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4657U -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4657U
CN215404657U CN202023086251.6U CN202023086251U CN215404657U CN 215404657 U CN215404657 U CN 215404657U CN 202023086251 U CN202023086251 U CN 202023086251U CN 215404657 U CN215404657 U CN 215404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cible
silicon carbide
growing
carbide crystal
cruci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6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良
蓝文安
刘建哲
余雅俊
李京波
夏建白
陈素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Bolant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lant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lant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lant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6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4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4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4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该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坩埚本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并且所述坩埚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坩埚本体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为75~80°;坩埚盖,盖设在所述坩埚本体的开口处。该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外形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相对于直立结构坩埚其能够改变坩埚本体内部晶体生长的温度场,有利于生长形状平整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锭,同时更加节约碳化硅晶体生长原料。

Description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业和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由于其自身优异的性能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SiC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制作大功率、高温、高频、抗辐照等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在电力电子、交通运输、清洁能源、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理气相传输法(PVT)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生长碳化硅单晶最成熟的方法,该技术生长的碳化硅单晶已经在很多国家实现了商业化量产。该方法是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对石墨坩埚加热,生长原料(碳化硅粉体)在石墨坩埚中高温下通过升华分解并在温度梯度的驱动下向低温区移动,最终在石墨坩埚的籽晶上形核成晶,生长成碳化硅晶体。在实际的晶体生长中,靠近籽晶生长界面的温度场中间温度低,四周温度高,因此,在晶体生长结束后往往会形成中间凸起,四周多晶的碳化硅晶锭。
但是上述这种晶锭在加工时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特别是在生长大尺寸碳化硅晶体时,由于温度场的分布不均,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因此,如何改善坩埚内部的温度场,优化晶体生长方法对于碳化硅晶体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该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外形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相对于直立结构坩埚其能够改变坩埚本体内部晶体生长的温度场,有利于生长形状平整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锭,同时更加节约碳化硅晶体生长原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坩埚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易生成中间凸起且四周多晶的碳化硅晶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
该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包括:
坩埚本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坩埚本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并且所述坩埚本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坩埚本体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为75~80°;
坩埚盖,盖设在所述坩埚本体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本体开口的内径为175~185mm。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盖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碳化硅籽晶。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本体的材质为石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该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上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能够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坩埚本体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环绕所述坩埚本体设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坩埚本体;2、坩埚盖;3、碳化硅籽晶;4、加热装置;5、碳化硅晶体生长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如图1所示,该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和坩埚盖2,其中:
坩埚本体1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可以盛放碳化硅晶体生长原料5,坩埚盖2盖设在坩埚本体1的开口处,用于将坩埚本体1密封。
坩埚本体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该结构的坩埚本体1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改变坩埚本体1中晶体生长的温度场,使得低温点向上偏移,而且能够减小籽晶生长界面的径向温度差,更加有利于生长形状平整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锭。同时,该结构设计的坩埚本体1相较传统的直立形坩埚,在碳化硅粉体的原料上也更加的节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与坩埚本体1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为75~80°,如图1所示,夹角α在75~80°范围内,能够保证坩埚本体1内籽晶表面温度场的均匀和较小的径向温差,夹角α过小则会效果不明显,夹角α过大则会影响生长原料的量和电磁感应加热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坩埚本体1开口的内径Φ为175~185mm,如图1所示,开口的内径Φ在175~185mm范围的坩埚本体1主要应用于6英寸晶体生长。
当然坩埚本体1的内径可以根据不同晶体的生长需要进行选择,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坩埚盖2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碳化硅籽晶3,如图1所示,碳化硅籽晶3设置在坩埚盖2的内侧面上,当坩埚盖2密封在坩埚本体1的开口处时,碳化硅籽晶3位于坩埚内部,且位于碳化硅晶体生长原料5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坩埚本体1的材质为石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如图2所示,该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包括加热装置4和上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中:
加热装置4能够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坩埚本体1外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可以相对于坩埚本体1上下移动,由于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随着晶体不断增长,晶体生长界面温度不断升高,生长界面的升华和凝华达到平衡会阻止晶体的继续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采取不断微调移动加热装置4(如电磁感应线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有利于晶锭长度的增加。
当然电磁感应线圈与坩埚本体1的相对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随着生长的进行,调整电磁感应线圈向下移动,并且移动的速率V在0.05~0.1mm/h范围内,能够保证坩埚内晶体生长表面持续的温度梯度和生长动力,移动速率V过小则会效果不明显,移动速率V过大则会造成坩埚内温度场的波动,容易引起晶体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加热装置4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如图2所示,电磁感应线圈环绕坩埚本体1设置,提高了加热效率且加热更均匀。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生长装置及其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采用如图1结构的石墨坩埚进行大尺寸晶体生长,石墨坩埚的上口内径Φ为175mm,石墨坩埚的外壁与平面的倾斜夹角α为80°,石墨坩埚内装有适量的生长原料,该尺寸用于6英寸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当电磁感应线圈对石墨坩埚进行加热时,石墨坩埚的侧表面由于集肤效应迅速加热,相对普通直立坩埚而言,这种带倾角的斜壁石墨坩埚结构能够改变石墨坩埚中晶体生长的温度场,使得低温点向上偏移,而且能够减小籽晶生长界面的径向温度差,更加有利于生长形状平整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锭。同时,这样的坩埚设计相较传统的直立形坩埚,在碳化硅粉体的原料上也更加的节约。另外,当坩埚内部温度达到晶体生长温度时,晶体生长开始,同时调节感应线圈相对石墨坩埚以速率V为0.1mm/h向下移动,这样就能够避免晶锭向下生长时温度上升引起的生长界面的升华和凝华达到平衡,进而会阻止晶体的继续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采取不断微调移动加热感应线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有利于晶锭长度的增加。
实施例2:
采用如图1结构的石墨坩埚进行大尺寸晶体生长,石墨坩埚的上口内径Φ为185mm,石墨坩埚的外壁与平面的倾斜夹角α为75°,石墨坩埚内装有适量的生长原料,该尺寸用于6英寸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另外,当坩埚内部温度达到晶体生长温度时,晶体生长开始,同时调节感应线圈相对石墨坩埚以速率V为0.05mm/h向下移动,这样就能够避免晶锭向下生长时温度上升引起的生长界面的升华和凝华达到平衡,进而会阻止晶体的继续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采取不断微调移动加热感应线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有利于晶锭长度的增加。
对比例1:
采用传统直立的石墨坩埚进行大尺寸晶体生长,石墨坩埚的内径为185mm,石墨坩埚内装有适量的生长原料,该尺寸用于6英寸碳化硅晶体的生长。另外,当坩埚内部温度达到晶体生长温度时,晶体生长开始,同时调节感应线圈相对石墨坩埚以速率V为0.05mm/h向下移动,直至生长反应结束。
对比例2:
采用如图1结构的石墨坩埚进行大尺寸晶体生长,石墨坩埚的上口内径Φ为175mm,石墨坩埚的外壁与平面的倾斜夹角α为80°,石墨坩埚内装有适量的生长原料,该尺寸用于6英寸碳化硅晶体的生长。
以下将具体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中得出的有益效果进行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846546260000081
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坩埚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改变石墨坩埚中晶体生长的温度场,使得低温点向上偏移,而且能够减小籽晶生长界面的径向温度差,更加有利于生长形状平整的大尺寸高质量碳化硅晶锭。同时,这样的坩埚设计相较传统的直立形坩埚,在碳化硅粉体的原料上也更加的节约。另外,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采取不断微调移动加热感应线圈的方式,保持生长界面的温度差,能够进一步有利于晶锭长度的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
坩埚本体(1),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坩埚本体(1)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并且所述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与所述坩埚本体(1)底部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为75~80°;
坩埚盖(2),盖设在所述坩埚本体(1)的开口处;所述坩埚本体(1)开口的内径为175~18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盖(2)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碳化硅籽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本体(1)的材质为石墨。
4.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4)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4)能够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坩埚本体(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环绕所述坩埚本体(1)设置。
CN202023086251.6U 2020-12-18 2020-12-18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Active CN215404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6251.6U CN215404657U (zh) 2020-12-18 2020-12-18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6251.6U CN215404657U (zh) 2020-12-18 2020-12-18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4657U true CN21540465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3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6251.6U Active CN215404657U (zh) 2020-12-18 2020-12-18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46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5320A (zh) * 2023-06-28 2023-09-29 通威微电子有限公司 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方法及碳化硅晶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5320A (zh) * 2023-06-28 2023-09-29 通威微电子有限公司 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方法及碳化硅晶体
CN116815320B (zh) * 2023-06-28 2024-01-12 通威微电子有限公司 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方法及碳化硅晶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4929U (zh)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和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KR101263082B1 (ko) 사파이어 잉곳 성장장치
CN102732953B (zh) 双籽晶辅助气相传输方法生长碳化硅单晶的技术和装置
CN206204482U (zh) 一种基于VGF法的减少InP晶体孪晶的装置
CN107904657A (zh) 一种pvt法生长大尺寸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的生长方法
CN105970295B (zh) 一种液相法生长碳化硅晶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42037A (zh) 一种高速单晶生长装置
US20080257254A1 (en) Large grain, multi-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ingot form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202390579U (zh) 一种物理气相输运法生长碳化硅单晶用石墨坩埚
CN112725886A (zh) 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及其生长方法、碳化硅晶锭
JP5464429B2 (ja) 四角形の断面を有する単結晶シリコンの育成方法
CN106367812A (zh) 一种提高碳化硅粉源径向温度均匀性的石墨坩埚
CN108624963A (zh) 一种用于pvt法生长的碳化硅晶体的原料烧结工艺
CN215404657U (zh) 碳化硅晶体生长用坩埚及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CN114855281A (zh) 一种基于尺寸和形状控制的AlN晶体材料制备方法
CN113061985A (zh) 一种通过调节碳硅比分布提高晶体质量的方法
JP5671057B2 (ja) マイクロピット密度(mpd)が低いゲルマニウムのインゴッ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ゲルマニウム結晶を成長させる装置
CN215593248U (zh) 一种用于消除碳化硅晶体边缘环形形貌的保温装置
CN202730295U (zh) 一种铸锭单晶硅的坩埚护板
CN204417640U (zh) 提高晶体生长速度的坩埚及晶体生长装置
JP4102876B2 (ja) 単結晶成長装置
CN102925957B (zh) 长晶装置
CN101906658A (zh) 永磁场直拉硅单晶的工艺及附属设备
CN206204480U (zh) 一种提高碳化硅粉源径向温度均匀性的石墨坩埚
CN219099384U (zh) 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2

Address after: 321000 plant 3, No. 2688, south 2nd Ring West Road, qiubi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Fu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0 South Second Ring West Road,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No. 268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OLANT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Address after: 321000 south side of Building 1, No. 2688, south 2nd Ring West Road, qiubi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hua Bolante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0 plant 3, No. 2688, south 2nd Ring West Road, qiubi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Fu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