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1999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1999U
CN215411999U CN202121931481.XU CN202121931481U CN215411999U CN 215411999 U CN215411999 U CN 215411999U CN 202121931481 U CN202121931481 U CN 202121931481U CN 215411999 U CN215411999 U CN 21541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housing
recess
shell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14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沈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314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生漏电的问题,该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和旋钮(20),旋钮(20)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壳体的外壁面(11)上具有凹陷部(111),旋钮(20)与凹陷部(111)对应设置,且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在壳体(10)上的投影落入凹陷部(111)中;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内设置有编码器(30),至少部分编码器(30)穿设壳体(10)并与旋钮(20)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旋钮开关是一种以旋转手柄来操控主触点通断的开关,一般分为单级单位结构和多极多位结构两种。单级单位旋钮开关在应用中常与转轴式电位器共同使用,多极多位旋钮开关多用于工作状态线路的切换。
生产生活中使用旋钮开关的场合很多,一般可以应用在仪器前端面板和影音操控板的人机界面,更多时候旋钮开关用在烹饪器具上,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面板和外壳等,旋钮开关通常设置在壳体的外部,这样便于用户操作,从而通过旋转该旋钮开关,以控制燃气的开关、调节火力的大小,另外,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往往将旋钮开关与壳体设置为金属件。
然而,上述的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生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生漏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具有凹陷部,所述旋钮与所述凹陷部对应设置,且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落入所述凹陷部中;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编码器,至少部分所述编码器穿设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旋钮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凹陷部,旋钮与凹陷部相对设置,并且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落入所述凹陷部中,这样在装配时,能够避免旋钮与壳体直接接触的问题。其次,在设置旋钮和壳体为金属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凹陷部,使得即使壳体和旋钮中的任意一个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中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进一步避免旋钮与壳体直接接触而导致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或,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为d1,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h;
装配时,由于d1大于或等于h,这样确保了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另外,通过对两者之差进行限定,一方面在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外部的水渍或杂质等进入至凹陷部111中,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其次,设置间隙也不影响侧面的视觉效果。
当d1小于h时,d1大于或等于1mm,装配时,由于d1小于h,这样通过对d1的尺寸进行限定,进一步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旋钮20与壳体10接触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旋钮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之间的间隙d1介于1.5-3mm,所述凹陷部的深度范围h介于1.5-2mm。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积为圆形,所述旋钮为圆柱或圆环,所述凹陷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旋钮的外径;所述凹陷部的内径与所述旋钮的外径之差介于3-5mm。
通过设置凹陷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旋钮的外径,这样在径向上保证了旋钮与壳体之间具有隔离距离,从而避免旋钮与壳体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编码器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通过在壳体上开设通孔,所述延伸部可以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旋钮相连,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抵接。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旋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延伸部穿设在所述安装筒中,所述安装筒的端部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通过设置台阶面,安装筒抵接在台阶面上,可以对旋钮与编码器在轴向上的安装长度进行限定,避免因安装长度过深而导致旋钮与壳体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编码器之间设置有绝缘件,所述编码器远离所述容置腔一侧的面抵接所述绝缘件。
通过设置绝缘件,绝缘件将壳体的内壁面与编码器分隔开,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确保壳体和编码器不直接接触,这样即使在壳体和编码器中的一个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旋钮的端部,和/或所述凹陷部的凹陷口处为弧面。
通过设置为弧面,这样在装配时,能够避免出现壳体或者旋钮划伤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对产品的保护。
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中框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中框上,所述中框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所述中框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壳体的外壁面;
111-凹陷部;
112-通孔;
12-容置腔;
20-旋钮;
30-编码器;
31-延伸部;
311-台阶面;
40-连接件;
50-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旋钮开关是一种以旋转手柄来操控主触点通断的开关,一般情况下可以应用在仪器前端面板和影音操控板的人机界面,更多时候旋钮开关用在烹饪器具上,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面板和外壳等,旋钮开关通常设置在壳体的外部,这样便于用户操作,从而通过旋转该旋钮开关,以控制燃气的开关、调节火力的大小。
在操作时,旋转该旋钮开关,旋钮开关转动,并带动烹饪器具内部的编码器转动,当编码器旋转到某一特定旋转角度时,对应的功能模块启动,同时,与该功能模块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并通过指示灯显示孔散发出来,因此,用户能够从视觉上感知功能模块的切换,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具体的,可以顺时针旋转该旋钮开关,也可以逆时针旋转该旋钮开关,例如,可以将顺时针旋转旋钮开关表示为调大烹饪器具的功率,将逆时针旋转旋钮开关表示为调小烹饪器具的功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往往对旋钮开关进行电镀,或者在旋钮开关的外侧使用电镀装饰件,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但同时由于现有中的旋钮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并且与壳体直接接触,这样当旋钮开关在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用户在使用时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降低了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通过在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凹陷部,旋钮与凹陷部相对设置,并且旋钮靠近壳体一侧的端部在壳体上的投影落入凹陷部中,这样能够确保旋钮与壳体不直接接触,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其中,旋钮设置为电镀件,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这样在设置旋钮和壳体为金属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旋钮与壳体不直接接触,使得即使壳体和旋钮中的任意一个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中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I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包括壳体10和旋钮20,壳体的外壁面11上具有凹陷部111,旋钮20与凹陷部111对应设置,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内设置有编码器30,其中,本实施中,壳体10和旋钮20均设置为金属件,这样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美观性。示例性的,壳体10和旋钮20可以由不锈钢制成,可以由铜制成,或者,还可以由钛合金材料等制成,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组装时,旋钮20位于壳体10的外部,这样便于用户操作,编码器30位于容置腔12中,至少部分编码器30穿设壳体10并与旋钮20连接,组装后的图具体可以参见图1所示,使用时,旋转该旋钮20开关,旋钮20开关转动,并带动编码器30转动,由于旋钮20与壳体10均设置为金属件,容易导致旋钮20与壳体10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带电,从而导致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
为了提高该烹饪器具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凹陷部111,并且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在壳体10上的投影落入凹陷部111中,并且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能够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不直接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壳体10和旋钮20的型号以及尺寸不做进一步限定,因为壳体10和旋钮20的型号以及尺寸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烹饪器具进行设置,只要是在提高产品美观性的同时,保证了产品在使用时的防触电安全性能,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10和旋钮20,旋钮20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壳体的外壁面11上具有凹陷部111,旋钮20与凹陷部111对应设置,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在壳体10上的投影落入凹陷部111中;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内设置有编码器30,至少部分编码器30穿设壳体10并与旋钮20相连。
通过在壳体的外壁面11上设置凹陷部111,这样能够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不直接接触,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其次在设置旋钮20和壳体10为金属件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旋钮20与壳体10不直接接触,使得即使壳体10和旋钮20中的任意一个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中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对旋钮20进行装配时,对于旋钮20与凹陷部111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尺寸关系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即可。具体的,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为d1,凹陷部111的深度可以设置为h。
具体的,如图4所示,旋钮20的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d1可以介于1.5-3mm,示例性的,d1可以为1.5mm,d1可以为2mm,d1也可以为3mm,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凹陷部111的深度范围h可以介于1.5-2mm,示例性的,h可以为1.5mm,h可以为1.8mm,h也可以为2mm,本实施例中对此同样不做限定。
其中,旋钮20的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尺寸关系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其中,第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d1大于或等于凹陷部111的深度h时,d1与h的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mm。
装配时,由于d1大于或等于h,这样确保了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另外,通过对两者之差进行限定,一方面在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外部的水渍或杂质等进入至凹陷部111中,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其次,设置间隙也不影响侧面的视觉效果。
其中,第二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为:旋钮20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d1小于凹陷部111的深度h时,d1大于或等于1mm。装配时,由于d1小于h,这样通过对d1的尺寸进行限定,进一步确保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旋钮20与壳体10接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只要满足旋钮20的靠近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8所示,凹陷部111的横截面积可以为圆形,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旋钮20可以为圆柱(具体参见图4所示),另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旋钮20还可以为圆环(具体参见图8所示),或者,旋钮20也可以为方形,凹陷部111的横截面积也可以为方形,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置凹陷部111与旋钮20为相适配的形状,这样便于装配与旋转。
其中,凹陷部111的内径大于旋钮20的外径,凹陷部111的内径与旋钮20的外径之差可以介于3-5mm,通过对两者之差进行限定,这样在径向上保证了旋钮20与壳体10之间具有隔离距离,从而避免旋钮20与壳体10相接触。
其中,如图4所示,凹陷部111的内径可以设置为a,旋钮20的外径可以设置为b,两者之差可以设置为c,示例性的,c可以为3mm,c可以为4mm,c还可以为5mm,本实施例中,具体以设置凹陷部111的内径与旋钮20的外径之差为3mm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还可以包括连接件40,编码器30上设置有延伸部31,壳体10上设置有通孔112,通过在壳体10上开设通孔112,这样在装配时,延伸部31穿设通孔112,并与旋钮20相连,延伸部31通过连接件40与壳体10连接,并且连接件40与凹陷部111的底壁抵接,提高了壳体10与编码器30在装配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0可以为螺母,当然,连接件40也可以为其他具有连接作用的部件。
另外,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1可以为转轴,其中,该转轴可以为异型轴,异型轴与通孔1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便于装配,并且有利于提高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位于壳体10外部的延伸部31上可以设置有台阶面311,旋钮20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筒,这样在装配时,延伸部31穿设在安装筒中,安装筒的端部与台阶面311抵接。通过设置台阶面311,安装筒抵接在台阶面311上,可以对旋钮20与编码器30在轴向上的安装长度进行限定,从而避免因安装长度过深而导致旋钮20与壳体10相接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内壁面与编码器30之间可以设置有绝缘件50,编码器30远离容置腔12一侧的面抵接绝缘件50,通过设置绝缘件50,绝缘件50将壳体10的内壁面与编码器30分隔开,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从而确保壳体10和编码器30不直接接触,这样即使在壳体10和编码器30中的一个处于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时出现意外触电的风险。
进一步的,旋钮20的端部,和/或凹陷部111的凹陷口处为弧面。通过设置为弧面,能够避免旋钮20和凹陷部111上产生尖角,从而在装配时,避免出现划伤壳体10或者旋钮20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对产品的保护。
进一步的,壳体10包括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中框及下壳体,其中,上壳体盖设在中框上,中框盖设在下壳体上,上壳体、中框与下壳体共同围成容置腔12;旋钮20设置在中框的外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或者电陶炉等,或者也可以为其他具有旋钮20的烹饪器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旋钮(20),所述旋钮(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11)上具有凹陷部(111),所述旋钮(20)与所述凹陷部(111)对应设置,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壳体(10)上的投影落入所述凹陷部(111)中;
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2),所述容置腔(12)内设置有编码器(30),至少部分所述编码器(30)穿设所述壳体(10)并与所述旋钮(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所述凹陷部(111)的深度;
或,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凹陷部(111)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为d1,所述凹陷部(111)的深度为h;
d1大于或者等于h时,d1与h的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mm;
d1小于h时,d1大于或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0)靠近所述壳体(10)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之间的间隙d1介于1.5-3mm;所述凹陷部(111)的深度范围h介于1.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旋钮(20)为圆柱或圆环,所述凹陷部(111)内径大于所述旋钮(20)的外径;
所述凹陷部(111)的内径与所述旋钮(20)的外径之差介于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编码器(30)上设置有延伸部(31),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通孔(112);
所述延伸部(31)穿设所述通孔(112),并与所述旋钮(20)相连,所述延伸部(31)通过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凹陷部(111)的底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壳体(10)外部的所述延伸部(31)上设置有台阶面(311),所述旋钮(20)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延伸部(31)穿设在所述安装筒中,所述安装筒的端部与所述台阶面(31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与所述编码器(30)之间设置有绝缘件(50),所述编码器(30)远离所述容置腔(12)一侧的面抵接所述绝缘件(50)。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0)的端部,和/或所述凹陷部(111)的凹陷口处为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中框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中框上,所述中框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所述中框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围成所述容置腔(12);
所述旋钮(20)设置在所述中框的外侧。
CN202121931481.XU 2021-08-17 2021-08-1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41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1481.XU CN215411999U (zh) 2021-08-17 2021-08-1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1481.XU CN215411999U (zh) 2021-08-17 2021-08-1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1999U true CN21541199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1481.XU Active CN215411999U (zh) 2021-08-17 2021-08-1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1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11999U (zh) 烹饪器具
CN215412015U (zh) 烹饪器具
CN205299647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2108527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7265U (zh) 把手组件、锅具和烹饪器具
CN107504542B (zh) 嵌入式灶具和安装方法
CN216114196U (zh) 烹饪器具
CN21682289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364753U (zh) 一种握持件和烹饪器具
CN213248333U (zh) 一种锅的控制面板固定机构
CN209846984U (zh) 杯体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6364834U (zh) 把手和烹饪器具
CN21471201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480296U (zh) 电加热器具
CN217185714U (zh) 电煮锅
CN210035603U (zh) 烹饪器具
CN217843969U (zh) 用于灶具的旋钮
CN213248304U (zh) 煲体和烹饪器具
CN208192894U (zh) 烹饪器具的接线端子固定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1559795U (zh) 一种一体式锅胆及电炸锅
CN219438898U (zh) 一种烹饪装置把手结构及烹饪装置
CN209995981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4427750U (zh) 内锅及烹饪装置
CN214046109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路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067304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