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7317U -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7317U
CN215417317U CN202121656902.2U CN202121656902U CN215417317U CN 215417317 U CN215417317 U CN 215417317U CN 202121656902 U CN202121656902 U CN 202121656902U CN 215417317 U CN215417317 U CN 21541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r
driving board
socket
ligh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69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庚桓
贺顺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iwe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69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灯板模组通过电子线将驱动板与灯板进行连接,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将区域控制的灯板改为灯条,节省铝基板材料;并且在灯条上均设置有插座,灯条通过插座与驱动板连接,不需要电子线连接灯条和驱动板,节省线材材料,并且节约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板模组将每颗LED(全称: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发光二极管)灯焊接在一个灯板上,多个灯板通过拼接的方式铺满整个背板,并通过带有公座连接头的电子线,电子线上的公座对插各灯条上的母座,电子线的另一头连接驱动板,通过电子线将每个灯板与驱动板连接,实现分区背光区域控制。
然而通过电子线将每个灯板与驱动板连接,材料成本高,并且将每颗LED灯焊接在一个灯板,增加铝基板的材料,此外灯板装配完成后,由于电子线混乱,影响产品的宏观效果,需要逐一整理,增加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灯板模组通过电子线将驱动板与灯板进行连接,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
驱动板和若干个灯条;
每个所述灯条上均设置有插座;
所述灯条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设置有若干个灯条插座;
所述灯条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驱动板的灯条插座连接;
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芯片;
所述驱动芯片的数量与所述灯条插座的数量相同,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灯条插座的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灯条中的每个灯条分别垂直于所述驱动板,且每个灯条之间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插座和所述驱动芯片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相同位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
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灯条插座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驱动芯片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灯条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一端的相同位置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设置分别设置有插座和控制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条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灯珠;
多个所述灯珠沿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灯珠分别与所述插座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为长方形;
所述驱动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灯条插座;
所述灯条插座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灯条的数量;
若干个所述灯条插座沿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所述的灯条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组件,将区域控制的灯板改为灯条,节省铝基板材料;并且在每个灯条上均设置有插座,灯条通过插座与驱动板连接,不需要电子线连接灯条和驱动板,节省线材材料,并且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组件中驱动板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组件中灯条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佳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应当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组件,如图1所示,所示的灯条组件包括驱动板101和若干灯条102;每个灯条102上均设置有插座103,灯条102通过插座103与驱动板101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灯条102与驱动板101通过插座103直接连接,不需要电子线连接灯条102和驱动板101,节省线材材料,并且节约人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02通过插座103与驱动板10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02通过插座103与驱动板101连接,并且灯条102与驱动板101之间的连接可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节省线材材料,如图2所示,将驱动板101设置为长方形,并在驱动板101上设置有若干个灯条插座201,灯条102通过插座103与驱动板101的灯条插座201进行连接,实现灯条102与驱动板101的连接,节约灯条102与驱动板101之间的连接线,提升光源组件组装自动化的便利性,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条上插座103与驱动板101的灯条插座20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灯条102上的插座103相对于驱动板101上的灯条插座201是母座,如图3所示,灯条102上的插座103是直插式座子,灯条102上的插座103呈方形或其他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板101的灯条插座201沿驱动板101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在驱动板101上;如图1所示,每个灯条插座201对应连接一个灯条102的插座103。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条插座20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灯条102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灯条插座201间隔设置在驱动板101上,灯条102上的插座103需要与灯条插座201连接,即灯条102均匀地设置,能够形成均匀地发光表面,实现灯条组件均匀发光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灯条102上还设置有控制芯片301,如图3所示,灯条102一端的相同位置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插座103和控制芯片301,通过控制芯片301控制插座103的导通以及控制灯条102的点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条102上的控制芯片301可以通过SMT打件技术贴装在灯条102上,如此操作简单,贴装固定,有效将控制芯片301固定在灯条10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板101上设置有驱动芯片202,用于控制灯条插座201的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板101上的驱动芯片202可以通过SMT(全称: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中文:表面贴装技术)技术贴装在驱动板101上,如此操作简单,贴装固定,有效将驱动芯片202固定在驱动板101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板101上的驱动芯片202和灯条插座201的数量相同,驱动芯片202沿着驱动板101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在驱动板101上,并且驱动芯片202和灯条插座201分别设置在驱动板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灯条102上设置有多个灯珠302,多个灯珠302之间可以并联或串联,控制芯片301至少与一个灯珠302电连接,插座103至少与一个灯珠30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灯条102上设置多个灯珠302,多个灯珠302沿灯条102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灯珠302分别连接控制芯片301和插座103,插座103导通灯条102上的灯珠302;控制芯片301控制灯条102上的灯珠302的打开或关闭,控制芯片301控制灯条102上的灯珠302的部分或全部打开或关闭,实现灯条组件的区域控光,在需要部分区域亮光时,开启部分区域的灯珠302。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若干个灯条102中的每个灯条102分别垂直于驱动板101,且每个灯条102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条102平行连接在驱动板101上,并每个灯条102分别垂直于驱动板101,有利于生产,具有方便制造,生产便捷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灯条102以驱动板101为中心,对称设在驱动板101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灯条102以驱动板101为中心,对称设在驱动板101的两侧,其他灯条102可依次等距排列在两个灯条102的两侧,至少两个灯条102可平行排列在驱动板101上,驱动板101上的驱动芯片202设置在灯条102与驱动板101的连接处,通过驱动芯片202控制灯条102,实现多个灯条102的分区控制,提供灵活多样的灯条102控制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灯条102对称的设置在驱动板101的两侧,且位于驱板同一侧的灯条102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型包括如上所述的灯条组件,该灯条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背光模组采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示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其中背板包括底板402和侧板401,灯条组件设置在底板40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未标出),底板402上设有支撑组件403,支撑组件403设置在灯条102之间的间隔内,支撑组件40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402上,支撑组件403的另一端支撑扩散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部分背光模组较大,对应的扩散板的尺寸也较大,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扩散板容易下限,造成扩散板与底板402之间的间隔变化,使得背光效果变差,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背光效果,在底板402上设置支撑组件403,支撑逐渐一端固定在底板402上,一端支撑扩散板,达到保持底板402与扩散板之间的间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4所示,所示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上述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可有效地进行区域控光。
以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组件包括:
驱动板和若干个灯条;
每个所述灯条上均设置有插座;
所述灯条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板设置有若干个灯条插座;
所述灯条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驱动板的灯条插座连接;
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芯片;
所述驱动芯片的数量与所述灯条插座的数量相同,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灯条插座的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若干个所述灯条中的每个灯条分别垂直于所述驱动板,且每个灯条之间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插座和所述驱动芯片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相同位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
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灯条插座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驱动芯片之间的间距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驱动板同一侧的灯条之间的间距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一端的相同位置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插座和控制芯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上设置有多个灯珠;
多个所述灯珠沿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灯珠分别与所述插座和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为长方形;
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灯条插座;
所述灯条插座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灯条的数量;
若干个所述灯条插座沿所述驱动板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灯条组件。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
CN202121656902.2U 2021-07-20 2021-07-20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41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6902.2U CN215417317U (zh) 2021-07-20 2021-07-20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6902.2U CN215417317U (zh) 2021-07-20 2021-07-20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7317U true CN21541731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6902.2U Active CN215417317U (zh) 2021-07-20 2021-07-20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73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437A (zh) * 2022-04-28 2022-08-23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灯板及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6772131A (zh) * 2023-06-26 2023-09-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灯板、灯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437A (zh) * 2022-04-28 2022-08-23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灯板及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6772131A (zh) * 2023-06-26 2023-09-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灯板、灯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17317U (zh) 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694729U (zh) 一种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170993A1 (zh) Led灯箱及显示装置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202403051U (zh) 一种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机
CN205592775U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0100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
JP2007109447A (ja) 面状照明光源
CN218729646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10515969U (zh) 灯条、背光模组和显示器
CN100561313C (zh) 背光模组及其灯管固定架
CN210295705U (zh) 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210294757U (zh) 一种侧发光背光源
CN211376073U (zh) 一种高透光性led灯板
CN209930617U (zh) 电路板结构、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210805080U (zh) 一种折叠式led柔性显示屏
CN209460536U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278908U (zh) 一种侧发光led灯带
CN202144992U (zh) 可多方向弯曲的fpc发光装置
CN217718363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斜角发光背光源
CN207096644U (zh) 一种lcd显示光源结构
CN218298705U (zh) 一种led背光灯条
CN203349085U (zh) 新型背光模组
CN210069558U (zh) 一种易弯折的led灯条
CN213930523U (zh) 柔性洗墙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