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7275U -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77275U CN215377275U CN202121482656.3U CN202121482656U CN215377275U CN 215377275 U CN215377275 U CN 215377275U CN 202121482656 U CN202121482656 U CN 202121482656U CN 215377275 U CN215377275 U CN 2153772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trigger
- sliding
- piec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微动开关、触发件以及复位件。微动开关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微动开关具有开关触点;触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具有抵接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复位件与触发件配合,以使触发件能够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或使触发件能够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能够通过复位件与触发件配合,以使触发件能够在抵接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实现切换微动开关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一种烹饪电器,由于设置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通过门体关闭时抵接触发件,以触发微动开关实现烹饪电器工作状态切换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对市场上烹饪电器的发热功能切换的需求越来越多,是产品销售的卖点,对烹饪电器门的开关门检测是基本要求,烹饪电器的开关组件技术是影响烹饪电器使用便利的关键技术。现有技术的开关组件存在无法实现烹饪电器工作状态切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以解决开关组件存在无法实现烹饪电器工作状态切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
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微动开关具有开关触点;
触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抵接所述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以及
复位件,与所述触发件配合,以使所述触发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或使所述触发件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壳体;以及
卡扣,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卡接部;
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卡接部抵接在所述微动开关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卡扣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可在所述安装槽中移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微动开关具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对所述微动开关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形成第一安装孔,所述触发件包括:
滑动部,具有滑动面,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安装槽中移动,所述滑动面与所述卡扣形成面接触;
触控部,具有导向斜面,所述触控部形成在所述滑动面上,所述触控部通过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开关触点抵接;以及
控制轴,与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控制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动部向所述复位件的恢复力的相反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拉簧,套设在所述控制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抵接所述开关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拉簧,套设在所述控制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远离所述开关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安装轴,与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控制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复位件为压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抵接所述开关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安装轴,与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控制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复位件为压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远离所述开关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两侧的所述滑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触控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具有邻近所述卡扣的注塑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电器,包括:
机体,具有敞开的腔室;
门体,盖设在所述腔室的敞开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腔室;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开关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触发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机体,以使所述门体关闭时抵接所述触发件,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切换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电器为烤箱,所述烤箱包括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所述微动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以使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时,所述微动开关择一连通所述第一加热模块或所述第二加热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微动开关、触发件以及复位件。微动开关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微动开关具有开关触点;触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具有抵接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复位件与触发件配合,以使触发件能够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或使触发件能够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能够通过复位件与触发件配合,以使触发件能够在抵接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实现切换微动开关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一种烹饪电器,由于设置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通过门体关闭时抵接触发件,以触发微动开关实现烹饪电器工作状态切换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烹饪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支架;11、壳体;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一安装孔;113、第二限位部;114、第二安装孔;115、注塑孔;12、卡扣;12a、安装槽;121、卡接部;13、定位柱;2、触发件;21、滑动部;211、滑动面;22、触控部;221、导向斜面;23、控制轴;24、安装轴;3、复位件;4、微动开关;41、开关触点;42、定位孔;100、开关组件;200、机体;300、门体;1000、烹饪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参见图1~5所示,包括安装支架1、微动开关4、触发件2以及复位件3。微动开关4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微动开关4具有开关触点41;触发件2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具有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复位件3与触发件2配合,以使触发件2能够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或使触发件2能够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能够通过复位件3与触发件2配合,以使触发件2能够在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实现切换微动开关4的工作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安装支架1包括壳体11以及卡扣12,卡扣12与壳体11连接,卡扣12远离壳体11的一端具有卡接部121。微动开关4通过卡扣12安装在壳体11上,卡接部121抵接在微动开关4远离壳体11的一侧。
通过卡扣12的卡接部121抵接在微动开关4远离壳体11的一侧,以使微动开关4稳定的安装在壳体11上,参见图1所示,防止微动开关4与壳体11因安装不牢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导致触发件2与微动开关4的开关触点41的接触不灵敏。通过卡扣12将微动开关4安装在壳体11上,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微动开关4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开关组件100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中,将微动开关4安装在壳体11上卡扣12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或者更多。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卡接部121远离微动开关4的一端形成有导向面。微动开关4安装时,可直接将微动开关4朝向卡扣12按压下去,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微动开关4对卡扣12产生一定挤压力,卡扣12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形变,待微动开关4安装到位,卡扣12形变恢复,卡扣12的卡接部121抵接在微动开关4远离壳体11的一侧,以对微动开关4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微动开关4具有定位孔42,安装支架1还包括定位柱13,定位柱13与壳体11连接,定位柱13穿设于定位孔42,以对微动开关4进行定位。通过定位柱13与微动开关4上的定位孔42配合,对微动开关4进行准确定位,以使触发件2与微动开关4的开关触点41间配合更加准确,防止因微动开关4安装位置误差过大,导致触发件2不能准确触发开关触点41,或者触发后在复位件3的作用下仍不能复位,又或者由于复位件3或者触发件2对开关触点41的作用力过大造成开关触点41的损坏。所以通过在微动开关4上开设定位孔42,与壳体11上的定位柱13配合,以对微动开关4进行定位,提高开关组件100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其中,定位柱13与定位孔42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或者更多。
具体的,参见图1~5所示,将微动开关4安装在壳体11上卡扣12的数量为2个,定位柱13与定位孔42的数量分别为2个。2个定位柱13沿微动开关4表面呈对角状态设置,微动开关4通过2个定位柱13定位,在壳体11表面上限制微动开关4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再通过2个卡扣12固定微动开关4,通过卡扣12的抵接部的作用,限制微动开关4沿垂直壳体11的方向运动,使得微动开关4安装稳定可靠。通过2个卡扣12固定微动开关4,即可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又不会因过多卡扣12导致安装困难的问题,且不会阻碍微动开关4与发热元件或线路的连接,也不会阻碍触发件2对微动开关4的触发。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至少两个卡扣12相对设置,以在卡扣12之间形成安装槽12a,触发件2通过卡扣12安装在壳体11上,可在安装槽12a中移动,卡接部121位于触发件2远离壳体11的一侧。触发件2通过卡扣12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并通过在安装槽12a中移动,从而在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间转换。
其中,将触发件2安装在壳体11上卡扣12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或者更多。具体的,将触发件2安装在壳体11上卡扣12的数量为4个,两个卡扣12相对设置,形成两组卡扣12,在卡扣12之间形成安装槽12a,触发件2在四个卡扣12间形成的安装槽12a中移动,使得触发件2的移动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壳体11上具有邻近卡扣12的注塑孔115。在卡扣12与壳体11连接处形成注塑孔115,在微动开关4或者触发件2安装时对卡扣12形成挤压时,有利于卡扣12产生形变,使得安装快捷,并能防止卡扣12损坏。在卡扣12注塑成型时,方便模具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卡接部121抵接在触发件2远离壳体11的一侧,以使触发件2稳定的安装在壳体11上,以使触发件2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提高触发件2与微动开关4触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开关组件100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卡接部121与触发件2远离壳体11的一侧存在间隙,降低触发件2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卡扣12的摩擦力,提高触发件2的移动顺畅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壳体11具有第一限位部111,第一限位部111上形成第一安装孔112,触发件2包括滑动部21、触控部22以及控制轴23。滑动部21具有滑动面211,滑动部21可在安装槽12a中移动,滑动面211与卡扣12形成面接触;触控部22具有导向斜面211,触控部22形成在滑动面211上,触控部22通过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抵接;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连接,控制轴23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2,以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滑动部21向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相反方向移动。
使用过程中,外力挤压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2的控制轴23远离滑动部21的一端,带动滑动部21向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相反方向移动,触控部22形成在滑动部21的滑动面211上,跟随滑动部21一起移动,以使触控部22的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抵接,此时触发件2处于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在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方向移动,以使触控部22的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远离,此时触发件2处于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
滑动部21具有滑动面211,参见图2所示,滑动部21可在安装槽12a中移动,滑动面211与卡扣12形成面接触。滑动部21通过设计滑动面211,与卡扣12间接触形成面接触,以使滑动部21在安装槽12a中移动更加平稳,提高开关组件100的稳定性。
触控部22具有导向斜面211,参见图1~5所示,触控部22形成在滑动面211上,触控部22通过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抵接。通过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抵接,减少触控部22与开关触点41的摩擦力以及碰撞,防止在触控部22与开关触点41接触的时候损坏开关触点41,对触点开关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参见图1~5所示,在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方向移动,以使触控部22的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远离,第一限位部111的设置,防止滑动部21在复位件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一直朝着恢复力的方向移动,限制滑动部21达到一定行程时能停止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滑动部21两侧的滑动面211上均设置有触控部22。由于滑动部21两侧的滑动面211上均设置有触控部22,即使旋转180°装配后,滑动部21上的触控部22也能与开关触点41抵接,提高装配效率以及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复位件3为拉簧,套设在控制轴23上,位于第一限位部111与滑动部21之间,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抵接开关触点41。
控制轴23受到外力按压时,带动滑动部21向远离第一限位部111一端移动,由于拉簧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所以对拉簧进行拉伸,同时导向斜面211抵接开关触点41,此时触发件2处于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在拉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拉簧的弹力的方向移动,以使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远离,此时触发件2处于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拉簧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可以理解的是,拉簧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壳体11上的第一限位部1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可以理解的是,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的滑动部21上或者控制轴23上。例如,在控制轴23上设置环形安装槽12a,在环形安装槽12a上设置有一个卡环,拉簧通过卡环固定在控制轴23上。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复位件3为拉簧,套设在控制轴23上,位于第一限位部111与滑动部21之间,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远离开关触点41。
控制轴23受到外力按压时,带动滑动部21向远离第一限位部111一端移动,由于拉簧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所以对拉簧进行拉伸,同时导向斜面211远离开关触点41,此时触发件2处于远离开关触点41的第二位置。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在拉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拉簧的弹力的方向移动,以使导向斜面211与开关触点41抵接,此时触发件2处于抵接开关触点41的第一位置。由于弹簧的弹力更加稳定,能够确保开关触点41能够被导向斜面211抵接,而在控制轴23受到外力按压时又不会使得开关触点41受较大的力,提高了开光组件的寿命、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复位件3为拉簧,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靠近滑动部21的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拉簧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另一端固定在触发件2上,并随着触发件2移动而被拉伸,外力消失后,拉簧的弹力带动触发件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其中,拉簧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或者更多。具体的,拉簧的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控制轴23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第二限位部113,复位件3为压簧,位于第二限位部113与滑动部21之间。控制轴23受到外力按压时,带动滑动部21向远离第一限位部111一端移动,由于复位件3为压簧,位于第二限位部113与滑动部21之间,所以对压簧进行压缩,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在压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压簧的弹力的方向移动。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远离开关触点41或触控部22抵接开关触点41。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具有第二限位部113,复位件3为压簧,位于第二限位部113与滑动部21之间,滑动部21靠近第二限位部113的一端形成有朝向第二限位部113开口的安装槽12a,以容纳至少部分压簧,安装槽12a的端部与第二限位部113间存在间隙。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远离开关触点41或触控部22抵接开关触点41。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壳体11具有第二限位部113,第二限位部113上形成第二安装孔114,触发件2还包括安装轴24,与滑动部21远离控制轴23的一端连接,安装轴24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14;复位件3为压簧,套设在安装轴24上,位于第二限位部113与滑动部21之间,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抵接开关触点41。
控制轴23受到外力按压时,带动滑动部21向远离第一限位部111一端移动,由于复位件3为压簧,位于第二限位部113与滑动部21之间,所以控制轴23对压簧进行压缩,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在压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控制轴23与滑动部21向压簧的弹力的方向移动。导向斜面211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控制轴23时,触控部22远离开关触点41或触控部22抵接开关触点41,参见图1以及图3所示。
第二限位部113上形成第二安装孔114,触发件2还包括安装轴24,安装轴24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14,以使触发件2的移动更加平稳,提高开关组件100的稳定性。压簧套设在安装轴24上,控制压簧的受力方向以及回弹力的方向。其中安装轴24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电器,参见图5所示,包括机体200、门体300以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开光组件。机体200具有敞开的腔室;门体300盖设在腔室的敞开侧,以打开或关闭腔室;开关组件100通过安装支架1安装在机体200上,触发件2至少部分露出于机体200,以使门体300关闭时抵接触发件2,以触发微动开关4切换工作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烹饪电器1000为烤箱,烤箱包括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微动开关4连接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以使门体300打开或关闭时,微动开关4择一连通第一加热模块或第二加热模块。
其中,烤箱可以是大烤箱,也可以是嵌入式烤箱等。
目前市场上,对烤箱的开门烧烤的需求越来越多,为达到较好的开门烧烤效果,门控开关组件除了炉门开关检测功能,还需具备烤箱发热元件组合功能的切换,即当用户打开烤箱门进行开门烧烤时,烤箱能通过门控开关组件检测门体的开启状态,而自动切换成最适合开门烧烤的发热元件工作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烧烤效果。烤箱门控开关组件技术是影响烤箱开门烧烤效果的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烤箱门控开关组件,是传统的伸缩式按键开关,通过安装在烤箱前板上,烤箱门开关时能触碰到伸缩式按键开关并实现伸缩式按键开关的通断,从而实现烤箱门开关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用户、提醒用户操作。传统的伸缩式按键开关,要求开关只能通过小电流,即小于等于2A电流。并由于该开关的内部结构复杂,其技术难度大,导致故障率较高。同时由于只能通过小电流,也限制了该开关不能通过直接控制烤箱发热元件的通断和切换。
现有技术中烤箱的开关组件倾向于对烤箱门开关的检测并输出反馈信号(包括提示音等),对烤箱门开关的使用性能、品质管控风险和品质管控成本的重视程度不足。该伸缩式按键开关不是行业上的通用标准件,其技术成熟度不高,导致每个开关都需检验来确保质量,大量消耗人力物力,无形中增加了品质管控成本,也增加了品质管控风险。
由于只能通过小电流(即小于等于2A电流),导致其只能简单地检测烤箱门开关,而不能控制烤箱发热元件等加热元件的通断,其功能单一,无法实现烤箱发热功能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动开关4为行业上成熟应用的微动开关4,可以通过大电流(16A电流),并通过安装支架1、触发件2以及复位件3,组合成开关组件100。通过安装支架1安装在机体200上,触发件2至少部分露出于机体200,以使门体300关闭时抵接触发件2,以触发微动开关4切换工作状态,以使门体300打开或关闭时,微动开关4择一连通第一加热模块或第二加热模块。其中,门体300打开时,微动开关4连通第一加热模块,门体300关闭时,微动开关4连通第二加热模块,第一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小于第二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门体300打开时,微动开关4也可以连通第二加热模块,门体300关闭时,微动开关4也可以连通第一加热模块,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的具体加热功率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第一加热模块额的加热功率与第二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可以相等,也可以是第一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
参见图1~5所示,微动开关4上有三个电路接线端插片,分别连接第一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三发热元件,例如,第一加热模块可以为第一发热元件和第二发热元件共同工作,第二加热模块可以为第一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三发热元件共同工作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还可以分别是第一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和第三发热元件间的其他组合。门体300打开或关闭时,微动开关4择一连通第一加热模块或第二加热模块。即通过烤箱门的开关门操作,实现开关组件100与微动开关4的开关触点41的抵接或远离,以使微动开关4的电路控制逻辑发生变化,进而择一连通第一加热模块或第二加热模块,从而实现两种发热元件每次只有其中一个发热元件进行工作,最终达到烤箱功能的多样化。
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4还可以是连接多个发热元件,例如是2个、3个、4个或者更多,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可以分别是多个发热元件的任意组合。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
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微动开关具有开关触点;
触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抵接所述开关触点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开关触点的第二位置;以及
复位件,与所述触发件配合,以使所述触发件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或使所述触发件能够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壳体;以及
卡扣,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卡接部;
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卡接部抵接在所述微动开关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和/或,至少两个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以在所述卡扣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可在所述安装槽中移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具有定位孔,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对所述微动开关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形成第一安装孔,所述触发件包括:
滑动部,具有滑动面,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安装槽中移动,所述滑动面与所述卡扣形成面接触;
触控部,具有导向斜面,所述触控部形成在所述滑动面上,所述触控部通过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开关触点抵接;以及
控制轴,与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控制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动部向所述复位件的恢复力的相反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拉簧,套设在所述控制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拉簧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抵接所述开关触点;或,
所述复位件为拉簧,套设在所述控制轴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拉簧靠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滑动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触发件上,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远离所述开关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形成第二安装孔,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安装轴,与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控制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所述复位件为压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抵接所述开关触点;或,
所述复位件为压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所述导向斜面构造为当外力按压所述控制轴时,所述触控部远离所述开关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两侧的所述滑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触控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邻近所述卡扣的注塑孔。
9.一种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具有敞开的腔室;
门体,盖设在所述腔室的敞开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腔室;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开关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触发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机体,以使所述门体关闭时抵接所述触发件,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切换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电器为烤箱,所述烤箱包括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所述微动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以使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时,所述微动开关择一连通所述第一加热模块或所述第二加热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2656.3U CN215377275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2656.3U CN215377275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77275U true CN215377275U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60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82656.3U Active CN215377275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77275U (zh)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21482656.3U patent/CN2153772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64648A (en) | Switch assembly with actuator for sequentially activating two safety switches | |
US8592705B2 (en) |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5430267A (en) | Keyboard switch | |
CN215377275U (zh) | 一种开关组件及烹饪电器 | |
US3172983A (en) | Snap-in plunger switch | |
US5566819A (en) | Push button switch with over center bridge | |
CN219575457U (zh) | 一种微动开关 | |
US8404987B2 (en) |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WO2020114075A1 (zh) |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 |
JP2011210404A (ja) | スイッチ | |
CN210296184U (zh) |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 |
US8426757B2 (en) |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219642715U (zh) | 一种装配牢固且稳定的拨动开关 | |
CN220856394U (zh) | 一种无声开关 | |
CN217507174U (zh) | 一种吹风机按钮开关 | |
CN110571080A (zh) | 按键防水结构 | |
CN219626515U (zh) | 按键机构及电子设备 | |
CN214152757U (zh) | 开关控制机构及开关控制装置 | |
CN108022784B (zh) | 一种薄膜型静音微动开关 | |
CN218568679U (zh) | 一种长寿命的门灯开关 | |
CN220906852U (zh) | 一种电梯按钮结构 | |
CN221596300U (zh) | 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8826796U (zh) |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开关结构 | |
CN211700088U (zh) | 微动开关面板 | |
CN217588717U (zh) | 一种自清洁单侧接线磁吹微动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