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8960U -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8960U
CN215408960U CN202121614847.0U CN202121614847U CN215408960U CN 215408960 U CN215408960 U CN 215408960U CN 202121614847 U CN202121614847 U CN 202121614847U CN 215408960 U CN215408960 U CN 215408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ipeline
heat
heating device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48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48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8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8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8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结构及车辆,包括导热组件、供热舱、连接管路和换热舱;其中,所述导热组件设置在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导热组件与供热舱连通,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将供热舱内的流体加热;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均与供热舱连通;所述换热舱设置在待加热的管路上,且所述连接管路与换热舱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结构及车辆,可以减少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出现结冰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发动机的管路系统中,压差管路与曲轴箱通风管路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时,由于空气温度低,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内部都容易出现结冰的情况,导致车辆发动机的管路系统出现异常,甚至影响到车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路、曲轴箱通风管路车辆,旨在实现对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进行加热,减少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出现结冰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导热组件、供热舱、连接管路和换热舱;
其中,所述导热组件设置在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导热组件与供热舱连通,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将供热舱内的流体加热;
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均与供热舱连通;
所述换热舱设置在待加热管路上,且所述连接管路与换热舱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连接舱和导热管;
所述连接舱设置在发动机的出气端,所述导热管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舱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供热舱内。
可选地,所述导热管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多组导热管平行或弯曲地设置在连接舱和供热舱内。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流体泵和蓄电池;
所述流体泵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路上,用于使流体在连接管路内循环;
所述蓄电池用于向所述流体泵提供动力。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组件的启动或关闭;
其中,在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启动,以使流体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循环;
在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关闭,以使流体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停止循环。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并进行判断;
其中,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启动;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关闭。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信连接,所述电磁阀用于使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或封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压差管结构,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发动机、催化器、颗粒捕集器、消声器和压差管路,所述发动机、催化器、颗粒捕集器和消声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压差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颗粒捕集器两侧的管路,所述压差管路上设置有传感器;
所述换热舱设置在所述压差管路的位置,且部分所述压差管路设置在所述换热舱内。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滤出气管、涡轮增压器、散热模块、发动机、后处理模块、消声器模块和曲轴箱通风管路,所述曲轴箱通风管路与所述空滤出气管连通;
所述换热舱设置在所述空滤出气管上靠近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一侧,且部分所述空滤出气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舱内。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加热装置,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压差管结构,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结构和车辆,通过设置导热组件、供热舱、连接管路和换热舱,利用导热组件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温度传导至供热舱,使供热舱的流体温度增加,由于流体温度的增加,在温差的作用下,供热舱内被加热的流体通过连接管路朝向换热舱移动,并且在被加热的流体进入换热舱内时,可以对换热舱内的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从而使待加热管路的空气温度增加,这样,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待加热管路内便不会出现结冰的情况,在应用于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后,便可以减少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内出现结冰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导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压差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换热舱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热组件;11、连接舱、12、导热管;2、供热舱; 3、连接管路;4、换热舱;5、动力组件;51、流体泵;52、蓄电池;6、控制装置;7、电磁阀;100、发动机;101、催化器;102、颗粒捕集器;103、消声器;104、压差管路;105、传感器;200、空气滤清器;201、空滤出气管;202、涡轮增压器;203、散热模块;204、后处理模块;205、消声器模块;206、曲轴箱通风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需通过压差管路将废气压力传输至压差传感器接口,用于监测颗粒捕集器进口与出口的压力差,进一步用于判定颗粒捕集器是否需要进行再生过程。颗粒捕集器两侧设置的压差管路是监测压力的通道,保持压差管路与颗粒捕集器之间气流畅通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最低可达-40℃左右,加之后处理管路中存在部分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压差管路中,遇冷直接凝结成冰,造成压差管路堵塞,压差传感器无法捕捉颗粒捕集器的压力,进而造成压差传感器故障问题发生。
另外,车辆上一般通过曲轴箱通风管将发动机运转中产生的曲轴箱废气持续引入到进气系统中,重新进行燃烧。曲轴箱废气主要为未燃的燃油气、水蒸气和废气等。
当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连续高速行驶时,曲轴箱废气的温度较低,废气中的水汽容易出现凝结。特别是在曲轴箱通风管与进气系统的连接处,废气与大量寒冷空气交汇,被迅速冷却,极易在接头前端凝结成冰,并随时间逐渐累积;最终将曲轴箱通风管与进气系统的接头处完全堵塞,导致废气无法及时排除,曲轴箱内压力急剧升高,油封冲出,机油快速泄漏,最终导致发动机无法工作,车辆抛锚。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结构和车辆,通过设置导热组件、供热舱、连接管路和换热舱,利用导热组件将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温度传导至供热舱,使供热舱的流体温度增加,由于流体温度的增加,在温差的作用下,供热舱内被加热的流体通过连接管路朝向换热舱移动,并且在被加热的流体进入换热舱内时,可以对换热舱内的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从而使待加热管路的空气温度上升,这样,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待加热管路内便不会出现结冰的情况,在应用于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后,便可以减少压差管路和曲轴箱通风管路内出现结冰的情况。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导热组件1、供热舱2、连接管路3和换热舱4。
其中,导热组件1设置在车辆发动机100的出气端,并且导热组件1与供热舱2连通,发动机100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导热组件 1可以将这些高温气体的温度传导至供热舱2内,从而使供热舱2内的流体温度升高。
连接管路3为一个循环管路,连接管路3的两端均与供热舱2连通,这样,供热舱2内的流体便可以通过连接管路3实现循环,即加热后的流体在进行换热后,温度降低,随后温度降低的流体又重新回到供热舱2进行加热,并如此循环。
换热舱4设置在待加热管路上,并且部分待加热管路位于换热舱4内,连接管路3则直接与换热舱4连通;这样被加热的流体会进入换热舱4进行换热,并且在换热后再回到连接管路3重新进行循环。
在具体应用时,将加热装置集成于待加热管路的系统内,并且将导热组件1与发动机100的出气端连接,将换热舱4设置在待加热管路上。导热组件将供热舱内的流体加热,由于温差原因,导热组件1加热的流体开始在连接管路内移动,并通过连接管路3进入换热舱4,在换热舱4内的流体对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随后温度降低的流体再回到连接管路3,并最终回到供热舱2内重新加热,并再次循环,这样便可以对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待加热管路内出现结冰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流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液体,例如水,只要能在连接管路内循环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导热组件1由连接舱11和导热管12 组成。
具体地,连接舱11设置在发动机100的出气端上,并且与发动机100 的出气端连通,这样发动机100排出的高温气体会进入连接舱11内。导热管12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管,如热管、铜管或铝管,导热管12的一部分位于连接舱11内,另一部分位于供热舱2内。这样,连接舱11内高温气体的温度会通过导热管12传导到供热舱2内,并使供热舱2内的流体温度增加。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热效果,导热管12 设置有多组,多组导热管12平行或弯曲地设置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内。
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空间较大时,多组导热管12可以平行地设置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内;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空间较小时,多组导热管 12可以弯曲地设置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动力组件5,动力组件5设置在连接管路3上,动力组件5用于使流体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动力组件5包括流体泵51和蓄电池52。
具体地,流体泵51设置在连接管路3上,在启动流体泵51后,流体泵 51便可以使流体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蓄电池52则用于对流体泵51提供动力,使流体泵51可以有更长的使用时间。
利用动力组件5使得流体可以更稳定地在连接管路3内沿一定方向进行循环,以使流体可以将热量带入到换热舱4,再传递给待加热管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组件5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在连接管路3 内设置可转动的桨叶,利用桨叶也可以带动流体的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与动力组件5电连接,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动力组件5启动或关闭。
具体地,在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控制装置6控制动力组件5启动,以使流体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从而对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在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控制装置6控制动力组件5关闭,以使流体停止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从而停止对待加热管路进行加热。
在具体应用时,控制装置6可以是单独的控制单元,也可以是车辆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的其中一个控制单元。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连接管路3上还设置有电磁阀7,电磁阀7与控制装置6电信连接,电磁阀7用于使连接管路3连通或封闭。
具体地,在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0℃时,控制装置6控制电磁阀7 打开,使连接管路3连通,此时流体可以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在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控制装置6控制电磁阀7关闭,使得连接管路3封闭,此时流体无法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连接管路3内流体的循环,避免在外界温度较高时,被加热的流体通过连接管路3进入换热舱4,导致换热舱4内的待加热管路温度过高而受损。
在一种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并进行判断。
具体地,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控制装置6响应于检测装置,控制动力组件5启动,使流体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在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控制装置6响应于检测装置,控制动力组件5关闭,使流体停止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
在具体应用时,检测装置可以是单独的检测单元,也可以是车辆ECU 的其中一个检测单元。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压差管结构,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发动机100、催化器101、颗粒捕集器102、消声器103和压差管路104。
其中,发动机100、催化器101、颗粒捕集器102和消声器103之间均通过管路连通,压差管路104的两端分别连通颗粒捕集器102两侧的管路,压差管路104上设置有传感器105,用于检测颗粒捕集器102两侧的压力差。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换热舱4设置有两组,两组换热舱4分别设置在传感器105的两侧,位于传感器105两侧的部分压差管路104设置在换热舱 4内。
这样,在启动动力组件5后,换热舱4内的压差管路104便可以被加热,从而减少压差管路104内部出现结冰的情况。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照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空气滤清器200、空滤出气管201、涡轮增压器202、散热模块203、发动机100、后处理模块204、消声器模块205、曲轴箱通风管路206。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曲轴箱通风管路206与空滤出气管201连通,换热舱4设置在空滤出气管201靠近空气滤清器200的一侧,且位于曲轴箱通风管路206与空滤出气管201连通处的前侧,位于此处的部分空滤出气管201设置在换热舱4内。
这样,在启动动力组件5后,换热舱4内的空滤出气管201便可以被加热,从而使空滤出气管201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减少曲轴箱通风管路206 与空滤出气管201连通的位置出现结冰的情况。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装置,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压差管结构,或者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热组件(1)、供热舱(2)、连接管路(3)和换热舱(4);
其中,所述导热组件(1)设置在发动机(100)的出气端,所述导热组件(1)与供热舱(2)连通,所述导热组件(1)用于将供热舱(2)内的流体加热;
所述连接管路(3)的两端均与供热舱(2)连通;
所述换热舱(4)设置在待加热管路上,且所述连接管路(3)与换热舱(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组件(1)包括连接舱(11)和导热管(12);
所述连接舱(11)设置在发动机(100)的出气端,所述导热管(12)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舱(11)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供热舱(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管(12)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导热管(12)平行或弯曲地设置在连接舱(11)和供热舱(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动力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流体泵(51)和蓄电池(52);
所述流体泵(5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路(3)上,用于使流体在连接管路(3)内循环;
所述蓄电池(52)用于向所述流体泵(51)提供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组件(5)的启动或关闭;
其中,在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动力组件(5)启动,以使流体在所述连接管路(3)内循环;
在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6)控制所述动力组件(5)关闭,以使流体在所述连接管路(3)内停止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界环境温度并进行判断;
其中,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6)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5)启动;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外界环境温度大于0℃时,所述控制装置(6)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所述动力组件(5)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路(3)上设置有电磁阀(7),所述电磁阀(7)与所述控制装置(6)电信连接,所述电磁阀(7)用于使所述连接管路(3)连通或封闭。
8.一种压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还包括发动机(100)、催化器(101)、颗粒捕集器(102)、消声器(103)和压差管路(104),所述发动机(100)、催化器(101)、颗粒捕集器(102)和消声器(103)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压差管路(104)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颗粒捕集器(102)两侧的管路,所述压差管路(104)上设置有传感器(105);
所述换热舱(4)设置在所述压差管路(104)的位置,且部分所述压差管路(104)设置在所述换热舱(4)内。
9.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还包括空气滤清器(200)、空滤出气管(201)、涡轮增压器(202)、散热模块(203)、发动机(100)、后处理模块(204)、消声器模块(205)和曲轴箱通风管路(206),所述曲轴箱通风管路(206)与所述空滤出气管(201)连通;
所述换热舱(4)设置在所述空滤出气管(201)上靠近所述空气滤清器(200)的一侧,且部分所述空滤出气管(201)设置在所述换热舱(4)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差管结构,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
CN202121614847.0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5408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847.0U CN215408960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4847.0U CN215408960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8960U true CN215408960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4847.0U Active CN215408960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8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5390B (zh) 用于控制废热回收和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系统
EP1801531B1 (en) Waste heat collecting apparatus
CN204024780U (zh) 暖机系统
JP2014181654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US1112519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an engine system
CN112127977B (zh) 智能废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15408960U (zh) 一种加热装置、压差管结构、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及车辆
JP2011208575A (ja) 排ガス再循環装置
CN215521011U (zh) 一种防结冰装置及车辆
CN107650622B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CN116733640A (zh) Egr冷却器、egr冷却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00033U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快速暖机系统
CN114370315B (zh) 一种尿素箱、尿素加热方法、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N211692670U (zh) 一种防进气歧管结冰系统、发动机及汽车
CN211259132U (zh) 压气机蜗壳、压气机和涡轮增压器
CN215566350U (zh) 一种加热装置、曲轴箱通风管结构、尿素管路结构及车辆
CN220353923U (zh) 发动机加热系统
CN217002017U (zh) 一种可用于水箱的发动机余热利用装置
CN214944492U (zh) 一种防止曲通管结冰装置、发动机系统及汽车
CN113006918B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降噪排气管组件
CN205400936U (zh) 油箱加热结构
JP2017075555A (ja) 内燃機関の凝縮水排出装置
CN212708839U (zh) 暖风系统及汽车
CN216922312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装置
JP3473100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還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