转齿轮(45)和第一固定块(46),所述U型架(43)设置在吊笼(3)的内侧,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均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齿条(41)分别固定设置在吊笼(3)内侧壁的两侧,两条所述第二齿条(42)分别固定设置在U型架(43)外侧壁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相对应,所述伸缩电机(44)、第一旋转齿轮(45)和第一固定块(46)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46)呈中空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46)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齿条(41)和所述第二齿条(42)的中间,两个所述伸缩电机(44)固定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46)上,两个所述伸缩电机(4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46)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46)内,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设置在一个第一固定块(46)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的一端与一个所述伸缩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旋转齿轮(45)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相啮合,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防护外壳(51)、第三固定板(52)、第一支撑部件(53)、第二支撑部件(54)、液压部件(55)、支板(56)和支撑板(57),所述防护外壳(51)设置在吊笼(3)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52)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三固定板(52)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两侧底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与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结构相同,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一侧,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板(57)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上,所述液压部件(55)设置在支撑板(57)上,所述液压部件(55)的工作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部件(55)与两组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和两组所述第二支撑部件(54)活动连接,所述支板(5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板(56)分别设置在液压部件(55)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53)包括第一缸体(531)、第一活塞(532)、第一弹簧(533)、第二活塞(534)、第二弹簧(535)、第一连杆(536)、第二连杆(537)和转动轴(538),所述第一缸体(531)呈L型,所述第一缸体(531)设置在防护外壳(51)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塞(532)设置在第一缸体(531)内,所述第一弹簧(533)套接在第一活塞(532)上,所述第二活塞(534)安装在第二缸体(551)的内部一侧,且所述第二弹簧(535)套接在第二活塞(534)外侧上,所述第一连杆(536)活动设置在第二活塞(534)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轴(538)安装在所述支板(56)上,所述转动轴(538)的两端贯穿所述支板(56)并延伸至支板(56)外,所述第二连杆(537)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转动轴(53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部件(55)包括第二缸体(551)和第三活塞(552),所述第二缸体(551)设置在支撑板(57)下方,所述第三活塞(552)安装在第二缸体(551)的内部。
CN202023232483.8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Active CN215439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2483.8U CN21543918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2483.8U CN21543918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39180U true CN215439180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8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2483.8U Active CN21543918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39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2701A (zh) 具有用于建立保护区的缓冲器的电梯设备和建立保护区的方法
JP42706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5439180U (zh) 一种双重保护型施工升降机
KR100942560B1 (ko) 자체 구동형 케이지 엘리베이터
CN212924024U (zh) 一种电梯紧急缓冲装置
CN114030966A (zh) 一种应对轿厢电梯冲顶情况的多重保护装置
CN212450169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电梯防护装置
CN115490109A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升降装置
CN215516280U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汽车电梯轿厢结构
CN215364353U (zh) 一种电梯检验用防坠落安全装置
CN114408710A (zh) 一种曳引式铝型材电梯
JP2003292294A (ja) リフト装置
CN110143513B (zh) 一种可变配重的蓄能节能电梯及其使用方法
CN212076111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电梯
CN214455976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CN221970989U (zh) 一种电梯的防坠结构
CN219929316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防护装置
CN211548700U (zh) 内厂房预应力施工平台
CN114194970B (zh) 一种具有紧急制动功能的电梯轿厢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9408769U (zh) 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
CN219031435U (zh) 一种带有警示设备的导轨式升降货梯
CN112723088A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对重制动装置
CN219116898U (zh) 垂直电梯用的应急止停结构
CN218664905U (zh) 一种改进型曳引驱动电梯
CN218117177U (zh) 一种爬架用导轨型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