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6899U - 稳定型承重板 - Google Patents
稳定型承重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06899U CN215406899U CN202121513262.XU CN202121513262U CN215406899U CN 215406899 U CN215406899 U CN 215406899U CN 202121513262 U CN202121513262 U CN 202121513262U CN 215406899 U CN215406899 U CN 215406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piece
- convex strip
- bearing plate
- foaming
- embed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定型承重板,包括由发泡材料经过一体成型获得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所述本体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对应的凹陷部,使得一个本体的凸条部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的凹陷部内;所述本体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所述本体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均为金属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强每块墙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与凹陷部、凸条部配合,增加墙板拼接处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稳定型承重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市场创新的需求,施工建设朝着高效、快速、质量等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它在保证现场施工有序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并且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上有时需要将一间房间隔为两个或多个房间使用,或者,在一些简易房屋中,也要使用一些墙板作为房屋的外墙,这时就要使用到墙板作为隔断用建材。目前的房间隔断施工中,大多用砖、砌块、混凝土、水泥发泡砖、复合板等砌制而成;也有部分采用铝合金等建材现场施工制作而成。
在现有的隔墙板中,要么为了满足保温、隔音、防火需求,采用比如水泥砌块砖,但是,质量较重,不易运输和施工;要么为了满足比较轻,采用相对较轻的水泥发泡砖,但是又不能承担重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承重板,该稳定型承重板既可以增强每块墙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又可以增加墙板拼接处的连接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型承重板,包括由发泡材料经过一体成型获得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所述本体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对应的凹陷部,使得一个本体的凸条部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的凹陷部内;
所述本体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所述本体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均为金属支撑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发泡聚氨酯或者发泡聚苯乙烯。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条部、凹陷部分别设置于本体上端面、下端面的中央。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撑件包括下端开口的钢管本体和由钢管本体下端分别两侧延伸的折弯部,所述钢管本体的上部位于凸条部内。
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均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于顶板两侧的翼板,两个所述翼板的下部分别位于围成所述凹陷部的两个侧壁内。
6.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支撑件、下支撑件与本体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承重板,其在生产、组装、使用、回收的全寿命周期内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要求,且相较于同等体积的其他墙板,重量大大减轻,便于运输、施工,还具有良好的承重、防水和保温性能;进一步的,其本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所述本体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对应的凹陷部,使得一个本体的凸条部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的凹陷部内,上凹陷部与凸条部的配合设置,可实现相邻墙板之间的快速拼接,还可以保证墙板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
2、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承重板,其本体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所述本体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均为金属支撑件,本体内支撑件的设置,既可以增强每块墙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又可以有效防止局部出现开裂,还可以与凹陷部、凸条部配合,增加墙板拼接处的连接稳定性,且无需龙骨作为支撑,可直接与房屋框架立柱连接,结构稳定性好,便于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承重板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承重板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承重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本体;2、凸条部;3、凹陷部;4、第二凸条部;5、第二凹陷部;6、上支撑件;61、钢管本体;62、折弯部;7、下支撑件;71、顶板;72、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稳定型承重板,包括由发泡材料经过一体成型获得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2,所述本体1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2对应的凹陷部3,使得一个本体1的凸条部2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1的凹陷部3内;
所述本体1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2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6,所述本体1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3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7,所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均为金属支撑件。
上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上述凸条部2、凹陷部3分别设置于本体1上端面、下端面的中央;上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均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71和竖直设置于顶板71两侧的翼板72,两个上述翼板72的下部分别位于围成上述凹陷部3的两个侧壁内。
实施例2:一种稳定型承重板,包括由发泡材料经过一体成型获得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2,所述本体1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2对应的凹陷部3,使得一个本体1的凸条部2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1的凹陷部3内;
所述本体1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2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6,所述本体1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3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7,所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均为金属支撑件。
上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苯乙烯;上述上支撑件6包括下端开口的钢管本体61和由钢管本体61下端分别两侧延伸的折弯部62,上述钢管本体61的上部位于凸条部2内;上述下支撑件7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71和竖直设置于顶板71两侧的翼板72,两个上述翼板72的下部分别位于围成上述凹陷部3的两个侧壁内;
上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与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上述承重板一般通过以下加工工艺获得:将加工好的金属支撑件放入模具中固定,向模具中加入发泡原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原料在金属支撑件与模具之间充分发泡成型。
采用上述稳定型承重板时,其在生产、组装、使用、回收的全寿命周期内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要求,且相较于同等体积的其他墙板,重量大大减轻,便于运输、施工,还具有良好的承重、防水和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其上凹陷部与凸条部的配合设置,可实现相邻墙板之间的快速拼接,还可以保证墙板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本体内支撑件的设置,既可以增强每块墙板本身的结构强度,又可以有效防止局部出现开裂,还可以与凹陷部、凸条部配合,增加墙板拼接处的连接稳定性,且无需龙骨作为支撑,可直接与房屋框架立柱连接,结构稳定性好,便于快速施工。
上述发泡材料也可以采用轻质混凝土或者发泡混凝土;本专利承重板可用作墙板、屋面板、楼承板或者其它建筑板材。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发泡材料经过一体成型获得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上具有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部(2),所述本体(1)的下端面上具有一与所述凸条部(2)对应的凹陷部(3),使得一个本体(1)的凸条部(2)可以嵌入相邻另一个本体(1)的凹陷部(3)内;
所述本体(1)的上部嵌入有一与凸条部(2)方向一致的上支撑件(6),所述本体(1)的下部嵌入有一与凹陷部(3)方向一致的下支撑件(7),所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均为金属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发泡聚氨酯或者发泡聚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2)、凹陷部(3)分别设置于本体(1)上端面、下端面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6)包括下端开口的钢管本体(61)和由钢管本体(61)下端分别两侧延伸的折弯部(62),所述钢管本体(61)的上部位于凸条部(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均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71)和竖直设置于顶板(71)两侧的翼板(72),两个所述翼板(72)的下部分别位于围成所述凹陷部(3)的两个侧壁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承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6)、下支撑件(7)与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获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13262.XU CN215406899U (zh) | 2021-07-05 | 2021-07-05 | 稳定型承重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13262.XU CN215406899U (zh) | 2021-07-05 | 2021-07-05 | 稳定型承重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06899U true CN215406899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4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13262.XU Active CN215406899U (zh) | 2021-07-05 | 2021-07-05 | 稳定型承重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06899U (zh) |
-
2021
- 2021-07-05 CN CN202121513262.XU patent/CN2154068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15611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拐角单元 | |
CN215406899U (zh) | 稳定型承重板 | |
CN215406722U (zh) | 钢结构房屋 | |
CN201258556Y (zh) | 新型装配式墙板 | |
CN201972273U (zh) | 快立墙 | |
CN106639031A (zh) | 一种凸面龙骨、凹面龙骨和墙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 |
CN215406900U (zh) | 轻质墙板 | |
CN204781447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t型拐角单元 | |
CN212200826U (zh) | 多用途预制保温板及墙板 | |
CN211899233U (zh) | 一种复合型装配式建筑用内墙板 | |
CN204876284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十字交叉单元 | |
CN113882585A (zh) | 一种密肋夹心复合轻质砼竹架墙板 | |
CN203546908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梁稳定连接结构 | |
CN202023295U (zh) | 基于超轻发泡水泥材料的轻钢厂房用金属面保温夹芯板 | |
CN2372382Y (zh) | 一种新型轻体防火隔墙 | |
CN215888944U (zh) | 绿色节能型建筑墙板 | |
CN207130967U (zh) | 装配式建筑复合板材及采用该板材的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 | |
CN215406723U (zh) | 一体装配式建筑房屋 | |
CN201011048Y (zh) | 一种轻钢龙骨 | |
CN210002679U (zh) | 一种复合墙板及拼装式房屋 | |
CN212388724U (zh) | 一种轻钢龙骨小板 | |
CN216893077U (zh) | 一种用于活动板房的双坡光伏屋面板 | |
CN219386944U (zh) | 可变深v槽饰面复合外墙板 | |
CN214696280U (zh) | 一种轻型装配式免拆大模板结构 | |
CN215926462U (zh) | 密肋夹芯复合砼自保温墙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