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3729U -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3729U
CN215413729U CN202121324941.2U CN202121324941U CN215413729U CN 215413729 U CN215413729 U CN 215413729U CN 202121324941 U CN202121324941 U CN 202121324941U CN 215413729 U CN215413729 U CN 21541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liding seat
seat
bottom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49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康
魏文静
薛婷
许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ya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ya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ya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yan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49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全站仪,所述全站仪包括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且可相对底座进行升降的中间座;所述底板上部设置有驱动全站仪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部的电机,所述电机顶部的输出端同轴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中间座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竖直穿设在第一滑动座内,第一滑动座相对第一限位杆可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离心力被路面超高是汽车产生的横向力及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抵消,因而能保持横向稳定,顺利行驶。超高是道路线形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时视离心力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设置超高,合理的设置超高值及超高缓和段,能够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力均匀、连续,提高行车的横向稳定性,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
在对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时,需要用到全站仪对道路进行勘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调整全站仪的测量位置以及测量高度,而现有的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通过支架进行固定,当对全站仪的高度进行调节时花费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全站仪,所述全站仪包括安装在底板上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且可相对底座进行升降的中间座;所述底板上部设置有驱动全站仪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部的电机,所述电机顶部的输出端同轴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中间座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竖直穿设在第一滑动座内,第一滑动座相对第一限位杆可进行滑动。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全站仪时,需要使得中间座向上进行升起,首先开启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滑动座上移,第一滑动座上移时,第一滑动座沿第一限位杆进行滑动,并带动中间座上移,即可完成全站仪高度的调节。整个调节过程较为简单,且通过自动转动的第一螺纹杆即可带动第一滑动座移动,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座的顶部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顶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顶座进行升降的第二连接机构。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机构,使得顶座相对中间座可进行上移,提高了全站仪的调节范围,最终提高了全站仪的使用灵活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螺纹杆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一滑动座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与顶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杆平行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竖直穿设在第二滑动座内,第二滑动座相对第二限位杆可进行移动。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滑动座上移,并且同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滑动座上移时,第一滑动座沿第一限位杆进行滑动,并带动中间座上移;第一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滑动座上移,第二滑动座便可带动顶座上移,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滑动座带动中间座上移,第二滑动座同步带动顶座进行上移,即可完成底座以及中间座上移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连接件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杆上,所述第一限位杆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竖杆,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圆环,所述竖杆位于第一圆环的内部,所述竖杆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弧面上安装有供限位板滑动的环槽,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部安装有位于限位板内侧的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对限位板进行定位。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进行转动,此时第一圆环会沿限位板进行转动,由于第一圆环上的环槽沿限位板进行转动,并且受到第二圆环的限位,此时第二齿轮相对第一齿轮只可进行转动,不可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移动,以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可持续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圆环与第二齿轮可拆连接。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后续将第二圆环与第二齿轮进行拆卸,此时第一圆环便可与滑动板进行脱离,便可将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由于第一螺纹杆在进行转动时,此时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均进行同步上升,但是实际上中间座和顶座之间的间距并未发生改变,为了使得顶座相对中间座的高度也发生改变,故而将第二齿轮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此时中间座上移的距离大于顶座上移的距离,便可完成中间座与顶座之间间距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杆上安装有横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竖直安装在横杆上。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限位杆通过横杆安装在第一限位杆上,第二限位杆相对第一限位杆较为稳定,使用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座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通过设置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使得中间座和顶座下移到最低位置时造成的声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使得中间座相对于底座可进行快速上移和下降,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齿轮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当第一螺纹杆在进行转动时,此时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均同时进行上升,而且第二滑动座上升的路径大于第一滑动座上升的路径,从而使得顶座相对中间座之间的间距也增加,使顶座相对中间座完成上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全站仪;21、底座;211、圆槽;22、中间座;221、橡胶垫;23、顶座;3、升降机构;31、电机;32、第一螺纹杆;33、第一滑动座;34、第一限位杆;341、横杆;4、第二连接机构;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二螺纹杆;44、第二滑动座;45、第二限位杆;5、连接件;51、支撑板;52、竖杆;53、限位板;54、第一圆环;541、环槽;55、第二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上部呈竖直设置的全站仪2。全站仪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座21、中间座22、顶座23。底座21、中间座22、顶座23均为竖直设置的圆柱体。底座2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面;底座21和中间座22的顶部开设有圆槽211,中间座22竖直放置在底座21的圆槽211内部,底座21上的圆槽211与中间座22配合使用;顶座23竖直放置在中间座22的圆槽211内部,中间座22上的圆槽211与顶座23配合使用。
如图2所示,顶座23和中间座22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221,橡胶垫221与对应的圆槽211进行配合使用,使得中间座22和顶座23下移到最低位置时造成的声响较小。
如图2所示,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中间座22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滑动座33、第一限位杆34。电机3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面,且与底座21间隔设置;第一螺纹杆32安装在电机31的输出端,且为竖直设置;第一滑动座33螺纹套设在第一螺纹杆32上;第一限位杆34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端面且与第一螺纹杆32平行,第一限位杆34竖直穿设在第一滑动座33内,第一滑动座33相对第一限位杆34可进行滑动。
如图2、图3所示,第一限位杆34上安装有驱动顶座23进行升降的第二连接机构4,第二连接机构4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二螺纹杆43、第二滑动座44、第二限位杆45。第一齿轮41固定套设在第一螺纹杆32上,且位于第一滑动座33的上部;第二齿轮42通过连接件5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杆34的顶部,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螺纹杆43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42的上端面,且与第二齿轮42同轴线;第二滑动座44螺纹套设在第二螺纹杆43上,第二滑动座44与顶座23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杆45竖直穿设在第二滑动座44内,第二滑动座44相对第二限位杆45可进行移动,第一限位杆34的周面上固接有横杆341,第二限位杆45竖直安装在横杆341上。
如图1所示,连接件5包括支撑板51、竖杆52、限位板53、第一圆环54、第二圆环55。支撑板51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杆34的上端面;竖杆5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1的上端面,竖杆52与第二齿轮42的轴线错开设置;限位板53固定连接在竖杆52的上端面,限位板53的直径大于竖杆52的直径,限位板53与竖杆52同轴线;第一圆环54固定连接在第二齿轮42的底面,且与第二齿轮42同轴线,限位板53位于第一圆环54的内部,第一圆环54的内弧面上安装有供限位板53滑动的环槽541;第二圆环55固接在第二齿轮42的底部,第二圆环55的外径小于第一圆环54的内径,限位板53位于第一圆环54和第二圆环55之间,第二圆环55和第一圆环54对限位板53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第二齿轮42受到限位板53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二齿轮42相对支撑板51仅可进行转动,不可进行竖向以及横向的移动。
如图2、图3所示,第二齿轮42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41的直径,由于第一螺纹杆32在进行转动时,此时第一滑动座33和第二滑动座41均进行同步上升,但是实际上中间座22和顶座23之间的间距并未发生改变,为了使得顶座23相对中间座22的高度也发生改变,故而将第二齿轮42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一齿轮41的直径,此时中间座22上移的距离大于顶座23上移的距离,便可完成中间座22与顶座23之间间距的调节。
如图3所示,第二圆环55与第二齿轮42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螺钉连接,也可通过磁性材质进行磁性吸附连接,为了方便将第一圆环54从第二齿轮42上取下,以使得第二齿轮42与支撑板51分离。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当需要使用全站仪2时,需要使得中间座22以及顶座23向上进行升起。首先开启电机31,电机31带动第一螺纹杆32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3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滑动座33上移,并且同步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滑动座33上移时,第一滑动座33沿第一限位杆34进行滑动,并带动中间座22上移;第一齿轮41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4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4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螺纹杆43转动,第二螺纹杆4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滑动座44上移,第二滑动座44便可带动顶座23上移,使得中间座22和顶座23进行同步上移,完成全站仪2高度的调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上部的全站仪(2),其特征是:所述全站仪(2)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部的底座(21)、安装在底座(21)上且可相对底座(21)进行升降的中间座(22);所述底板(1)上部设置有驱动全站仪(2)升降的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部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顶部的输出端同轴安装有第一螺纹杆(32),所述第一螺纹杆(32)上螺纹套设有第一滑动座(33),所述第一滑动座(33)与中间座(22)连接,所述底座(21)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杆(34),所述第一限位杆(34)竖直穿设在第一滑动座(33)内,第一滑动座(33)相对第一限位杆(34)可进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座(22)的顶部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顶座(23),所述底座(21)上安装有驱动顶座(23)进行升降的第二连接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螺纹杆(32)上的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41)位于第一滑动座(33)的上部,所述第一限位杆(34)的顶部安装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齿轮(41)啮合的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齿轮(42)的上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43),所述第二螺纹杆(43)上螺纹套设有第二滑动座(44),所述第二滑动座(44)与顶座(23)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34)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杆(34)平行的第二限位杆(45),所述第二限位杆(45)竖直穿设在第二滑动座(44)内,第二滑动座(44)相对第二限位杆(45)可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齿轮(42)通过连接件(5)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杆(34)上,所述第一限位杆(3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上端面安装有竖杆(52),所述第二齿轮(4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圆环(54),所述竖杆(52)位于第一圆环(54)的内部,所述竖杆(52)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53),所述第一圆环(54)的内弧面上安装有供限位板(53)滑动的环槽(541),所述第二齿轮(42)的底部安装有位于限位板(53)内侧的第二圆环(55),所述第二圆环(55)对限位板(53)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圆环(55)与第二齿轮(42)可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齿轮(42)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4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限位杆(34)上安装有横杆(341),所述第二限位杆(45)竖直安装在横杆(3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座(23)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221)。
CN202121324941.2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Active CN21541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4941.2U CN2154137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4941.2U CN2154137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3729U true CN21541372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3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4941.2U Active CN21541372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3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13729U (zh) 一种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超高设计分析装置
CN112245009A (zh) 用于手术机器人的承载设备
CN208747560U (zh) 浸塑机的升降机构
CN111747298B (zh) 连铸机水处理集群式滤筒的更换装置及方法
CN212841163U (zh) 一种高杆灯升降装置
CN210483976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提水装置
CN212342358U (zh) 一种能够稳定限位的电缆生产用牵引装置
CN210426940U (zh) 一种试验底盘及设置有该底盘的试验装置
CN20950750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电力设备检修台
CN209306914U (zh) 一种柔性电机滑轨液压举升器
CN106180264B (zh) 一种数控冲床模具检测对刀仪及检测对刀方法
CN220378309U (zh) 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的维修装置
CN207395976U (zh) 转盘式气瓶泄漏水检测机
CN206156691U (zh) 一种可移动的升降载重装置
CN213703331U (zh) 一种高稳定性喷丝板装卸升降小车
CN218723973U (zh) 一种球体球心坐标定位装置
CN211498314U (zh) 一种打磨精度高的钢轨踏面打磨机
CN213438788U (zh) 一种自动磨边机升降装置的定位机构
CN110936252A (zh) 一种打磨金属工艺品的可升降旋转底座
CN107764237A (zh) 移动式水准尺
CN217045861U (zh) 一种车轮钢圈成形机
CN214097720U (zh) 一种永磁盘式电机测试安装装置
CN210413138U (zh) 一种罐体焊接设备
CN211123472U (zh) 物镜升降自动调节装置
CN217875121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临边安全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