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9897U -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9897U
CN215419897U CN202121086165.7U CN202121086165U CN215419897U CN 215419897 U CN215419897 U CN 215419897U CN 202121086165 U CN202121086165 U CN 202121086165U CN 215419897 U CN215419897 U CN 215419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end cover
motor
fixing
moto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61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贤福
杨兆阳
刘翀
刘月明
孙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Qiang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Qiang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Qiang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Qiang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61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9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9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9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包括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电机端盖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减震机构,两组第一减震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内壁滑动连接的环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内圈滑动连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两组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顶部内壁固定的阻尼,阻尼的下方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固定板内圈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能够延长电机与电机端盖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目前的电机主体主要由电机端盖和电机机壳组成,电机工作时会发生振动,噪声大且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需要操作人员定期维护保养,增加了人工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解决了电机工作时噪声太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包括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所述电机端盖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减震机构,两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内壁滑动连接的环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圈滑动连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顶部内壁固定的阻尼,所述阻尼的下方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固定板内圈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固定有同一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有电机端盖固定的中空结构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与第一连接杆底部滑动套接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与第一固定板内圈固定的中空结构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板,两组第一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滑动套接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伸出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杆固定。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第一转轴的外圈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圈开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相邻的第一滑槽滑动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端盖、阻尼、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板、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与第二固定杆对电机进行减震,降低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也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减震机构与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推杆与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机端盖;2、阻尼;3、第一固定杆;4、第一固定板;5、第一减震机构;6、第二固定杆;7、第二减震机构;8、第一固定板;9、第一弹簧;10、第一推杆;11、电机机壳;12、第一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包括电机端盖1与电机机壳11,电机端盖1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减震机构5,两组第一减震机构5的底部固定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1内壁滑动连接的环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的内圈滑动连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3,两组第一固定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1顶部内壁固定的阻尼2,阻尼 2的下方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固定板4内圈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两组第二固定杆6之间固定有同一组第二减震机构7;在安装电机端盖1时,首先将电机端盖1的开口处与电机机壳11对准,然后推动电机端盖1向着电机机壳11的方向移动,当移动至与第一固定板4 接触时,电机端盖1继续移动,电机端盖1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阻尼2继续移动,而第一固定板4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的位置不动,所以第一连接杆对与其连接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且第一连接杆沿着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名同时第一固定杆3偏转,两组第一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第一固定杆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移动,两组第二固定杆6相互远离,第二固定杆 6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推板12移动,两组第一推板12对第一弹簧9 进行拉伸,此时,停止推动电机端盖1,然后用螺栓将电机端盖1与电机机壳11固定,当电机工作时,电机机壳11晃动时会带动会推动与其抵触的第一固定板4一同晃动,从而将电机振动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的弹力势能,从而对其进行减震,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减震机构5包括有电机端盖1固定的中空结构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与第一连接杆底部滑动套接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4固定;将振动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对其进行减震。
尤其是,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与第一固定板4内圈固定的中空结构的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8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板12,两组第一推板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8滑动套接的第一推杆10,第一推杆10伸出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杆6固定;第二固定杆6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推板12移动,两组第一推板12对第一弹簧9进行拉伸或压缩,从而将振动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第一弹簧9的弹性势能。
值得说明的,两组第二固定杆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第一转轴的外圈滑动套接;使得第二固定杆6移动时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转轴一同移动。
此外,第一固定板4的内圈开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杆6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相邻的第一滑槽滑动套接;使得第二固定杆6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滑动。
工作原理:在安装电机端盖1时,首先将电机端盖1的开口处与电机机壳11对准,然后推动电机端盖1向着电机机壳11的方向移动,当移动至与第一固定板4接触时,电机端盖1继续移动,电机端盖1 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阻尼2继续移动,而第一固定板4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的位置不动,所以第一连接杆对与其连接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且第一连接杆沿着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名同时第一固定杆3偏转,两组第一固定杆3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第一固定杆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移动,两组第二固定杆6 相互远离,第二固定杆6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推板12移动,两组第一推板12对第一弹簧9进行拉伸,此时,停止推动电机端盖1,然后用螺栓将电机端盖1与电机机壳11固定,当电机工作时,电机机壳11晃动时会带动会推动与其抵触的第一固定板4一同晃动,从而将电机振动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的弹力势能,从而对其进行减震,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包括电机端盖(1)与电机机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1)的顶部内壁固定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减震机构(5),两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5)的底部固定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1)内壁滑动连接的环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内圈滑动连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3),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同一组与电机端盖(1)顶部内壁固定的阻尼(2),所述阻尼(2)的下方设置有两组与第一固定板(4)内圈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6)之间固定有同一组第二减震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5)包括有电机端盖(1)固定的中空结构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与第一连接杆底部滑动套接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机构(7)包括与第一固定板(4)内圈固定的且为中空结构的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8)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推板(12),两组第一推板(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与第二固定板(8)滑动套接的第一推杆(10),第一推杆(10)伸出第二固定板(8)的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固定杆(6)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第一转轴的外圈滑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内圈开设有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杆(6)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相邻的第一滑槽滑动套接。
CN202121086165.7U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Active CN215419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165.7U CN215419897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165.7U CN215419897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9897U true CN21541989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6165.7U Active CN215419897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9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58354U (zh) 一种减震防水电机
CN111262382B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机减震消音装置
CN215419897U (zh)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壳之间的降震结构
CN210013758U (zh) 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CN211630006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动降噪功能的电机机座
CN115332702B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池电芯结构
CN108644278B (zh) 一种减震机构
CN216290496U (zh) 一种自动化传送设备电机安装板
CN21153088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发电机
CN106655615B (zh) 一种导轨摆臂式位置机构
WO2021249343A1 (zh) 用于动力输出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及发电设备
CN213602497U (zh) 一种中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减震底座
CN215394496U (zh) 一种开关柜壳体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0925040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小型电机
CN216046285U (zh) 一种发动机动力包用减震装置
CN220570404U (zh) 一种低转速大扭矩电机
CN21201236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
CN112186958A (zh) 一种电机减震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95619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底座的电动机
CN212752010U (zh) 一种电机减震外壳
CN220896498U (zh) 一种提供振动反馈的直线电机
CN2192211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装置
CN21624267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润滑系统
CN213151944U (zh) 一种架线式电机车变频控制柜
CN216564777U (zh) 一种高稳定减震型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