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936U -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936U
CN215398936U CN202122197129.4U CN202122197129U CN215398936U CN 215398936 U CN215398936 U CN 215398936U CN 202122197129 U CN202122197129 U CN 202122197129U CN 215398936 U CN215398936 U CN 215398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eam assembly
longitudinal beam
end fram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71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周杨宇
尤勇刚
伍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em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em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em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em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71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右前纵梁总成和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前端框架总成连接;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右端连接有斜向右侧的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左端连接有斜向左侧的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从而形成两条能量传递路径;使得车辆正面碰撞时,在车辆右侧通过右前纵梁总成和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两条路径传递能量,同理在车辆左侧,通过左前纵梁总成和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两条路径传递能量;能够充分吸收正面碰撞产生的能量且分散路径合理,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减小对驾乘室乘客造成的伤害,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框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前机舱作为车身承受正面碰撞时的主要结构,必须具有通过合理变形来充分吸收碰撞能量和有效分散、传递碰撞力的功能,从而达到保护驾乘室的目的。
目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大多通过前端框架梁、左、右前纵梁、前围总成及左右A柱加强结构等构成,这种结构存在碰撞力传递路径单一、不够充分、连续的问题;当车身发生正面碰撞时,前机舱将无法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大部分能量转移到驾驶室前部,引起驾驶舱过渡变形,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具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围总成,前围总成的底部连接有右前纵梁总成和左前纵梁总成;
右前纵梁总成和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有前端框架总成;
右前纵梁总成和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上方设有水箱上横梁总成,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右端通过右安装梁总成与右前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左端通过左安装梁总成与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连接;
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右端连接有斜向右侧的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左端连接有斜向左侧的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
前围总成的右侧连接有右A柱下内板总成,前围总成的左侧连接有左A柱下内板总成,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与右A柱下内板总成连接,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与左A柱下内板总成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端框架总成包括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和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的底部,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的顶部前侧,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顶部后侧与右前纵梁总成连接,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的顶部后侧与左前纵梁总成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以及右前纵梁总成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以及左前纵梁总成之间也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包括前端上横梁本体,前端上横梁本体的两端后侧均连接有前端上横梁加强件,且前端上横梁本体与前端上横梁加强件之间形成前端上横梁空腔。
可选地,所述右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的右端与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之间连接有右加强连接件;所述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的左端与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之间连接有左加强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一右空腔,所述右加强连接件的后端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的前端连接;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之间形成第一左空腔,所述左加强连接件的后端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的前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的后端右侧连接有右A柱加强板总成,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与右A柱加强板总成之间形成有第二右空腔;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的后端左侧连接有左A柱加强板总成,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与左A柱加强板总成之间形成有第二左空腔。
可选地,所述右前纵梁总成包括右前段、右中段和右后段;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包括左前段、左中段和左后段。
可选地,所述右前段包括右前梁前段外板和右前梁前段内板,且右前梁前段外板和右前梁前段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右空腔;所述左前段包括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且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左空腔。
可选地,所述水箱上横梁总成包括水箱上横梁本体,水箱上横梁本体的两端底部均连接有水箱上横梁加强板,且水箱上横梁本体与水箱上横梁加强板形成水箱上横梁空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右前纵梁总成和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前端框架总成连接;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右端连接有斜向右侧的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水箱上横梁总成的左端连接有斜向左侧的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从而形成两条能量传递路径;使得车辆正面碰撞时,在车辆右侧通过右前纵梁总成和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两条路径传递能量,同理在车辆左侧,通过左前纵梁总成和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两条路径传递能量;能够充分吸收正面碰撞产生的能量且分散路径合理,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减小对驾乘室乘客造成的伤害,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右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的右端与右A柱下内板总成之间连接有右加强连接件;左前纵梁总成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的左端与左A柱下内板总成之间连接有左加强连接件;如此设置,使得车辆正面碰撞时,车辆右侧还能通过右加强连接件向后传递能量;车辆左侧还能通过左加强连接件向后传递能量,即使得在车辆右侧和左侧各有三条路径传递能量,进一步合理分散能量传递路径,进一步吸收正面碰撞能量、从而大大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减小对驾乘室乘客造成的伤害,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经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和右加强连接件传递的能量均是传向右A柱下内板总成,以及经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和左加强连接件传递的能量均是传向左A柱下内板总成;能够进一步分摊驾乘室所受到的冲击能力,进一步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端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水箱上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右A柱下内板总成、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及右A柱加强板总成三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右前纵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右前纵梁总成的右前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正面碰撞时能量的传递方向及路径示意图;
图标:10-前围总成,20-右前纵梁总成,21-右前段,211-右前梁前段外板,212-右前梁前段内板,213-第三右空腔,22-右中段,23-右后段,30-左前纵梁总成,40-前端框架总成,41-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2-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3-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1-前端上横梁本体,432-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3-前端上横梁空腔,44-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50-水箱上横梁总成,51-水箱上横梁本体,52-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3-水箱上横梁空腔,60-右安装梁总成,70-左安装梁总成,80-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100-右A柱下内板总成,110-左A柱下内板总成,120-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30-右加强连接件,140-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50-左加强连接件,160-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1-第一右空腔,170-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80-右A柱加强板总成,1801-第二右空腔,190-左A柱加强板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围总成10,前围总成10的右侧连接有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前围总成10的左侧连接有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前围总成10的底部连接有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连接有前端框架总成40。
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上方设有水箱上横梁总成50,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右端通过右安装梁总成60与右前纵梁总成20的前端连接,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左端通过左安装梁总成70与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连接。
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右端连接有斜向右侧的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左端连接有斜向左侧的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与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连接,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与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连接。
右前纵梁总成20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20,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20的右端与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之间连接有右加强连接件130;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40,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40的左端与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之间连接有左加强连接件150。
值得说明的是,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在车辆右侧能够通过右前纵梁总成20、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以及右加强连接件130三条路径传递能量;同理在车辆左侧能够通过左前纵梁总成30、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以及左加强连接件150三条路径传递能量;能够充分吸收正面碰撞产生的能量且分散路径合理,大大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大大减小对驾乘室乘客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正面碰撞时能量的传递方向及路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能量的传递方向。
此外,经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和右加强连接件130传递的能量均是传向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以及经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和左加强连接件150传递的能量均是传向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能够进一步分摊驾乘室所受到的冲击能力,进一步降低驾乘室的变形量。
本实施例中,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之间形成第一右空腔1601,右加强连接件130的后端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的前端连接;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之间形成第一左空腔,左加强连接件150的后端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的前端连接;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右空腔1601可大大提高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前端的强度,第一左空腔可大大提高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前端的强度,从而提高吸收侧面碰撞能量的能力。
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的后端右侧连接有右A柱加强板总成180,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与右A柱加强板总成180之间形成有第二右空腔1801;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的后端左侧连接有左A柱加强板总成190,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与左A柱加强板总成190之间形成有第二左空腔;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右空腔1801可大大提高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后端的强度,第二左空腔可大大提高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后前端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吸收侧面碰撞能量的能力。
右前纵梁总成20包括右前段21、右中段22和右后段23;左前纵梁总成30包括左前段、左中段和左后段,本实施例中,右前段21包括右前梁前段外板211和右前梁前段内板212,且右前梁前段外板211和右前梁前段内板212之间形成第三右空腔213;左前段包括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且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左空腔,第三右空腔213和第三左空腔可提高右前段21即左前段的强度,有利于充分吸收承受前端框架总成40传递的冲击能力,并将能力向后传递。
前端框架总成40包括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和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底部,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顶部前侧,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顶部后侧与右前纵梁总成20连接,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顶部后侧与左前纵梁总成30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前端框架总成40整体形成一个闭环框架,大大提高整体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本实施例中,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以及右前纵梁总成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以及左前纵梁总成30之间也通过螺栓连接;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和前端框架左右立柱总成的检修及更换。
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包括前端上横梁本体431,前端上横梁本体431的两端后侧均连接有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2,且前端上横梁本体431与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2之间形成前端上横梁空腔433;值得说明的是,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2分成左右两部分,减轻整体质量的同时,起到提高前端上横梁本体431的整体强度。
水箱上横梁总成50包括水箱上横梁本体51,水箱上横梁本体51的两端底部均连接有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2,且水箱上横梁本体51与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2形成水箱上横梁空腔53,同理,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2分成左右两部分,减轻整体质量的同时,起到提高水箱上横梁本体51的整体强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总成(10),前围总成(10)的底部连接有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连接有前端框架总成(40);
右前纵梁总成(20)和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上方设有水箱上横梁总成(50),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右端通过右安装梁总成(60)与右前纵梁总成(20)的前端连接,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左端通过左安装梁总成(70)与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连接;
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右端连接有斜向右侧的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水箱上横梁总成(50)的左端连接有斜向左侧的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
前围总成(10)的右侧连接有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前围总成(10)的左侧连接有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右前大灯连接板组件(80)与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连接,左前大灯连接板组件(90)与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总成(40)包括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和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底部,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连接于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和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顶部前侧,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顶部后侧与右前纵梁总成(20)连接,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的顶部后侧与左前纵梁总成(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右立柱总成(41)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以及右前纵梁总成(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端框架左立柱总成(42)与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前端框架下横梁总成(44)以及左前纵梁总成(30)之间也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上横梁总成(43)包括前端上横梁本体(431),前端上横梁本体(431)的两端后侧均连接有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2),且前端上横梁本体(431)与前端上横梁加强件(432)之间形成前端上横梁空腔(4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纵梁总成(20)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20),右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20)的右端与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之间连接有右加强连接件(130);所述左前纵梁总成(30)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40),左前翼子板安装支架总成(140)的左端与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之间连接有左加强连接件(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的前端右侧连接有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之间形成第一右空腔(1601),所述右加强连接件(130)的后端与前机舱右墙板加强板(160)的前端连接;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的前端左侧连接有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之间形成第一左空腔,所述左加强连接件(150)的后端与前机舱左墙板加强板(170)的前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的后端右侧连接有右A柱加强板总成(180),且右A柱下内板总成(100)与右A柱加强板总成(180)之间形成有第二右空腔(1801);所述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的后端左侧连接有左A柱加强板总成(190),且左A柱下内板总成(110)与左A柱加强板总成(190)之间形成有第二左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纵梁总成(20)包括右前段(21)、右中段(22)和右后段(23);所述左前纵梁总成(30)包括左前段、左中段和左后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段(21)包括右前梁前段外板(211)和右前梁前段内板(212),且右前梁前段外板(211)和右前梁前段内板(212)之间形成第三右空腔(213);所述左前段包括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且左前梁前段外板和左前梁前段内板之间形成第三左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横梁总成(50)包括水箱上横梁本体(51),水箱上横梁本体(51)的两端底部均连接有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2),且水箱上横梁本体(51)与水箱上横梁加强板(52)形成水箱上横梁空腔(53)。
CN202122197129.4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98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7129.4U CN215398936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7129.4U CN215398936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936U true CN21539893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712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98936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417A (zh) * 2022-08-31 2022-11-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承载式下车身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2417A (zh) * 2022-08-31 2022-11-29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承载式下车身结构
CN115402417B (zh) * 2022-08-31 2023-09-0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承载式下车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513A1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WO2016192304A1 (zh) 汽车机舱总成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100004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0962938A (zh)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CN202089121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CN215398936U (zh) 一种非承载式微型货车前机舱框架结构
CN110282017B (zh)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CN201300891Y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CN212195654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4915840U (zh)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CN111169268B (zh) 电池包侧碰保护框架及汽车
CN114852186B (zh) 一种汽车乘员舱壳体结构及汽车
CN213799908U (zh)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13862433U (zh) 地板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12500670U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11746650B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汽车
CN110857121B (zh) 正面碰撞传力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8229167U (zh) 车身结构和电动车辆
CN215043119U (zh) 一种车身传力结构和汽车
CN219706915U (zh) 一种汽车下传力结构及汽车
CN111169267A (zh) 电池包保护框架及汽车
CN219406601U (zh) 车身前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